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6日 星期五
佛家看疫情
愛因斯坦:「世上有兩樣東西是無限的,第一是宇宙,第二就是人類的愚蠢。」
新冠病毒仍充滿着變數,市民都帶着不安、恐懼,故也很易躁動起來。市民每天離家前要記得戴口罩,離家後就要小心翼翼,留意周遭人物。
有自然災害時,人與天鬥;沒有自然災害時,人與人鬥,人類就是這般愚蠢。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一次講話中,慨嘆人與人之間尖銳對立、國與國之間常生糾紛,他認為要想人類團結,除非出現大型天災。這話使我沉思良久,人類確是如此不智,即使沒有憂患,也愛自製憂患。
如今是人類歷史上最富裕、科技水平最高的時候,面對天災,古代人往往束手無策;如今不然,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能及早預防,往往也能安然度過。大自然很多時給人類戰勝了,但人類偏偏戰勝不了自己,相互間總不能包容。
就連香港這片福地亦是如此。此地災癘不多,二○一八年一次史上罕見的颱風來襲,也沒有造成任何人命損失,東方之珠本來就是幸運得招人嫉妒的地方。但香港人可能覺得日子太安樂了,上天不常來挑釁,我們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二○一九年,一場因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掀起的風暴,把香港弄得滿目瘡痍,不少市民喋血街頭,對維港兩岸破壞之大,是數十年來少見。
爆發第一次大型示威後的幾天,政府已喝停了修例工作,但是不少人不肯罷休,繼續提出各種訴求,非要瞎纏到底不可。親政府與反政府陣營互相指罵、毆鬥,警民關係空前對立,天下本來無事,但彼此間竟然發展到像是有不共戴天之仇,一切又何苦來哉!
暴亂就算平息了,警察與市民、「藍絲」與「黃絲」,雙方種下的矛盾將難以彌縫。要想獅子山下回復到昔日同舟共濟的日子,恐怕就得像克林頓所說,要出現一場大型天災,若不和衷共濟,就要一起面對死亡,可能到那個時候,不用示威學生提醒,香港人也會覺醒。
最近看到常霖法師的開示:「面對疫情要小心,但不過分擔心。」才稍為寬心的生活。如上所說,香港在社運後又遇疫情,生活不一樣了,但這些到底是外在因素,我們能否活得自在,還是給環境牽動着內心,活在或悲觀,或無奈,或憤怒情緒中,都得看我們能否看清楚內在的我,由內心的真我主導心情、行為,佛教的禪觀能引至正面生活態度。
「如果我們想要生活得平靜,就必須建立一個不為外在世界操縱的精神基礎。通常我們日常活動會持續受外在環境影響、控制或擺布。因此,我們心靈從不能安歇。大可以說,我們的痛苦就是因為外在世界不稱我們的意生起。嫉妒、猜忌和仇恨的情緒無時或已……只要心在動,它就不能精確反映外在世界的各方各面,所以我們不能指望靠一顆躁動的心作出清楚判斷。」日本禪修者山田耕雲在《禪的正門》一書是這樣說。
密宗的嘉旺竹巴法王在《狂慧手札》也有相近教導︰「如果我們能夠明白,無論是感受上或情緒上認為的好或壞,都不是生於外在,都是跟隨由心所創造的好或壞的習氣而來的結果;如果我們能持有這種正確的了解,無論是否對佛教有信解或認知,都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莫大的助益。」
香港社會分化已是不爭的現實,在處理疫情上也有對抗性的不同觀點。疫情無常,不確定性很大,各持己見只會大家都不開心,也無法全民集中精神和資源抗疫。「真正的自利者,必須先放棄自私,為他人的福祉努力,這是靈性方面的闡釋。即使你沒有宗教信仰,因果法則應該足以讓你明白這一點。既然我是佛教徒,你可能會認為我是從佛教的角度而說出這番話。但是你應該可以通過思維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來理解。例如,你家人不開心,你自己也會不快樂,所以讓自己變得快樂,我們就必須先使家人變得開心和滿足。」(《夢參長老法語》)
香港是我們的大家庭,700萬人觀點不同正常不過,一位法師說,就算「沒意見」,保持中立也是一種立場。所以表達意見後,希望大家能創造同舟共濟的空間,一起面對危機。願天佑香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