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辛亥革命110周年

   今年十月十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10年前,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黨不但推翻了滿清王朝,同時也推翻了在中國延續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破了中國人的思想枷鎖,為各種思潮湧入中國創造必要條件。

  一、終結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革命的成功,開創了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和中國社會變革。

  毛主席曾指出:「辛亥革命有它的勝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賴帝國主義的清朝皇帝。」並強調:「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

推動祖國統一的精神紐帶

  早在六十年前,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周恩來總理也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他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人們在精神上獲得了空前的大解放,為以後革命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歷史人物,是當時先進力量的代表,他像一面旗幟引領着時代前進的方向。低估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也就無法正確理解一代革命先驅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而奮鬥的歷史,從而也就無法找到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和解放而奮鬥的源頭。因此,中國共產黨幾代中央領導集體都高舉孫中山的偉大旗幟,對其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應有歷史地位給予充分肯定和評價。

  由於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正如孫中山先生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所囑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富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戰勝很多困難和風險。

  二、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條件

  1942年,毛主席在中央學習組作《如何研究中共黨史》報告,指出:「說到革命的準備,一九二一年開始的第一個階段,實際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準備的……所以嚴格地講,我們研究黨史,只從一九二一年起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辛亥革命後,中國人民革命的洪流洶湧澎湃、勢不可當。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相繼爆發。不久,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辛亥革命發生10年之後,絕非偶然。

  從在政治上說,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把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掃除了政治障礙。從經濟上說,辛亥革命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中國工人階級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從思想上來說,辛亥革命使民主、科學的思想得以傳播,為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最重要的是,早期共產黨人基本上都受過辛亥革命的洗禮和啟蒙,然後由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因此,辛亥革命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

  三、推動祖國統一的強大精神紐帶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是將全球華人和海峽兩岸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強大精神紐帶。從中國到海外,從興中會時期到武昌起義爆發,無數海內外有志之士,前仆後繼,奮勇投身辛亥革命這一歷史洪流,大大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培育了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而更加勇敢地奮鬥。孫中山曾稱「華僑乃革命之母」,孫中山和辛亥革命也成為包括廣大華僑華人在內的全球華人溝通情感的橋樑。

  把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看作是聯繫海峽兩岸的精神紐帶,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對孫中山作出的新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歷史評價,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促成祖國統一的誠意,同時也說明了紀念辛亥革命對於解決現實問題的巨大意義。中共十八大以來,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20世紀的歷史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回顧,再次充分肯定了孫中山先生和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意義,從中可以獲得重要啟示。

  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要以辛亥革命紀念活動為平台,增進海內外交流,努力推進祖國統一。全球華人都應該紀念辛亥革命,將辛亥革命的精神傳承下去,讓國人知道辛亥革命對國家的重要。

  四、實現國家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孫中山一生始終把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作為至高無上的使命。他曾經說過:「竭志盡誠,以救民國,破除障礙,促成統一。」110年過去了,孫中山先生的很多遺願如今已成現實,如鐵路建設、三峽工程等。而祖國統一的願望還未能實現,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說,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做好文物保護和研究

  在這一百多年中,海峽兩岸在經濟建設上都各自取得了驕人成就。但爭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依然是兩岸同胞及海外僑胞在21世紀的兩大重任。兩岸無論是在相對隔絕的時期,還是在交流往來日益頻繁的今天,孫中山和辛亥革命都是兩岸人民共同的記憶、共同的精神激勵。當前,海峽兩岸正面臨着難得的發展機遇,兩岸同胞應該攜起手來,珍惜兩岸關係現有成果,抓住機遇,彼此合作,共創雙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五、透過對辛亥革命文物保護及學術研究,加強香港與祖國內地聯繫

  孫中山先生幼年家境並不富裕,得到其兄長孫眉先生資助,才得以到檀香山和香港讀書,接觸到當時的先進思想,為生平轉變之重大關鍵。

  孫眉先生是愛國華僑,移居海外後,家境日益殷實,但也不忘故里,經常接濟生活困難的同鄉。正因為孫眉經濟上支持,孫中山先生才有機會到夏威夷和香港負笈讀書,學習西方先進思想。

  香港曾在思想、組織、軍事和財政等方面對辛亥革命運動產生過全方位的影響,是孫中山革命思想的產生之地,在辛亥革命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藉着紀念辛亥革命,可以讓香港年輕人認識到香港為中國近代化作出巨大貢獻,是中華民族大家庭重要一員。

  最後,作為玄皇子孫,我們應繼續向世界宣揚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同時,海內外所有敬仰孫中山先生的中華兒女,無論身在何處,更應該緊密地團結起來,把握歷史機遇,擔當歷史責任,把孫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輩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共同創造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