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 星期二

煩惱根源

六祖壇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我們煩惱的根源是什麼呢?一句話,就是我們這個身體。老子兩千年前就說過:「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我們的身體就像我們的房子一樣,它是給我們借住的一個軀殼,這個軀殼是會變化的,有生、老、病、死,就像房子會慢慢老舊,會漏水,會龜裂,水管會堵塞,會有需要換門框、換窗框、加強梁柱等等的問題,而且,總有一天這個房子就會崩壞到不能住人。這就是我們身體的本來樣貌。
房子是給我們住的,主要功能是遮風避雨,重點是住在裡面的人。身體是借我們使用的,是來幫我們表達我們的想法與情感,完成我們人生的理想,重點在背後那個會思考的人。但我們弄錯了,一直以為這個幫我的身體就是我自己的主人,而不知道背後還有一個真正的自己。每天都隨這個變動的身體起心動念。它有很多需求,我就不停地追逐,它會生老病死,我就跟著情緒起伏,看到這個無常的變化,掌握不住,我就寢食難安,擔驚受怕,煩惱不已。

莊子〈齊物論〉有一個叫南郭子綦的人,有一天,他的學生發現老師跟以前很不一樣,請教老師什麼原因,南郭子綦對學生說,今天的我是「吾喪我」,所以不一樣。「喪我」不是沒有自己,而是不被無常的身體所迷惑,不再隨軀殼起心動念,而能自我作主,所以整個人才會有脫胎換骨的感覺。找到了煩惱的根源,找回了自己,才能真的逍遙快樂。
當你找回當家作主的主人之後,有趣的是你並不會嫌棄你這個無常的身體,就像你明明知道房子會壞,你也不會就嫌棄它,而是會好好保養它一樣,因為它是你的好幫手,沒有它你也就沒有家了。禪宗有一個公案,一個小和尚老是纏著老禪師問,如何可以消除煩惱?有一天,老和尚故意用力把他推出門外,然後再用力把門關上,小和尚來不及脫身,腳被夾住,痛得哇哇大叫,但這一痛卻讓他悟道了。怎麼悟道呢?原來小和尚第一個念頭就是如果我沒有這隻腳,我就不會被門夾住,我不就不會痛了嗎?但是想個回來,如果沒有這隻腳,我又怎麼知道會痛呢?所以腳是痛苦的源頭,但是腳也是讓他體會到我為什麼會痛的媒介,這個公案說明身體就是我們煩惱的根源,但是沒有這個身體,我們也沒有機會體悟人生的道理。

所以怎麼去除煩惱,就是怎麼奪回生命主導權,只有認清無常的身體不是我,讓會思考的自己作主,煩惱才會徹底地解除。

煩惱擾亂身心,產生各種迷惑、痛苦、意識混亂等狀態。

人執迷不悟,愚昧顛倒,以苦為樂,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一切世俗、情緒索求都是煩惱,原始驅使來自貪、嗔、癡。無明,是人煩惱痛苦的根源。

六祖慧能對煩惱有深刻的分析。心的運作,往左走往右走,一邊是煩惱,一邊是菩提,一念之隔。煩惱與菩提共存,在煩惱的映照下,才突顯菩提的清淨純正。回看,才察覺煩惱的虛妄。這便是最終「煩惱即菩提」的超越和解脫。

六祖形容心的狀態有「本心」、「自心」、「真心」、「清淨心」等。本體是清淨的,但人大部分活動,都在虛妄中度過。由虛妄產生種種煩惱,煩惱之火,將心性進一步扭曲,纏住不放。為什麼?這裏有三個概念。

一、修行目的,是獲得無上究竟之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菩提,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的智慧。發菩提心的目的是:為救渡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為得無上菩提。

二、貪、嗔、慢、無明、惡見、疑,六種情緒在心識中不斷交織,很自然地出沒在分分秒秒的思緒活動中。「起心即是妄」,這也就是六祖的「隨眠」概念。

三、人人皆有佛性,即是自己的本心,就是這個原始狀態。「菩提本自性」。由始至終,不曾被污染過,只是被妄念遮蓋了而已。密宗提到的光明心,也是同樣的概念,要努力體會。

每個人,都要無時無刻警覺自己的「思考陷阱」。每個煩惱,都是從一個非常小的念頭繁衍出來。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萬法無不從自性而生,人的狀態也是如此。心懷惡,即下地獄;心喜慈悲,便為菩薩。

1 則留言:

  1. 對於“ 吾所以有大患者 , 為吾有身。及吾無身 ,吾有何患 ? ” 這一句就是“ 寵辱若驚 , 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 ? 寵為下 , 得知若驚 , 失之若驚 , 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 ? 吾所以有大患者 , 為吾有身。及吾無身 , 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 , 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 , 若可託天下。 ”

    其中的吾指的是芸芸眾生。這一段把它翻譯過來則是説 : “寵和辱 , 都是驚恐現象 , 可是留下了大憂患 , 總是由於人的自身概念。何以見得寵和辱都是人的驚恐現象呢 ? 寵本來是低級之物 , 我驟然得到它 , 為之驚喜 , 一旦失掉 , 為之驚懼 , 這就叫寵和辱都是人得驚恐。什麼叫留下大憂患總是由於人的自身 概念? 我所以有患得患失的大憂患 , 是因為只顧自身私念 , 如果我不顧自身私念 , 還會有什麼憂患呢 ? 所以 , 人能重視自身的力量為天下人 ,才可以把天下委寄於他 ; 喜歡儘自身的力量為天下人 , 才可以把天下託付於他。”

    ,這是老子告誡世人 : “ 寵辱有誰會不動心 ? 而災患又有誰能逃過 ?人生應珍視災患 , 正面它 , 並以此磨礪自己。災患的緣由是因為人有自身利益的榮辱概念 , 有外物所累。故要推己愛於人 , 於天下。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