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日 星期一

粵港澳合作

 

  中央一連兩日宣布粵港澳大灣區新政策,繼上日公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後,中共中央、國務院昨發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將前海深港合作區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即增加約7倍,幾乎囊括深圳西海岸一帶。前海方案提出便利港人及專業北上發展、辦學、開設醫療機構等,並提出港人可出任前海法定機構職務。

  這是國家戰略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又一體現,是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點舉措,是大灣區建設走向「一體化」,港澳深度融入國家發展的先行先試,更是「一國兩制」新形勢下的新實踐、新探索、新示範。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橫琴以來,橫琴就開始成為深入推進制度創新的試驗田。本次印發的方案,明確橫琴要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重點要實施分線管理,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以及要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澳門面積,是香港面積的十分之一。根據總體方案,實施範圍為橫琴島「一線」和「二線」之間的海關監管區域。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和橫琴口岸澳門管轄區,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澳門特區政府管理,適用澳門有關制度和規定,與其他區域物理圍網隔離;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區域採用電子圍網監管和目錄清單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實施特殊政策。

  細讀《總體方案》,給人極大的遐想空間。大灣區建設中,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自由流通,是融合的關鍵,也是「一國兩制」下的難點。設立一、二線,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同時人員進出高度便利,「一線」推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些舉措都對大灣區建設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特別是對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以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極具示範意義。

  同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採取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運行新機制。具體包括建立合作區開發管理機構、組建合作區開發執行機構、做好合作區屬地管理工作、建立合作區收益共享機制和建立常態化評估機制。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

  這意味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新機制,將是以政策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前提,推動兩地體制機制融通,令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有體制機制保障。這是對現有體制機制的突破,是「一國兩制」下的新實踐。在這個區域,「一國兩制」在制度創新、政策創新下,實現規則、機制銜接、規劃對接、經濟融通,令彼此的優勢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斷通過區域的改革創新,以點帶面進行推廣。建設四大經濟特區、浦東開放,探索區域協調發展,都是中央的「大手筆」,對中國改革開放起到巨大作用。特別是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直接對標紐約、三藩市、東京三大灣區,中央的大戰略十分清晰。

  2018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表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我們立足全局和長遠作出的重大謀劃,也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重大決策。

  因此,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方案,既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也是大灣區發展的一塊試驗田,是克服「一國兩制」的一些制度障礙,充分發揮制度優勢的重大舉措。通過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等,提升市場化一體水平,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看《總體方案》,我們也需要思考中央的全局部署。廣東方面舉全省之力,協同港澳推進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將重大平台作為粵港澳合作的承載與支撐,為港澳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澳門方面,橫琴開發十多年,有條件成為大灣區創新發展、「一國兩制」新實踐的試驗田,領頭羊;而香港,則首先需要通過香港國安法及新選舉制度等,實現撥亂反正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融入大灣區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在粵港澳一起進擊的跑道上,香港顯然落後了。能不能後發先至,或者後發「同至」,視乎香港的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