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端午凶兆

農曆的五月五日(新曆是六月三日)端午節剛過,本港新冠疫情自414日後新高,社區傳播鏈緊纏,單日確診破千。染疫人數有數倍增幅,令人擔心會否因端午凶兆而受到影響?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端午的「午」字又與「五」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所以端午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端午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按《易經》卦氣,夏至午月對應姤卦,卦辭是「女壯,勿用取女。」指的是陰的力量強盛,不要相遇。卦象是下卦為巽為風,上卦為乾為天,風行天下,無物不遇。

此卦講一陰爻周旋在五陽爻之間,陰的力量,正在暗中滋長。在易學上,凡陰的東西,都可代表邪惡,以香港狀況而言,姤卦這個陰爻,應是新冠肺炎的Omicron

說姤卦可連繫病毒,並非亂說。姤卦是上天下風,「風」是看不見的,但古人有智慧,造字時在「風」裏加了個「虫」字。可見「風」是有內容的,比如邪風、妖風、毒風以至傳染病毒的髒風。因此五月這個月,與「風」有關便是這個「虫」字在作怪。

「五」與「午」通,「午」者,毒也。古代斬首犯人在午門,時間也在午時三刻。《尚書.洪範》:「五曰土」;玄空飛星風水學認為,五黃廉貞星,五行屬土,是最惡毒的凶星。難怪端午這一天便流行許多驅邪和避瘟疫的習俗。兒時端午節除了吃粽子,睇赛龙舟,掛香囊(當時民間流行在香囊內裝入艾草、雄黃和檀香粉,讓小孩子佩掛在身上,用來防蚊蟲和驅邪。香包不單純是端午節的應景物品,更成為裝飾品了)。之外,還有到海灘浸龙舟水

其實不只是端午這一天,整個五月都有問題。古人有所謂「九毒」,包括五月初五、初六、初七(新曆六月三日、四日、五日);五月十五、十六、十七(新曆六月十三、十四、十五)以及五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新曆六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這九天,大家小心為尚。事有湊巧,新曆六月十三、十四、十五日確診數字拾級而上,令人擔心。

以上資料沒有精準科學根據,只作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