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 星期六

承擔與忍辱

所謂「承擔」,「承」字初文始見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如雙手托起一個人的樣子,由下向上托起,是可以承重的力量,是故曾子形容君子:「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把幼小孤兒託付,把方圓百里的國家命運寄託,因為他能肩負重任。

至於「承擔」之「擔」,「擔」字本義是肩挑,一方面與肩頭有關,另一方面是「挑」,指扁擔兩頭掛上東西後,用肩頭在中間擔起。難怪英文把「承擔」譯作shoulder(肩頭),用肩頭扛起,有承擔便是有擔當。

但不管「承」或「擔」,托起或擔起,都需要力量,而「力」從何來?根據已故星雲大師的說法,首先要從自我認識、自我訓練做起,尤其不必諱言或逃避自己的短處,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缺點的人,才能進步。

因此,星雲大師歸結「承擔」的定義有四:第一、對事不推諉;第二、對人不官僚;第三、對己不散漫;第四、對主不怨言。但我想起一個成語「忍辱負重」,要比星雲大師的詮釋更為傳神。《三國志》形容陸遜:「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忍辱負重就是為了完成艱巨任務,而忍受暫時的屈辱。

在佛法上,忍辱是六度波羅蜜之一,六度中忍辱列為第三,忍是出離苦海的法門。忍辱法門,從淺至深,有五種層次:生忍、力忍、忘忍、觀忍、喜忍。以第一層次的生忍為例,每當被辱之境到來,無法迴避,無法抵抗,只好堅強起來,忍耐下去;但心裏感到煩惱,難以忍受,很是痛苦。

因此,便進展至第二層次的「力忍」,也就是用最大力量,退一步、讓三分,退一步海闊天空,如《論語》名句「小不忍則亂大謀」。忍辱背後是知恥,所謂「知恥近乎勇」,而承擔要勇,故說「勇於承擔」。

第三步就是『忘忍』,凡事我就把他忘了,這就高了一步。度量很大,宰相肚裡好撐船,你對於我如何,我從不計較,於是就把這個事給忘了。

第四種就是『觀忍』。那就用上了《金剛經》所講的道理了。這個來侮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被辱 之我,都是因緣所生,緣來則生,緣去則滅,都如同肥皂泡,都是要破滅的。這就叫「三輪體空」。這是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樣一觀,也就沒有什麼可計較的了。

第五種是『喜忍』。碰見種種無理橫加的事,別人忍受不了,我卻很歡喜。沒有這個對境怎麼能鍛鍊我的忍辱功夫呢!怎麼讓我快些成就呢?如此一想,歡喜有這麼個機會磨練自己,反過來感恩提供這個機會給自己的人,把他們看成是菩薩,忍辱功夫就一步一步高上去了。

1 則留言:

  1. 六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六波羅蜜施居首, 忍辱居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