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中美會否不惜一切為台灣而戰?

 上月寫了《大陸攻台, 台軍撐幾耐?》的文章,事緣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航母戰鬥群,於年初經由巴士海峽進入中國南海海域進行常規行動。根據美國海軍的說法,此次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將在南海開展海上演習,包括固定翼、旋翼飛機飛行作戰、海上打擊演習、地空協同戰術訓練等。美國海軍在報導中還介紹了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的主要構成,其中包括希歐多爾·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和第11航母艦載機聯隊以及一艘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邦克山號和兩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拉塞爾號和約翰·費恩號。由於這類型的海上演習涉及美國對台海安全的戰略考慮及其他影響,台灣會否出現戰爭成為全球的焦點。

有《經濟學人》雜誌的評論人曾說過,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此語並非無的放矢,因為中美兩個超級大國在台灣問題上都有強硬立場,而且有重大利益,不是說兩句大家都渴望和平便能把戰爭的可能性降至零。中美會否因台灣問題而打將起來?

回答這問題不能靠政治口號或主觀願望,需要正規的博弈論分析。先說一些背景,再說雙方的不同戰略選項及其引致的後果。

世界近二百個國家中,有一百八十個與中國建了交。與中國建交的首要條件是必須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世界只有一個中國。這個條件在毛澤東周恩來年代已確立,從未動搖。中央政府也曾一再表明,若台灣搞獨立,便無可避免地會使用武力統一。沒有那個國家,包括美國,會懷疑中國這方面的決心。紅線一被越過,中國會出兵。按照習近平的硬朗性格,他也許已下了決心,在他任內要解決台灣問題。
美國自然也有她的考量。利用台灣問題搞戰略性含糊政策,即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但卻又弄出個台灣關係法,宣稱要保護台灣安全,正是這政策的體現。據一些民意調查顯示,美國八成半的共和黨政客認為在台灣問題上美國應不惜一戰,但只有四成四的共和黨平民認同可以開戰。民主黨方面的支持開戰比重低於共和黨。美國政客受到軍火商的捐款所支配,喜歡戰爭不足為奇,但一般平民對台灣基本上無甚理解,亦無興趣。美國人怕死,若是知道一旦開戰,美國本土也未必能倖免,當會另有想法。美國最重要考慮的,應是一旦在台灣問題上姿態放得太高,最後卻要退縮,那麼她在亞太區的盟國便不會再認為美國靠得住。
若一旦在台海附迎爆發熱戰,誰輸誰贏?中美台三方的智庫都為此問題沙盤推演過,美國據說有十八個研究報告,每一個都是美國輸掉,其他的智庫也得出相同結論。為何如此?美國與蘇聯一九八六年訂有協議,不發展中程導彈,中國則經過多年努力,現在的中程導彈系統領先世界,完全有把握擊沉距離中國海岸二千公里以內的航母。此外,以台灣為中心,五百英里半徑以內,美國原來只有兩個空軍基地,中國則有三十九個,美國在其他地方打仗,或可完勝中國,但在中國近岸,卻毫無勝算。
有了上面的認識,中美博弈的後果便可預見。先從美國的戰略選項開始,美國目前有兩個簡單的選項:一是挑釁中國,二是不挑釁。
假設她選擇挑釁。那麼中國走武統之路的步伐必然加快,隨時行動。一旦武統付諸實行,球又跑到美國一方。這時美國又有兩個新選項:打還是不打。若是打,如上文所說,美國會輸掉,顏面盡失,如果有一兩艘航母被炸沉,美國承受不了這個代價,這又迫着要考慮是否向中國的城市發射遠程飛彈(還未到核彈這地步),但若如此,中國也不可能不還擊,而且一樣有能力摧毀美國的城市,兩敗俱傷。結局極壞。美國也可不直接打,選擇退縮,美國一樣會丟掉顏面,但損失也少於全面開戰。美國不蠢,在不直接介入軍事戰爭的同時,也可大搞宣傳戰,拉攏盟國譴責中國,繼續靠口水戰遏制中國。
美國第一步的選項也包括不搞挑釁。中國若面對此策略,有何可行回應?中國的行動步伐沒有了緊急性,可稍慢一點。第一個選項是繼續向台施壓,尋求和平統一。若如此,中美大戰起碼暫不會出現,但美國可在國際上大搞宣傳,增加中國採取任何行動時的政治成本。如果中國認為時機成熟,不想再等,政策的新選項便是用武力迫降民進黨政府。台灣軍事上劣勢明顯,美國也不敢把最先進的武器賣給台灣,以免被中國繳獲後研究一番破解美國的頂尖機密。我們大可斷言,若美國今天不挑釁中國,中國仍會收復台灣,時間上會稍慢,戰爭風險減低。美國也會失面子,但總比被中國擊敗或被迫放棄台灣在觀感上要好。
由上可知,今天美國若選出挑釁,最有可能的最終結果是中國早日武力收復台灣,美國基本上無力阻止,只能靠口水戰去遏制中國,就算美國的盟國肯站在美國一方,但形勢比人強,美國改變不了大局。
美國若不挑釁,台灣早晚也會回到中國懷抱,美國不會太丟臉。
從兩種戰略選項的結局可得知,美國的選項若要搞挑釁,結局不符合美國利益。美國也可把挑釁的力度降低,鬥而不破,不會出兵,希望在宣傳戰中渾水摸魚。不過,美國也應懂得,她在台灣問題上大勢已去,最佳策略應只是不搞挑釁或只作輕度挑釁,為台而戰對美國而言,是劣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