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軒尼詩道上的兩條平行線

  上世紀某個九月天,身處香港灣仔軒尼詩道三四零至三四二號國華大樓(即大公報舊址)的員工陸續完成一夜忙碌的工作,報章順利出版,也代表他們可放心下班回家。與此同時,一對住在對面三三九號聯和大廈的夫婦,亦準備小心翼翼把初生的長女從醫院抱回家中。當天襁褓中的嬰孩,那曾有緣跟大公報成為街坊的,就是中大中文系簡師妹。世事充滿意想不到的奇妙,正如軒尼詩道那對夫婦,也萬料不到師妹將來會與大公報結緣,在那份他們一家隨時可隔着六條來往行車線遙望製作流程的報章覓得筆耕園地,實現了擁有個人專欄的夢想。

  九十年代,女孩由牙牙學語的兒童成了穿長衫校服的中學女生。她最感興趣又表現最好的科目是中國語文、中國文學與中國歷史,每天放學回家,就想跟紛紛回報社上班的大公報員工為伴,在文字的世界打拚。挑燈夜讀的夜裏,她會拿着熱茶,觀察對面的情況,藉此放眼望遠紓緩疲勞。報社辦公室裏有總穿白襯衣、西裝褲和架眼鏡的編輯與記者,有的站着開會,有的接聽來電,有的採訪回來,有的埋首趕稿,眾人認真的樣子與報社通明的燈光,為每夜的軒尼詩道添上生氣。她當時覺得最有趣的是「排字房」,因手執文稿的師傅,皆技術熟練地從架上挑出一粒粒字模,再放在用前臂托着的板上,砌成即將付印的版面,既聚精會神,又敏捷得如有神助。同層相鄰的印刷房好像沒裝空調,只見工人汗流浹背,機器不停操作,像催促對面那八卦的師妹盡快返回座位專心寫功課或背誦堆得跟她一樣高的測考筆記。

  國華大樓門外有一排玻璃櫥窗,每天展示全份大公報各版面,路過的人都可免費閱覽,尤其在那裏等巴士的市民。師妹當然看過,但在港英時代成長的她並不明白為什麼大公報上有那麼多關於祖國內地的消息,風格又較當時大部分以娛樂及商業為重的報刊嚴肅正經,而且文字很多。多年後她才懂得那份報章有幫助香港市民加深了解祖國近況與發展的責任,不媚俗的風格則是重文、典雅與大氣的表現。香港回歸之前,「十一」國慶不是公眾假期,但國華大樓每年九月中就開始張燈結綵,掛起國旗、橫幅與大紅燈籠,喜氣洋洋。

  師妹一家沒有在灣仔度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因為他們搬家了。聚散無常,有緣的卻又從不失場,後來大公報的老友多番鼓勵師妹努力寫作,也邀請她與家人參觀位於北角的報社,透過那裏展示的歷史資料與圖片,補充了師妹兒時對大公報一知半解的認識。她渴望當作家,卻不敢向報社投稿,直至某年到英國旅遊,在唐人街吃了一籠完全是昔日香港酒樓傳統風味的蝦餃,感慨有些港人因種種原因帶着專長移民他鄉,百感交集之下,就想借自己的文字創作,讓讀者透過閱讀增加對中國的認識。回港後,她寫了一篇關於飲食的散文,交給大公報副刊,這就是專欄「簡飲擇食」首篇刊出的文章《倫敦的蝦餃》。除了分享美食體驗,她也開始寫散文,及後投稿至「大公園」,題材涵蓋生活、文學、藝術與時尚,後來成了現在長駐「小公園」的「竹門日語」。

  上述是她的「大公報故事」,回憶不斷,深刻難忘。數年前以「新丁」身份參與報章專欄創作,感謝一眾前輩與編輯幫忙,讓她有發表作品的機會,也從專業的校對修訂和改善建議中獲益良多。

  時值大公報一百二十周年誌慶,現在位於香港仔田灣的報社極具規模,設備與時並進,製作風格活潑創新,業務發展一日千里。誰會曉得當年軒尼詩道上的兩條平行線竟有交匯的時空,女孩長大後竟可以專欄作家身份走進報業世界,與大公報仝人並肩合作。「忘己之為大,無私之謂公」,百廿年來的人與事,她只是滄海一粟,但深信秉持宗旨,奮力不懈,定能在人生寫下如大公報般充實精彩的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