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2日 星期二

養不教...

  現今複雜的社會,為人父母,是否需要考牌?究竟什麼是「家庭教育」?翻閱各方文獻,雖然暫時沒有立法,民間也沒有定論,但有系統的家長教育,卻有助兒童快樂健康地成長,建立溫暖家庭,減少社會問題。一路以來,中國人十分重視教子,流傳下了許多教子有方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戰國時孟母擇鄰而居、斷機勸學的故事,終於使孟子成為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講的是五代時竇禹鈞教子有方,教導五子成為人中之龍。根據明末李漁的小說《無聲戲》改編的戲曲《三娘教子》,演繹了三娘含辛茹苦把一個冥頑劣子規以正道的不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選擇正確的教子方式很重要。回看古代那些教子有方的家庭,都有良好的家規,這些家規形諸文字就成了傳世的家訓,這些優良的家訓體現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和教育理念。綜覽歷代家訓,飽含了許多人生哲理、處世德行和學業修行的方法,可稱傳世之寶。像南北朝時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而言,談到讀書學習時說「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道出了老幼皆應好學的道理;再如明代朱柏廬的《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這些明白如話的格言,堪稱做人處事的可以借鑒的儀則。

  讓我們看看古代人如何教育孩子,就從孟母教子的故事說開去。《韓詩外傳》卷九記載了另一個故事,孟子家的東鄰有一次殺豬,孟子問母親說鄰居家為何要殺豬,她母親不假思索地說:「為了給你吃肉。」說完之後孟母後悔了,不能欺騙孩子啊!於是從小鄰家買來肉給孟子吃,「明不欺也」。是啊,教會孩子言而有信的品德太重要了。歷朝歷代有識之士都注重培養孩子這方面的德行,明末張履祥人稱楊園先生,他在《示兒》裏教育兒子「忠信篤敬,是一生做人根本」。翻閱劉向《列女傳.母儀傳》,春秋戰國時賢母教子的故事太多了,有的教育兒子忠正清廉,有的教育孩子多行仁德……母賢子孝青史千古留名,像孟母訓子的事情在日本、韓國都有流傳。

  再說一位大家都知道的名人陶侃,他成為東晉名將和母親的教誨是分不開的。據《晉書.陶侃傳》《晉書.列女傳》《世說新語》等記載,陶侃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湛氏靠紡織供陶侃讀書並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後來陶侃在縣裏當了主管捕魚事務的小吏,給母親捎回坩鮓(一種醃製魚),母親原封不動給他送回,並責備陶侃以官物送給母親。陶侃年少時就有大志,家境卻非常貧寒,和母親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孝廉范逵當時非常有名望,慕名拜訪陶侃。母親安頓陶侃好好接待客人,她鍘碎新織草蓆來餵訪客人的馬,剪下頭髮賣掉準備酒菜招待客人。范逵知道後非常感動,嘆息道:「非此母不生此子!」在范逵的推薦下,陶侃逐漸有名當時,終於成為一代名將。余嘉錫先生在疏證《世說新語.賢媛篇》時說「有晉一代,唯陶母能教子,為有母儀,餘多以才智著,於婦德鮮可稱者。」

  在母親的培養下,陶侃擁有了許多美德。比如他非常珍惜時間,常對人曰:「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但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部下有因為喝酒賭博誤事者,便命人取其酒具和賭博器具,全部扔到江裏。再如他飲酒絕不過量,他飲酒往往有定限,一時正喝到高興但限量已到,他便絕口不飲,人們勸他再多喝一點,陶侃想到已逝的母親淒懷良久說:「年輕時喝酒有酒後失態的行為,被母親訓誡約束過,所以不敢超過限量。」這是一種大孝的行為,所以宋代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陶侃》詩曰:「陶公宴參佐,限極每歡餘。憶與亡親約,淒然不敢逾。」朱柏廬《治家格言》裏也說「勿飲過量之酒」,能做到這一點真的不容易,能控制住酒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業。

  孟母和陶母恩威並用培養出了傑出的孩子,一般的父母因為溺愛使孩子嬌氣日盛,長大之後偏離了正道甚至長偏了。如何讓孩子走上正道?唐元和年間的舒元輿路過陶母墳時,寫了一篇碑文說:「常母之道,恩勝威。威不勝,而常子之性,偏以驕出,由此也偏氣襲正氣,正氣敗績,故往往恩過驕過……古孟氏母警戒若此也,乃首以兼教子,軻三變而至於道。去千年而陶之母亦以兼教子侃,侃還至於道……嗚呼,賢母之風可以卓往赫來,為千萬年光……」這裏說的「兼教」就是恩威並濟,「至於道」是走上了正道。

  對孩子把握好嚴格與溺愛的尺度是比較難的,尤其現在的父母對孩子溺愛太過,結果寵壞了孩子,甚至帶來了更為嚴重後果。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篇》云「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他舉了一個例子,說南朝梁名將王僧辯的母親魏夫人非常威嚴,王僧辯為三千人將年過四十後,稍微有做得不對的地方,魏夫人「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勳業。」顏之推說:「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是說這些父母寵愛孩子太過分,任其胡為,應該批評卻表揚,結果當孩子寵壞以後,再管教已經晚了,「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顏之推又舉例說:「梁元帝時有一學士,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於教義,一言之是,遍於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飾,冀其自改。」結果這個孩子娶妻仕宦,「暴慢日滋」,因為言語不遜被周逖殺掉。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歷代家訓都談到了溺愛孩子的危害性,提出教子嚴慈相濟的原則。古人云「慈母有敗子」「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宋代袁采的《袁氏世範》被譽為《顏氏家訓》之亞,其《睦親》篇云「人之有子,多於嬰啼之時,愛忘其醜,恣其所求,恣其所為,無故叫號,不知禁止,而以罪保姆。凌轢同輩,不知戒約,而以咎他人。或言其不然,則曰小未可責。日漸月漬,養成其惡,此父母曲愛之過也……子幼必待以嚴,子壯無薄其愛。」對孩子寬嚴相濟才能逐步把孩子導引上正道,北宋司馬光的《家範》中指出慈愛和嚴教相結合的重要性,認為「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清代鄭板橋五十二歲始得一子,但他不溺愛孩子,在寫給堂弟鄭墨的信中,要求對孩子嚴加管教,成為心地忠厚為人善良的人,不能讓他盛氣凌人。

  劉備教育兒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好的習慣要靠父母不斷鼓勵引導養成,壞的習慣家長要堅決制止。司馬光的《家範》裏說,對略微懂事的孩子「有不識尊卑長幼者,則嚴訶禁之」。在恩威相濟寬嚴相濟教育孩子這方面,我也失之於寬,但我不想溺愛孩子,在研讀古人教子的方法中邊學邊改吧。

 

1 則留言:

  1.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