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懺悔與拜懺

道歉、賠罪、補償,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錯失和傷害,文明社會有很多默認規矩。

甚至有道歉條例,希望公平、持平緩和人世間衝突。懺悔並非文字能表達其中最深層意義,其實是一個道德命題;世界上沒人能完全表達自己內心真正想法,文字說話不足表現真正內心,沒任何方法能測量人心奧秘。

現今文明社會,卻要用上法律去規範。蒙起雙眼就代表公平、法律條文就可以說明一切?很諷刺;也反映人心就是這麼桀驁不馴。

逃避責任,就是人性。誰不是?更多時候,傷害已經造成,補償,其實於事無補。無法彌補的傷害,只能在怨恨中延續。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世間事物,有一些法則,叫人警醒,小心一舉一動;不只言行舉止,心思意念,也能牽動作業。這是宇宙的運作模式,若果閣下相信有因果,畏果就要謹慎自己。舉頭三尺有神明,道教也有三屍神在身體記錄善惡,一旦犯錯,便要誠心懺悔。

怎樣才是懇切的懺悔?內心必須知道,無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以此「換取」錯誤帶來的傷害、痛苦和代價。以這種心情作起點,為過錯作出坦誠懺悔。

閃過的罪惡意念算不算?藏傳佛教有個詞叫「意樂」,梵語 āśaya。此字含有休息處、住處、意思、意向等意味,故意譯意樂、意欲、志願。凡心裡所欲之作為,皆稱為意樂。顯揚聖教論卷三舉出貪、瞋、癡等三種意樂。 即在某種想法中持續感到亢奮、高興、滿足和渴望。這就是十分邪惡、自私。所以懺悔文曰: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
《華嚴經》

每天的回想和檢視,看到自己不足,都能帶出一些讓自己懺悔的感覺,皆因眾生起心動念,無非是罪。

人最珍貴的,是自律,是靈性高於動物的表現。想像自己要活得像觀世音菩薩,只要這樣,思想、行為和志向已不一樣。

兒時跟媽媽到大嶼山觀音寺參與拜懺法會,她說這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當時尚未皈依三寶,只是記在心中。後來明白懺悔的意思,加上大德的教誨,便明白懺悔的意義與功能。

「懺悔」一詞,是中國佛教特有的名詞,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漢文並沒有「懺悔」這兩個字的連用。而在印度,懺悔是做為一個修行人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不論自己這一生之中是否犯了過失,都應該懺悔。對佛教徒來講,懺悔可分有幾種程度的不同。

最基本的程度,就是自己犯過失,而其它的人不知道,並沒有從其它的人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也就是說,沒有妨礙人,沒有讓人家受傷害,可是對於自己的修行,是有過錯,或者是一種過失,那就要懺悔。這種懺悔,是對自己個人,就是「責心懺」,責備自己。所謂責備,並不是罵自己,不是悔恨自己,而是檢討自己。檢討自己不應該犯的錯誤,而已經犯了錯,那怎麼辦呢?從此以後發願不再犯錯。這是懺悔的第一種。

第二種是「對人懺悔」。對誰懺悔?對自己所傷害的人,或者是自己覺得讓他人痛苦,或者自己知道對他人造成傷害,可是對方沒有發現。這時候要自己請罪。不管對方知不知道我們傷害了他,還是要懺悔。我們發現自己對人不起,就要跟他懺悔。懺悔的意思是說,自己做錯的事,要負擔起責任來。對人如此,甚至對動物,也是相同的。我們傷害了動物,動物是不會講話的,但是我們知道讓動物困擾了,一樣的要懺悔。

比如說,我們跟人在一起互動講話,無意之中,你說了一句讓人家傷心的話,也許你根本沒有想到你傷害了人,可是你發現這句話是不應該講的,這時候要馬上對他講:「我懺悔,對不起!」從此以後,希望我對你不要再有這種行為,甚至於對所有的人,也不會再有這樣的行為了。這是第二種懺悔。

第三種,就是犯了眾怒,或者是讓一組人、一個團體受到傷害、受到損失,不論是在精神或者物質方面,讓一個小團體或是大團體受到傷害了,就要當面懺悔,叫做「當眾懺悔」。

眾,有小眾,有大眾,如果局部的人、幾個人被你傷害,或者因為受你的影響而損失了,那就對局部的人懺悔。如果整個團體,因為你做的事,而使得名譽上受損失,或者是財務上受損失,那就要向大眾全體懺悔。

已經犯的錯,要懺悔;如果自己沒有犯錯,或者不知道自己犯了錯,可是為了要修行──修定、修慧,或者發願受戒,這個時候也要懺悔。就好像是我們吃飯以前,要把餐具洗乾淨,懺悔則是恢復我們三業(身語意)的清淨。但是,懺悔以後,是不是我們的業就已經了了?其實是沒有「了」。懺悔是說,我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所以要負起責任,來彌補錯誤。

現在講「懺儀」。懺儀,是大乘佛教才有的,在原始、小乘的佛教,並沒有這種集體的大眾修行。而大眾一起修行的時候,必須要整齊、要劃一,因此有了儀軌的產生。如果沒有儀軌,大家在一起修行,會互相的干擾,可能你修你的,他念他的,你拜你的,他拜他的,在時間上、動作上以及聲音上,都會互相的干擾,那就不是共修了。因此,祖師大德非常慈悲,編寫了種種的懺儀。比如,匯整〈大悲咒〉(〈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和《法華經‧普門品》,而編成一部「大悲懺」。修淨土法門,就以淨土三經而成「淨土懺」。

而「梁皇懺」,是所有懺儀之中最大的一部。除了「梁皇懺」之外,還有「水懺」、「藥師懺」、「地藏懺」,還有「觀音懺」(即「大悲懺」),最早還有「法華懺」,專門拜的《法華經》。但是論團體的大修行,拜「梁皇懺」是最殊勝的,也是人數最多的。「梁皇懺」的內容非常豐富,它是結合著所有大乘經典的佛號,以及大乘經典的佛法、法義,彙編而成。而這種修行法,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集體的修行,就是彼此互相的影響,我們的心是共同一致的,我們的唱誦是一致的,我們的儀軌動作是一致的。這時候,修行比較不會懈怠,也不容易散亂。如果單獨一個人拜「梁皇懺」,很可能拜一拜就休息,拜一拜打打妄想,沒有辦法集中心來規律的拜完。而團體一起拜的時候,由法師帶著唱誦,氣氛非常的凝聚,我們的心也比較容易一致,發起虔誠心來。我們拜懺的時候,念的是佛號,念的是佛經的經句。

業,主要是緣於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打結了,就是障礙、業障。如果你懺悔之後,心裡不再打結,這就不是障礙。當我們的心沒有障礙,遇到種種外在的障礙,也會減輕,也會減少。這什麼原因?有兩個原因。第一種原因,因為從過去世到今生犯的錯誤,我們已經承認犯了錯誤,也願意承擔責任,往下就是如何來彌補、補救我們所犯的錯誤。

怎麼補救法?第一,發願迴向給那些靈界的怨親債主。迴向是說,你在修行,你在成就道場,你在成就弘法利生的大事業,這就是為他們做好事。因為你做了功德,迴向給怨親債主、靈界的眾生,所以他們到這裡來聽我們拜懺,跟著我們拜懺,放焰口的時候,他們也來聽焰口。

我們拜懺,都是用的佛法、用的佛號,焰口是用的種種的真言,都可以讓他們直接得到利益。就好像是說,我們請他們來聽聞佛法;就好像是說,我們為他們請客,不是用嘴巴來吃,而是用心來接觸佛法的利益。他們聽了佛法以後,也能夠心開意解。這樣一來,也就不會冤冤相報,或者來找你。

另外,我們拜懺的時候,除了超度怨親債主,對其他的孤魂,也請他們來的,為他們做大布施。這就是彌補了往昔所造的種種諸惡業,使他們受到傷害,如今我們做佛事,來彌補過失。這樣子,是不是我們的罪業全都消了呢?沒有,只能夠說,他們暫時不會來逼我們的債。小的債務,他們不計較,如果重的債務,還是有的。因此,我們要經常的懺悔,經常的修行。

還有,佛經說:「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罪的本質是空,而罪是怎麼來的?是我們的心造成的。如果我們的心──自私自利、貪瞋癡慢、自我中心的心,全都消滅了,就是煩惱心沒有了,便能夠生起智慧心、菩提心,證得菩提果。證得菩提果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修行就是要證菩提果。如果我們的煩惱心斷了,而證得菩提果,這時候才真正的沒有罪了。

如果你尚未得解脫,但是你的心時常能夠與空性相應,那麼怨親債主也找不到你的。如果你常常修空觀,實際上就是禪修,而修行到沒有自我中心的時候,什麼業障也找不著你,那是不是逃避了債務呢?不是,不是逃避了債務!這時候,你要發起大悲心來。

菩提心,是智慧心,也是大慈悲心。「梁皇懺」又叫做「慈悲道場」,是發大慈悲心,願自己利益一切眾生,那就是行菩薩道。當你發大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你隨時隨地都是在做大布施。因為你隨時隨地在做大布施、做大好事,怨親債主只要靠近你,就會有好處。本來是怨親債主,結果變成你的護法、你的助緣。這樣子,我們的業就消了。

因此,懺悔有多種層次的功能,可小可大。如果說來拜懺,就能夠消罪業,那是不懂佛法。如何才能夠消業除罪?就是常常要發起慈悲心,多一點慈悲心,少一點自私心,你的心就能與空性相應。所謂心,多半是指的自私自利的煩惱心,自私自利的心愈重,你的業障便愈重;自私自利的心愈輕,你的業障就愈輕。這是對我們自己來講,那對於我們的親友,也就是先亡眷屬,以及在生的親戚朋友,我們拜懺對他們有沒有用?對他們是有用的。這是替他們做布施,替他們做功德,為他們來積福。他們自己沒有來,但是你們替他做了,還是有用。可是最好還是自己來修行。諸位知道,自己修行和代替修行的功德是多少?六分比一分,六分功德屬於修行人自身,一分功德可以迴向,但還是有用的。

因此,我們人在世的時候,自己修行是最好的。如果在世的時候,沒有機會修行,不知道修行,那麼過世之後,我們還是要替他修行,還是要替他做布施。如果在世的時候,已經知道布施,已經開始修行,則功德全屬於他。

懺悔,是不是一定要來參加法會共修才懺悔,平常要不要懺悔?人家不知道你做錯了事,但是你自己犯了錯,要不要懺悔?自己對人不起,人家也知道,怎麼辦?如果對許多的人做錯了事,怎麼辦?要當眾懺悔。可是很多人很愚癡,做錯了事,不但不認錯,反而編出很多的理由來,說錯不在我。而這種人,更是罪加一等。所以,身為一個佛教徒,做了錯、犯了過,一定是自己負責,也要對人負責,這是最基本的懺悔。

還有,為什麼要共修懺悔?一個人不能拜「梁皇懺」嗎?一個人可以拜,但是不夠好。一個人修行,力量是一根紗,十個人一起修行,就變成一條線。如果是千支紗在一起,就是索纜。共修的力量大。因此觀音寺要辦這樣的法會,讓信眾一方面來種福田,一方面修福修慧。拜懺,事實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1 則留言:

  1. 悔是吉之漸:「懺悔」的「懺」,中國古文字沒有,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的新造字。但「悔」這個字,在《易經》已經出現;《易經》中常見的占辭,有吉、凶、悔、吝、厲及無咎。吉與凶,較易理解,毋須多說。倒是悔和吝,在《易經》中是兩個獨立的占辭,但《繫辭傳》把兩者並稱:「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
    「悔」在卦爻辭的用法簡單:最常用是悔亡,其次是無悔,但極少用單一個「悔」字;「吝」字多單獨使用。「悔」、「吝」兩字僅是小疵,未至於厲、凶。朱熹對這兩字有個解釋,謂「吉凶相對而悔吝居其中間,悔自凶而趨吉,吝自吉而向凶也。又曰:悔是吉之漸,吝是凶之端。」
    「吝」是怨恨惋惜,但並無悔改、反省之意,雖是離「吉」較近,卻是往凶的方向發展。悔是後悔、悔改,雖是比較靠凶那邊,但會逐漸趨吉,因為具有改過遷善的意志,因此是「吉之漸」。
    先秦儒家繼承《易經》的「悔」義。雖然無「懺」,但有自省、自訟的說法。孔子有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其過而內自訟」、「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因而影響他的弟子曾子,每日要三省吾身。
    西方的「懺悔」意識,與佛教一樣,屬於一種靈魂的叩問。但中國的儒家並不關注靈魂問題,老莊亦然。莊子有叩問人的存在意義,然而他的叩問是消極性的,藉叩問打破生死界限,沒有罪惡感。直至後來的道教,受佛教影響,也講「懺悔」了。
    道教的懺悔方法,主要是每天念誦懺文,反思己過。有云:「有經必有懺。」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有很多拜懺科儀,也就是在神仙面前懺悔自己的罪衍,以祈求神祇的恕罪和賜福。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