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中國創新的科技

 

「嫦娥五號」探月返回器攜帶1731克月球土壤樣本成功着陸內蒙,任務圓滿完成。這是中國無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最後一步,標誌着中國太空科技取得重大成就,成為繼美蘇兩國之後,全球第三個具備從月球取回土壤能力的國家,也為後續載人登月奠定了基礎。近期中國載人深海探測器、超高音速飛機引擎、量子計算機以及「人造太陽」裝置核聚變放電等多項創科,相繼取得突破,印證中國的「新型舉國體制」效能。惟在科技創新方面,並無捷徑可走,必須遵循科學規律。同時,也不能關起門來搞創新,必須堅持開放,不放棄國際合作,才是事半功倍之正途。

自從19697月阿波羅登月之旅後,美國在3年間成功完成了6次載人登月任務,12名太空人登月,共取回約381公斤月壤。同時期蘇聯亦用3個無人探測器,共取回330克月壤。直到1978年中美建交前夕,時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訪華,向中方贈送了需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的1克月壤,才激起中國科技界探月的興趣。這1克月壤,一半收藏在北京天文館,一半用來研究。就用這0.5克月壤,中國學者發表了14篇論文。

2004年,中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命名為「嫦娥工程」,分「無人探月」、「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3階段。「嫦娥五號」探測器主要目標是對月球着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將月球土壤帶返地球。經過23天的月球採樣之旅,返回器在內蒙古預定區域着陸。

中國的月球探測雖然較美蘇兩國遲了40多年,但嫦娥五號的諸多技術突破,對中國發展太空科技,仍具歷史意義。而從月壤取樣角度看,由於與以前美蘇取樣的區域的不同,取樣點物質成分、地層結構亦有不同,况且這是人類44年後首度獲得的月壤樣本,透過研究,可以反推該區域的形成過程,進而更新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程的科學認知。

據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稱,中國後續還有更多的太空計劃,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途中;嫦娥六號、七號、八號探測,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亦將陸續上馬。

近月來,中國創新科技佳音頻傳,先是國產載人深海潛水器「奮鬥者號」在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槽連續多次坐底萬米深海,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紀錄;然後是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團隊,研發出可達音速16倍的超高音速衝壓引擎,可令飛行器兩小時內抵達全球任何角落;在安徽合肥,中國科技大學的量子計算機原型「九章」,測試理論速度較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快100萬億倍,繼Google之後,第二個實現了「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是一個可用程式設計量子器件,用來解決一個傳統計算機在任何時間,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在四川成都,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實現首次放電,為建造核聚變反應堆打下基礎。

連串創科成就集中報喜並非巧合,而是「十三五規劃」臨近尾聲,經過5年重本人力物力投入後內地科技界交出的成績單。正如習近平給嫦娥五號工程的賀電所言,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的重大成就。

所謂舉國體制,是指內地在1960年代克服外界封鎖和經濟困境,傾舉國之力,研製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的「兩彈一星」的科研體制,即鄧小平總結的「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而新型舉國體制的「新」,則是在市場化環境下,動員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力量,結合市場機制和政府作用,實現政府、產業、學校、科研機構之間的協同,在對外開放環境下,整合國內外資源,完成科技創新的戰略目標。

因此,在涉及國家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既有傳統的領導小組運作模式,亦有「揭榜掛帥」的激勵機制,更注重首席科學家的統領作用。以探月工程為例,2004年批准立項後,全程匯聚包括港澳在內的全國數千家機構、數萬名科技人員,成功是協力合作的結果。

新型舉國體制是否成功,要由市場決定。科技成果不是用來「獻禮」交數的,而是要經得起國際先進水平的考驗。必須看到,中國的科技水準,距離世界的頂尖水平尚有差距。以航天領域為例,登月取壤,美蘇在50年前就已做到;日本的「隼鳥2號」是全球首個在小行星登陸的探測器,並將在年底返回,亦是世界領先;就連一向被內地網民看不起的印度,火星探測也搶在中國前面。這說明當中國在奔跑時,別國也沒有躺下睡覺。

因此,自主創新不能關起門來搞科研,仍需對外開放合作。在嫦娥五號任務中,中國就與歐洲太空總署(ESA)、阿根廷、納米比亞、巴基斯坦等國和國際組織有測控合作,國家航天局長、中國探月工程總指揮張克儉表示,下一步將與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一道,共同深入研究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這一表態,充分展現了對國際合作的開放與誠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