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理髮店


由細到大到今天,與理髮店結下不解之緣。百年如一的理髮店,門外掛著一條紅白藍斜間的法國花柱,內裡的東西,金屬味椅子、風筒以至報刊(童年時是公仔書)...大多不變。設備雖然有點殘舊,電風扇如貫地轉動,近來改了冷氣機。牆壁兩邊滿布鏡子,影出無數身影。理髮師傅們一身白色恤衫制服,左邊胸前的衫袋,繡上了紅色的理髮店名字,份外醒目。

國共內戰不少內地理髮師走難到香港,為求生活就要重操故業,開了很多名為「上海理髮舖」,標榜門面靚、服務好,十足王家衛式阿飛正傳的場景。為甚麼理髮店是總是上海的?為甚麼沒有廣東的?為甚麼沒有香港的?北角區差不多間間都來自上海,估計當年「上海」一詞代表先進前衛。上海理髮裝潢整潔,招呼妥當又有提供煙仔,又有熱毛巾抹面,門面做足。


古人亦有理髮,在中國傳統稱之為「櫛髮」。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更寫下不少與遊戲人間的詩詞,當中有一首關於理髮,他說:「理髮千梳淨,風晞勝湯沐。」可見古人生活中,理髮不可少,更是講究之極。當時理髮也有平貴之分,百姓理髮就只會走在街頭,清楚一點是剃頭。那些剃頭佬一如其他小販,一根擔挑,前面一張木板凳,後面一個炭爐,爐端插一支木桿,供客人掛帽之用。挑起擔挑,就可以沿街招客。有生意到來,就地正法,板凳放下,屁股坐定,手起刀落,絕無花假。對比現代的理髮店,身在店內,坐著舒適的理髮椅,更有自來水洗頭,已經是一大進步。

時至今天,我們理髮時亦有不少習俗。在舊社會,假期工作無補水風氣未盛之時,理髮行業與其他服務業一樣,年三十晚就休息至下年年初十。而在年尾理髮的高峰出現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前後,即尾禡,因為尾禡至年三十都要加價,加二、加三,年三十就要加四了。記得當時理髮,大排長龍,理髮師傅眼快手快,不到幾分鐘完成,比平時快一倍有多,顧客樂意付錢。但為何要加價呢?其實「禡」在古代解作「駐紮地敬祀神祇的一種祭典」,所以尾禡即一年最後一個拜神日,神都放假,人無理由工作吧,要開工,俾錢啦。但為何一定要在年尾理髮,可能當時興,打扮得靓靓過年,另外就是工作時間長,非做到年卅晚不可,到最後一刻才執靓個樣,到年初一,四處拜年威威。
 
常言道:舊社會充滿人情味,此言非虛。在舊社會工作,不論公司該年賺錢好賠錢也好,老闆在過年前後,都會為工人義務提供理髮錢,一年一次,絕不會少。大多在尾禡前發放,名為「光彩」。目的是希望工人在初二頭禡開年時,一身容光煥發,精神爽利迎新年。「光彩」制度充滿人情味,代表了老闆對工人的關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