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7‧1 遊行

回歸19年,每到71日都有民間團體組織的遊行,參加人數有多有少,是否被視為檢視市民對政府施政滿意度的溫度計?有人說在2003年,有10萬市民參加遊行,導致《基本法》第23條立法夭折,今年可否歷史重現,決戰打殘689?我認為不可能。今年的遊行,民陣宣稱有11萬人參加,11萬人比當年10萬多,為什麼不能像當年成功爭取達到既定目標?姑勿論人數的真確性,就算打個五折都嫌多,數字不能反映市民對梁振英連任的取態!此外當年能夠拉倒23條立法,因為當年北京不想太強硬,立法不立法,只不過是時間問題,遲些不會誤事,但將689拉下馬,北京沒有合適人選。
今年的遊行,民陣宣稱有11萬人參加,比去年為4.8萬人多,警方公布高峰時有1.93萬人(與去年的1.9萬人相若);另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計算為2.32.9萬人。今年民陣的數字,較警方多逾9萬人,差距近5倍,與港大民研的數字比較也多了約4倍;民陣的遊行人數,可謂甚為誇張。歷來71遊行人數,民陣與警方公布的數字相差很遠,而警方與有學術背景的數字較相近,可以說是民陣高估遊行人數一直是常態。昨日維園出發場地聚集的市民未算「墟冚」,而遊行隊伍行進時,人潮在一些路段顯得疏落,因此遊行人數是否達到民陣宣布的數字,值得質疑。
今年民陣籌辦遊行,定下了10萬人參加的目標,民陣公布的數字是超乎預期了。可是,把民陣、警方與港大民研的數字比對,加上民陣過往「報大數」的往績,或許只能再說一次民陣「不老實」。其實,在超過30℃酷暑之下,約有2萬名市民上街遊行已經甚為難得,民陣只需如實估算人數,對於參加遊行的人就是最大尊重;民陣的誠信一次又一次備受質疑,對於這個年度市民活動,實際上是一種損害。不過,基於幕後金主的要求,無論在聲勢上,在報章上的引述,以及日後泛民議員的引述,都用這個「大數」,大大聲震懾對手。
過去1年接連發生的事,對於政府極其不利。鉛水事件持續逾年,至今涉及公共屋邨單位,政府除了未有具體方案處理,並把事態歸咎制度的錯,沒有個別官員須為事件負責;南丫海難,政府大概已經了結,同樣無官員要為遇難的39人負責;包括高鐵在內多項工程超支,需多耗費公帑數以百億元計;領展改變營運策略,影響屋邨居民生活,民情怨懟日亟;銅鑼灣書店事件,挑起市民對基本權利不保的憂慮;到梁振英女兒在機場是否獲特權待遇的質疑等等;加上今年是立法會選舉年,反對陣營想凝聚民氣,影響梁振英連任的機會。因此,民陣打出「決戰689」的訴求,是對形勢作了判斷,意圖確立現階段的政治路線,以對9月的立法會選舉和明年3月的特首選舉發揮影響,目的是「倒梁」。
若以民陣宣稱的遊行人數,可解讀為市民對梁振英應否連任,已經發出強音;若以警方和港大民研的遊行人數衡量,則難以說參與遊行市民對梁振英的連任,已經強烈表態。歷年71遊行,無論民陣訂出什麼主題,參加遊行市民的訴求五花八門,例如今年就有反對普教中、反對修例改革醫委會、殘疾人士爭取聘用機會、外傭團體要求改善待遇等訴求。當然,民陣的「決戰689」仍然在遊行隊伍迴蕩,只是,若說遊行主題獲普遍認同,也是參加遊行市民的目的,看來並非如此。
過去1年發生那麼多大小事件,一般認為會促使市民上街表達不滿,然而遊行人數卻出乎意料之外。去年亦出現類似情况,當時政改方案否決未幾,民陣原本估計有10萬人上街,遊行之後公布只有4.8萬人參與。今年與去年的情况是否反映了一種情况:就是接連不斷的政治鬥爭,是否使市民在「後政改」時期對政治感到疲累?或是民陣疏離民情,以主觀政治掛帥,忽略市民渴求改善民生,以至未能提出觸動民心的訴求?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今年遊行人數,雖然未對政府帶來即時壓力,但是從參與遊行市民的諸多訴求,仍然是對政府的強力鞭撻。若施政脫離民情、罔顧民欲,則政府仍會為此付出代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