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讓八卦新聞成為增長知識

  何姓忘年戀夫婦的的故事,在城中持續發酵了好一段日子,一發不可收拾 。話說76歲何伯與40多歲的內地女子相識一個月閃婚。 何伯透露,本來想給太太100萬元做生意,惟到銀行提款時,發現小女兒從聯名戶口提走450萬元。 何伯結婚出手闊綽,送給太太超過兩克拉價值逾13萬元的鑽戒,價值10.3萬元的名錶作為結婚禮物,其擁巨款積蓄住公屋引發爭議,有可能違反公屋「富戶政策」。事件如麵團超乎預期地膨脹,隨即連焗爐也爆破,弄得四處一塌糊塗。

  我有關注這樁八卦新聞,因為只要恆常接觸社交網絡,根本躲也躲不了;加上當事人除了控訴,也像為大眾提供免費娛樂。當然在男主角眼中,那不是娛樂,是真愛。

  我有一個自學模式,就是因應日常接觸的東西作聯想,再翻查有關資料,藉此了解自己不懂又好奇的世事。以何姓夫婦事件為例,若人們只以八卦心態去看,永遠只是一個只供消閒卻沒有營養的行為;相反因看過報道,再想想有哪些值得進一步翻查的事情,如銀行聯名戶口設立原意、定存一般提款手續、賬戶持有人出現紛爭後訴諸法律的案例,那就不單可增加常識,也能在花花世界中為自己安排學習的方向。

  有關何生何太的婚姻,消息在網絡蜂擁而出。嚴格而言,這件事至少包含倫理、財務安排和法律等元素。「何伯」作為高齡但神智清醒的喪偶長者,是否也該有婚戀和運用個人財產的自由? 按上述的學習方法推演,這一事件或可以成為教材,除了娛樂八卦,還有研究價值。如大學心理系可利用訪問視頻分析微表情跟心理狀態的關係;社工學系可藉真實個案探討新來港人士婚姻對社會的影響;工商管理學系不妨就追訪二人的電視節目,分析媒體宣傳和營銷手法;連哲學系也可因此思考何謂真愛。由此可見,茶餘飯後的話題除了八卦之際的眉飛色舞,還有無限空間和方法提升其存在價值。若嚴肅認真地看待,從中汲取的知識肯定比何太得到的名錶、包包和龍鳳鈪更寶貴。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學海無涯,涵蓋日常,只在乎能否善用一切可以跳進大海探索的機會。享受暢游的樂趣,還是永遠留守岸邊吵吵鬧鬧,虛度一生,那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2 則留言:

  1. 呢單事件喺法律上涉及最少三樣嘢:
    第一 就係配偶互相嘅權益;
    第二 就係喺銀行嘅存款有冇簽長名契;
    第三 有冇喺結婚前簽婚前協議書。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人哋家事,關我咩事?
    沒追看「東張」或「搜查」這類以娛樂包裝的時事節目。不過,當整個社會靜晒,晨早電台節目東拉西扯,新聞又無嘢好睇時,不如睇「東張」,起碼有些人氣;認真嗌交,況且故仔有劇情、有煽情,內容亦毋須查證,情節峰迴路轉,當事人演技超班,主持人「盤問出色」,絕對是充滿娛樂性的真人Show。
    只是別人家事,究竟關我咩事?
    媒體為了搶流量,每天翻炒電視節目內容,社交媒體再添加火力。網絡全是何氏一家動向;今日去街市,明天返內地,網民一邊食花生,一邊做家事判官,還有詳盡懶人包和事件關注組。一個社會的輿論話題,往往反映那個地方的質素。
    有做生意的朋友說,現在最怕聽到「報東張」,因為任何事情一旦鬧上「東張」,有理說不清,當投訴人或客戶以苦主身份出現,觀眾必定先入為主,傾向站在弱勢一方。而許多時候,節目又確實做到一些伸張正義的故事,比新聞報道更貼近民生民情,難怪收視高企,製造社會話題的能力亦愈來愈高。
    理論上,媒體有責任為民發聲,監察政府施政,促進理性討論,提升文化素養;現在這些功能似乎已經一一廢掉,公共空間只剩下不痛不癢的無病呻吟,支離破碎的意見訊息,日講夜講的盛事經濟,和形形色色的標語口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