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遊赤柱

早前趁著天朗氣清的日子,乘車經灣仔,穿過香港仔隧道,來到風景宜人的港島南區,路過深水灣、淺水灣,視野逐漸開闊。

在赤柱海岸賞碧空帆影

  到達赤柱大街,岸邊坐落着一排低矮的房子,人們陸續走向市集閒逛。另一邊,在赤柱正灘上,帆船、衝浪、獨木舟等水上活動進行得不亦樂乎。抓住晴暖天氣,再開心地光着腳丫跑進沙灘裏,感受潮退潮漲。

  赤柱是香港最美的海岸小鎮之一,正灘、八間屋、美利樓、市集、墳場、赤柱馬坑公園,無論是欣賞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都值得花時間看一看。

  記憶中的赤柱是每逢聖誕節前後的夜晚,很多遊客慕名而來。在赤柱的市集裏逛逛,喝上一份水果酒,再去看看香薰、香膏、盆栽,抑或是帶着食物擠進人群之中去看看難得一見的雜技表演。

  比起夜晚昏暗燈光下的靜謐小鎮,白天的赤柱則是慵懶放鬆的度假勝地。沿着赤柱大街往海邊走,可以看到街邊的薄餅、麵包店,彷彿置身於歐洲小鎮。這一次,來到了赤柱,趁着無人的時刻漫步於馬坑公園,又前往赤柱正灘近距離欣賞水上運動的魅力。

赤柱大街嘆下午茶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前往卜公碼頭和大海拍張照,再到維多利亞式建築美利樓裏看一看,餓了就在赤柱大街轉角位的黃色小屋靚景餐廳「Beesy Bay」吃上一頓下午茶,晚上再到市集裏走走,就可以度過愜意的幾小時。

  如果想要流汗的話,赤柱依然是不錯的選擇。在赤柱正灘,可以看到不少水上運動的愛好者在岸邊整理裝備打打氣囊,或是在岸邊集結,準備開始獨木舟訓練;而海裏,五顏六色的小帆船正順風而行。只看見水上運動愛好者們穿着黑色緊身運動裝在板上做着高難度的動作。更遠處,還有龍舟訓練的隊伍正在海中競渡。

  岸邊,也有一些遊客將自己暴露在陽光之下,一邊看書、聽歌,一邊曬太陽。不遠處,還有幾個小孩把自己埋在沙子裏,玩得不亦樂乎。

  和其他的海岸不同的是,在赤柱的岸邊,淺水區漂浮着各種貝殼,和浪花一起沖向岸邊。「擱淺」的螃蟹在沙灘上發亮,無聲詮釋自然亙古不變的生存法則。

  回到赤柱大街上,往山上走還可以到達赤柱軍人墳場。在這裏,可以看到有些墓碑旁擺着花束,甚至連沒有名字的碑石邊也有,它們靜靜地在陽光下訴說那些歷史故事。

欣賞赤柱灣風景

  而來到赤柱馬坑公園,像是赴一場享受寧靜的約會。走在前往北帝古廟的路上,開滿了無名小花。來到這口千年古井前看一看,似乎能夠看到大自然對人類社會百年間的饋贈。再往下走,如果膽子大一些還可以站在矗立在岸邊的怪石之上。聽着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彷彿感受大海的低吟。

  沿着台階往上爬,可以看到意想不到的風景。在蝴蝶園、觀海庭、海風臺和山頂都可以欣賞到赤柱灣的風景。沙灘上沒有人的蹤跡,觀景台上也無遊客在旁,意外獲得一人之境的自在。

  已是十月中旬,香港的秋色也進入尾聲,下一次肆意地曬着太陽、在海裏游泳的日子恐怕又要再等上一段日子了。

北帝古廟賞赤柱灣全景

  北帝古廟建在赤柱灣西的礁石之上,可以俯瞰赤柱灣全景。站在這裏,遊客可以觀濤聽浪,感受海風的輕撫。北帝古廟白牆綠瓦,古樸而肅穆,廟中供奉着北帝像和其他神靈的神壇。整體建築內無大型的柱子作為支撐,而是依靠擱柵。

  廟旁邊,古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05年北帝古廟剛建成的時候。在此之前,赤柱的漁民經常在天然岩石淺塘的水井中取水飲用。目前,只有廟內的雲板和廟旁的古井作為歷史文物傳承下來。

卜公碼頭美利樓看舊時記憶

  卜公碼頭的頂棚極具特色,風格古雅的鐵鑄蓋頂下,木質頂棚整齊排列。這個鐵鑄的蓋頂有着百餘年的歷史。此前曾位於中環德輔道中的舊海旁。1904年,中環的填海工程完成,卜公碼頭遷往干諾道中與畢打街交接的新海旁。而後,隨着新的卜公碼頭修建完成,舊卜公碼頭就遷移到了九龍摩士公園。

  2007年,赤柱海濱進行改善工程,把百年前卜公碼頭的蓋頂從九龍摩士公園再次遷移到赤柱海邊,將歷史建築再次發揮其價值。

  在卜公碼頭邊,歐式建築風格的美利樓也是歷史建築。西式的圓柱搭配中式的瓦頂,原本矗立在中環的美利樓在遷移時,將3000多件花崗岩依次編碼,重新安置在赤柱。如今,美利樓的舊址上是中銀大廈,成為港島的新地標。

尋蹤八間屋 偶遇寫生團

  如果還有時間,可以沿着赤柱大街往八間屋的方向走走。八間小屋均是一層樓高,紅磚灰瓦,木門及窗框則為綠色,屋前是三棵珍貴的欖仁樹。路過赤柱的地標性歷史建築──美利樓,我不禁開始搜索赤柱裏的古建築。其中,八間屋便是由七個二級歷史建築及一個三級歷史建築連成一組的歷史建築群。

  在我經過期間,不少人圍坐在欖仁樹旁,打開畫板寫生。在他們的畫紙上,描繪出不同角度、不同形態的欖仁樹,而背後的藍天卻是出奇的一致。當然,也有畫者選擇將欖仁樹與八間屋收錄在一幅畫之中,畫面中多層次的綠色令人賞心悅目。除了寫生,八間屋前更是消閒休憩的場所。無論是遛狗還是帶小孩出門,不少家長選擇在欖仁樹前的陰涼處稍作停留。每當風吹過,欖仁樹的沙沙聲在耳邊回響,行人們在陰涼處一邊乘涼,一邊聊天,度過閒適午後。

記錄赤柱白天的風景

  淺水灣之後的路是什麼樣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便再一次踏上前往赤柱的旅程。這並非是我第一次來到赤柱,只是之前幾次前往,都是在傍晚時分。夕陽下,昏暗的光線和陌生的小路,很難記住車窗外的風景。

  只記得路過淺水灣時,周圍不少人驚呼讚嘆,然後拍照。路過淺水灣後的記憶便消失得一乾二淨。而這一次,因為是白天,所以可以更好地記下赤柱沿路的景色。

  依舊是轉過好幾個彎,路面越來越寬,兩邊的房子也不再有逼仄的壓迫感。路過馬坑邨時,只覺得這個公共屋邨很不一樣。後來查詢時發現,這是唯一一個擁有和諧鄉村式型的市區公共屋邨。

  而走到赤柱的地標建築黃屋Beesy Bay餐廳,如果是傍晚,很多人會來這家餐廳打卡,哪怕沒有位置吃飯,也會選擇在黃色的背景之下拍照。

  這一次,臨近用餐時間來到這家餐廳。走進去發現每一層的室內設計都很獨特。在二層靠窗位置坐下,一邊欣賞海景,一邊品嘗漢堡和薄餅,彷彿真的來到了歐洲小鎮度假。如果說牆外的塗鴉作品是吸引遊客打卡的因素之一,那麼餐廳裏面用畫家的其他作品作為裝飾便給了客人更好欣賞畫作的機會。

  除了店家的裝飾,街邊小道上,也可以看到用酒瓶作為花草圍欄、或是牆上的童趣塗鴉,非常吸睛。

  在這裏,時間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在天氣好的日子,來到赤柱散散步,再去市集邊的餐廳吃上一頓大餐,轉個彎走進市集看看店家賣的小物件,是個不錯的選擇。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