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新生嬰兒

《施政報告》剛剛發表,政府將以派錢形式鼓勵生育,以對應生育率低迷及人口下降的問題。我為博友整合有關消息,並看看目前在香港生仔有沒有其他福利及優惠!

特首李家超於《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措施支持新生家庭,包括:

  • 新生嬰兒獎勵金:向每名於25日起在香港出生而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發放一筆過$2萬現金獎勵,為期3年;

  • 提高與居所有關的稅項扣除最高限額:2024-25課稅年度起,如納稅人與在今日或之後首個出生的子女同住,其「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稅項扣除」的最高限額,將由$10萬提高兩成至$12,直至該名同住子女滿18歲為止;

  • 資助出售單位優先安排:房委會將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增加新生嬰兒家庭成功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機會。由2024年推出的居屋開始,預留部份單位配額,讓今天或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家庭抽籤及優先選樓,直至該名子女年滿三歲為止。每次出售居屋及綠置居會額外預留單位總數10%作優先選樓;及

  • 公屋優先安排:房委會將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加快新生嬰兒家庭的公屋申請獲編配公屋,今天或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家庭,可縮減一年輪候時間,20244月生效。

其他鼓勵生育、育兒措施

支援輔助生育
  • 增加公營輔助生育服務名額:醫院管理局(醫管局)2024-25年度起計五年內,逐步增加體外受精治療的輔助生育服務名額,由每年1,100個增加超過六成至1,800,並加強培訓相關專業人員;及

  • 輔助生育稅項扣除:2024-25課稅年度起,政府在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下,設立每年最多$10萬輔助生育服務稅項扣除

支援在職家庭育兒
  • 增加在職家庭津貼:20244月起,增加「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下的住戶及兒童津貼金額15%,紓緩負擔;

  • 增加幼兒中心名額和津貼:2024年起於3年內,分階段增設十所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提供額外近900個日間幼兒照顧服務名額。20244月起,「幼兒中心家長津貼」由每月最多$600提高至$1,000,適用於所有受政府資助的獨立幼兒中心及附設於幼稚園的幼兒中心。社會福利署(社署)亦會就私人機構開辦幼兒中心的註冊申請提供資訊和協助,鼓勵他們為僱員提供幼兒照顧支援;

  • 推展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至全港:2024年起於3年內,分階段擴展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至全港各區。參與計劃的中心由16所增加至28所,服務名額則由約670個增加至近1,200個;及

  • 加強「社區保姆」服務:為吸引更多人加入「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20244月起增加「社區保姆」目前劃一每小時$25的服務獎勵金。照顧零至三歲嬰幼兒或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將上調超過一倍至每小時$60;照顧三至九歲兒童,則上調六成至每小時$402024年第四季起,服務名額增加一倍至約2,000個,受惠兒童會增加約一倍至20,000人。

促進家庭教育
  • 政府2024年下半年推出全新為期5年的家庭教育推廣計劃,整合現行相關計劃並把每年資助金額增至$800,支持民間推行家庭教育項目。

養貓狗不如養孩子

港府用心良苦,卻避免寫「一次性二萬元獎勵」!

坊間有媽媽立即反駁,生育是愛不是錢。「公共政策」從來不容浪漫,政府擺明誘導,要成功營造氣氛、激勵生育、扭轉潮流,令出生率逆轉,當然不易。但今時今日官員也高興,「有睇頭,有話題」,提出鼓勵生育「組合拳」,「有仔趁嫩生」,大聲公開討論使生育成為熱話,歡迎爭議!安全嘛。

組織家庭,尤其是孕育了新生命,帶來的幸福感和喜悅,只有做父母的才知曉。忽然重新體驗造物的奇妙,一根小指頭億萬細胞的神奇結晶,無限憧憬,綿綿祝福。新爸爸媽媽祖父母都會感恩,這份天賜的禮物,重新叫你洗滌心靈,感受生命純真。

養兒育女,經濟是重擔,精神心血更是重任,是一生的承諾。現代家庭,婚可以離(飄忽短暫),孩子生下來卻是永遠承擔,這重責正是年輕兩口子的顧慮。

香港Baby Boomers輩,一家五個孩子是平常。再上一輩的,隨隨便便八個十個十二個,天生天養,熱鬧得很。家族樂──尺牘裏的姨媽姑爹關係,有着清晰的示範。其實政府應提醒大眾的,是家庭組成核心支持網,令一家人能互相照應,細水長流,令社會不致要負上照料每個人的重擔。

貓狗寵物,可以考慮不要養那麼多──有餘力,就領養一個兒童吧!也好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一個溫暖的窩。功德無量。

為乜生仔

一個家庭要唔要生孩子,有很多考慮,除經濟能力,還有工作時間、身心狀況、居住條件,和對未來的想像。

在香港,BB一出世就要面對激烈競爭,爭Playgroup、搶學位、上了小學擔心中學,中學未畢業又要諗係咪去外國留學,好不容易,大學畢業,才真正踏上人生戰場。年輕夫婦生活壓力已經夠大,有時間不如享受二人世界,有錢食餐好,假期飛轉日本、泰國,總比養一個小孩輕鬆得多。

政府話,香港出生率持續處於低水平,一對夫婦平均子女數目下降至零點九名的新低點。於是,《施政報告》推出十一招「催生」,包括向每名初生嬰兒一筆過派二萬元、提高免稅額、優先上樓或買居屋,還有增加幼兒中心、課餘託管和社區保姆服務等。這些招數,係咪足以使一個年輕家庭放棄自由,願意承擔未來數十年兒女債?

回想當年為乜生仔,老土啲講,無非出於愛與希望,小生命降臨,跟父母一同經歷愛、延續愛,給你全新的視角看世界。湊BB雖然辛苦,無覺好瞓,但天真無邪的笑臉足以使你忘卻煩惱;孩子漸長,探索世界的同時,不斷挑戰你的耐性和底線,彼此在無數挫折中學習成長。子女就像一面鏡,映照你的好與壞,過程中,你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全球出生率都在急速下降,亞洲地區,包括南韓、日本和新加坡,年輕人唔想結婚,更唔想生仔,政府扭盡六壬,派錢、減稅、增產假,投入巨額經費,力求挽救逐年下滑的生育率,可惜無乜用。

當我們對家庭、社會、世界缺乏最單純的愛和希望,即使物質條件再好,政策支持再多,都不會有衝動生兒育女。


1 則留言:

  1. 生孩子有兩2萬現金獎勵只是一種象徵意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