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4日 星期六

疫情下漫話

心靈疲倦難復元

一個人患過重病,康復了,身體也不如前。新冠疫情肆虐兩年半有多,現雖已漸漸消退,但一切能否回復從前?

政治、經濟不好說,單講身心,經過長時間的抗疫疲勞,能否恢復活力,頗成疑問。身體疲勞要復元不難,心靈若陷於厭倦,要復元可不輕易。

年輕時,血氣方剛,生命力旺盛,事事順景,充滿英雄氣概,會覺得天下事沒難度,我皆迎刃而解。斯時,年輕人也許會因忙碌而疲勞,卻絕不會感到厭倦。

厭是憎惡現時的生活方式,覺得事業、工作、愛情和婚姻都煩惱,恍如困在停電的電梯內,上不得,下不得,無法動彈,很無奈。倦則感覺無助無力,對人對事都無法提起精神應付。輕微的厭倦只是負面情緒,嚴重的厭倦會轉化為「存在的」虛無。「我」本是身心統一的個體,厭倦時卻身與心崩離破裂,天昏地暗。身不由己,即蘇東坡《臨江仙》謂「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心則如浮萍,飄泊無根,吊掛懸空,終致荒涼冷寞。許多中老年人嘆「人生苦短」,正因心靈厭倦。

時不利兮

厭倦可以是個人際遇欠佳,「時運不齊,命途多舛」(《滕王閣序》),亦可以是時代、社會的困厄,甚至如新冠疫情徘徊不去,使人生命空轉,時光虛耗。說到底,正如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指出,人人都是偶然被拋擲到世間來,疾病與生死均不可掌握、無可奈何。時不利兮,亦無人擺脫得了。無法擺脫,唯有面對。正如牟宗三說的:「無所謂樂觀,也無所謂悲觀……天下的事情用不着我們來樂觀,也用不着我們來悲觀,只有一個理之當然。」

厭倦了,求解脫可以出家,或學莊子逍遙。然而,若你不是零零丁丁的個體,上有父母,下有妻兒,你只能承擔一切,盡量保住真性情。如何保住真性情?孔子一生命途多舛,懷才不遇,有志不得伸,但他卻說自己到老都沒有厭倦,因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篇記載,這兩句話,孔子反覆說了兩次,可見他如何重視學和誨。

第一次,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這句話有兩個爭議之處:其一是「默而識之」,朱熹解作「不言而存於心也」、「不言而心解也」。孔子不是說過:「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論語.為政》)。既然異端邪說必須批評攻擊,以止其害,為什麼又說:識了要默而不言、只存於心呢?抑或客觀條件不許可,若高調的「攻乎異端」會惹禍上身,甚至累及家人,那就不得不默而識之,不說話了!

另一方面,孔子也說過:「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論語.泰伯》)。朱熹解:「惡不仁之人而使之無所容,則必致亂。」孔子是否認為,異端必須抨擊,卻不應趕絕不仁之人,以免社會混亂?為政者若連不仁之人也不使之無所容,便有孔子的寬容矣!

學而不厭

第二個爭議之處是:「何有於我哉」是什麼意思?一說:有什麼困難使我做不到呢?另一解釋是:不厭不倦,我做到多少呢?此解釋較可信,因符合孔子自謙的性格。

第二次,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孔子謙稱他既非聖人,也未至於是仁者。其實,「學」在《論語》既指學知識,更指修養和實踐德性。孔子僅認為自己「為之不厭」,此處他不說「學」而說「為」,已表示他不厭地實踐仁。《述而》篇另一則,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要實踐「仁」,其實不難,難就難在不厭地實踐仁矣!

放諸今天,學而不厭可理解為:修德,保住個人的真性情;踐仁,行事做人有原則。孔子教學生為業,故講誨人不倦。其他人只要時刻盡本份做好自己的工作,應算是誨人不倦了。無論世界如何不堪,不厭不倦就是真實的生活。用佛教的術語講,就是菩薩道或八正道。

批評不留情

記得另一位到老的學者,仍然沒有厭倦,仍然老馬有火。牟宗三在一次《客觀的了解與中國文化之再造》的演講,曾引起一時哄動,皆因他批評民國時代的學者:「那一輩老先生正好都缺乏足夠的學養。」胡適(1891-1962)著《中國哲學史大綱》,牟宗三批評「他對中國哲學一點都不了解,沒有一句相應的話」,寫了上卷就寫不下去了。他還責備胡適鼓吹科學,自己卻不念科學,而去考證《紅樓夢》,怎能帶起風氣?

牟宗三指梁漱溟(1893-1988)對儒、釋、道三家的認識「很薄弱」,《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全是自己憑空想出來」。他引述梁漱溟的話:「我有什麼學問可以講呢?」梁漱溟搞鄉村建設雖然有點成就,但不足以救國,最後放棄了儒家,信了佛教。牟宗三慨嘆:「在中國這樣的亂世,生命人格想要卓然有所樹立是很難的。」

頑固偏見

馬一浮(1883-1967)與牟宗三的老師熊十力(1885-1968)同輩。馬一浮是個典型魏晉時代的名士、雅士,年紀輕輕便隱居西湖,27歲起不見外人。馬一浮架子很大,不肯受聘於大學,「只聞來學,未聞往教」,跟他學便要像劉備般三顧請教。牟宗三批評他「只能作文章,不能講學問」。

對老師熊十力,牟宗三亦指他太頑固,偏見太多,讀儒家的文獻太少,故寫了《新唯識論》後,下卷《量論》作不出來。熊十力老時自嘆只能「智及」,達不到「仁守」的境界。熊十力反對文化大革命而絕食,不久患病逝世。

牟宗三曾說:知我者唯唐君毅(1909-1978),但他也批評唐君毅「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是停在他二三十歲時的程度……後來雖寫很多書,大體是量的增加,對開拓與深入沒多大改進」。

牟宗三雖然謙稱:「我一生平庸,只有一點好處,即是我客觀了解的本事,在當今很少人能超過我。」因而批評前輩和同輩時毫不留情。不過,牟宗三作此演講時已81歲,老來狂妄一點,也可以體諒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