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生涯規劃

人生於世,有人認為年輕人應該預早作出生涯規劃。經驗告訴我們,人生最少要經歷四段過渡期,20、40、60和80歲是各自的關鍵點,為了順利通過過渡期,我們是需要好好地計劃!

教育局於20199月推出全新的生涯規劃資訊網站,用作整合原有的生涯規劃網站及職業資訊網站。 網站設有不同專區,當中包括職業資訊、升學、學生網上學習、與學校行政相關、教師專業發展、家長以及商校合作計劃七大專區,更全面地為學生、教師及家長提供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輔導等相關資訊。

台灣也有實施生涯規劃的要求,大部分申請入籍台灣的移民都要寫,尤其以專業人士身份移居者;另外,亦有大學甚至利用紫微斗數課程,繪製出學生生涯規劃的藍圖。

近日從外地媒體聽到有關一位長輩要填寫生涯規劃,聽來感覺好笑,當事人卻苦不堪言。

話說已移居台灣的一位長輩,八十幾歲,退休人士。住滿一年後,他申請入籍,除了要交一大疊文件,移民署還有一個要求:請他寫一份「生涯規劃」。他雙眼瞪得像燈籠那麼大,唔係化?本來大部分申請入籍的人都要寫,尤其以專業人士身份移居者;問題是,已經八十幾歲的退休老人,還要寫生涯規劃?到底有什麼可以規劃?

難道要寫「兩年內考到電單車駕駛執照」、「每一個夏天跟二十歲的鄰居去墾丁潛水」、「用三年時間寫一本小說,目標是比村上春樹更早拿到諾貝爾文學獎」?抑或「從今天開始努力健身,力求成為台灣身形最健美百歲老人」、「一百零五歲生日時,聘請一位長得像林志玲的看護」之類?長輩啼笑皆非。

我倒覺得移民署用心良苦。長輩於耄耋之年才移居他方,一定有許多不適應;若能訂下連串計劃,對新生活便有更多憧憬。移民署想鼓勵他積極樂觀向前看,擁抱希望,即使年過八十,都應該盡全力在新土壤上創造光輝璀璨的未來;是他太小看自己了。

日本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栃木縣女子柴田豐,在八十一歲時失去第二任丈夫,獨居的她覺得百無聊賴、寂寞淒涼,又不想搬去跟兒子同住;本身喜歡寫詩的兒子,便提議她嘗試寫詩。柴田豐在九十二歲邁開第一步,一發不可收拾,把作品寄去《產經新聞》詩歌欄目,屢次被刊登,讓她信心大增,到了九十八歲,終於出版第一本詩集,賣了一百五十萬冊。她在其中一首詩《心中的秘密》這樣寫:「……儘管我已經九十八歲,我還要戀愛,我還有夢想,要登上雲端,乘風飛翔。」

2023年將盡,看來即將七十歲的我,的確都要需要做生涯規劃。但願可能盡快完成...


1 則留言:

  1. 20、40、60和80歲來一個生涯規劃的檢討,不一定大變,應作出強弱機危的分析(SWOT Analysis),符合斗數的推測。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