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老香港---港島上環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才覺立秋,823日,倏然處暑。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已經來了。

  城市與山野因氣溫差異,草木復甦凋落有先後。古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以寓春天到來的次第。在秋天,這個次序是相反的,山野綠意漸空,秋葉日濃;而都市則暑熱未散,夏意流連。今年香港的夏天格外悶熱少雨,至今仍暑氣繾綣。

  一般來說豐富多彩的日子容易讓人覺得時間快,單一的生活感覺漫長。眼下因為疫情腳步停滯,日子變得極其簡單,每天過得幾乎跟昨天前天一樣,但反而感覺時光快得無情。僅僅「因為疫情」這句話就已經說了一年半有餘,生活停滯了,時光根本不等人,照舊走着自己的節奏。既然停留,那就停下來仔細端詳這個地方。

  上周兒子開車帶我們到港九新界走了一圈,終於可以大致提煉香港三區特色:港島城市年輪最老,商業味道濃,高樓林立,人員密集,是典型的水泥森林;九龍城市年輪較新,建築較為疏朗,樓宇與綠樹相間,城市與自然比例適當;新界則一派田園,大片田野山林,村屋只是點綴。如果同時享受陽光與海景,當屬港島南區和九龍。如果想山川大海藍天白雲兼得,新界西貢和大嶼山最宜。如果想感受老香港,港島上環為佳。

  港島以太平山分南北兩部分。英治初期,北岸的維多利亞城官方分區為東、中、西三區,華人則俗稱其為「四環九約」。四環包括四個人口集中的旺盛市區:西環、上環、中環、下環(大致在今之灣仔至銅鑼灣一帶),統稱「環頭」,四環以外的地方稱為環尾(如港島東部及南部,今之鰂魚涌、香港仔、赤柱等地)。九約並非一個固定的概念,只是虛數,有多個版本,一度多達十一個約,堅尼地城、石塘咀、西營盤、太平山、寶靈頓、掃桿埔、黃泥涌、大坑、北角等。

  上環介乎官方區劃的「西區」和「中區」之間。自開埠以來,上環一直是華人聚居的地方,英國人及其他外國人則住在中環。這可解釋為什麼中環一帶的街道名稱多為英文,上環街道多為中式命名,社區設施亦都使用粵音拼讀作為地名。比如中環Central District、半山Mid-Levels、金鐘Admiralty等,街巷名也多是音譯,遮打道(CHATER RD)、砵典乍街(POTTINGER ST)。上環則是「Sheung Wan」,還有梅芳街(MUI FONG ST)、桂香街(KWAI HEUNG ST)、紫薇街(TSZ MI ALLEY)、甘雨街(KOM U ST),比起英語音譯街名,這些街名聽起來詩情畫意,讀起來芬芳滿頰,寫起來繽紛潤澤。

  一八五零年代開始,隨着廣東一帶遷到香港的華人帶來資金和營商經驗,上環發展成華人主要商貿區。蘇杭街和文咸西街因接近當時海邊的三角碼頭,而成為香港早期轉口貿易集中地。干諾道西為當時的食米批發中心,德輔道西一帶則是海味和鹹魚的集散地。

  蘇杭街(Jervois Street)的中英文名大相徑庭,與前之所述上環街道命名方式不同。它本來是以港督文咸時代英軍駐港司令William Jervois命名,稱為乍畏街,由於沿街多數店舖銷售蘇州、杭州的布疋絲綢,布料商號近八十間,所以華人慣稱之為「蘇杭街」,沿用至今,以至於人們忘了它英式名稱Jervois Street

  如今蘇杭街已不再賣絲綢布料,唐樓、洋樓、商業大廈集處其中,兩旁商舖都是市井小店,小食雜貨、舊式米舖、西式花店等,還有正宗泰菜館、日式鐵板燒。德輔道西一帶仍飄着海味鹹魚的味道。

  上環可能是老香港味道最濃的地方。行走在上環,常常讓人感覺時光回撥。它有灣仔的市井和古舊,卻不似灣仔的破舊雜亂,老得優雅老得有腔調,有點「舊時王謝」大戶人家的架式,堂前燕飛入尋常人家,那也是歷盡滄桑之後的沉靜與淡定;它有中環的現代,雖不似中環大牌雲集奢華光鮮,巷子深處內斂的小店卻個性鮮明,裝飾獨特;它有港味的中式風格,「古玩一條街」摩羅街的古董內行人一看並不「古」,但懷舊感是有的;文武廟院中那棵一年四季盛開的人工桃樹山寨味十足,但香火是旺的;它有蘭桂坊式的西式酒吧咖啡吧,夜晚或周日的下午,荷李活道兩旁,常常可見各色膚髮的人們坐在開放式窗台閒聊……

  老香港也有文青的一面。這裏有我所見到香港最文藝的地方,街道兩旁牆面的塗鴉,成了古樸當中靈動的韻味,色彩濃烈,題材多樣,或幽默或哀愁,或搞怪或工整,絕對是街拍好去處。有一位鬚髮俱白的老人,每周日在台階樹下寫對聯,旁立老人手書「歡迎拍照」。古樹綠蔭,楹聯映紅,鬚髯蒼蒼─確實畫面感十足。

  夜晚時分,上環格外安靜,尋一處老街老店,與好友一盅茶一席果暢敘漫飲,門外甘雨沐塵,薰風襲人。任四季恍然,時光流逝,小樓自成一處,亦是良辰美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