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四重奏》

早年很欣賞日劇《女王的教室》,由天海祐希飾演的阿久津真矢,內容是一個以兒童的角度,去描述像女王一般的支配著整個班級的女教師。其後能令我追看的日劇是神探伽俐略,由福山雅治主演的物理學家湯川學,他利用物理知識,協助警方破下不少案件。
近期能夠吸引我看的日劇是《四重奏》,它由第一小提琴手卷真紀(松隆子飾)、大提琴手世吹雀(滿島光飾)、第二小提琴手別府司(松田龍平飾)及中提琴手家森諭高(高橋一生飾)合演。劇集包辦最佳日劇、導演、劇本、女主角(松隆子)、女配角(吉岡里帆)及主題曲(椎名林檎)等6 個獎項,成為年初大贏家,被網民稱為「神劇」絕不為過。產後復出拍劇的松隆子,憑《四重奏》連奪多個視后。
《四重奏》敘述偶然相遇的四位擁有音樂夢想卻無法實現,尚感覺不出人生到達頂峰,便發現生命力已停滯不前的三十幾歲男女,擔負各自的背景,以及懷抱對音樂的憧憬相聚一起,組成弦樂四重奏團體,在住處鄰近一家餐館演奏,就這樣,原本不相識的四個人,在雪色冷寂的輕井澤度過一季寒冬。
偶然相遇的組合,每個人的內心都隱藏鮮為人知的祕密,誰單戀誰的謊言?誰是已婚者?誰的過去如何?脆弱的彼此,因為對弦樂四重奏演出的共同夢想,再藉由個人的不完美,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靈魂。
當春天來臨,四個人決意分開,各自前往個人喜歡的地方,延續聊賴音樂夢想的人生。劇中主角之一,喜歡高談「不可逆理論」的家森諭高說了一段引人感觸的話:「我們是把喜歡的事當做興趣愛好,還是夢想?做為興趣愛好會很幸福,如果做為夢想就只能身陷泥淖了。現在正是夢想告終的好時機,把音樂當成喜好的時機主動找上門了。夢想不可能百分之百實現,也不是堅持到底就能實現,可是擁有夢想不會吃虧,肯定不會吃虧。」
一直以來我喜歡日劇是它的劇情,製作認真,今次我喜歡它闡釋男、女戀愛和婚姻的方式。在《四重奏》中,劇中人被問及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 「夫妻是什麼?」編劇坂元裕二一直主張夫妻是可以坐下溝通的人,但在本劇中,編劇選取以留白方式鋪排卷真紀與丈夫的故事,他們想要坐下溝通,卻在最後關頭選擇了逃避。
劇集開篇,卷真紀丈夫卷幹生消失,編劇將觀眾引領到他是否被殺的懸疑設想當中,但他消失的原因其實是離家出走,因為他不想面對一個他已經不愛的人。夫妻是什麼?卷真紀的答案為: 「夫妻是可以分開的家人。」但在幹生眼中,卷真紀是他的愛人,卻並非是他喜歡的人。令我思考的問題是:原來愛和喜歡是兩回事,美好的婚姻需要這二者的完美契合。
卷真紀與丈夫婚姻關係的失敗,在於他們的價值觀並不一致。卷真紀是「因為想要擁有家人才結婚」,而幹生需要一個令他擁有戀愛感覺,具神秘感的伴侶,但婚後的卷真紀荒廢了小提琴,只關注柴米油鹽醬醋茶。日積月累,他們如兩條漸行漸遠的平行線,再無交集。夫妻關係本就建立在真心喜歡對方的基礎之上,然而潛移默化中的小事,就可以改變二人的感情,所謂愛情,其實就在一念之間,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
劇中十分擅長運用道具表現人物心境,例如幹生曾送給卷真紀一本詩集,然而他視為珍寶的詩集,在卷真紀眼中,卻只是可以隨時被拿來做鍋墊。幹生也曾多次翻出這本詩集,發現書籤所在的位置,自他將其送給卷真紀的那天開始就沒有改變過,同時讓他明白: 「原來她也只是個普通人。」
本劇提出「價值觀不同,追求不同,無法同時進步,再相愛的人也會勞燕分飛」的觀念。婚後的卷真紀熱愛生活和家庭,並為家庭放棄愛好,也因此停止了進步,為愛情失去自我,最終愛人也會一併失去,這是該劇留給我們的最好啟發。
婚姻如圍城,劇中卷真紀和幹生的婚姻一塌糊塗,但在外人看來,他們是令人羨慕的一對,也印證了那句話: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世人皆有他人看不到的難處。
本劇主線講述四個音樂追夢人的人生遭遇,然而實際上, 「夢想」和「音樂」只是該劇的幌子,其真正要展現的是已過而立之年的成年人處世哲學,以及平凡生活表象下可能釀發的危機。劇集採取「以小見大」的講述策略,從四個樂手同在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開始,捕捉當中的瑣碎,將在炸雞中加檸檬汁是否應徵得他人同意、沒有夜班車是否是男、女之間的性暗示、是否應該翻看愛人手機、虛偽讚美裏的潛台詞等問題無限放大,成為觀照人生的哲學問題,引領煲劇人發現原來在成年人自認為獨善其身、言之有物的世界裏, 充滿着謊言和危機。
編劇坂元裕二給這部劇確定的基調為: 「無論是戀愛,還是人生,都無法盡如人意。」顯而易見,編劇要表現的是一種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缺憾,正如劇中人物所言: 「所謂音樂,就像是甜甜圈的洞一樣,因為是有缺陷的人在演奏,所以才會成為音樂。」我承認,勵志的劇情、懸疑元素、娓娓道來的敘事節奏、充滿荒誕性的細節處理,加之突然爆發的激烈對白確實引人關注,特別是劇中的大量金句,能引起多數煲劇人的共鳴,自始至終,引起大家熱烈討論也僅限於金句和由此引申出的話題。
相比較中國觀眾對該劇的追看,本劇在日本的收視率並不理想,縱然如此,劇中人物直指人心的犀利對白,還是令該劇在社交網絡上大熱,觀眾認為該劇看似很生活化,卻揭示在我們不曾質疑過的生活慣性背後蘊藏的真相。而在我看來,以金句啟發觀眾固然重要,然編劇想要講述的內容太多,卻缺乏一個講述的重心,從而令人物性格淹沒在了一片瑣碎當中。
劇中生活遭遇各異的四名樂手因看似巧合的方式相遇,組建了一個業餘四重奏樂團;別府司出生於音樂世家,祖父是世界著名的指揮家,白天他是甜甜圈公司的上班族,提供別墅予其他樂手居住。四個人住在一起會否碰撞出火花?觀眾初時當然不得而知,然而劇中的這四人,雖住在一起,卻都背負着不為人知的過去和謎團,他們的相遇更是充滿謊言和欺騙。不僅如此,在世俗看來,除了別府司之外的三人各有各的怪異,卷真紀喜歡自言自語,說話音量細微到他人幾乎聽不到;世吹雀相信世上唯一可相伴終老的是她的大提琴,演奏時一定要脫襪才能找到激情,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睡覺;家森有言語強迫症,能與只是向他問路的女大學生當街親吻。
本劇經常從生活瑣碎中提取經驗、再將其上升到哲學層面,人物對白金句頻現,於情節細微處發人深省,劇中更是將這一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諸如全劇開篇四個人一起吃炸雞,別府司和世吹雀因沒有徵求大家同意就在炸雞中添加檸檬汁,引發了一番爭執,其背後折射的道理即是有的時候,我們認為的必需品,對他人而言有可能成為負累,且不應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去評判他人行為的正確與否。除此之外,劇集裏的大量金句也十分耐人尋味: 「人生分為三個階段:上坡、下坡和突然」、「比悲傷更悲傷的是空歡喜」、「對方的讚美究竟出於真心還是虛偽,關鍵在於聆聽者,偏偏人就是喜歡聽好聽說話的主觀動物」。總體來看,我欣賞《四重奏》,可能與人生不同階段的體會,人生經驗有關。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