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 義理與實踐
老子的《道德經》內容繁雜,既有政治哲學(無為而治),又有樸素的不干預主義(我無事而民自富),亦有個人養生、避禍的方法學。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衞之。」幾千年來,國人都以儒家為義理,身體力行的卻是道家。慈可戰可守。以慈守,老子還安慰你:「天將救之。」
話雖如此,《道德經》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道家的「境界形態的形而上學」(牟宗三語)。勞思光在《中國哲學史》中認為,道家不是始於老子,而是出自楊朱。可惜,楊朱沒有作品留下來,只能從孟子罵他的話中管窺一二。孟子說當世「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可見楊朱的主張曾流行一時,信眾甚多。
孟子罵楊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淮南子》稱「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生逢亂世,楊朱的自我主義,保存生命和心的「真」(性情)大受歡迎,一點不稀奇。老子和莊子將楊朱思想「擴而充之」,教人事事「讓開一步」,超越世間的好惡、美醜、雅俗、是非、對錯、善惡、生死、國家民族,達至的是個人修行的境界,而不是義理。
勉強要作個比喻:這就像佛家說的「解脫」,擺脫世俗對個人的羈絆。追求個人的自我完成,為事業、家庭、子女奮鬥,為國為民,無疑是好,但如此則個人便「以物累形」,如陶淵明說的「久在樊籠裏」。一旦「復得返自然」,便是「萬物靜觀皆自得」的境界。這個境界和禪一樣,不能用日常、科學或義理的語言來描述,因為道不可說(道可道,非常道),勉強要說,只能「正言若反」,只能用莊子在《齊物論》說的弔詭的語言。「天地不仁」,也許是「正言若反」,弔詭是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