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閒話面具

上文提到紫微斗數大師葉漢良先生在報章發表〈面具小記〉一文,為了令博友明白前文後理,以便可以深思其意,轉載如下:

面具小記
藍叔是關心社會的人,也上YouTube,看的都是與他很有共鳴的視頻。譬如說,外國也有蒙面法,示威會死很多人,警察還會開槍,我們的已經很仁慈、很小兒科了。在藍叔的世界,我們的偉大文化不是最壞,世界還有更壞。我受教了,知道他們生活在最和諧、最幸福的平行空間。

我生活圈子跨越幾個平行時空,很迷惘。這幾天,身邊一些朋友隱然患了一種假日焦慮症,除了憂慮周末之外,還因一個蒙面法,掃了哈囉喂的興,擔心今年的聖誕、年宵、新春、上元節、情人節,還有沒有節日的幸福和歡愉。不用帶面具,已經木無表情了。

流行文化中,蒙面是民間專利,帶面具的角色,經常還是正氣的。由青蜂俠到超人(有分鹹蛋不鹹蛋)、蜘蛛俠、蝙蝠俠、鐵甲奇俠,還有V煞,日系的假面騎士等,都有面具造型;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上班族,就是行業精英,形象都幾正面。執法者蒙面,則實在有違社會文化倫理。

這些蒙面俠的故事,都有共通的主題,就是對抗邪惡權貴。西方民間傳奇中最膾炙人口的,要數俠盜羅賓漢;從雜書及電影的印象中,好漢有時蒙面,有時不蒙,視乎技術及場合需要。羅賓漢對付的對象是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的諾定咸警官(Sheriff of Nottingham),還有他保護包庇終日想謀朝篡位的約翰王子(Prince John),據聞這位約翰很窩囊,1199年成王後喪權辱國,丟失了諾曼第大量土地,後世的英皇,都不會以約翰為名,只讓其長釘於恥辱柱上。

同是對抗權貴,中國版的綠林好漢便很世俗,被迫上梁山,落草為寇的多因個人義利。未定名之前,《水滸傳》有稱《江湖豪客傳》或《忠義水滸全傳》,多了個「豪客」、「忠義」,江湖味濃;中國人的人倫價值,在祠堂,在宗廟,不在大社會,要兄弟「義氣」行先,街外錢,齊齊搵,食大茶飯,喝大碗酒,吃大塊肉,進而劃地為王;其實也是「又唔讀書」,「又唔做嘢」之輩,所以後世稱其「誨淫誨盜」,要「少不讀水滸」。 我看108個好漢,個個公仔紙地形象生動,不怎麼帶面具,大喇喇縱橫江湖;我傾向相信,當年官府裏的繪畫手很低能,畫通緝頭像都很失真,豪客、好漢根本無需帶面具。

面具掛在面上,分有形及無形的。有些人每天素顏見人,掛的已是面無血氣的假面,行屍走肉,甚至身體也是假的,似被奪了舍。香港人近月來在官方的發佈場合,經常看見一群木無表情、面無血色的演員,迷惘到不知道他們在演甚麼戲,自己在看甚麼戲。人有血氣,就算遮蓋了臉容,亦遮掩不了背後的心靈澎湃。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在列尼·史葛(Ridley Scott2005年的《天國王朝》(Kingdom of Heaven ,港譯《天國驕雄》)電影中,由頭到尾都帶着面具出場,幾乎只用聲演,卻仍能表達出那種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心性,血性是有心靈感應的。

本民族有內鬥的性格,管治手段粗暴,對權力有病態的執緊,經常殘人殘己,鬥到魚死網破,精神繃緊到難以收拾,成為了宮廷政治的風土病;小危機會變作大危機,大危機變成大災難,皆因小題大做,手法粗暴,引發出壞文化的基因突變。傳奇中的羅賓漢、梁山泊,亦因結構鬆散,缺乏持久能力,中間還有小人篤灰,受朝廷分化,招安之後逐一擊破,是傳奇好漢的悲劇,亦現實之寫照。但就算朝廷得階段性勝利,稍後亦因內部腐朽而導致衰敗,兩方都輸,是名副其實的「攬炒」。

來年流行病疫有山雨欲來之勢,今年貿然禁帶面具、口罩,若還病態執權,不懂適時寬鬆,只怕會作孽更大的人禍。我另一些平行空間的朋友,聞得文革風來,更擔心人性的基因突變,子女墮入篤灰文化,學會了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扭曲到人人都是一副面具;有能力的已考慮早點將子女送到海外升學,赴學前或許還可以趁春節繞道一遊威尼斯,在華麗的面具節中嗅嗅人性的自由空氣。不過,其他人呢?

有形的面具是苦惱群眾的寄情,是宣洩的投影,當這個卑微的權利都給剝奪的時候,只會激起人人都是斯巴達克斯(Spartacu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