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社會的發展

在五月份博文香港社會未來的發展中,提到會否出現轉捩點?剛剛過了的周日有反佔中的遊行,未來日子,支持「佔中」、反對「佔中」的討論將會再次熾熱起來,兩者必然自稱為普選,都自稱為「民主」,但須留意,選舉並非民主政制的全部,更非民主社會的全部,講民主,要先提升港人的民主質素。如果雙方只將目光聚焦於某團體派錢給遊行人士,又或者批評遊行人士的人數不準確;而不將目光聚焦於如何提升真正民主社會的質素;如何包容及尊重對方於普選議題中不同的觀點;如何將彼此的分歧收窄,以至達成共識,市民如何爭取到有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權利?我們未來社會的發展,則停步不前,甚至退步!
民主質素並不是指建制或泛民之間配票對決後所影響到的政黨政治,而是真正民主社會的質素:在「民主」名牌之下,港人是否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聆聽,互相包容,從而互相妥協以替社會取得最大利益?任何一方不要奢望或要求對方會接受自己全部意見,而任何方案都不能令所有人百分百合意。如果兩大陣營要妥協,就要各自犧牲了某些利益、原則,以至信念。
在這「佔中」、「反佔中」的議題上,無疑已形成了兩大陣營。即使兩陣營各有100萬支持者,共計亦只有200萬人,而香港有700萬人,那其餘500萬人的意見又如何處理?任何一方的100萬人固然不可代表持相反意見的那100萬人,但又可否代表其餘沒有發聲、沒有任何行動的500萬港人?我們當然不會奢求人人發聲,也不會天真地要求一定要取得那500萬港人對政制發展的意見,只想指出兩個陣營哪一方的「100萬」,並不能代表全部港人的意願,「大多數」人不能犧牲「少數人」,更何況試圖以那少少的100萬人去代表全部港人?
中央分別在2005年、2007年和2010年同意讓香港的兩個選舉辦法向前推進,甚至在2007年承諾2017年普選特首,並讓立法會緊隨其後,全面由普選產生,「循序漸進」其實就是要淡化政治一直存在的精英階層影響力,加強港人的參與。過程中,中央政府又有香港以至國際政治形勢的考量。
全世界意見兩極———激進的和保守被動的都佔少數,社會中絕大部分是溫和派,即「沉默的大多數」,以今時形勢,我們應否考慮一些中間溫和的務實方案,兩大陣營一人讓一步?協商是從政的藝術,今時爭議點是提委會過半數提名才可入閘,泛民自知是「弱勢社群」,堅拒收貨,那麼技術上,如要過45%提委又如何?這樣街市買菜式的爭拗,決不是政治的藝術,更遑論政治智慧,何況降低了提名門檻,愈多候選人,哪怕多至一千個,是否就意味着選舉愈民主?說穿了,泛民不外是關心他們支持的候選人能否入閘。能入閘是否能被選出?能被選出又是否一定好?如果建制派屆時又效法今時泛民議員掟蕉掟杯,開會打拉布,使你「泛民特首」施政難行又將如何?
傳媒「揭露」周日遊行人士中有不少是因利益而來,即使屬實,人數是否過半?如只有三幾個、三幾十個,以至三幾百個,對比遊行及簽名的整體人數,也是少數;又有人質疑個別省份的同鄉會參與遊行,只想問:那些同鄉會在港創會幾十年,其會員就不是港人嗎?怪只怪個別傳媒小題大做,枉作小人。我是一名退休教師,曾經監考及批閱無數次公開考試,某年過萬考生,整體中必然有十數以至數十位考生作弊,考評局將會取消作弊考生的資格,而不會質疑該次考試的認受性,更不會否定該年所有考生的資格。
在紛紜的事實與意見中,港人仍要冷靜看清真相,也要自問有沒有聆聽、包容和妥協等民主的質素,如有,才配追求真正民主,一家人定必想家和萬事興,這應是一眾港人所盼望的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三分天下


香港政策研究所名譽行政總裁形容現時社會由激進派、建制派及溫和派「三分天下」。細觀近期發展,溫和派可能已取得一定優勢。由於此消彼長的原因,激進派因捐款事件,而建制派的簽名運動又沒有太大的贏面;反而「政改民意關注組」和39名跨界別及黨派人士,聯署呼籲各界尋求共識方案,政府更加強媒體宣傳,呼籲通過實行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希望市民「袋住先」。所以似乎牌面上來看,比較有利溫和派。
「政改民意關注組」已做了兩次民意調查,引起了社會不少討論,令社會上原先未有充分反映的民意有機會展現出來,有助政制改革的討論可以進一步深化。這樣,社會在做出重大決策前,才不會忽略了一批平時較少發聲的人的取態。這樣做法應該可以緩和香港社會進一步走向撕裂,令「三分天下」的溫和派壯大起來。
39
名跨界別及黨派人士的聯署,促各界營造平心靜氣商談的社會氣氛,達成政改共識,否則政府管治必定更難,而普選則是解決社會問題的轉機。今時社會對峙情緒如果不斷升溫,確會令社會更兩極化,回歸理性討論有利協商,探討具體而可行的特首普選方案。
39
名跨越不同政治光譜和學術背景的聯署人士中,不乏以前較少參與類似活動者,故今次可被視為「沉默的大多數」的聲音,即「三分天下」的溫和派。「佔中」、「反佔中」,無論是「全民投票」抑或「簽名運動」,無論聲稱有80萬抑或100萬支持者,都可算是「勢均力敵」的兩股力量。須知道民主過程不同於商場競爭:贏家贏盡,也不是搞併購,勢大就要吞併了對手。政改在目前的政治形勢及條件下,「袋住先」可能真是一個出路。
香港研究協會最近用電話,隨機訪問了逾千名18歲或以上的市民,以了解港人對行政長官普選制度設計(方案)的意見。結果顯示,大部分市民非常期望2017年有一人一票普選特首,支持「622民間全民投票」三個方案的受訪者佔29%,不支持的有43%;61%受訪者認為,即使政改方案存在「篩選」,也接受2017年先實行普選特首,26%則表示不接受。
上一輩有句俗語:「熱飯不可熱食」,人有時要順應現實情況的發展一步步實踐,有些事情欲速則不達。奢言「人定勝天」是人自大到不了解客觀事物的發展定律,今時政改的「天」是某些政制法規的規劃,有其局限性,港人講求法治,便要守法,宜逐步據理爭取。有人說,回歸20年,要落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實在等得太久了,「循序漸進」只是拖延的藉口。不要忘記,有些偉大理想或制度是要經過幾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努力才能達致,而且即使實現了,其效果或結果亦未必是我們最初所能預見或承擔得起的。馬克思主義當年被視為進步的思想,令多少有識之士和智者傾心,其結果有目共睹,愈有權的人,擁有的利益愈多;資本主義在人類這場歷史的實驗中算是「勝出」了,但富者愈富,擁有的利益也愈多。一場金融海嘯,更暴露了資本主義構建的並非人類的烏托邦而是醜惡的貪婪。
人類的所有理想及制度都是旨在社會持續發展、人類延綿繁衍,為了一些未可預知後果的「理想」,這一代人是否就可不負責任地拋開眼前的「麵包」,寧願餓死?「一鳥在手,遠勝百鳥在林」,只要我們這一代在既定的條件下,做好我們應做的;下一代,有他們的環境和條件,也有他們的下一代的取捨、好惡,不一定要我們這一代人代言,孫中山也想三民主義為中國帶來民主,但百年後的今日又如何?民主如熱飯未可急吃,一步一腳印,理想的民主香港終可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