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來年美俄烏歐新局勢

 

上日談到美俄究竟在烏東戰與不戰?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透露,美國將與俄羅斯在2022年初舉行兩國的安全保障問題談判。或許屆時會有爭吵,未必可達成協議。至少在俄羅斯發出近似最後通牒後,美國不能不作出積極反應。烏克蘭局勢或美俄關係便即時由軍事對抗可轉回外交的政治談判,戰爭的機會便似有減退的機會。當然美國可能是緩兵之計,一如與中國的關係,可有談判,但卻同時有軍事行動,二者互相配合。一是迷惑對手,有利談判。二是用軍事壓力增談判籌碼,這本是大國外交慣常的手法。

內地有評論說,美國在烏克蘭局勢上的作為,實際上是「圍點打援」,為了對付歐盟的德法。烏克蘭局勢惡化的結果是歐元貶值,對美元霸權的威脅下降。俄羅斯減少對歐的天然氣供應,歐洲天然氣價格暴升幾倍,經濟民生大受挫傷。烏克蘭局勢以外,美國是利用德國剛參加政府的綠黨來反俄,反俄的天然氣輸歐。從歐盟內部配合美國對俄的政策,反映綠黨的狂妄荒謬,背後應可看到綠黨一類環保政治與美國千絲萬縷的關係。內地評論說是美俄合作,陰謀對付歐盟,沒甚證據,只是一廂情願的猜度,可能也反映出內地評論的反俄思維。

從俄羅斯提出的安全協議談判,應可看到普京是想與美國進行根本性原則的談判,把一切打開天窗來談,再不陷入美國的詭計陷阱中。一是談,和約解決,另一是戰,打出美國不敢戰的真心,也讓歐盟寒心。普京之意或許也不在美國,他不可能再相信美國。美國也不可能真的簽約和解,況且若2024年美國大選翻局的話,美俄關係有任何協議也不可靠。他意在歐洲與俄的和解,減供天然氣是逼歐洲壓迫德國綠黨,以天然氣可能斷供和現時的天價、歐洲冬天的寒冷來逼歐盟與俄合作。有類史太林對付納粹德國侵略的向寒冬進軍戰略,差別寒冬不在俄,而在歐洲。特別是倚賴俄天然氣最重的中歐、東歐。

美俄明年初才進行會議,這幾個月歐洲的寒冷當會使歐盟在背後對美國施壓,明年初美俄歐盟當有大的爭議。

結果是烏克蘭不會出現大戰,但烏的經濟民生只會進一步衰落。美式武器保不了經濟,右翼挾持的政府可當權多久呢?

歐洲多事,正符合立陶宛鬧事的目的,美國困於歐洲,哪有餘力對付中國呢?反而中國卻可以對俄羅斯、歐盟左右逢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