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十字路口的新加坡

 

過往有不少人用新加坡與香港作出比較,亦有人用新加坡模式收服香港。究竟誰的優點較多,誰的缺點比較少?在這一場被認為是百年一遇的疫情,且看看處於十字路口的新加坡如何應對?新加坡時評人翁德生有以下分析,值得特區政府借鏡:

十字路口的新加坡

經濟結構的重組和市場的大洗牌,令運籌帷幄的工作,更顯得任重道遠,新加坡領導班子的水平不能妥協,否則造成她未來的堪憂。

李顯龍總理說這將是一場硬戰,並非政績不佳社會積累不公不義課題,讓在野黨得以炒作撈取政治資本,而是行動黨長期執政面對一股求變的力量,這就是民主政治的現實與必然。行動黨政府落實精英領導,任人唯賢制,交出亮麗成績單。

然而長期執政是政治資產也是包袱,年長選民較認同是資產,年輕一代則不以為然,所以是包袱。結果行動黨所面對的選戰一屆比一屆艱辛困難。

民主制的缺點

民主能夠避免腐敗,卻無法避免產生愚蠢的政府。這是我三十年前的感慨。民主能夠避免腐敗,是因為強調監督和制衡。所以每四、五年就得爭取人民重新委託,被一眾反對黨時時盯着,執政黨沒有鬆懈怠惰的空間。這是民主制的優點。

民主制的優點,大家都知道,可缺點卻往往被忽略。而且這個缺點已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現象,那就是產生愚蠢政府的效應。愚蠢政府的定義,不只是領導素質一代不如一代,還包括國會裏政黨惡鬥,甚至政黨內部也出現群龍無首的情況。而選民往往要在一堆「爛蘋果」中選舉,最終無法選出理想的、能辦事的政府。

這情況比比皆是。以前有人以為,是發展中國家的民主尚不夠成熟所致。但事實上,後來很多西方國家也出問題。而目前,美國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為什麼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為什麼民主制不能有一套避免產生愚蠢政府的機制?為什麼選出愚蠢政府或瘋狂的領導人之後,他們反而敢大大聲,而選民卻只能自怨缺乏「智慧」,為自己的選票買單?更糟糕的是,當一個民主制度選出不合格的領導人之後,選民能馬上意識到他不合格嗎?也許有的人可以,但大部分人沒有這樣的能力,甚至在出大問題之後,善辯(善變)的政客也會給選民洗腦,讓他們繼續把票投給自己。

日本台灣出現政黨輪替後,人們以為民主制已經成熟,結果引來二十年政治亂象,一輪輪爭奪之中,選民清醒了嗎?看懂了嗎?他們有能力回到從前?有能力奪回失去的二十年嗎?而一旦出現劣質民主政治,無論政黨如何輪替,連腐敗都無法消除。

反觀新加坡的選舉,長期被人詬病一黨獨大,不夠民主;卻沒人看到執政黨長期維繫高素質的領導,五十年來依然朝氣蓬勃,具備完成大我的專業和團隊精神。客觀來說,能長期維持這樣的素質委實不易,這是新加坡賴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抗疫工作有疏漏導致高確診率,死亡率非常低是亮點,執政黨無法迴避這次選舉成為熱議政治課題。一千萬人口被反對黨刻意炒作,民粹主義是選舉語言。一千萬人口是城市規劃大師劉太格的建議,官方較早前以六百九十萬人口為規劃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所以執政黨不會選擇逆流而上,即使知道對新加坡經濟發展有利。行動黨政府自獨立以來的建樹,從國防、環保到民生課題的房屋、教育、交通、管理公款等表現都無懈可擊,反對黨找不到爭議性課題,只能在比較瑣碎的比如組屋、地契、公積金、消費稅炒作,無法與執政黨進行深度嚴肅政策辯論。

考驗選民智慧

選舉是一場全民政治教育課程,不少老百姓跟不上國家成為第一世界的步伐,他們成為政客嘩眾取寵的目標。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商業高度化城市,共同點是優秀人才在各個領域發揮光芒,政治領域相對來說很難吸引人才。這才是反對黨無法茁壯成長的主因,新一代選民求政黨輪替若渴,然而每次選舉都上演一齣「大教授與小學生」的辯論戲碼。不過這次反對黨幾個候選人亮眼,從而提升了政治辯論水平。反對黨不約而同呼籲選民放心投票支持,保證不會變天,間接承認了反對黨陣營沒有組織政府的準備,只有「國會平衡」訴求。

行動黨對選舉的認真態度,從這次讓王瑞杰(圓圖)轉戰東海岸,就能看出端倪。王瑞杰已經是被選定的總理接班人選,放棄自己耕耘兩屆的選區,去東海岸打一場硬戰,這不能不說是一招險棋。

王瑞杰明知自己會碰上二零一一年大選時挑戰馬林百列集選區的佘雪玲。當時吳作棟領軍的行動黨團隊居然是險勝。吳作棟在選後抱怨被「新人」拖累。這就是當時人們熱議的「兩玲」之爭。大家公認佘雪玲是「明星」,陳佩玲是「煞星」。這說明,行動黨不是不會輸的,比如阿裕尼;也沒有所謂的穩贏,比如馬林百列。陳佩玲後來調去單選區,她用勝選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而這次王瑞杰轉戰東海岸,顯然是要用一場硬仗,用一場貨真價實的勝選,來為自己奠定黨內的領導地位。

但選舉總有不測風雲。既然說他冒險,也就是有風險存在。行動黨把選擇權交給了選民,選民是否有智慧,為新加坡選擇一個能持續交出成績單的執政團隊呢?民主沒有一套避免產生愚蠢政府的機制。但理智的選民有捍衛國家領導人素質的責任。

在這一場被認為是百年一遇的災難面前,經濟結構的重組和市場大洗牌,令運籌帷幄的工作更顯得任重道遠,領導班子的水平不能妥協,否則新加坡的未來堪憂。而新加坡原本就處於尷尬地緣政治環境,四面楚歌容不得犯錯。守護好新加坡,不僅是第四代領導的責任,事實上也是所有新加坡人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