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打死不離...

打從2011年,我看過以批判填鴨式教育制度為題材的《作死不離三兄弟》、諷刺宗教迷信的《來自星星的PK》、玩摔跤的《打死不離三父女》和以男女不平等為題材的《打死不離歌星夢》。印度良心阿米爾汗繼全球大受歡迎的《打死不離3父女》後,再度製作新戲《打死不離歌星夢》,今次僅任監製與配角,飾演乞人憎的過氣歌手,又唱又跳又呻吟,表現鬼馬生動,成為全片的笑料來源,然而他有情有義,最後為女主角圓夢。

今次的《打死不離歌星夢》,探討父權問題和家庭暴力,令人感動!故事由少女欣兒(Insia)開始,她有超強音樂天分,自彈自唱,又懂作曲填詞,但被父親壓制,沒有發揮的機會,只好穿上罩袍,以匿名歌手的身份,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短片。然後Insia被沙塵(阿米爾汗飾演)發掘,中途雖然困難重重,但最後還是追夢成功。當然,驟眼看,這樣的主線有點熟口熟面,但重點在細節中,整部電影被笑點、催淚位、好歌編排得滿滿的,毫無冷場。

人不愛認命,小時候愛貪玩犯校規、工作時在辦公室總不畏強權挑戰上司指令、感情上愛壞男人並令他浪子回頭......在這個《打死不離歌星夢》故事裡,無論追夢的過程,或是家庭裡的男女不公,都是一場又一場的逆權戰爭。女主角面對夢想和家人的矛盾,母親對不公平對待的逆來順受,父親漠視親情地無理對待親人,都讓場場戲劇顯得扣人心弦。

在印度家庭中,媽媽的角色永遠最考功夫,生活在狹縫之間,在大魔王老爸的威嚇下,灌溉女兒的夢想,陽奉陰違,在有限的空間中自由活動,你說有多困難便有多困難。不過,媽媽總有她賴以為生的街坊智慧,逢關過關;當觀眾為Insia打氣時,又會為媽媽的委曲求全讚嘆。也許,印度的社會文化處於過渡期,舊世界的柔韌與新文明的硬規則,仍然需要並存。故此《打死不離歌星夢》不單是女兒追夢的故事,母親其實也是一條主線。

這樣的戲匭,Insia的歌當然重要,她的第一首歌有這兩句:「我是月亮,還是月光下的陰影?我是灰燼,還是燃燒中的火焰?」生活在那種環境,縱是絕世天才,對自己也難免懷疑。

觀眾看得出,老爸之所以可怕,是因為他身為現代知識分子,但仍然信奉印度父權專橫獨斷的那一套。如果和《打死不離三父女》比較,不難發現,兩個老爸的套路是一脈相承的,去年阿米爾汗剪掉女兒的長髮,逼她延續自己的夢想去摔角;此片老爸同樣剪斷女兒的結他弦線,一樣是建基於絕對父權的基礎之上,兩部戲的分別,只是在於女兒的夢想是否和老爸相同。《打死不離歌星夢》中,Insia還有一個可愛的小弟弟,大家又不難想像,要是社會文化保持現狀,小弟弟長大後,結婚生子,自然又是一個大魔王老爸,噩夢只會延續下去!

可能會有觀眾覺得本片少了一點笑料,但感動之處,更勝前作!而且,當阿米爾汗出場,他演一個非常浮誇但已過氣的巨星,形象非常突破,隨便一個眼神都令人忍俊不禁!

他經常有些自以為是,自覺還有吸引人的戲碼,但當他發掘Insia時,他跟她說:「天才就像汽水中的泡沫,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他上升。」很有意思。但當他自拍一條網上短片,又會這樣說:「如果你喜歡這短片,請like!如果你不喜歡,請改變你的品味!」登時又令人疑惑,霸氣和儍氣加起來,怎會這樣可愛?最後,片尾彩蛋極有娛樂性,值回票價!

值得一提,《打死不離歌星夢》雖有歌唱,但不是「寶萊塢」主流的豪華歌舞片,成本不高。在本土也算賣座,然而並非大熱狂收,此片成為印度電影歷來全球票房亞軍,主要是靠中國大陸影迷捧場,譯名《神秘巨星》,今年初內地上映高踞春節前的票房榜首,總收7.47億元人民幣,接近一億二千萬美元,遠超印度本土的一千四百萬美元。之前中国好声音出现神秘歌手,觀眾與大陸譯名《神秘巨星》引起共鳴,造成全球計算歷來賣座亞軍的印度片。

阿米爾罕前幾部影片,在中國大陸一部比一部受歡迎。首先《作死不離三兄弟》(內地片名:三儍大鬧寶萊塢)收一千多萬元人民幣,不及香港叫座。然後《來自星星的PK》(內地片名:我的個神啊)躍升到超過一億元人民幣。去年《打死不離3父女》(內地片名:摔跤吧!爸爸)再升十多倍,狂收接近十三億元人民幣,因而成為全球計算歷來最賣座印度片。

《打死不離歌星夢》的中國收益雖然未夠八億元人民幣,比《3 父女》少了五億,但也創出賺錢奇蹟,由於以大陸為主的全球總收一億四千萬美元,等於成本二百三十萬美元的六十倍,非常難得。很明顯,此片大賺,幾乎全靠中國市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