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歐洲之變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的極右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贏得義大利最多選票,使她成為歐洲聯盟(EU)中少數勢力擴大的國家領袖之一,她的意向勢必牽動歐盟。 梅洛尼在義大利和歐洲議會的勢力擴大,所有人的目光將擺在她的動向。范德賴恩的中間偏右歐洲人民黨黨團(EPP Group)及法國的雷朋都向她招手,她若決定支持范德賴恩續任第2任期,可能讓羅馬在歐盟的份量提升。

梅洛尼與雷朋之間則存在緊張,兩人在歐洲議會分屬不同團體。智庫「英國與歐洲中心」(Centre for Britain and Europe)共同主任亞伯塔齊(Daniele Albertazzi)告訴法新社:「我不認為梅洛尼會回頭和雷朋這類人合作。...我想她現在將繼續努力和大人物打交道,把焦點放在歐洲人民黨黨團及下一任歐盟執委會主席的協商。」

歐洲政治轉變,趨於自主,美國當然不樂意。一是歐洲不能成為其依附,缺乏歐洲支持,美國全球霸權難以鞏固。二是歐洲自主,憑其集體力量,足以挑戰美國。三是歐洲若與俄國合作,將成美國大敵,當是有史以來歐俄的大結合。如再加上中國,歐俄中聯合,美國是無法可與之抗衡,即使拉上日本、印度,亦勢有不逮。更何況歐俄中聯手,日韓印大有可能捨美而去,與歐俄中成為美國霸權之後國際政治經濟的多元多極之局。

少了美國的戰爭破壞,全球發展可穩定,有利各國的工業化和自由貿易。這樣的多元多極不同於帝國爭雄,也與歐美列強爭霸殊異,這才是大同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不過,如此將使美國失落霸權,也便是失落它巧取豪奪的窮奢極侈。美國霸權背後的精英及享受霸權利益的民眾,當然不會同意。因此,從美國的利益出發,美國優先,歐洲不能變、不能自主、不能擺脫美國與控制。美國的方法便是用戰爭削弱和綑綁歐洲,因此烏克蘭戰爭不能讓俄羅斯勝,也不能讓歐盟勝,烏戰便應打下去,把俄歐都捲入烏戰,也使戰火摧毀歐盟與俄國的發展。縱使中國、印度得益,美國也在所不計。歐俄同敗,美國便可吞併,下一步是對付中國,然後是印度。美國是以全球霸權為終極目標,可惜它不停面對新舊勢力的復興與崛起,打不了勝仗,戰爭還要一直堅持,直至耗盡美國資源,戰火反過來燒及美國本土。

美國國運的宿命就好像猶太民族,受困於它的宗教/意識形態,以為是神所挑選的民族,便可橫行天下來實現神的旨意,把它的命運綁上戰車,便不停地跟着戰車走,寧殺人無數,也寧國家失去靈魂與人性,成為眾人之敵。最終會否把所有新舊敵人消滅殆盡,確立為神所造的唯一民族?但到時還可能兄弟鬩牆,重複猶太民族的歷史命運,只恐怕那時的世界已被美國的戰爭破壞盡了,便是人類的悲劇。

由歐洲選舉帶來的變化,上述推論可能過於誇張,但歷史的發展都有軌迹可循,若無大變,還會一路走下去。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卻不會任意轉變,或脫軌亂墜。歷史趨勢可有不同的邏輯演變,但需要人類社會通過鬥爭來選擇。今次歐洲政治轉變,亦未必會即時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若與上兩次大戰比較,卻有眾多相同因素,烏克蘭戰爭演變成歐洲大戰、世界大戰,還是大有機會的。

1 則留言:

  1. 雖然歐洲選舉帶來變化,而且趨於自主,足以挑戰美國,但亦不會親中,對中增加保護主義色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