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0日 星期五

新世界

人工智能(AI)方興未艾,逐漸遍及公眾日常生活,近期最新矚目的應用,首推「生成式人功智能」(Generative AI)。在美國,AI聊天機械人程式ChatGPT掀起試用熱潮,用戶輸入小量資料,系統便會自行生成文章;在中國,百度亦有意下月推出同類產品「文心一言」,中美AI分庭抗禮,未來科技競賽勢更激烈。生成式AI用途廣泛,對就業市場和很多行業將帶來顛覆性的變化,有可能繼社交媒體之後,掀起另一場生活革命,惟跟社交媒體一樣,生成式AI同樣是一把雙刃劍,有可能被濫用於欺詐、剽竊和發放假資訊。另一方面,人們亦擔心生成式人功智能對學校習作、論文等的影響,以及著作權、知識產權的問題。

人工智能可替代人腦,編輯寫作出來的文章可與專家媲美,速度奇快。不僅可代作,更可以替代不少知識型的工種。學校教師、大學教授,所有教育體系涉及知識傳授,乃至研究的搜集整合人員,便大有被淘汰之列。由於不但可書寫,更可對談互動,就連社工、心理治療、家庭調解,部分的醫療診斷、律師、會計師等等的專業,以至行政管理,亦可應用。這可能是對社會經濟的大轉變,影響深遠。單只如一些教育機構將之禁用,不可能應對它帶來的挑戰,實際上也沒法完全禁用。而在整個社會經濟的層面,採用和發展這樣的軟件技術,可大大提升不少工序的質量、效率與效益。
一如電腦,面對市場的競爭,應用這樣的軟件技術有大利可圖。政府、企業,與個人只會競相採用,突破現有種種新舊的制度限制,突破限制或禁用的功能便構成相對競爭力的基礎。因有市場與政府的競爭,有關技術只會急速發展,且因而引發更多的衍生技術與應用,這會是人工智能替代傳統概念電腦主宰的新世代。
與此同時,由於編輯整合資訊、知識的巨大能力,而在這個整合過程裏是積累性地演變發展。於是,利用這類的技術指引、限制、取捨,便可飛快高效地製造假新聞,令人難以分辨。在眾多假新聞的基礎上,也便可以造出言之有理有據的分析、評論,更勝現時各種媒體傳播的認識與價值觀念,比市場推廣、宣傳和宗教、政治的傳播洗腦更為高效。面對着塑造改變社會的思想、價值觀和由此產生的行為模式,企業可攫取暴利,政治組織可操控個人化的政治行為,如投票、示威遊行等,某些社會組織可建立起宗教動員性的群眾團體。
由於發展這些軟件技術涉及龐大的科研資金,個人或弱勢社群在這個塑造「現實」、價值的競爭中永遠處於劣勢,容易任人魚肉。大企業、大政府主宰操縱社會。社會裏的壟斷性會更為嚴重,社會和個人的「現實」、「歷史」都按一定的外在企圖來創造,資本主義便進至壟斷的頂峰,社會主義的壟斷反制便難以生效。

人如AI 良可慨嘆

現代世界亂象叢生,是因為很多人的思維水平低、判斷能力弱,即使所謂的專業評論者,思辯能力往往也只是等於一個聊天機械人,而且是這一代的聊天機械人,到了下一代,可能很多電腦更會比人腦聰明。我經常舉出一個例子,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的前一天,香港網絡點擊率最高的時評人,排名頭兩位的仁兄都認為特朗普將會連任總統,其中蕭生更說,特朗普勝出的機會是100%。另一位人稱「才子」的陶姓時事評論員,雖然點擊率不屬於最高,但人氣極旺,他則判定,特朗普連任的機會有95%
如果2020年已經有聊天機械人,技術水平又能跟今天相近的話,當時你問:「今屆美國總統選舉,你認為是拜登抑或特朗普會取勝?」人工智能(AI)便會馬上在網絡搜尋資訊,發覺拜特二人的政治集會,參加人數是120,另有一種叫義烏指數,是比較候選人競選產品的生產量,從中反映出誰的人氣更高,據說當時特朗普也是以91的優勢力壓拜登。AI分析完上述數據,可能便會告訴你:「親愛的朋友,謝謝你的提問,基於……的因素,我認為特朗普有較大機會勝出這次選舉。」但事實上,特朗普卻在是次選舉中一敗塗地。
當代很多人分析問題,頭腦猶如機械,不大懂得斟酌情理,腦筋也不會轉彎。以上述的選舉為例,分析者不明白拜特二人用的是不同選舉策略,一者務實,一者務虛,特朗普愈是高調,犯錯機會就愈大,拜登則沉潛隱忍,力守「基本盤」,反而能夠穩操勝券。目前的聊天機械人尚未掌握到深層次的分析技術,乃情有可原。可惜很多自以為聰明的人,用的卻是機械式頭腦,人如AI,良可慨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