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股神巴菲特

 

投資的心法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當潮漲的時候所有人都是專家,但潮退的時候便知道誰人沒穿泳褲了。不過去年至今多次市場潮退,巴菲特也十分尷尬,讓人看到他失敗的一面。他買入航空股大蝕,這已令不少追隨者失望,去年五月他清倉拋售美國四大航空公司股票,但在其後三周的時間,這些公司的股價卻大幅飆升,令旗下巴郡錯失了27億美元的收益。散戶投資者反而在他的“恐慌性拋售”中獲得豐厚回報。

  但其後他的追隨者及粉絲都說,決定買入航空股的顯然不是巴菲特本人,因為他早說過:“如果你想成為百萬富翁,你可以先成為千萬富翁,然後再買入航空股。”而且同時買入四隻航空股也並非巴菲特一貫的風格。不過,巴郡的交易紀錄告訴我們,無論怎樣,巴郡因買入航空股而虧損,而且所有投資決定,巴菲特本人事前根本不可能不知道。

錯買航空股 錯過特斯拉

  除了航空股外,他堅持看淡特斯拉(USTSLA)的決定也讓巴郡錯失了賺錢機會。早在2013年,當時比特幣僅130美元左右,巴菲特表示對比特幣的前景並不抱有信心,到了2018年,比特幣的價值已經超過1.5萬美元,巴菲特警告投資者,比特幣是“老鼠藥”,根本不適合持有,更坦言完全沒有買入任何加密貨幣,並且永遠不會有。連帶巴菲特的搭檔Charlie Munger也表示,加密貨幣只是助長非法活動,而且毫無價值的“人造黃金”。

  今年比特幣的升幅驚人,價值也早已超過4萬美元,巴菲特錯了又錯,也令支持者逐漸對他失去信心。還有更令追隨者失望的,有傳股神竟在投資市場上遇上騙局損手,2017年初,巴郡斥資8億歐元收購德國一家名叫Wilhelhel Schulz的公司,這家企業純粹透過自家製作的“P圖訂單”,把業績虛報,同時把估值抬高了近四倍,而巴郡卻因而被騙了逾6億歐元。

  連番失敗自然令追隨者失望連連,不過股神真正的“重倉”股仍是獲利的,早在20165月巴菲特首次買入蘋果(USAAPL)的股票,首批買入1000萬股。在隨後的4年時間,巴菲特逐漸加倉,總持倉量達到逾2億股,也令巴郡成為蘋果的第二大股東,僅次於Vanguard。去年蘋果的股價急升,也曾為巴郡帶來逾400億美元的收益。

  投資者也開始注意到,股神未必一定能贏,但他真正的重倉股仍值得參考。若然向來堅持長期持有股票的他,也把真正的重倉股減持,則更加需要留意。去年第三季,巴郡其實已在減持蘋果的股票,雖持倉減少,但仍然是第一大重倉,並新買入電訊股威訊通訊(USVZ)等股份。惟他減持第一大重倉股的舉動,已給投資者帶來一個訊息,股神在美股持續上升的時間已開始變得謹慎。

重倉股變動 最重要信號

  巴菲特早在200112月提出,只要將股市總市值與GDP對比,便可用作判斷整體股市是否過高或是過低,這個計算公式也被稱為“巴菲特指標”。巴菲特認為,當數值處於75%90%屬合理區間,但若超過120%則表示股市已被高估。今年二月份,若用巴菲特指標去計算美股,數值曾高達224%,這代表了美股正嚴重偏高。

  可以說,在新經濟時期,股神的犯錯或許增加,但他最有信心的重倉股仍值得期待,他的每個動向未必需要全部留意,但當他最有信心的重倉股,持股量出現較大幅度的變動時,才是值得關注的事情。

巴菲特的失敗投資

回顧巴菲特投資生涯5大失誤試過一個月輸7成上年單季曾蝕624億港元!巴菲特是不少人心中的「股神」,但其實「股神」亦有糊塗的時候。比如說巴菲特旗下公司巴郡(美股代號:BRKa2020年首季虧損達497.4億,折合超過3,800億港元,重倉的五大股票合共帶來185.8億美元(近1,500億港元)虧損,再加上錯誤「炒底」航空股後清倉,導致巨額虧損,但原來今次不是唯一一次巴菲特投資失敗?

1.「投資巴郡是最愚蠢決定」

巴郡前身是一家紡織廠,巴菲特從1960年代起不停買入,當時巴菲特投資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公司估值便宜,當時他並沒有跟隨他後來投資選股的「護城河法則」。當時正值二戰後大量工廠遷移到外地殖民地,公司產品價格過高而無法與與其他公司競爭。1964年時任公司行政總裁承諾以每股11.5美元價格向巴菲特回購股份,但後來反悔。年輕的巴菲特因而惱羞成怒惡意收購公司,在取得公司控制權後將該名CEO開除。事隔多年,巴菲特在一次個人專訪中,承認當年自己意氣用事,以過高的價格收購巴郡,如果當時買入保險公司,而不是入股經營困難的紡織公司,公司會比現在價值高一倍。

2.巴菲特投資IBM坐艇多年損手離場

巴菲特投資IBM公司是從2011年開始,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巴菲特當年投資IBM時曾列出了投資該公司的幾個原因。一是公司有卓越的管理技巧,有能力實現訂立的五年目標。但事實上,IBM從未實現之前的五年目標。在買入IBM前,巴菲特曾強調對IBM200萬股投資是巴郡的長遠投資,與其他科技企業一樣,在首席執行官Virginia M.Rometty的帶領下,IBM努力適應科技產業從電腦走向手機和雲計算的轉型。然而,IBM的轉型鎩羽而歸,公司業績差令股價有跌無升。導致巴郡「坐艇」5年,直到2017年初。不過好景不長,IBM股價之後又開始下跌,令巴菲特對IBM失去了信心。廣告20175月,巴菲特表示,巴郡已經在第一和第二季度拋售了持有的三分之一的IBM股票,之後在2018年年中徹底清倉。根據巴郡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公司在2017年以均價153美元的價格出售IBM的持股,以持股平均成本173.6美元計,即使公司在2017年收取IBM最後一季的29.2美元特別息,公司持股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僅僅為0.7%,比銀行存款還要低。

3.錯失AMAZON亞馬遜

巴菲特從1998年開始買入沃爾瑪(Walmart)的股票,2009年就持有Walmart 3,980萬股,但隨著網上購物的興起,Walmart的股價雖向上但增長緩慢,股神最後在2018年出清所有Walmart股票。巴菲特在2017年巴郡股東會上,表示亞馬遜為零售業帶來顛覆改變,他低估了亞馬遜發展潛力及執行力。廣告Walmart雖然曾用力發展網上銷售,但亞馬遜的競爭實力實在太過強大,在2016年起亞馬遜的銷售額就佔了全美網路零售額增量的一半,沃爾瑪已再無力回天。從1999年買入沃爾瑪起計,沃爾瑪股價增長約3倍,但亞馬遜股價已經超過增長35倍。以2014年年尾持倉數頂峰的6,770萬股計,巴菲特實際上少賺1,371億美元(約10,694億港元),儘管其搭檔芒格在股東會上表示不感到任何遺憾,但明顯的是巴菲特投資事業上一次實實在在的錯過,甚或低估了科技股的成長潛力。巴菲特「抄底」航空股慘遭滑鐵盧。

4.2020投資航空股慘遭滑鐵盧

曾經發誓永遠不買航空股的巴菲特在2016年首度「自打嘴巴」,以12.84億美元買進美國航空、達美航空以及美國聯合航空,而在2020年美股大跌後嘗試炒底,當時公司持有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和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10%股權,累計投資上述公司不少於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廣告巴菲特在3月美股暴跌時曾表示不會賣出航空公司股票。不過,當時美國尚未大規模爆發肺炎疫情,感染人數僅僅為18萬人。儘管有人猜測操作不是巴菲特投資決定,畢竟他老人家曾說過「如果你想成為百萬富翁,你可以先成為千萬富翁,然後再買入航空股。」他本人在巴郡2019年業績發佈會上就直認結果顯示他錯了,認為航空業「出現重大變化」,不再符合公司盈利標準,所以將所有航空股清倉。市場預計本次的失敗操作令公司損失超過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超過投資本金的7成,還未加上2016年起不停買入航空股的倉位,總損失可達80億美元(約624億港元)。

5.PHOTOSHOP假單誤導買錯公司

威廉·舒爾茨(Wilhelhel Schulz)公司是德國一家中小型家族企業,主要生產管道配件。公司用Photoshop「加工製造」至少47張公司單據,令巴菲特在2020年頭投資8億歐元(折合約68億港元)收購該公司,但公司的實際價值其實只有1.57億歐元(折合13.3億港元)。不過,威廉·舒爾茨公司的原持有人就不服,表示有證據證明巴菲特在這筆收購中,並沒有產生損失。

科技產業爆發

投資風格不得不修正

  巴菲特的金句不少,但無可否認,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也在改變,正如他的金句“不要投資於您不瞭解的事物。”過往的巴菲特向來討厭買入不熟悉的行業股份,故此也從不買入科技股,但近年他卻買入了蘋果的股份,又或他總認為IPO經常有太多炒家炒作,希望藉此致富,這令IPO的風險更大,2016年他便在巴郡的股東會上表示,買入IPO等同買入六合彩一樣,不過去年他卻打破這個戒條,參與認購新股SnowflakeUSSNOW)。要知道,自1956年福特(USFIPO以來,巴菲特已沒有投資過IPO

  疫情後全球經濟正在轉型,現今的投資者不可能仍買入並長期持有可口可樂,當然以股神多年來的佳績,任何人說巴菲特已過時,相信也會有人不同意,但若說這話的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或許會有一定參考價值。

  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一直被不少投資者視為經典,但馬斯克便曾在某電臺節目中表示,大家也知道巴菲特看很多年報,看很多公司帳目,但其實這做法十分無聊,他所謂的護城河理論,是一種退化的投資方式。當然,巴菲特也有反擊,也多次表示並不看好特斯拉的股價,但去年特斯拉卻是全年升幅最大的美股之一。

  事實上,近年也有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開始質疑過往評估企業價值的方法是否不適用於數位時代。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是過去100年來主流的投資觀念,簡單來說就是以保守的角度來觀察企業,將重點放在企業的資產、現金流及歷史盈利紀錄,但這種分析方法卻會遺漏一些重要的訊息,那便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所謂無形資產可包括資料及研究成果等,美國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越來越多,而且將其視為能創造收入的投資,無形資產多的企業往往可以快速擴大規模,特別是一些科技企業,不過價值投資法卻會將這部分視為企業的支出,這也是價值投資法在數位時代的應用問題。或許巴菲特本人也明白這一點,也不斷地在修正,故此大家才會看到他近年買入蘋果的股份,甚至破例參與IPO投資,買入的更是仍未有盈利的雲計算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