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饒宗頤文化館

 

饒宗頤文化館座落於擁有百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群,是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首批活化項目,由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以「香港文化傳承」為主題,展開保育、重新規劃及活化的工作。在發展局及各界友好支持下,這歷史建築群得以活化,改建為文化設施,肩負起傳承中華文化、促進文化交流、貢獻社會的使命。

文化館坐落在荔枝角山崗上,現址的建築群曾經用作醫院。如再往上追溯,在美孚和荔枝角一帶填海前,這地方依山臨海,十九世紀末,設有清政府的海關分廠;二十世紀初,英國人興建了華工屯舍,留下了最早期的建築物。經過多次修葺改建,這座擁有百年歷史之三級歷史建築群,曾先後用作醫院、海關分廠、華工屯舍、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等。儘管角色不同,用途迴異,它們背後有一共通點 ,因獨特的位置和建築,擔當特別的角色,以回應當時社會的需要。現在,建築群活化為一個地標性的文化平台,回應現時社會對文化發展的需要。

  作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之首批活化項目,該作何用?又誰人能夠擔當得起?唯文、藝、學三者兼備,堪稱「一身而兼三絕」,在香港以至當代中國,被譽為百年難得一遇之巨擘饒宗頤教授莫屬。

  抱着敬仰之心,上月來到「饒宗頤文化館」,立刻被錯落有致的建築群,盡展眼前之今昔變遷、自然景觀及人文氛圍所吸引。漫步四周上、中、下三區,猶如在百年間不同歷史遺跡中穿梭,打開一道任意門,到處有故事,端是香港之歷史縮影。難怪市民專程前來參與不同文化創意、藝文交流、教育課程及文化觀光等多元活動。而「文化」擔當自然是文化館中展出的饒宗頤教授書法、繪畫以及學術作品。

  饒宗頤教授是香港國學大師,在中國研究、東方學及藝術文化多方面有成就。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饒宗頤移居香港,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國文學系。後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偉倫榮譽藝術講座教授、英國語言及文學系榮休講座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顧問、崇基學院榮譽院務委員、新亞書院榮譽院務委員,並獲頒中大榮譽博士。不少大學藝術文化學者稱讚饒教授為當代最著名的中國傳統文學巨匠,古體、律、絕,無一不精,尤擅填詞,又騷、賦、駢、散,無一不曉。在學術世界裏,他鍥而不捨地開拓,富有熱忱地探求;並能觸類旁通,開創了敦煌學及潮學,研究範圍包羅上古史、甲骨學、楚辭學等共十三大類,逾千篇學術論文、過百部著作。饒教授說「我對生命有寄託,追求學問,增加新知識,精神上得到安慰」。八十多年如一日,治學堅持「求真,求是,求正」,勤奮專注,不旁騖、不分心,使他卓立獨行於當代中國文壇,別樹一幟。最令我感慨的是香港之自由環境,令饒教授得以廣交國際學者,也得以幸免同時代學人所經受之政治動盪。

  饒教授還是一位傑出藝術家,在書法、山水、人物畫的創作上,承先啟後,自成一家,在音樂,特別是古琴,也素有涉獵和創造。荷花,因有「花中君子」之稱,蓮枝挺直托着花和葉,象徵一種勇於承擔之精神,令人深思,深為饒教授喜愛。

  文化館眾多展品中,饒教授在二零一一年的巨型畫作《荷花四屏》最為矚目,這是他特意為該館所繪作的鎮館之寶。由四幅長約二米畫卷合併而成,可一分為四,也可四合為一。特點在於以「敦煌描白」手法繪畫,並以金色、紅色等鮮艷顏色線條勾畫荷花形態,同時以潑墨技法,營造荷花的飄逸意境,千變萬化。他並親寫畫作兩旁對聯「去無作相,住亦隨緣」。觀者無不讚嘆。

  步出展館,綠窗紅牆下一池蓮花,晨曦中甦醒,蓮之美態,氣之馨香,幽之禪境,猶見《荷花四屏》水中之影。

  敬仰於先生「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之境界,通儒,學兼中西之學識,金秋之際,學友淘結伴前往大嶼山尋找「心經簡林」,又是一番難忘體驗。

  位於大嶼山東麓一片天然山坡上,由三十八條花梨木柱組成的全球最大戶外木刻佛經群,當中三十七條刻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係由饒教授手筆之墨寶。事緣饒教授八十年代觀看了泰山《金剛經》摩崖石刻,遂起念創作大型《心經》書法。二零零二年六月,將完成墨寶贈與市民。港府決定將其墨寶轉化為戶外大型展覽,便於大眾欣賞。由於整篇書法分別摹刻於木柱之上,似古時書於竹簡,故名「心經簡林」。二零零五年五月竣工,成為大嶼山天壇大佛鄰近旅遊景點之一。

  上兩個月疫情稍緩之下,攤開心中愁,只見眼前秋,去大嶼山尋「心經」。一眾中大師兄弟妹,晨早集合港鐵站外,驚見人山人海,巴士站排隊見頭不見尾,難道都是去「取經」?所幸,大嶼山線人不多,順利到達。佛門聖地,自有一番意境。煙香纏繞,禪音裊裊,秋影照經廊。逗留幾個時辰,終於移步奔心經。

  來到「林」下,放眼望去,一片擎天立柱,好不震撼。木柱高八至十米,寬一米有餘,每根木樁之高度和位置依照天然山勢排列成無限符號(∞),象徵「無限」、「無量」,以示宇宙、人生變化無定之道理。木柱以天然去雕飾雕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共二百六十字及經名、落款和兩個印章共二十四字,總計二百八十四字。每根原木少則刻有四個字,長不過十個字。原墨跡每字均長闊二尺,饒教授以羊毛巨筆於紙上揮毫,筆勢縱橫,顯現其遊心於天地間之神意。其運筆用墨之神髓,摹刻於木柱之上,不僅達至竹簡之效果,亦彰顯中華文化及歷史源遠流長之寓意。

  《心經》乃儒、釋、道三教所共尊之寶典,這一日來此「尋經」者眾多,老中青少幼皆有。大家依經文順序,拾階緩步繞林、望柱、讀文、默記、細悟。身在塵囂,心若閒雲。走過二十二根柱,「心經」已讀大半,來到木柱群最高點,編號二十三之木柱前。仰頭張望,頓時愣住了,誰也讀不出「經」。全柱無一刻字,無一符號。何解?

  這裏刻意留白,以象徵《心經》「空」之要義。饒教授指出《心經》最深沉的意蘊在於「無罣礙」,即「空」之思想。何為「空」?惜要義深奧,非一時功夫可了然。有待有緣人虛心閱讀,內省沉思,體會它所蘊含之宇宙奧秘和生命真理。若問我為什麼心經說「心無罣礙」呢? 答曰:當一個人心中無所得,內在無我,外在無物,內外皆空,那還有什麼好罣礙呢?心有罣礙,一定是先有自我,有自我就會放不下人,放不下事物;心外有人、事、物種種計較牽連,梗在心上丟不開,這就是心有罣礙了。 假如心像萬里晴空一樣,無風、無雲、無雨,也無日月星辰,只是一片皎潔,不著一點微塵,這便是智慧,是心無罣礙。

  饒教授被譽為永不止步的天才,「我並不覺得老,因我有孩童的心,童心未減,我還可以做下去」,這顆「童心」使他成為享譽國際的漢學泰斗。願我們都不減童心,以饒教授之言「對事物的追求是無限的,人生有涯,以有涯追逐無涯,反而有無限的境界,可以擴張自己的精神輻射」自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