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香港要變


一年將盡,上文提到《中國來年大勢》,今天也探討一下香港應如何面對新的一年。香港的發展,若只是回歸為內地大城市,一是比不上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的競爭力不足與內地大城市同等競爭。二是香港這麼多積累的條件資源,乃至制度文化,都不是為發展內地城市功能而設,二者之間有相當的矛盾衝突。按內地城市發展的模式,這些矛盾衝突會惡化,打擊香港本地的發展,也妨礙香港與內地的融合與合作。
三是香港回歸,採的是一國兩制,若只回歸為內地城市,不用這樣周張創新,可簡單地與廣州整合,也不用另設深圳市,回歸的代價與成本會較低,也不會在回歸前後香港形成內地資金外逃,外來政治勢力入侵的缺口。
四是倘香港回歸為內地城市,有助於防禦外來的政治攻擊,不僅是顏色革命式的暴動,更重要是防制度文化、價值觀念的輸入,衝擊內地體制,造成內部逆變的潛在威脅。不過,若中國的發展,不是故步自封,不是極端的民族主義、民粹主義,而是立足世界,要求與世界同步演變,且可以中國經驗帶動世界的變動。一如改革與開放那樣,甘冒風險,也敢創新求變。但當然不是把英國留下的制度政策不變,也當然不會把回歸初期的政治選擇和決策當作一成不可變。

事實上,香港回歸一國兩制的道路,與內地改革和開放一樣,都是摸着石頭過河,不能不過,也不能不摸着每個石頭找出道路來。沒有成規、沒有禁忌,以人民大多數的利益為依歸。香港與內地的發展只要在一國的大框框內,可以競爭,不怕矛盾,這才是中共尊崇的辯證法,也已從中共革命上百年痛苦經驗中論證出來。
令人擔心的是,黑暴之後,政策傾向有矯枉過正的來回搖擺。一方是情緒化的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或還有政治投機。另一方是回歸政治掌控的統戰工作,返回幾十年不變的模式與格局。二者結合起來,大有使香港的發展緊按內地政策,亦步亦趨。說得好的是引進內地先進經驗,不好的話是官僚主義。無論怎樣解說,都與國內外形勢急變帶來的挑戰不相應。內地的經驗是肯作試驗,用不同方式作良性競爭,堅持多元創新。
香港為甚麼不可以在一國框架之內,試驗不同的制度政策以應對本地、內地與世界的挑戰呢?世界變,中國變,香港亦要變。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內,政治要變、經濟要變、行政要變、立法要變、司法要變、教育要變、甚至愛國者的定義也要變,重點是要變得合理,符合全港市民,無論民生經濟就業...的利益;最重要變的不是回歸中國的城市,而是堅持與內地城市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