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健康碼通關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緩和,兩地大部份居民均希望盡快恢復通關。社會已達共識,當前解決經濟民生問題最有效的措施是香港與內地通關。不通關,內地與香港的交通往來還是近似停頓。單靠香港本地的需求不足以紓解經濟困境。消費券有效用,但效力短而不足。通關是恢復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連接,不但直接使香港消費增加,各種從供應鏈到價值鏈的活動可部分復原,推動香港經濟往前走,作用不僅在當前,也在今後。

至少幾十萬港人居於內地者可恢復兩地往來,就業、投資、上學都可延續。而他們的內地親友,內地企業在港運作的,包括以香港作為向海外發展基地的,可以回復人員往來,業務發展的舊觀。甚至可借國際形勢變化,利用香港去加強海外的經營與拓展,有助於它們的發展和裨益香港。特區政府好應有研究來論證兩地通關的經濟社會效益。但即使未有研究,單只日常觀察和了解,亦可看到其巨大的效益和作用,此所以除政治偏執反中亂港者以外,香港社會已認識到通關的關鍵,沒有分歧。

通關只有一個手段,就是與內地共通的健康碼。香港小、內地大,內地的防疫治疫措施領先全球,香港與內地通關,因此必要採取內地接受認可的手段。內地的健康碼行之有效,通行全國,香港採納便可。一是方便互通互認,技術與制度上簡單易行。香港方面要增加的投入有限,不用多方測試來進行接軌,減少投資成本與失誤風險。二是香港通關是雙重意義,一方面是港人入內地,另方面是內地居民來港。後者牽動着香港經濟的復甦,港人入內地用健康碼,沒有制度的問題,內地居民來港用健康碼,不過是用內地措施在港落地連接,技術容易,也使內地居民對港防疫有信心。當然具體安排還可有細節修改,可技術性的枝節問題,不會改變健康碼的效用。

本港官員與專家團隊日前在深圳與內地代表團舉行對接會議,探討通關事宜。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表示,本港已完成開發健康碼轉碼系統,並已應用支援「回港易」、「來港易」安排,粵港澳技術團隊合作提升系統功能,加入疫苗接種紀錄。

立法會議員認為,香港健康碼既已研發成功,便應早日推出,讓港人熟習。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表示,健康碼是內地防疫工作的重要環節,相信若在香港推行不會有什麼困難。

陳肇始表示,由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率領的香港特區代表,926日在深圳出席了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主持的內地與香港疫情防控工作對接會議。會上雙方詳細探討了逐步有序恢復通關所涉的考慮和事宜,並坦誠交換意見,對通關後可能面臨的風險作研究。陳肇始稱,雙方建立了良好基礎,就推進通關事宜創造有利條件,並會進一步研究細節,爭取盡快舉行第二次對接會議。她又表示,政府於去年11月已完成開發健康碼轉碼系統,現時用於支援「回港易」、「來港易」安排,由廣東省或澳門到港的人,可使用「粵康碼」或「澳康碼」,透過轉碼系統把有效核酸檢測結果,直接轉換到入境香港的電子健康申報表平台。她透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正提升轉碼系統功能,把疫苗接種紀錄加入轉碼功能內,為支持逐步恢復三地居民往來做好技術準備,便利三地居民日後可以利用健康碼轉碼方式,一併提交所需的入境健康申報資料,相關系統會在三地通關安排落實後投入服務。

有立法會議員質疑,目前「萬事俱備,只欠通關」,既然香港健康碼已經一早研發成功,政府為何不早日推出,讓港人熟習。他擔心若在通關後才推出健康碼,猶如臨渴掘井,一旦系統出錯,可能會「搞出大頭佛」。智慧城市聯盟榮譽會長楊全盛表示,把疫苗接種紀錄加入轉碼功能內只是最基本工作,但與內地的「健康碼」仍是AB版,並不足夠,他認為應該與內地看齊,將定期檢測結果亦加入去轉碼功能中,「不能以為加了疫苗接種紀錄就等於完善功能,打了疫苗與檢測是否重要是兩回事,令兩地放心通關就必須共同具備兩個功能。」

由此看來,香港特區應用健康碼有兩個難題。

一是香港官員等有排斥內地的心態,政治上的偏見拒絕與內地在防疫政策方面連接。解決的方法只是政治、政府下命令,端視特區政府有否決心。

二是社會上有人反對,包括動亂遺留下來的政治反對者。部份人士嚮應西方反對健康獨裁,反對應用健康碼通關;他們認為會揭露私隱。解決方法是在通關方面堅持執行有健康碼者方可考慮通關,至少在與內地的通關關口嚴厲執行,讓願意與內地通關的港人使用,讓內地居民可憑健康碼依法來港。基於公共衛生前提下,在政策執行上,完全排除反對者的干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