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 星期五

盡人事,聽天命


面對香港今天的局面,又見到老同學在社交平台的疑慮:「香港政府和市民要去評估反對勢力有幾狠!林鄭的和解態度是否適合呢? 係唔係要比它們還狠些呢?被動還是主動去反制呢? 」我不是林鄭,或是他的智囊團,但如果係又會點?

我即時諗到一句話「盡人事,聽天命」,有時這句話我會認為是很消極的觀念,怎能做事最後卻聽天由命。年紀越長,反而覺得這是一件非常積極的作為。

「盡人事」就是去做我們可以控制的事,將事情做到極致,盡我們的洪荒之力;「聽天命」的意思是將人事盡了,至於結果如何,就不必患得患失。

前者是可以控制的,所以我們可以卯足全力,拼個最佳結果。後者不是我們可以控制,所以一切交由老天爺處理。

經歷多了越知道,結果能不能如所願,有時牽涉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非我可以控制的範圍,所以才說交給老天爺。

像以上老同學的疑慮,若能用這六個字的態度面對,反而能夠輕鬆自在。事前做最好的所有可能性,事後就不必牽腸掛肚。若能夠有這樣子的心態迎接挑戰,反而是符合了積極的精神。反之只靠運氣或投機走小徑,這就是緣木求魚,搞錯方向,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不去行動,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有時候我們需要一點智慧來分辨哪些是可控制,哪些是不可控制的事。有時候事情進行到一半,我們並不清楚是否該堅持,不確定未來是否康莊大道,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相信自己,繼續盡人事,我相信最後老天爺會給一個合理的答案。雖然如此,對於重大事情,譬如今次社運成敗得失,中間經過那些階段?在結果出現前,我通常會問易經取得提示。

易經不只算命,也可通過卦象,了解一件事發生的前後,可能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和結果。利用易經取得提示可靠嗎?是科學還是迷信?客觀說精華與糟粕並存,要批判性地對待。

從概率上來講,占算的命中率平均在70%左右,有時更高!視乎占卜者功力。為什麼易經這麼高呢?有科學根據嗎?弗洛伊德的學生榮格當年痴迷易經,對易經占卜原理研究多年,提出一個科學概念:共時性原理!用於解釋易經占卜的內在機制,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共識性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很專業的術語,信息量很大,這裏只能簡單說說,舉個例子:下雨,你帶了傘就沒淋雨,沒帶就淋慘。事先怎麼預知要下雨呢?現在可以看天氣預報,古人就看天測風觀雲。

那麼,千里之外,看不到怎辦?人看不到聽不到,不代表其它生物非生物感受不到啊。同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除了烏雲和打風等常規現象外,還有其它表現方式。當然,問題就在這裏,這恰恰就是人類感知不到的,同時,其它物質物體間怎麼感受和傳遞信息,人也不知道。

藉助某些物品、工具,通過某些行為就可以接收原本接收不了的信息。古人用茅草、龜甲、銅錢以及其它現象來占斷,就接收到原本看不見摸不着的信息。這個工具和過程就是流傳至今的易經的占卜方法。

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一種或多種因素發生、傳遞,相互影響,會產生連帶性結果。這種現象可以簡單稱為共時性。這種因果無論我們能不能感知,都存在。也像外國人會說:這就是蝴蝶效應。占卜,就是用人感官功能之外的手段去感知這種效應。用中國老祖先的話說呢,則是:依通,依靠某種工具得到原本不能知道和理解的結果。

宇宙很大,人類很渺小。很多東西暫時說不清。易經被儒家奉為百經之祖,既是中國上古時期的百科全書,也是一本哲學著作,體現了豐富的原始樸素辯證法精神。研習易經歷來有兩派:以哲學為主的義理派和以占卜為主的象術派。我卅多年前接觸易經,多少有些心得。據了解道行高深的義理派不用占卜,也可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及結果。

常言道;善易者不卜!意思是「擅長易經占卦的不輕易占卦。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占卜,首先靠自己腦子分析決策」,當然香港今年六七月發生的事件,算是對市民影響大。

以前我多用茅草,近年貪方便扔銅錢,心有所感,都可以起一卦,然後根據卦辭、爻辭、彖辭、交互卦、變卦等綜合分析可能出現的情況。

今天嘗試教大家一個非常非常簡單的占卦方法:
隨便報兩個數,第一個數除以8,餘數按「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先天八卦順序得出一個卦,作為上卦;第二個數除以8,餘數作為下卦。然後兩個數相加除以6,餘數作為動爻,代表事情發展中出現轉變的因素。然後對照《周易》原書找到這一卦,先看卦辭,彖辭,總體上判斷趨勢好不好,再看動爻在哪一爻,重點看那一爻的爻辭。

當然,還有用二三四爻、三四五爻組成交互卦,分析體用、錯綜卦等分析步驟,本文裡三言兩句也講不清楚。感興趣的朋友會問準唔準?或質疑《易經》是不是真的天下最實用的一本書?……

本文從文化和哲學角度對易學及其關聯話題進行探討,對一些尚存爭議的觀點僅作描述,不做真偽判斷,不下結論。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對未知的未來作出預測,就算得出最後的結果不如人意,但是至少我們努力過,不會後悔當初為何沒盡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