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隨卦無為 蠱卦有為

上文提出蠱卦比喻腐化敗壞,必須清理及重整修飾隨卦乃順勢而行,任其自然發展,惟吉凶難料,故蠱卦乃有所為而為,而隨卦則無所為而為。

蠱卦亦有貪腐現象,但隨卦卻不是打貪反腐,反而採取不積極干預政策,蠱卦與隨卦本來互相倒轉而構成,不可分割,故彼此互為因果,所謂陰陽相推,卦卦相生也。

兩卦兼用

《易經》雜卦傳:「隨,無故也蠱,則飭也。」

故者,此言事故也。蠱與故諧音同義,亦言故也。兩卦兼用,其義可解作:隨其意向,似無事故蠱則腐敗,必須整飭。

由於隨卦有意放縱其行為,故蠱卦因而產生腐化,或謂蠱卦乃先天,自有人類即有之,而隨卦乃後天,屬於應對之態度。

隨卦.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係即繫也,拘綁也。小子即小人物,丈夫即大人物也。隨卦解決蠱卦的其中一法,是拘綁小號人物,卻嚇跑了大號人物,或因此而失去了重磅人物的信心係也解作維繫,若只維繫平民百姓,忽略了富商政要支持,也不是良謀對策。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既然兩者不可兼得,惟有捨棄其一,爭取重磅人物支持,但會失去一般小人物信心,然而既有所得,應不過分苛求多生事故,宜靜觀其變。

基本上,蠱卦內容都是清除蠱毒和腐敗,當昇華到最高境界時,反而採取不干預政策,置身事外,或獨善其身,如蠱卦.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隨、蠱兩卦可互相交換,或同時兼用,遇上困難時可分先後輕重,以彈性方法處理,可隨則隨,可蠱則蠱,不必拘泥於形式。

借古論今

昔日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時,港英政府把隨和蠱兩卦玩得出神入化,不但以華制華,還懂得籠絡民心,採取不干預政策。

1956年,香港經歷一場大暴動後,港英政府警隊龍蛇混雜,同時警方也掌握了大量非法集團運作資料,一切蛇路鼠路皆一目了然。

當年三合會等組織舉行會員紮職典禮,儀式非常隆重,除了邀請江湖人物外,據一位已故資深華探透露,他也曾出席過這類宴會,酒菜過後便做場古裝大戲,其實都是就職儀式而已。那時候,每區的華探都與當地的各個社團建立交情,以便跟查案件的來龍去脈,提升一定程度的破案率。

某次碰見一名友人氣沖沖地跑過,似在追捕賊匪,未幾則見他回來坐下休息,問他追到賊匪沒有?他竟然回答:「不!我只是追上去催促他走快點。」他續道:「傳統江湖有規矩,賊贜必須保留三天,以便熟人認領,我認得那賊匪是何來路?便叫他在前面把賊贜放下,要不然明天找社團大佬取回。當場逮捕他,反而有失人情。」

或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政治!

根據上文所示: 《皇極經世》預言由2014年開始入「蠱」卦,五年醞釀期,2019年世界軍人運動會剛巧在中國武漢舉行,可見冠狀病毒蔓延全球正是此年。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尚未完結,早前預計最快要等2024才有和談,會否是戰亂的終結?2023年「蠱」卦完結,瘟疫應在此年告終。 

若云:「兩卦兼用」,即冠狀病毒必定隨勢而行,我們將與它共存;當然俄烏戰亂也會隨勢而終,視乎捨棄/跟隨邊個大佬(美國/俄國)。世事萬物必有定數,只是時間先後而已。

國產飛機C919衝上雲霄

中國商飛首架交付的C919 大型客機, 昨完成首次商業航班載客飛行。載有130 名旅客的中國東方航空C919 客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順利抵達北京首都機場。C919 從研發、製造、取證,再到成功投入運營,標誌着國產大飛機正式邁入產業化、商業化,乃是中國航空事業征程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同時也彰顯中國國產化技術與自製能力的大幅提升,及在高科技與新興領域的長足發展,C919 已成為中國製造新名片。

C919 大型客機是中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對標空中巴士A320 和波音737。從2007 年立項,2016年總裝下線,2017 年首飛,2022 9 29 日取得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TC 證),再到正式邁入商業化運營,歷經14 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資源,其間克服了無數的困難和挑戰,可謂白手起家,從無到有,意義重大。

首先,凸顯了中國在一些高端製造和新興產業上實現跨越式發展。提到中國製造,造船、高鐵、新能源車都是響噹噹的名片,如今這個新名片還要加上C919。大飛機項目被譽為現代製造業的明珠,一架大飛機動輒牽涉幾十萬個甚至上百萬個零部件。通過C919 大型客機的研製,相關核心技術的國產替代在不斷加速,帶動新材料、現代製造等領域技術的集群性突破,提升了以機體結構為主的設備與零元件配套能級,推動航空製造創新鏈、產業鏈不斷向高端拓展和延伸。特別是面對美國貿易制裁、科技掣肘當下,中國能夠建立並擁有專屬的商用客機自製研發體系,絕不簡單。

其次,商飛C919 憑藉成本和內地市場支撐的優勢,有望打破空客和波音「二選一」的壟斷格局。國產大型客機崛起,不可避免地挑戰波音和空中巴士的市場份額,恐面臨着不少技術性及非技術因素的阻礙,難度可想而知。不過,足夠龐大的內地市場,可為C919 提供成長的空間,目前C919 已累計獲得約1200 架訂單,未來5 年規劃年產能達到150 架,有條件立足國內市場,逐步開拓國際市場。預計未來20年,C919 的市場空間將超過萬億元人民幣,為全球民航市場帶來新氣象。

最後,C919 在研製過程中始終秉持「自主研製、國際合作、國際標準」。目前國產化比重高達六成,而核心的引擎、飛航系統與相關電子儀器設備,還需要與西方企業合作。社會有聲音擔心會遇到「卡脖子」問題,這當然無法迴避,但亦不必太悲觀。自主研發的國產化重要,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合作和技術引進,組建國際產業共同體,加速短板領域技術實力的提升,同等重要,也應對國產化進程給予一定耐心。高鐵是成功前例,C919 成功結合中西元素的經驗,亦是很好的例證。

國家正全速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群,有利提高C919的國產化率。香港宜積極主動,爭取在一些本地具有優勢的科技及產業領域,挖掘新的合作空間和市場機遇,將香港「再工業化」對接「中國製造」體系,攜手內地加快產業升級。


2023年5月28日 星期日

佛陀與基督

  釋迦牟尼和耶穌,兩位歷史上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宗教領袖,在生命中從未相遇,但他們的教導與道理,同時影響現世至今。因此,一行禪師說,歷史上的釋迦牟尼和耶穌早已過世,但他們的信仰成為「活的佛陀,活的基督」。

  在《活的佛陀,活的基督》一書,一行禪師大膽地指出,雖然釋迦牟尼和耶穌不曾相交,並各自在自己的成長和文化中孕育信仰,但他們的道理、慈悲和追求美德生活的方法等等,卻明顯的相似。

  一行禪師寫道,不同信仰之間的猜疑和敵意,在於彼此的不熟悉,或者是社會衝突所引起。例如,在法國殖民越南期間,天主教傳教士試圖強行壓制佛教,這種壓力不必要地將兩個信仰分開。在此,一行禪師提醒我們回到信仰的本源,並從歸納不同信仰的共通點,而找到有益於人生的大道理。

  以花園作比喻,一行禪師說道,在這個佛教大花園內,那些在釋迦牟尼去世一個世紀後所分裂成的兩個學派,以至其後的二十多個宗派就像不同的花壇,共同構成了花園。然而,在佛教之外,還存在許多其他信仰的花園,每個信仰都有自己蓬勃發展的花壇,總的形成了一個美好的景觀。重點是:成就這一切美好的,是花。

  多姿多彩的花園,共同有着什麼樣的花呢?一行禪師認為,佛教和基督教都強調冥想和培養內心寧靜。基督教的《詩篇》教導信徒要「靜默」,從而聆聽和感受天主的愛,也指出需要以平靜和專注的心靈來關注周圍的世界。同樣地,佛教鼓勵人進行「止息」(vipasyana)的修行,即培養專注的力量,安定身心,保持對世界平靜、放鬆,卻又審慎的態度,並從此連結愛和靈性。

  「活的佛陀,活的基督」就是行走中的信仰,超越了兩位歷史上的宗教領袖之存在,至今仍然對人類產生共鳴。兩者除了都教人以培養內心寧靜來觀照世界,原來還有不少共通點。

當佛陀與基督相遇
  人類歷史上影響最鉅的佛陀與基督,留給後世的教誨與行誼,是兩千年來數十億人生命生活的楷模。假如佛陀與基督現在相遇了,會對彼此的宗教見解與修行作出相同的領悟。

  一行禪師被世人尊為「活的佛」,參與這兩大宗教的對話已有二十年以上,以教外人士才可能有的眼光,理解了基督教之美好。禪師說:「我在法國的道場裡,聖壇上供著佛陀和耶穌的像。每一回點香,我便探觸這兩位我心靈上的先祖。」

  一行禪師敏銳地洞悉東、西方不同宗教所蘊涵的相同性,為宗教與宗教之間的排斥畫下了休止符。他以清澈而深思的文句探索兩大宗教的慈悲情懷與靈修境界的交會點,讓我們對這兩大宗教有了新的領會。

活的佛陀,活的基督
        祂的生命即是祂的教誨、正念即是佛、為未來世代開啟更多的門、諸佛之母、天主之女、我們繼續再生、接觸我們的先祖、煩惱與解脫、我就是道路、我總是在那兒等你、看見道路即是看見我、我是諒解,我是愛、擺脫概念、見道向道、你的身體就是基督的身體、安享生命。

和平安定的心
        集體覺心、深入而觀、最高的祈禱形式、解脫因智慧而生、慈悲因智慧而生、智慧轉化人心、智慧從了解自身開始、寬恕因智慧而生。

為未來著想
        重新札根、傳統之寶、培養憐憫心、培養仁厚心、身心一如、不只一個依歸處、喪失正念的言語可以殺人、消費觀心、真愛永不止息、實踐與分享。

皈依
        安全之島、正念即是皈依、安穩與平靜的基礎、不是戰鬥,是包容、接觸活的基督、迷你淨土、崇信與轉化的修行。

彼岸
        生命之繼續、識與色相、真信仰是活的、每一刻的新生、覺悟之成長、涅槃就在眼前、滅除意念、多花一點時間喝茶、彼岸即此岸、事事皆可屬靈、接觸活的佛陀、樹木鳥兒都在說法、漱口洗耳、聖靈可以被認證、接觸終極境界、波浪中的水。

信心與修持
        透析真實之心、只有聖子和聖靈知道、信心的本質、歸止依靠、自念心、煩惱障礙、疑惑的深淵、本心、愛的表達、如何保持修行生活、以正念過活是可能的、我們本來的目的、井泉就在我們的心裡、宗教經驗是人的經驗、愛天主就是愛眾生、是什麼的空?相即的意義、經驗的基礎、具體的祈禱、全心交給天主、因果關係的兩個類型、誰不是獨一無二的?異中求同、真誠的對話帶來包容 。

以下是【推薦序】
真正的信仰是活的╱釋善山(一行禪師弟子)
偉人的內心總是虛懷若谷。讀了這本書以後,更增加這種信念,書中文字在在顯露一行禪師寬大包容的胸襟,這實非常人所能及,但我們若經由不斷地學習與實踐,有朝一日,也許會有禪師這般慈愛的體現。讓我們見賢思齊,一起努力吧!

佛陀在人世間說法四十九載,這當中曾為了教化眾生而奔波辛苦;基督降臨世間為眾人說教三年,最後也為了眾生被釘死於十字架上。這二位聖人流有相同鮮紅的血,他們同樣體悟到人生之苦與無常,也同樣懷有一顆慈悲的心,使他們致力於尋覓解脫人類痛苦的根源。但由於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以致在解決方法上有若干的差異。儘管如此、其精神及目的是相同的。他們二人皆述說著人與人之間的寬恕、包容、了解與體諒,並且皆為人類尋求喜樂、自在的淨土,開啟和來樂之窗。

《聖經》裡,有一則故事,描述一個女子因為外遇被大眾在廣場審判,當人們正要向她投擲石頭時,基督向在場的人說:「如果您們有誰不會犯錯,那麼就扔石頭吧!」

在場的人,慢慢垂下了手,丟棄了石頭,因受基督慈悲寬恕的心所感化,使他們的內心昇起一朵朵的蓮花。同樣在佛教經典中,也處處可見佛陀以慈愛的心教化眾生,二人的願望,就是盡自己之力為人類創造安祥和平的淨土!

一行禪師以敏睿的眼睛洞悉這兩個東、西方不同宗教所涵蘊的相同性,他有力地結束了千年來的宗教之爭,為宗教與宗教之間的排斥畫下了休止符。這完全是由於禪師能夠體現佛陀教誨眾生的慈悲與智慧。禪師用心地體現活的佛和活的基督的精神。渺小的我只有讚歎,再讚歎!但是,我不喪志,各位也不要放棄,我們每一個人本身都有佛性,只要依循佛陀的教法或基督的教義躬行實踐,我們一樣可以在自身體現活的佛和活的基督。

佛沒有遠在天邊、佛就近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不須向外馳求。因此,禪師總是教誨我們,時時刻刻提起正念,覺知當下每一個念頭、每一件行為。清晰明瞭念頭的來與去;清晰明暸每一件行為的前因後果,如此,你便不會去造作惡業,不會去傷害別人,當人與人彼此不再相互傷害,彼此不再造作惡業,社會將呈現 一片安詳和喜樂。這是禪師所努力追求的。

禪師一生經歷了許多苦難,了解到唯有和平,才能帶給人類美好的未來,因此,到今天仍高舉和平的旗幟,四處宣說,期盼引起更多人的共鳴!禪師這份對人類的摯愛、實令我們這些弟子肅然起敬!

小時候由母親帶著逃亡海外,轉眼十幾個年頭,有幸來到台灣學習中文,進而有機會再踏上祖國越南的土地,一解思鄉之情。可是在回程的途中,內心卻十分沈重,此時的越南,不但仍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樣子,而且,更甚的是四周可見貧窮、落後,還有滿街無家可歸的孩童,實令人不忍卒睹。尤其,在順化所見到的一幕情景,令我至今難以忘懷,一個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厲聲哀號,那個孩子只是感染小小的感冒、卻因為沒錢買藥醫治,就這樣死去。貧窮人的生命,居然如此卑賤!佛陀曾教導我們「眾生平等」的道理。這激起我內心非常強烈的力量,我不自主地跪下,深心祈求佛陀賜我力量,讓我從今而後能為那些苦難的眾生盡我一份微薄的力量!那怕只能減少他們一絲絲的痛苦,我也願意全力以赴。

於是回到台灣,開始著手籌劃慈善救濟的工作。許多朋友,甚至在學的學生,也都和我一起投入。其間雖然我們面臨許多的挫折與困難,但我們一點也不灰心。而且我們一直走到了今天,明天也還是要繼續下去。

有人問我:「這條路這麼困難,是什麼力量支持你走下去的?」我告訴他們:「只要秉持佛陀的慈悲精神,禪師的愛、了解與接納,任何別人眼中艱難的路,實在不算什麼。」因為「愛」可以使你走向寬坦大道;「愛」可以使我們開啟和平之窗,這是我在修行時的一點感想,願與大家分享。

在本書中,禪師提到「真的信仰是活的」,信仰應該能帶給我們歡喜、平靜、自在、慈悲。並且信仰蘊含著實踐,出家並非避居深山或只是整日在禪堂中誦經打坐,而是要師法佛陀或基督的精神,身體力行。如此,我們內心生命的力量才會源源不絕。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說,我們真的有信仰。

以下是節錄:

宗教生活即是生活

二十年前,在一次神學研究者與宗教學教授們的討論會上,一位印度籍的基督教徒對全場人士說:「我們將要聽取許多不同宗教信仰的優點之美,但這並不表示我們要調製一客水果沙拉。」輪到我發言的時候,我說:「水果沙拉可以做得很可口啊!我曾和白里根神父同享聖餐,我和他可以一同崇拜,因為我們越南人和美國人曾有許多年一同承擔苦難。」與會的某些佛教徒聽說我參加過聖餐禮,大為震驚,有許多基督教徒似乎認為簡直是豈有此理。對我而言,宗教生活即是生活。我不認為一個人一生只該吃一種水果。我們人類可以從許多宗教傳統的精華得到滋養。
漢斯.孔恩教授(Professor Hans Küng)曾說:「不同宗教信仰未能和平相處之前,世界和平是不可能的。」人們互相殘殺,是因為他們緊守著各自的信仰與意識型態不放。我們一旦相信自己所信的是包含真理的唯一信仰,其後果必然就是暴行與苦難。禪宗佛學於越戰期間創立的「相即會」(Order of Interbeing),其第二條箴言說的就是要放下自己所持的見解:「勿以為目前擁有的知識是不變的、是絕對真理。勿心胸狹窄而執著於目前的見解。學習並實踐不固執己見,以便開放而接納他人的觀點。」對我而言,這是實踐和平最根本的意義。

對話:啟開和平之鑰

我投入和平工作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工作包括抵抗貧窮、無知、疾病;到海上去救援漂流的難民;從戰地撤出傷患;安頓逃難者;救助挨餓的兒童和孤兒;反戰爭:製作並分發和平傳單;訓練和平工作者與社工人員;重建被炸彈摧毀的村落。因為練習禪定的工夫──定、靜、觀,我能培養和維持精神能量而繼續這工作。
越戰期間,我看見共產黨人和反共的人彼此殺戮,為的是兩方都認為自己對真理有壟斷權。越南有許多人不合力阻止戰爭,反而互相攻伐。那時我寫過一個小冊子,標題是〈對話:啟開和平之鑰〉。但是我的聲音被炸彈、迫擊砲、吼叫聲淹沒了。曾有一名站在軍用卡車上的美軍朝我的徒弟日知(Nhât Tri)頭上吐口水。這軍人一定是認為我們和尚在陰謀損害美軍參戰的立場,或是以為我的徒弟是共產黨人假扮的。日知當時氣極了,甚至打算還俗加入「國家解放陣線」。我因為已經在練習禪定,所以在我眼裡看來,戰爭中的每個人都是受害者,那些派到越南來轟炸、殺戮、破壞的美國兵也一樣會喪失生命或變成殘廢。我教日知不要忘記,美軍是戰爭的受害者,是錯誤觀念錯誤政策下的犧牲者,我也勸他繼續以和尚的身份致力於和平。他看清這一點後,成為「佛教社會服務青少年學校」一位最積極的人員。
一九六六年我來到北美洲,想為化解某些促成越戰的根本錯誤觀念而出力。我和上百的個人及小型團體見了面,也會見了一些參議員以及美國國防部長麥納瑪拉(Robert McNamara)。這次訪美是由不同宗教共組的和平組織「和解團契」(Fellowship of Reconciliation)安排的,多位活躍的基督教人士都曾幫忙,其中包括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湯瑪斯.莫頓神父(Father Thomas Merton)、丹尼爾.白里根神父(Father Daniel Berrigan)。其實他們都是我覺得易於溝通的美國人。

與耶穌接觸

發現耶穌是我心靈先祖的這條路,我走來並不輕鬆。越南受法國殖民統治,與基督教傳教士有極深的淵源。十七世紀末葉最活躍的傳教士之一──亞歷山大.狄.羅德(Alexandre de Rhôdes)──在他撰寫的教理問答中說:「正如被咒咀的、不結果實的樹砍倒時,留在樹幹上的樹枝會一同倒下,陰險欺詐的釋迦被打敗時,從他而來的拜偶像的謊言也要一同消滅。」
在一九五○年代末與六○年代初,越南的天主教大主教吳廷俶,多方仰仗其兄弟──吳廷琰總統──的政治勢力以使越南歸依基督教。吳廷琰總統於一九六三年宣布,禁止慶祝佛教徒最重要的節目──衛塞日,終於使我們忍無可忍。數以萬計的在家出家佛教徒為要求宗教自由而示威,結果導致推翻吳廷琰政權的政變。在這樣對非基督教徒歧視而不公的氛圍之下,我很難發現耶穌教誨之美。
直到後來,因為與真正體現耶穌寬容慈悲精神的基督徒交往,我才能夠觸摸到基督宗教的深義。我與金恩博士相會的那一刻,我就曉得自己正面對著一位崇高可敬的人。不只是他的偉大志業,他的為人也一樣是啟發我的靈感泉源。還有一些名氣不像他這麼大的人士,也令我覺得主耶穌仍活在我們這世上。荷碧.柯爾布魯格(Hebe Kohlbrugge)這位美麗的荷蘭女士,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救過上千猶太人,在越戰時又全力投入救助越南孤兒與困苦待援的兒童,荷蘭政府拒絕支持這項工作時,她竟把她的二次世界大戰勳章退還政府了。德國的「和解團契」秘書長克勞本堡牧師(Heinz Kloppenburg),也支持我們的人道服務工作。他為人非常和善而坦率,我只需說一、兩句話,他馬上就瞭解一切。我覺得我就是透過這樣的人們,得以觸摸到耶穌基督和祂留下的信仰傳統。

真正的溝通

我在法國的道場,聖壇上供著佛陀和耶穌的像。每一回點香,我便探觸這兩位我心靈上的先祖。我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我曾與真正的基督徒相接觸。你遇見有資格真正代表某一信仰傳統的人時,你不但觸到了他或她的宗教信仰,你也觸到了自己的宗教信仰。這種特質是進行對話時絕對必要的。參與對話的各方如果懷著相互學習之心,他們只要到場出席,對話自然會發生。宗教代表若能體現其信仰傳統的真諦,他的坐臥、走動、笑容都足以充分表明其信仰的意義。
有時候,和與自己宗教信仰相同的人對話,比與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對話還困難些。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被自己教內的人誤解甚或遭背叛的感覺。假使同一宗教信仰中的兄弟姊妹不能互諒對談,他們又怎能和教外人士去溝通呢?對談若要有結果,我們就必須切實活出自己的宗教信仰,同時要深深地傾聽別人。我們從練習專注地看與聽之中,會變得自在,並且能夠看見自己的宗教傳統與別人的宗教傳統所包含的美與價值。
我在多年前認清了一件事實:藉著逐步了解自己的宗教傳統,我們會漸漸對其他宗教產生尊敬、重視、諒解。我本來有個天真的想法,那是我從先人那兒承繼來的一種偏見。我認為,既然佛祖教化世人達四十五年之久,而耶穌只做了兩、三年,可見佛祖必是成就較高的一位。我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對佛祖的教誨所知還不夠多。
就在佛陀三十八歲的那年,一天他與舍衛國(Kosala)國王鉢羅犀那特(Prasenajit)相會。國王說:「大師,您年紀這麼輕,人們卻稱您是至上覺者。我國有高齡八、九十歲的聖者,受到很多人崇敬,但他們都不自稱至上覺者。像您這麼年輕的人怎當得起這稱號?」
佛陀答道:「陛下,悟道是不論年齡的。一點小火花可能將一整座城燒盡,一條小毒蛇能在剎那間置人於死地,一個襁褓中的王子將來能當國王,一名年輕的和尚有可能悟道而改變全世界。」深入研究自己的典籍,反而可幫助我理解別的宗教教義。
每個信仰傳統必須曉得各自的優缺點,才可能有深入的對話。佛教本身就曾有許多派系分裂。佛滅百年以後,弟子們分為兩派;不過四百年時間,就變成二十個宗派;以後又有更多派別。好在這些分裂大體上還不致造成創痛,佛教的園地裏現有許多美麗的花朵,每一宗派都代表著要使佛陀教誨在新環境條件下長存之心。活的有機體必須改變而生長。我們尊重了自己教內的不同意見,明白這些差異如何彼此充實豐富,就更易於領會其他信仰傳統的多采多姿。
在真正的對話中雙方都是願意改變的。我們必須充分意識到,真理是可以求諸我們自己的圈子以外的──不是只能求諸這圈子之內。假如我們不能這麼想,去進行對話也是徒然浪費時間。假如我們認為真理全在自己的這一邊,同時又去安排與他人對話,這對話是不真誠的。我們一定要相信,我們有可能因為與別人對話而使自己產生改變,變得更為廣博。所謂對話,並不是指一種同化作用──一方擴張而將另一方吸收到「自我」之內的手段。對話必須在「無我」的基礎上進行,我們應該容許其他宗教信仰的善、美、有意義的成分來轉變我們。
不同信仰間對話的最根本原則是,對話要先從自己內心開始。我們能不能與別人和睦相處,首先要看我們能不能與自己和睦相處。假如我們和自己的父母、家人有衝突,和自己的社會、教會有衝突,恐怕我們內心也有著衝突。所以,追求和睦的第一步就是退回到自己,使自己的情感、觀念、精神狀態等各層面達致和諧。練習禪定,專注觀心,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這裏。我們必須承認自己內在存有相互衝突的成分,正視其衝突的潛在原因。這是需要花費時間的事,但做了必然有益。我們有了內心的平和,才可能與別人真誠地對話。

相即:互相依存的生命

《詩篇》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這兒說的「休息」,意思是變得平靜而專注。佛教術語是「奢摩他」(samatha:止、寂、專注的意思)。而「知道」意指得到智慧、觀照力或理解。佛教術語是「毘缽舍那」(vipasyana:細思、深觀的意思)。「觀」的意思是說,以無比的專注觀察事物或人,以致觀者與被觀者之間的區別消失無蹤了。其結果是洞見被觀者的真正本質。如我們往一朵花的深處看,會見到雲、陽光、礦物質、時間、大地,以及宇宙中的所有其他事物。沒有雲便不會下雨,也就不會有花了。沒有時間,花也不會開放,其實,一朵花全然是以非花的元素造成的;它沒有獨立的、個別的存在狀態。它是與宇宙間的一切「交互共生」的。「互相依存」或「共生」(interbeing)是一個新的用語,但我相信它不久就會編入字典之內,因為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詞彙。我們一旦明白生命互相依存的本質,我們自己與別人之間的隔閡就會解除,和平、愛、諒解才可能存在。而只要有了諒解,就會生出慈悲心。
正如一朵花只能以非花的元素造成,佛教只是以非佛教的元素組成,其中包括基督教的元素;而基督宗教是以非基督宗教的元素組成,其中包括佛教的元素。兩者各有不同的根源、傳統、看事情的方法,卻同樣有著愛、諒解、包容的特質。為了彼此對話坦誠,我們必須打開我們的心,捐棄成見,深心傾聽,從實表達我們所見所知的。這麼做是需要相當程度信心的。佛教所說的「信」,是指相信我們自己與他人能夠覺悟各自深處的愛與諒解的能力。基督教的「信」,是指信賴上帝,信賴代表著愛、諒解、尊嚴、真理的這位神。我們定心深觀,感觸到我們真實智慧的本源的時候,也感觸到存於我們自己內心、與我們遇見的每一個人內心裡活著的佛陀和活著的基督。
在這本小書裏,我想分享我對於世上兩朵最美麗的花──佛教和基督宗教──的體會與領悟,以便我們全體能夠開始解除我們的錯誤觀念,超越我們的錯誤意見,從全新的角度來看彼此。假如我們能以這樣的互諒互容精神走入二十一世紀,一定對我們彼此的後代都有益。


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元宇宙城市的崛起:從首爾到香港

 

2021年,Facebook將其名稱更改為Meta,開啟了元宇宙的新時代,而NFT和加密貨幣也在此期間大行其道。同年,南韓首爾成為全球第一個推出元宇宙計劃的城市。該計劃名為「首爾元宇宙基本計劃」(Basic Plan for Metaverse Seoul),是「首爾願景2030」的一個先導計劃。計劃的目標是在首兩年內引入並構建整個元宇宙,接下來兩年擴大其範圍,並在2025年至2026年逐步讓居民在其中定居。元宇宙首爾將成為現實世界的「數碼分身」,為市民在經濟、教育、旅遊、通訊、城市規劃、行政和基礎設施等七個領域提供服務。

南韓政府去年宣布投入約1.9億美元,支援其元宇宙發展。於元宇宙平台上,首階段居民可提交政府文件、投訴及諮詢個人稅務。公司可透過聊天、語音、視頻及屏幕共享功能,與專家遠端進行諮詢。用戶亦也可遊覽首爾著名的旅遊景點。政府計劃在5年內,元宇宙首爾可處理全市的行政服務。元宇宙首爾的優勝之處,是能夠無時間及空間限制地服務市民。政府宣布於第二階段,加入簡易模式方便長者使用。該平台現在能夠翻譯成英語,供外國人使用,亦正在開發日語及中文當中。

元宇宙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現實世界的數碼分身,與虛實世界疊加及結合,或是完全脫離現實的虛擬新世界。

對政府及普羅市民而言,城市數碼分身最為實用。利用實時數據分析,幫助規劃城市發展,模擬政策效果,並且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除了首爾,新加坡也致力成為元宇宙城市。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早在2014年就開始興建全市的三維數碼模型,並逐步轉型至城市數碼分身。新加坡的數碼分身整合了公共部門、私人公司和傳感器收集的數據,整合成單一的事實來源,全面反映城市的物理、法律和設計空間等訊息,實現數據共享理念。新加坡土地管理局還成立了GeoWorks,促進公私營合作和支援初創企業,當地空間數據相關企業市場規模在過去10年增長了近兩倍。

首爾和新加坡以外,美國波士頓、三藩市和英國也推出了數碼分身計劃。那麼香港的發展能否趕上世界的步伐呢?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2019年成立了空間數據辦事處,負責統籌跨局、跨部門的空間數據共享工作。立法會在2020年通過了一項撥款高達3.6億元的計劃,以開發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該平台提供了一個一站式的入門網站,讓市民可以免費下載來自約30個政府部門320項空間數據資料庫。

此外亦完成了全港範圍的三維數碼地圖,應用在建築設計、規劃上更加方便。

以前,為了解建築項目周邊環境,需要放氫氣球拍攝周圍發展照片。然而,這種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受天氣影響容易延誤。此外,如果要知道每座建築物的高度,必須購買該處地塊的文字檔,逐一搜尋大廈名稱或地址才能獲得高度資料。而CSDI可以輕鬆找到大廈座標和高度,並能夠從三維數碼地圖中截取需要的三維建築模型,直接下載資料並修改參數供設計分析。這對於規劃設計工作來說非常方便,能夠提高建築師的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另一個突破是屋宇署去年推出的電子資料呈交及處理系統,接受以電子方式呈交各類型建築工程的結構圖則和申請。屋宇署未來還會使用系統接收所有種類的圖則,包括一般建築圖則和改動及加建工程的圖則。系統有效提高圖則審批的效率,減少紙張使用。將所有資料電子數據化,有助未來建立數據共享平台。

高盛年初報告,估計香港將會有三成職位被AI取代,建築與工程成為第三類最容易被取締的職位。的確智能機械人或機械狗,可以代替安全人員於地盤內巡邏進度及監察地盤安全,降低地盤意外的機會。配合使用ChatGPT,能夠大大減輕地盤冗長的進度報告及各項地盤書面指令,進一步採用無紙化的方式處理。建築行業也需要轉型去迎接元宇宙新世界,減少低技術的工種,配合AI大大增加生產力,減少人為的出錯。學習運用AI,是新一代建築師需要具備的技能之一。

雖然香港的發展節奏明顯較鄰近地區緩慢,但CSDI的確便利了城市設計及資訊共享。當香港逐步構建城市數碼分身,趕上元宇宙世界的步伐。AI和其他新科技的運用,將有助香港的建築和工程行業轉型,迎接更高效率和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2023年5月26日 星期五

美對中國的顧慮

美國現時最喜歡的是中國出兵台灣,但也是它所預料不會的事。它所最害怕的是中國助俄羅斯作戰烏克蘭,所以不停指嚇中國不能軍援俄羅斯。它不信中國會這樣做,但似乎深信一旦中國出手,美國與北約會戰敗,便會引來一系列的骨牌效應,霸權難保。

事實上,美國可以不斷出手,也脅迫其他國家對烏克蘭軍援。北約一些國家也出動僱傭兵,其實在歐洲歷史上,僱傭兵是一支經常出現在各種衝突中的武裝力量,他們由各種勢力僱傭,包括政府、城市和貴族等等。俄羅斯則擁有瓦格納集團(俄語:Группа Вагнера,英語:Wagner Group,或譯華格納集團),他們是西方對俄羅斯私人軍事服務網路的代號。歐美喝斥中國不要對烏克蘭援助,不能倣效北約,要中國坐視俄羅斯失敗,然後讓美國可全力對付中國,中國真的害怕嗎?問題是害怕甚麼?害怕援助俄羅斯受美國與西方的制裁攻擊?中國卻早已被美國西方逐步加重制裁。人家已經走了五十步,也正朝一百步走過去,中國是半步不敢移嗎?害怕美國打敗了俄羅斯,下一步便是像打敗俄羅斯那樣來打敗中國?這已經不是害怕與否之事,部分已為既成事實。按美國對中國圍堵的部署,行動正在進行,只待俄羅斯在烏克蘭戰敗。

這個時候,俄羅斯總理牽領政府一大個班子到中國磋商合作,把習近平與普京早一輪的協議開始落實。這個訪問的背景是伊朗與中國要落實25年的長期合作,俄羅斯加強與伊朗的經貿連接,伊朗與印尼簽各種政經合作協議,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組織、中亞五國建設命運共同體等等。在西方的G7政治操作之外,非西方的主要大國都在建立相互的合作與聯盟。經濟合作的網絡包括眾多受西方制裁的國家,尤以俄羅斯與伊朗為主。

國際形勢上,美國西方加強對別國的制裁,被制裁的國家則與其他美國聯盟以外的國家加強合作,向美國西方的制裁挑戰。在這樣的勢頭裏,俄總理訪華正好讓中俄開展大規模的經貿合作,呼應其他國家的行動,打擊美國的制裁。

中國未必軍援俄羅斯。但只要在製造業與科技方面作深度協作,供應俄羅斯國防工業及在戰爭中的物資軍需,包括武器的零部件、維修條件等,便足以增強俄羅斯的作戰能力。雷達、電訊、電腦、晶片,以至一般機械,各種金屬及合金材料與半製成品,用中國的民用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支撐俄羅斯整個作戰機器的物質條件,用俄羅斯能源收入支付,俄羅斯的作戰能力與政治經濟韌力當可大大增強。中國製造力與美國西方大致相等,只要中國用韓戰的氣概,支持俄羅斯的衞國戰爭,美國怎能言勝?

老柳的官司

打官司的心態類型千奇百怪,有人為先人遣產分配不均鬧上法庭,為財務糾紛告上法庭的更不在少數,尋求判決離婚的也大有人在,刑案尋求判決更是少不了,閒來無事到處亂告的也是法庭的常客,為了出一口鳥氣告來告去的也不缺席。有關官司的推算,人們多想要看看到底官司嚴不嚴重,有沒有牢獄之災等,這是人之常情。

近期惹上官司的朋友,是一位姓柳的,熟悉的多叫他老柳,事情的起因和過程,在分析命盤之前,必須要把重點交代清楚,否則便難以對有關的大運,流年加以追蹤,從而看出斗數的預測如何跟客觀事實對應。老柳是香港人,有良好教育背景,後來因結婚對象是國內人士,於是定居深圳,自己每天往返中港上班,生活既安定又有規律。

四十歲後,有了改變人生的念頭,適逢當時國內資金亂竄,到處找出路,造就了大量不知道合不合法的集資活動和大陸所謂的「項目投資」機會,老柳就是在這時代背景的吸引下,毅然選擇放棄受薪工作,向未知的領域邁進,希望闖出一條財路。我對於他的計劃是全然不知,也是碰巧在2016年春夏之間,因事路過他以前工作地點附近,便給他打電話,看看有沒有空一同午膳,才知道他已經沒上班了。

後來相約飯聚,看出來老柳對他的計劃滿腔熱情,更頗有說服我一同參與的意思,乃娓娓道來各類投資項目的優點,以及回報率是如何誇張地理想等。我習斗數多年,焉能不知自己事?所以雖然一直以來都有在金融市場上投資,但卻絕不「投機」,何況該些項目帶有相當重的層壓式推銷意味,屬於香港人所講的「種金」活動,性質近乎偏門,我實不欲沾手,只好婉拒他的好意。

時間到了2019年的一天,跟老柳去吃一頓順德菜時,問起他的近況,才頭一次聽說他開始參與虛擬貨幣相關的項目。席間他顧不上吃菜,一味不停地介紹他加盟了「團隊」,首要目標是去四川的不知哪裡發展比特幣挖礦,規模之龐大冠絕全國,所以必定比挖金礦好等等……。作為老朋友,真的希望他成功,早日一舉致富,不過虛擬貨幣活動乃投機無疑,聽畢他的豪言壯語後,也只好隱晦地勸說兩句,凡事別太投入就好。

不久以後看到電視新聞,得悉中國禁止比特幣挖礦等相關業務,也不敢去關心老柳損失了多少,加上疫情爆發,我們又分隔兩地,於是聯繫漸少。及至2021年秋冬之間的一天,突然收到老柳來電,他語氣緊張的劈頭第一句就說:「我在匯豐銀行的戶口被凍結了,現在兩地封關我過不來,你可以幫忙去查詢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嗎?」我稍加思索後便問他道:「你戶口裏是不是在短期內有過大額進出?」,老柳解釋說:「是的,約在過去的一到兩年間,有港幣四千五百萬左右的提存」。

問題已經很明顯,自從香港實施洗黑錢有關的條例起,任何資金的進出都變得非常敏感。有關的戶口既非公司戶口,便更難把大額往來合理化,而香港的洗黑錢法律基本上是把相當大的責任推到金融機構身上,也就是說,銀行有責任去主動發掘任何有可能是洗黑錢的賬目往來,並向政府舉報,且不可知會戶口持有人,以免影響刑事調查,否則銀行可能要負上刑責。

戶口被凍結,這證明銀行已按程序通知政府機關,所以接下來警察定會要求老柳協助調查,但具體會不會檢控,控罪是什麼,那就要看實際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老柳續解釋說,自從參與挖礦,便認識了一大幫對虛擬貨幣有興趣的國內投資者,他們都有一共同目標,就是希望透過是項投資,把國內資金轉移到海外。須知國內一向有外匯管制,近年更是管得甚嚴,加上反貪等措施,令虛擬貨幣幾近變為轉移資金的最後門道。

老柳是香港人,既可以自由進出中港,又擁有香港和大陸各大銀行的戶口,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在各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開立賬戶進行買賣,並透過大陸以外的戶口做交易,這樣便可繞過國內對是項投資的限制。醒目如老柳,哪會錯過機會?遂於2020年起在各平台(如幣安)註冊成為電商,替客戶進行買賣,過程中賺取差價或佣金。由於虛擬貨幣價格上落幅度極大,為免承擔風險,他後來便專注在USDT穩定幣的買賣上。可惜在2021年9月24日,中國的貨幣監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發表聲明說,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這道與包括公安部在內的其他九個部門聯合發出的。中國官方新華社9月24日在解釋這項禁令時報導說,這些虛擬貨幣擾亂經濟金融秩序並滋生洗錢等犯罪活動。

據他所說,這四千來萬的交易紀錄,主要都是透過平台進行,都有賬目可查。「現在戶口被凍結,向銀行查詢又不得要領,幸虧當中款項大部份都早已被調走,剩下來唯一擔心的,就是刑責問題了,所以想請你推算一下,看看會不會有牢獄之災⋯⋯」,老柳憂心忡忡地說。

老柳出生於1971年五月五日,命宮星系為太陽化權獨坐亥宮,一般而言,太陽以入廟為貴,以落陷為凶,這說法雖合乎原則,但卻遠不及仔細。依中州派見解,太陽初升於寅,始沉於申,是其廟陷的分界線,然而須知太陽本有散發光芒的性質,所以不宜更居於極端光熱的宮位,以免增強它的散射。因此巳,午宮中的太陽雖主貴,卻難於致富。反而對宮戌,亥太陽雖落陷,人生自是免不了較艱辛,或出身欠佳,或剋父少祖蔭,唯遇吉而結構良好者可成富局,當中的根本原因,是由於落陷者,光芒得到收斂,少散多聚,自然容易富裕。

再進一步分析,便要先釐定這太陽的發散與收斂程度如何,因為過於發散,其人便容易變得華而不實。若收斂太過,則人生觀變得消沉,卻又容易招惹是非尤怨,於是愈冷退,愈蹇滯,人生難有起色。按照本門準則,決定六十星系中亥宮太陽的吉凶,要看其本質是屬於積極還是消極。兩者區別很大,因為凡屬於積極者,把握機遇的能力強,除了人生容易有建樹之外,面對橫逆時亦能應付自如。消極的太陽各方面的表現都較欠動力,遇上打擊時容易消沉,碰到好運勢卻又不敢進取,要改善運勢往往會有較大阻力。

本局無魁鉞輔弼之助,又不見群臣百官會合,加上亥宮落陷等,都把太陽的本質往消極的方向推。但是命主乃辛干生人,所以命宮太陽化權與文曲化科同度,對拱巨門化祿,得三吉化會合,令太陽的積極性大增。兩股力量互相制衡,致使本局整體傾向積極而帶內斂,所以其人必較實際,又不愛出風頭。太陽守命,福德宮天機會巨門化祿,主敏於思考,勞麗有獲。至於事業宮中的太陰文昌化忌,除了令整體命運加添辛勞磨練(如不利父星,母親命途艱苦等),以及加強命主對錢財的渴求,令其處事容易冒失之外,亦可視為本局的缺憾宮位。太陰本是財星,現落陷並與忌星同度,其潛在不吉可知,待運限轉移,被煞忌沖起時,便是厄運蒞臨之日。

走乙未大運,命宮天梁獨坐,於大運化權,且卯宮有運祿存坐大運財帛宮,並與原局祿存對拱,力量互相加強。如此科、權、祿會合的大運,一般都會認為是吉運無疑。但若依本門觀點,則未宮天梁,必須得吉星祥曜會合,方可轉化其剛性原則為祥和,否則容易變成察察為明(意思是命主只專在細枝末節上顯示精明,即形容他苛察小事 ),自以為是,結果招惹是非,甚或官司詞訟。卯宮雖有運祿,但太陰卻在此運化忌,並與原局文昌化忌同宮。由於擎羊,陀羅必夾祿存,故大運財帛宮便形成羊陀夾雙化忌,而且原局的羊陀又與大運羊陀互相沖照,故可推斷,命主於此大運極容易因財惹禍。

說回來未宮天梁的本質,雖少吉星會合,但亦無四煞空劫侵擾,又無天刑同宮,只是落陷的太陽不能化解天梁的孤忌。所以本局天梁,雖非大凶,但依然有過度自信和執著一己之見的傾向。由於大運化權,便更加強此性質,進而變成偏執,不肯輕易接受別人意見。天梁為官訟, 若命主鋋而走險者, 很容易犯刑獄官訟。所以要推斷乙未大運的吉凶,必須要考慮本局太陽的特質,走進本局天梁的環境中,會是怎樣的反應。也就是說,基本性質積極,而略帶收斂的太陽,走進帶孤忌(少吉星而太陽落陷會照)、主觀(天梁大運化權,),且傾向冒進求財(太陰大運化忌,與文昌化忌同宮)的運限會有什麼際遇?

2020年庚子,流年命宮破軍猶如兵卒、死士,活動力強;破軍既為生活而活動,尋找生財之道,順理成章,於斗數中,亦看作人生的本能行為,視財(賺錢)如命,可惜財星太陰疊忌及羊陀夾,因而惹禍。福德宮紫微運科,天府年科,滿腦子都是賺錢大計,更以年權的武曲付諸行動;命主成為幣安電商,可發佈交易廣告並完成交易,從而藉此賺取收益。

2021年辛丑,流年命宮天機(大運化祿),得事業宮巨門流年化祿,和財帛宮流祿會合,本主大利財源。但該注意的是,前述的缺憾太陰星系,本已於此時形成羊陀夾雙忌的結構,碰巧在辛丑年,同宮的文昌又再一次化忌。太陰星系入流年福德宮,沖照流年財帛宮,對巨門化祿會祿的星系產生干擾。所以命主應該提防在求財的計劃上雖或可帶來可觀利潤(天機化祿會祿),但不可因得意忘形而自以為是,(天梁化權見諸化忌,天刑),或因缺錢而變得貪財,及疏於防範,貿然進取(太陰化忌,文昌化忌同宮),否則便容易種下禍根,影響後運。追查下去,2022年壬寅,財帛宮武曲獨坐化忌,流陀同度,會大運羊陀,明顯是財運受阻,且武曲性剛,見煞忌主財帛上的糾紛和爭奪,由此推斷,若未能做到謹慎趨避,則壬寅便會是破財履險之年。

實際情況是,老柳入乙未大運不久,便放棄上班受薪,全程投入各類投資、投機活動。自2020年起(是年流年命宮破軍),進軍虛擬貨幣買賣,旋即成為電商。他借助港人身份之便,替國內人士投資,初期發展尚算順利。及至2021年秋,有關銀行戶口被凍結,警方開始展開調查,到2021年底乃正式上門拘捕老柳歸案。不過由於他長居大陸,加上當時疫情封關,所以警方也只是形式上到其香港登記地址逮捕,實際上由於他人在大陸,所以最終是以預約拘捕方式,自行到警署報到。

因此,老柳在與警方會面之前,便有充足時間,諮詢法律意見及整理有關的買賣資料。到警署時(2022年初),透過律師處理有關文件和手續,和做好口供記錄後,警方便讓他擔保外出,並不限制他出境到外地。其實,根據案情所牽涉的金額來考慮,警方實在有理由反對其保釋申請,並可要求法庭將老柳還押候審,最少亦可要求疑犯交出旅遊證件,以減低潛逃風險。這些情況均沒有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天梁星系本質未至於太過孤忌之故,否則人身自由必遭限制。

根據警方所提供的案情資料透露,在2021年的某段時間內,有數名人士被不知名賊人,以電話行騙方式,套取了個人、銀行戶口資料及密碼等,並迅速把當中存款轉移到多個不同的戶口。據悉,有受害人報警後,警方透過銀行交易系統追蹤,發現有數筆贓款被賊人轉移到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上,並向老柳的電子商號購買了虛擬貨幣,因此才觸發這一連串的刑事調查。由警方的角度看來,除了處理贓款,清洗黑錢等嫌疑之外,着實不能排除老柳有可能是電騙團伙的成員之一。

除了刑事官司之外,由於2022年流年財帛宮中,財帛宮武曲化忌見煞,所以老柳被那年的虛擬貨幣崩盤拖累,造成損失。加上同時間有多個大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倒閉,他的電商生意亦受波及,遂被迫停止業務,斷了財路。現在已是癸卯流年,命宮太陰文昌雙雙化忌(自化),更會太陽運忌,亦為羊陀所夾,又會流年陀羅,所以立春後不久,便陸續收到前述那些電騙受害人的訴訟文件,向老柳追討有關款項,端的是錢財糾紛,官司接踵而來。

若常人遇上如此這般的運程際遇,相信必定會因而遭受沉重打擊,感到動輒得咎,處事手足無措。可是自出事以來,老柳只有緊張應對,並無絲毫慌張,這一點正正應驗了中州派六十星系理論,對於亥宮太陽吉凶判斷的準確性:由於本局太陽本質積極,所以應付困難的「抵抗力」亦特別強。命星性質正面,其人亦每多正直,最起碼不容易淪為作奸犯科之徒,所以我相信老柳基本上是無辜的。以命宮太陽星系為本質積極,走進天梁獨坐的大運,宜入廟的太陽經行,積極者更佳,主得意。唯太陽原落陷宮,天梁在未,每行經此宮度,無論消極積極,均不宜得意忘形,或不宜察察為明。否則必主受人排擠。天梁會天刑於對宮,刑殺自氣太重,積極者亦宜凡事退讓。

2023癸卯年起進入甲午大運,廉相居命,廉貞運祿,會破軍運權,武曲運科;廉貞化祿是新制度、新文化、新精神的建立,所以,廉貞化祿帶理想主義色彩,有理想化的想法,並且在達到這個理想的時候,能得到一定的回報,縱使回報不一定全部都是物質性的。廉貞化祿的影響較傾向精神方面,福德宮七殺會破軍運權,主有理想,喜忙碌而不得清閑。

遷移宮破軍化權是好的變化。破軍的冒險,原本有較強的反叛性或破壞性,在化權之後,變得行動的力量較有焦點,行事方向有比較集中的目標,而化權使破軍增加了開拓力,並且能見成效,所以也是穩定破軍的力量之一。

事業宮武曲化科將武曲的特色發揮。武曲主行動,對行動的可行性敏感,化科增加其判斷力,亦增加了武曲的現實、實際的特性。

廉貞、破軍、武曲,各配上祿、權、科的干化,在星盤上的三方齊會。斗數書給它們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三奇嘉會」,又或者叫做「祿權科會」,是一個不錯的組合。很多時「祿權科會」,只主處理事情的能力較為充足而已。

由於廉貞化祿主理想,破軍給它有方向感和目標性的衝刺力,武曲化科給它判斷力和執行能力,所以便合成一種創新的意圖,有改朝換代、棄舊更新的意欲。

因此他未來的運程不會太糟糕,2023年破財難免(太陰與文昌化忌同宮,會太陽運忌);到了2024甲辰年,大運和流年都是甲干,貪狼會疊權疊科,表現為物欲的爭取,所以又成為擅長交際應酬的表征。有交際應酬,福德宮疊祿,財來自有方,不過身心必定疲累;只要官司不會拖延至2026年,基本上必然逃過警方的檢控,要是上了法庭,老柳也可以逃過牢獄之災!靈驗與否,三年後知曉。


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歐洲的惶恐

踏入2023年歐洲仍然深陷經濟嚴冬之中,能源危機、通脹高企、製造業萎縮等多重壓力,正給歐洲經濟復甦前景埋下陰影,歐盟委員會預測2023年歐盟和歐羅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均僅增長0.3%,遠低於春季經濟展望報告中均增長2.3%的預測,不少分析機構則給出了更為悲觀的判斷,甚至認為2023年歐羅區經濟將出現負增長的局面。

通脹率回落但仍處高位
歲末年初各大機構公佈的數據顯示,歐洲經濟已面臨着能源、通脹及製造業景氣等三方面的複雜挑戰:
能源方面:國際能源署最新發佈的《歐盟在2023年如何避免天然氣短缺》報告,對歐洲能源供應形勢敲響警鐘。報告指出,歐盟在2023年仍面臨近27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潛在短缺,約佔歐盟天然氣基準總需求的6.8%
通脹方面:歐盟委員會預測,2023年通脹率將有所下降,但仍將處於高位,歐盟通脹率或為7%,歐羅區或為6.1%。歐洲央行最新公佈的通脹預測,將2023年歐羅區通脹率由5.5%上調至6.3%,同時歐羅對美元貶值也為通脹攀升火上加油,2022年以來歐羅對美元匯率持續下行,創下20年來歐羅對美元首次跌破平價的紀錄。德國《南德意志報》評論認為,歐羅對美元貶值使歐洲處境更加艱難,歐洲以更高價格從美國進口,為能源等以美元計價的原料和半成品支付更高金額,推升歐洲原料成本。
製造業景氣方面:202212月歐羅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47.8,法國、德國的數據分別為49.247.1,均處於50榮枯線之下,處於萎縮狀態。歐洲輿論認為,202311日生效的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推出歧視性巨額補貼政策,將進一步吸引歐洲製造業、特別是電動汽車企業將供應鏈轉移到北美,加劇歐洲的「去工業化」,造成製造業就業崗位的流失,危及歐洲的社會穩定和經濟長期發展。
實現經濟「報復性」增長遇挫
去年歐洲原本期待在疫情形勢趨緩後,實現經濟「報復性」增長,卻遭受意外打擊:其一是俄烏衝突爆發,歐盟的政策目標從促進經濟復甦,轉變為應對地緣政治危機,各國在財政投入和資源分配上,更傾斜於安全領域,打亂了歐洲經濟復甦的進程和規劃;其二是歐俄之間的制裁與反制裁鬥爭,觸及能源供給這一歐洲經濟的核心命題,能源供應緊缺及價格上漲對經濟復甦產生負面衝擊,如通脹高企、民眾生活水平降低、工業生產成本抬高、企業競爭力下降,而歐羅匯率下跌,作為經濟三駕馬車的貿易、投資、消費都顯現疲軟態勢。對於歐洲經濟而言,去年是失意的一年,在此基礎上起步,2023年的歐洲仍面臨一定衰退風險。

另外丹麥為了增加軍費,竟然縮減公眾假期,取消自17 世紀以來「大祈禱日」年年放假的安排,以期增加4 億多美元的收入,提早於2030 年前符合北約要求,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 2% 的水平。儘管超過5 萬人聚集於首都哥本哈根示威抗議,國會最終仍以95 68 票通過。

差不多同一時間,芬蘭動工興建長達200 公里的圍牆,面向俄羅斯國境,提高防禦能力。兩國擁有長達1340 公里的共同邊境,再加上過往的衝突,危機感有增無減。早於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芬蘭幾乎即時放棄多年來軍事不結盟的立場,申請加入北約聯盟,其迫切之情,溢於言表,並同時與英國簽訂聯防協議,受襲時互相提供軍事支援。

遙望芬蘭對岸,波羅的海3 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曾為蘇聯加盟共和國,自上世紀90 年代獨立以來,不時發出警告,要有最壞打算,更因此而被人取笑患上俄羅斯恐懼症。現在一語成讖,更為悲觀,完全不相信外交手段可以達至和平,早於戰局尚未穩定之時,戰火橫飛,基輔可能隨時淪陷之際,3 國元首已經不顧個人安危,實地拜訪澤連斯基,以示支持。若按GDP 的比例計算,根據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報告,其軍事援助遠超英美,按次序分別為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波蘭、立陶宛、挪威、斯洛伐克、捷克,美國只是排名第八。

俄羅斯的飛彈不單在烏克蘭燃起戰火,更在歐洲大陸觸發遍地惶恐,各地軍費驟然急升,便是其中表徵。

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俄烏戰事的迷思

俄烏戰事打了一年有多,仍然膠着。俄羅斯總統普京說西方對付俄國,所以「被迫」開戰。美國總統拜登則說俄國永遠不能在烏克蘭得勝。普京不肯休兵,澤連斯基寸土不讓。世局變化未卜,岌岌可危。

因為願意進入戰區的戰事記者不多,從戰爭前線傳回來的訊息,多是互相矛盾,原因是敵對雙方都傾向誇大自己的勝利成果,對自己的失利消息則會盡量輕描淡寫;直到大局已定,才會向世界承認事實。以巴赫穆特地區為例,究竟它是否已被烏軍收復,還是又重新落入俄軍手裡,相信短期裡普通人都沒法確定。

這樣的情況,世上其他地方的戰爭亦經常會出現;烏克蘭戰爭令人難以明白的,還包括主腦人與代理人,以及各式盟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為何戰事設有限制?

美國及其盟友既然信誓旦旦說要全力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但世人很快發覺所謂全力支持原來是限制多多的。烏克蘭想要坦克,為何指定要德國出產的豹2型坦克,而不考慮向美國要美國生產的性能差不多的M1坦克?是否覺得德國在這場戰爭中投入得不夠徹底,所以要藉坦克問題上逼德國清楚表態?

德國長遠對俄羅斯的廉價能源會有需要,所以不想在供應坦克一事上把與俄羅斯的關係弄得太僵,這個還可以理解。但美國作為這場代理人戰爭的幕後主事人,沒有理由在武器供應上會有這麼多的猶豫。

好像烏克蘭想要F16戰機,以爭回一定的制空權,美國本應鼎力支持才是;但美國仍是一拖再拖,遲遲不肯答應。直到今次G7會議,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放下手上緊張的指揮作戰工作,長途跋涉飛去廣島會場,向美國及其盟友遊說,才獲拜登允許可從歐洲國家手上獲得F16的戰機供應。

F16是美國生產的戰機,為甚麼美國不自己直接供應給烏克蘭呢?為甚麼要盟友先把手上的F16戰機移交給烏克蘭呢?烏克蘭要付錢嗎?如果是有拖無欠,先把自己手上的F16供應給烏克蘭的就有機會收不到錢。而自己手上的戰機少了之後,就得向美國補充,但美國對歐洲國家是不會不收錢的。

美國提供F16給烏克蘭,並非無條件的,拜登要澤連斯基承諾,不會用F16戰機攻擊俄羅斯領土。俄羅斯不是在襲擊烏克蘭的領土嗎?既然兩國已經開戰,來而不往非禮也。烏克蘭有足夠理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現在卻因為美國不想被俄羅斯責怪,卻要自綁手腳。

軍事專家普遍認為,未來的戰爭都是超限戰爭。美國自己也承認,自己之所以在韓戰與越戰都沒法打勝仗,是因為自己為自己設了很多不可以做的限制。現在美國自己不落場打了,卻仍是為代理人設這樣或那樣的限制。這樣能打勝仗嗎?

或許,美國並不一定要打勝仗,他只是想用戰爭去拖垮俄羅斯。但是烏克蘭人卻為了美國的需要,白白犧牲了那麼多。

是非成敗轉頭空

另一方面,普京開戰動機仍未盡露,不想烏克蘭加入北約,背後或有更大圖謀,或軟硬兼施,吞併白俄等國,成立由俄羅斯領導的聯盟國。西方和俄羅斯盟友兩大陣營更形對立。

歷史戰爭不斷,兩次世界大戰後,仍忘血的教訓。

在歷史演義經典巨著《三國演義》裏,同樣大戰連場,風起雲湧。例如劉備、關羽、張飛助劉焉打黃巾賊。或者「赤壁之戰」,諸葛亮舌戰群儒,游說東吳助劉備同抗曹操。智激周瑜,說曹操來犯是為了大、小二喬,小喬是周瑜妻子,刺中周瑜死穴。周瑜用計讓曹操斬殺水戰猛將。諸葛亮以船駛近曹營,大霧中,曹軍不知虛實而射箭,諸葛亮多謝取箭十萬。諸葛亮和周瑜策劃火攻,周瑜誘曹操鐵索連舟防兵嘔吐;諸葛亮借東風,黃蓋詐降曹操,用火船撞去。曹操連環船起火,烈熖沖天,兵敗如山倒。

「陸遜營燒七百里」,劉備夾江分立營寨,準備伐吳,樹柵連營,縱橫七百餘里,傍山林下寨,犯駐紮兵營在過於複雜地形的兵家大忌,被陸遜火燒連營。

《三國演義》主題其實早已藏在第一回前的詞內: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報告,俄烏戰事一年來,至少8006名烏克蘭平民被殺、13287人受傷、1400萬人無家可歸、近1800萬人需人道援助。「是非成敗,轉眼成空」,何必妄動干戈?

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

蠱卦反貪 須有期限

2014年到2023年這十年,行入鼎卦之第四爻,變卦為「蠱」卦。十年行「蠱」,這些年之特色也。

甚麼叫做「蠱」?在「鼎」卦及卦辭中,有詳細的解釋。「鼎」代表皇權,皆因用之祭天,祭祀之供物全放在鼎內,因此當供物供奉了一段時間,便要倒出來。鼎之三隻腳便會朝天,方能倒出殘羹,故易辭中有「鼎顛趾,利出否」之語。用這句話來描寫目前的世運,要把「蠱毒」倒掉、清除,瘟疫正是蠱毒!

《皇極經世》預言由2014年開始入「蠱」卦,五年醞釀期,2019年世界軍人運動會剛巧在中國武漢舉行,可見冠狀病毒蔓延全球正是此年。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尚未完結,早前預計最快要等2024才有和談,會否是戰亂的終結?2023年「蠱」卦完結,瘟疫應在此年告終。在過去瘟疫的歷史早已證明,當世運轉變,瘟疫會一夜之間在全球消失。如此看來,瘟疫還有大半年才完結,瘟疫到2024甲辰年西曆24日下午435分奇迹地消失。

離開八運轉到九運只有大約九個月,回顧一下歷史洪流,每個古代君主俱盡力維護政權,但政權能否穩定?則視乎潮流趨勢,潮流即時間在空間的轉變,故能適應潮流者則有生存空間,不適應者則將在時空消逝。

政府是行政機構,政權是行政主導,主義是實驗理想,廉潔是人民所冀,貪腐自古早已存在,故潮流需要反貪腐,近年例子或許可參考烏克蘭

有損有益

貪腐可分為個別性和結構性,前者影響行政機構,還可以個別清除,但結構性的貪腐則揮之不去,如影隨形,若處理方法不恰當,則形影俱亡。

貪腐與反貪腐都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兩者同時存在,有如陰陽相推,矛盾共存,互相制衡,古說水太清則無魚,少許貪腐反而刺激經濟,間接推動社會發展。

有些先進國家視貪腐為常態,故意留下一條灰色地帶,只要不觸犯底線,便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倘若集中國力掃除貪腐,反而引人注目,議論紛至沓來。

世界潮流,符合皇極卦象,目前八運(2014年到2023年)是蠱卦,根據《易經》之蠱卦辭曰:「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蠱者,毒也,亦指寄生之蟲毒,猶如今之細菌或毒素,故蠱字本有不吉之意,但卦辭卻說「元亨」,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卦辭認為蠱毒並非全是壞事,可能帶來好處。

生而為人,必面對病毒感染,循環變種,互相抵銷,或以毒攻毒成為抗體,故病毒既可惡也可善,於人有損亦有益,禍福相倚。

「利涉大川」,依辭句解法是適合旅行,或有利出外求醫,蠱毒可除,但解讀方式今古有別,大川之義應與時俱進,不止限於湖海江洋,應擴闊視野,綜觀天下,從而整合大數據,改善醫療技術,造福病人。

適可而止

運逢蠱卦,世界各國面對不是外憂,便是內患,兩者皆必須立即解決,刻不容緩,方見亨通。惟行事仍須作審慎周全考慮,「先甲三日」即預先有充分時間準備,而「後甲三日」指如何善後,但行事終有期限,不能永無止境,三日乃指時間而言,或許是三月,也有以三年為期。

蠱卦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卦辭意為能幹父親掃除蠱毒不遺餘力,希望有子執行下去,雖然過程艱辛,最終仍是吉利。

惟蠱卦初六爻,只是清除蠱毒之初步成效理想而已,認為只要有人繼續執行,便可排除萬難,此一時彼一時,須知人心會隨時勢轉變。

人類本是病毒細菌的總匯,新舊病菌互相衝突卻共存,其中有些早已成為人體結構之部分機能,彼此息息相關,甚至不可或缺。倘若執意凡毒必清,不分善惡,則妨礙人體運作,最終自我毀傷。

例如大腸內也有細菌,進化日久,早已成為腸臟運作機能部分,倘若終日不斷洗腸,不但消滅病毒,連有益細菌也一併清除,大腸機能終受影響,反成災病。

蠱卦上九,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不事王侯」可作兩種推想,其一是遠離政治,不為權貴折腰,高風亮節,其二是不誤導領導高層,直諫敢言,高調打貪清腐。

蠱卦本義,政治就是貪腐的根源,如何能「高尚其事」、獨善其身?

下元九運20242043年為離卦,是三元九運一個循環中最後一卦,數為九所主。離為火,所以地球會變得愈來愈熱;至於小運2024—2033行入鼎卦之第五爻,變卦為姤卦,到時世運如何,有待高人推敲。

2023年5月22日 星期一

七國集團不斷拉幫結派抗衡中俄

美日鼓動「G7」抗衡中俄

在日本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周六(二十日)發表聯合公報,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予以「最強烈譴責」。聯合公報發表前不久,美國政府改變初衷,終於同意為烏克蘭多番公開要求取得的F16戰機「開綠燈」,容許盟友向基輔政府移交該款先進戰機,美國協助訓練烏軍機師。剛四出外訪並親身亮相G7峰會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形容這是「歷史性決定」,俄羅斯則警告西方將招致「巨大風險」。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澤連斯基保證不會使用F16戰機攻擊俄羅斯領土,以免戰況升級。然而,領土定義言人人殊,根據西方的標準,去年舉行「入俄公投」的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赫爾松州和扎波羅熱州不算是俄羅斯領土,美國及其盟友也不承認克里米亞半島屬於俄羅斯,因此,烏軍如果使用F16戰機攻擊這些地區以圖「收復失地」,並不違反美國劃出的紅線。甚至可以理解,美國藉着提供強勁制空武器來鼓勵烏克蘭盡快反攻。在此之前,英國率先為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射程達二百五十公里的「暴風影」導彈對俄軍後方補給線構成威脅,亦可飛抵克里米亞和黑海,為烏軍反攻創造條件。

烏克蘭一直醞釀着「春季大反攻」,不過現已接近夏天了,仍然處於「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階段。近日傳出烏軍收復巴赫穆特地區部分失地的消息,但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祝賀正規軍及僱傭兵瓦格納集團全面解放巴赫穆特,對於這個已經滿目瘡痍的地區實況,外界無從掌握。

不管如何,美國同意烏克蘭取得F16戰機,並且加碼再添三億八千萬美元軍援,皆可視作烏軍大反攻的鋪墊。英國首相辛偉誠跟荷蘭一道主張成立「戰機聯盟」,積極鼓勵有F16庫存的國家向烏克蘭送出戰機,丹麥和葡萄牙已答應加入助拳。

中日關係恐每况愈下

G7的矛頭不但指向俄羅斯,亦扯到中國。中方主要不滿峰會炒作涉華議題、干涉中國內政,向日本提出嚴正交涉。七國集團向被視為「富國俱樂部」,以討論經濟議題為主,然而隨着世界格局起變、大國鬥爭愈益尖銳,美國藉G7拉幫結派遏華制俄的政治企圖亦愈益突出,而日本政府則顯然選擇站在美國一邊,對華態度愈來愈具對抗性。今次峰會,日本作為東道主,大力配合美國對華步調,無論會議議程還是聯合聲明,都加入大量政治內容,渲染所謂「經濟脅迫」,矛頭對準中國,若非德法等國對華立場相對務實,聯合聲明對華措辭大有可能更為強硬及露骨。北京不滿日本聯美制華,中日關係可能每况愈下。

聯合公報提及中國之時強調不尋求「脫鈎」,而是隨時準備與中國建立穩定且具建設性的關係,呼籲中國多方面與G7國家合作。關於南海和東海局勢,七國集團強烈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的方式單方面改變現狀,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不可或缺,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聯合公報又關注中國人權狀況,涉及西藏、新疆和香港。

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摘七國集團不顧中方嚴重關切,執意操弄涉華議題、抹黑攻擊中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峰會主辦方日本等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中方批評,七國集團口口聲聲稱維護台海和平,卻絕口不提反對「台獨」,這實質是對「台獨」勢力的縱容支持,其結果只會對台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衝擊。香港、新疆、西藏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打着「人權」幌子對此橫加干涉。至於南海和東海,中方表示當前局勢總體保持穩定,相關國家應停止利用涉海問題,挑撥地區國家關係、製造陣營對抗。

這次G7峰會不是「七國俱樂部」搞小圈子那麼簡單,東道主日本顯然有意拉攏南韓合作抗衡中國,畢竟日本和南韓都是美國盟友,「三國結盟」可以組成更大力量,所以南韓總統尹錫悅獲邀出席峰會。事實上,拜登利用峰會之便,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尹錫悅進行簡短磋商,預計美日韓三邊正式會談快將敲定。除此之外,G7也邀請了澳洲、巴西、越南、印度、印尼和庫克群島領袖,以及多個國際組織參加,意味着西方不停「拉幫結派」,既要對付俄羅斯,也要圍堵中國。

七國集團雖然不尋求與中國「脫鈎」,但不友善的對立態度溢於言表。岸田文雄聲稱,G7成員國在對華認識方面取得一致意見,願意與中國通過對話構建具建設且穩定的關係,不過,辛偉誠卻說:「中國對全球安全與繁榮構成最大挑戰,他們在國內愈來愈獨裁,在國外愈來愈強硬。」西方即使與中國對話,恐怕難有共通語言。

德法欲保外交獨立自主,主張與華維持和而不同的合作關係,不願事事被美國牽着走,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峰會上稱,G7成員無意遏制中國增長,各國將確保在中國大規模投資,供應鏈和對華出口仍會繼續。聯合聲明關於對華關係的段落,一開首先稱準備好跟中方建立「具建設性和穩定的關係」,接着強調G7政策提案「並非旨在損害中國,亦非尋求阻撓中國經濟進步和發展」,「無意與中國脫鈎」等,照顧了德法等國立場,但英國首相辛偉誠會後一句「中國構成當今全球安全及繁榮的最大挑戰」,卻彷彿是代華府傳達,這才是重點所在。

G7聯合聲明兼顧不同成員國立場,情况就像半杯水,不能看一半不看另一半;一些冠冕堂皇的門面話,掩蓋不了其他部分所包含的惡意。美國總統拜登作出總結,以「無意脫鈎」等說法,包裝為華府的「善意」,聲言「美中關係相信很快開始解凍」,聽進北京耳裏,不過是一手硬一手軟的外交把戲,單看美國不斷加碼限制美企對華投資、打壓中國晶片製造及供應,已充分顯示華府正在做的事,肯定不止是拜登所言般只為「降低風險」。在北京,外交部批評七國集團不顧中方嚴重關切,執意操弄涉華議題、抹黑攻擊中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反映北京認為,這次廣島峰會是一次對中國帶有明顯敵意的政治騷,除了美國外,日本也是這場政治騷的策劃者。

日本助美策劃,對華敵意愈益公開化

由貿易戰、金融戰、科技戰以至晶片戰,儘管美國才是帶頭「經濟脅迫」中國的一方,華為孟晚舟事件更是一場政治逼害,但華府卻倒果為因,挑起事端後,將中方不得已的反制措施,說成是「逼害」,根據日本傳媒上月初報道,這次G7大談合作對抗「經濟脅迫」,華府是背後推手。日本作為此次峰會東道主,在會議議程設置上發揮主要作用,現實清楚顯示,日本在主辦峰會過程中,極力配合美國拉幫結派營造「抗華陣線」。

日本在中美鬥爭中「選邊站」倒向華府,並非今朝之事,只是這次峰會令各方看得更清楚。日本想借美國之力,一方面增加對華戰略籌碼,另一方面則想美國同意在軍事上給日本鬆綁,令日本得以加緊擴軍,成為「正常國家」。中國外交部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就G7炒作涉華議題提出嚴正交涉,說明了事態對中日關係的傷害,日本對華敵意愈益明顯,北京需從日本歷史上對華持續侵略、現實上對華遏制挑釁着眼,制訂對日戰略和開展部署,以確保中國國家安全。


巴赫穆特

血戰224日俄奪巴赫穆特


普里高津(中)宣稱瓦格納集團僱傭兵全面奪取巴赫穆特

適逢G7 傭兵攻陷烏軍最後據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周六抵達日本出席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爭取國際社會支持之際,傳出東部戰略重鎮巴赫穆特同日失守的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祝賀正規軍及僱傭兵全面解放當地。澤連斯基於5月21日否認俄方全面佔領巴赫穆特,聲稱烏軍士兵正在執行非常重要的任務,又聲言俄羅斯不能夠擊敗烏克蘭。
俄羅斯僱傭兵瓦格納集團領袖普里高津拍片宣稱,上周六中午12時全面奪取巴赫穆特,攻佔烏克蘭軍隊最後據點高樓區域。瓦格納部隊將逗留當地至周四,期間在城內修築防禦工事,移交城防予俄羅斯正規軍後撤走休整。他指部隊已經連續作戰427天,巴赫穆特「絞肉機」之役佔去224天;又指摘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視戰爭為兒戲,令攻方陣亡數字多出5倍。俄羅斯國防部發出簡短聲明,指瓦格納突擊部隊在南部集團軍炮兵及航空兵支援下進攻,完成解放巴赫穆特。
克里姆林宮新聞局表示,普京祝賀瓦格納突擊部隊,以及為他們提供支援及側翼掩護的俄羅斯武裝力量分隊的全體軍人完成任務,表現優異者將獲得國家獎勵。普里高津被視為普京的重要親信,其領導的瓦格納集團在巴赫穆特戰役扮演重要角色。
澤連斯基否認重鎮失陷
澤連斯基21日在日本廣島市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雙邊會談,有記者提問「巴赫穆特是否仍然在烏克蘭手中」,指俄羅斯宣稱他們已經奪得當地。澤連斯基回答:「我認為不是,但你需要明白到那裏(巴赫穆特)甚麼都沒有,他們(俄羅斯)摧毀一切,那裏沒有建築物。」烏克蘭總統府官員進一步解釋,澤連斯基所指的「我認為不是」,不是回答烏方是否仍然控制巴赫穆特,而是不認為俄方宣稱的說法真確,但暗示俄方不是全面控制巴赫穆特。
同日稍後,澤連斯基在記者會再次就巴赫穆特的最新情況作出回應,他表示:「烏克蘭士兵現時執行非常重要的任務,他們位於巴赫穆特,我不會透露具體地點,但這代表巴赫穆特現時沒有被俄羅斯奪取。」烏克蘭東部軍事司令部發言人重申,軍隊繼續守住巴赫穆特西南部地區的據點,又指摘俄羅斯每天對巴赫穆特發動火炮攻擊及空襲,該地實際上已經被夷為平地,強調「我們的部隊通報形勢是極度困難」。
成功奪取巴赫穆特料可提升俄方士氣
巴赫穆特位於頓涅茨克州,俄羅斯於去年224日全面進攻烏克蘭,同年5月炮擊該個戰略重鎮,81日開始對上址發起主要攻勢,主力部隊是瓦格納集團僱傭兵,俄羅斯正規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親俄分離勢力提供支援。
隨着烏克蘭在哈爾科夫州及赫爾松州發動反攻,巴赫穆特成為戰爭的焦點,也是俄羅斯少數仍然保持進攻態勢的戰線。巴赫穆特絕大部分前線淪為塹壕戰,交戰雙方沒有取得重大進展,但承受非常高的傷亡率,慘烈情況可以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役相提並論。在使用人海戰術及俄羅斯正規軍支援下,瓦格納集團踏入今年後逐步擴大佔領範圍。外界預料今次勝利有助提升俄方士氣,應對烏方正在準備的反攻。

為什麽巴赫穆特之戰對烏俄兩國都如此重要?

位於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的小城巴赫穆特在戰爭開始前人口只有7萬到8萬。數月來,烏俄兩軍在這里激戰不斷。這座小城為什麽如此重要?烏克蘭一旦失守,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意味著什麽?

巴赫穆特位於烏克蘭頓涅茨克州,是工業大區頓巴斯的一部分。當地生活的居民以講俄語為主。戰前巴赫穆特人口約為7萬到8萬。

20222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巴赫穆特這座城市發生的戰鬥一直未停頓。那里發生的激戰令人聯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上布滿地雷,壕溝戰遭到無情的炮擊和火箭彈的襲擊。交戰雙方的指揮官都將這里稱為「絞肉機」。

二戰中,納粹德軍將3000名猶太人趕進巴赫穆特附近的一個礦井里並封住礦口,造成所有人窒息而死。

波蘭軍事專家穆茲卡(Konrad Muzyka)曾在今年3月考察了巴赫穆特地區。離開後他表示,他認為烏克蘭軍方繼續守住這座城市不再具有軍事意義。

他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保衛巴赫穆特現在是一個政治決定,而不再是軍事決定。」他說,從軍事角度來看,烏克蘭損失的規模和代價現在超過了守住該城市的收益。

但是對於俄羅斯軍隊來說,巴赫穆特作為運輸補給中心,所在的位置極為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巴赫穆特可以成為俄軍的踏腳石,有助於俄軍向覬覦已久的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和斯洛維揚斯克(Sloviansk)進行推進。

克拉馬托爾斯克和斯洛維揚斯克均在俄羅斯大炮的射程之內。莫斯科需要控制這兩個城市,以完成其所謂的「解放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任務。

今年3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CNN採訪時說,他擔心俄羅斯軍隊如果拿下巴赫穆特,將擁有通往克拉馬托爾斯克和斯洛維揚斯克的「坦途」,所以做出下令守住巴赫穆特的戰術決定。

路透社指出,如果奪取巴赫穆特,對於俄軍來說也是在經歷了一連串失敗之後鼓舞士氣的重要勝利。

雖然失去巴赫穆特不會產生太大的戰略影響,但是丟失這座城市的控制權很可能會打擊烏克蘭軍隊的士氣。

澤連斯基3月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他擔心俄羅斯在巴赫穆特的勝利會引發國際社會和烏克蘭內部要求和平的呼聲,這是他不想要的。

然而即便巴赫穆特真的淪陷,烏克蘭仍然可以從抵禦俄軍如此之久並讓俄羅斯付出沉重代價的事實中獲得慰藉,因為這表明,俄羅斯奪取更多烏克蘭領土的任何企圖都將付出同樣沉重的代價。

2023年5月21日 星期日

社區文化與圖書館發展策略

未審查,先下架

政治漫畫家尊子的專欄被《明報》停刊後,香港公共圖書館將其著作全數下架。除此之外,已故支聯會前主席司徒華、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立法會前議員黃毓民的全數著作也疑被下架。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表示,並無預計到非時政類型的書籍,例如其旅遊、親子、營商或環保題材著作,都因作者之名而受「誅連」,形容是「未審(),先下架」。

值得關注的是,已故支聯會前主席司徒華的著作《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曾出現在圖書館推薦書籍名單中,現時已下架;其他書籍包括《起看星斗》、《三言堂》亦已消失。

事實上,公共圖書館是一座城市文化程度的指標,也展示出一個社會的文明高低。自回歸以來,香港的圖書館政策沒有進行深度的檢討,是時候重新制定全新的圖書館策略。本人對新的圖書館發展策略有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圖書館應該要配合科技教育和社區發展的需要。根據規劃署制定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所訂下的圖書館指引,每二十萬人口設立一所分區圖書館。根據人口多寡而設立大小規模不同的圖書館。位於銅鑼灣的香港中央圖書館和位於九龍何文田培正道的九龍公共圖書館,都是大型圖書館;之下再設有分區圖書館、小型圖書館及流動圖書館等,都是以書為本的圖書館。

香港的圖書館政策應該配合最新的網絡先進科技和大數據。圖書館的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是進行學習和研究,目前流行的咖啡連鎖店已經成為年輕人讀書溫習流連交流的地方。所以香港未來發展圖書館應該以「社區學習文化」為中心和核心。透過網絡科技和大數據等,營造一個追上科技的學習環境。

新一屆區議會改組方案重整地區治理架構模式,區議會主席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他成為了一個區的區長。那麼他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如何協調?這便需要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協助,因為康民署負責管理所有香港公共圖書館。而新的圖書館發展策略,目標應該是為年輕人和退休人士提供一個學習的社區空間。

第二,這個社區空間應該如何設置?需要幾個層次︰香港需要一座達國家級和國際級的高端圖書館。它可以和倫敦大英圖書館和法國國家圖書館看齊。這座國家級圖書館可專注於實體書數碼化的方向發展,如何有系統地把文獻、藏書、文檔、報刊數碼化,供讀者全天候線上瀏覽閱讀。而建築設計方面,館內應該有不同類型的閱讀空間和交流空間,像一所很龐大的社區學院。甚至乎利用香港各所大學分布在全港不同地方的分校校舍,作為提供不同類型教育服務的地方,它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學習中心。

圖書館的規模,可以參考去年落成的上海圖書館東館,它是結合學習、交流、休憩、辦公、演出、展覽的公共空間。這座國家級圖書館的選址,首選考慮是啟德新區。啟德新區擬建的都會公園,規劃面積為24公頃,是維多利亞公園的1.4倍。是否可在那裏興建一座全新國家級圖書館?

惠及樂齡者與年輕人

第三,除了國家級圖書館外,在社區層面,是否在18區每一區都設有一座社區圖書館?而這些社區圖書館應該是步行1530分鐘內便可到達的便利地點。可以先由房屋署試行,將社區的自修室和溫習室擴建成一座綜合型的社區知識中心。中心內可設有勞工處職業介紹中心、教育局或其他社福部門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人口老化、樂齡社會出現,社區的樂齡退休人士,流連圖書館是一個非常好的安排。那裏可以增進知識,學習書法、學習電腦、學習氣功等一些新趣味和技能;甚至設立樂齡學院,也是可行的。

第四,中小型圖書館可以針對年輕人作為主要對象,成為發展青年人潛能的一個平台,而不單止是一個藏書的地方。目前科技發達,雖然網上已經可以獲取很多知識,但是圖書館仍然有其重要性,就是它提供了一個實體空間,讓大家在館內學習、閱讀、分析和創作。這一方面,新的圖書館是否應該加設適合年輕人的咖啡室或茶室?和閱讀相關的餐飲配套?營造一個更舒適的學習環境。

第五,香港可設立「主題圖書館」,例如設立金庸資料齊備的圖書館,或者李小龍功夫電影有關的流行文化資料中心或圖書館,都是十分可行的。目前香港電影資料館本身已經收藏了很多香港電影資料,可以把它升格成為一個認識香港流行文化的圖書館。甚至文化界提出興建的「文學館」,也是其中一個選項;並可成為旅遊資源。

總的來說,香港需要全新圖書館政策,要配合科技發展、要配合文化發展、要配合社會發展,提升年輕人的學習興趣和氛圍。也可以成為樂齡人士過退休生活中具備幸福感的文化場地。如果不理因由,將一些書本下架,是不必要的。

2023年5月20日 星期六

人才強國

據聯合國測算,印度人口今年4月達到14.25億,超過中國。以往中國長期是世界上人口最眾多的國家,現在讓位給印度,這既是先前曾經多年執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成果,也是由於社會發展、觀念變化。

聯合國數據是基於測算,因為印度暫未進行精準的統計。印度通常隔10年做一次全國戶口調查,上次是在2011年,原打算2020年再做,因新冠疫情而推遲,可能要待到2024年大選以後。印度做一次全國戶口調查須培訓300萬名統計員。

雖然未做普及戶口調查,出生人數可以統計,印度新生嬰兒數目冠全球,去年共約2300萬人。對比中國,去年新生嬰兒共956萬個。中印兩國人口規模相若,生育率差別十分明顯。

中國新生人口於過去6年持續下降,已跌至低於全國死亡數目,人口自然增長率轉為負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底我國人口為14.12億人,比前年減少85萬人。

中國人口由增轉減,印度則持續增多,後者超越實為必然。中國人口本來基數大,加上相關政策調整,專家測算到2035年總數仍超過14億,到2050年預計維持在13億人以上。世界人口現共80億,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將達97億,屆時兩個10億級的人口大國,中國依然是其中之一。

「人才紅利」正形成

據廣東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去年廣東常住人口超1.26億人,繼續保持全國第一位,戶籍人口首次破億,達到10049.7萬人,其中有超過60萬省外人口在廣東落戶。廣東「全國人口第一大省」的「基本盤」依然穩固。去年廣東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8475.1萬人,佔全省常住人口的66.96%,廣東勞動年齡人口佔全國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達到9.68%。同時,廣東已連續三年成為唯一一個出生人口超100萬的省份,連續五年成為第一生育大省。有受訪港商表示,期待廣東能吸引到更多各類人才落戶,形成「人才紅利」,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

廣東新公布的系列人口數據備受矚目,已連續16年穩居「全國人口第一大省」,但去年常住人口比上一年減少了約27萬人。廣東省統計局分析指出,隨着廣東社會經濟發展將逐步恢復正常,跨省流動人口將繼續選擇流入廣東,今年廣東常住人口將逐步恢復穩定增長。而運營商大數據也顯示,今年1月返鄉的跨省流動人口,2月已有84%回流廣東。

流動人口轉為戶籍人口 安心打拚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廣東戶籍人口首次過億,達到10049.7萬人,較2021年增加102.8萬人,增長1.03%。廣東統計局表示,去年廣東戶籍人口增長100多萬人,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長,二是省外流入人口通過積分入戶、人才引入等方式入戶廣東;減去自然增長的42.2萬人,去年有超過60萬省外人口在廣東落戶。相關研究專家分析稱,曾經的流動人口轉為戶籍人口,讓更多人才扎根廣東,說明廣東對全國人才仍具有強大吸引,曾經的流動人口轉為戶籍人口,讓更多人扎根廣東、安心打拚。

「通過積分入戶、人才引進等落戶廣東的省外人口,基本上都是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的勞動年齡人口、技能人才或較高層次人才等。」廣東公安機關戶政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入戶廣東的人群主要為中高學歷等人群,他們對廣東人口結構的優化有較大的積極作用,亦將有力助建粵港澳大灣區。

吸引人才 助力製造業升級

廣東公安機關戶政部門有關負責人分析說,粵港澳大灣區近年加速「硬聯通」、「軟對接」,創新資源加快集聚,亦吸引越來越多人才匯聚灣區。數據顯示,廣東已實現「市市通高鐵」,「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建設,基本形成灣區「1小時生活圈」。粵港澳三地積極推進協同創新,世界級「人才灣區」起步成勢。

從事文創設計的劉超微從老家湖南到廣東工作已超15年,目前已入戶廣州。他說,廣東有着其他內地城市沒有的優勢就是毗鄰港澳,粵港澳三地涉及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近年三地加速推進規則融通貫通,帶來了更多要素的創新流通,包括不同產業、社會服務、教育人文等融合,如此對於廣東省外人群帶來不一樣的吸引力。

「廣東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雙過億』,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巨大推動力。」港企嘉利東莞工廠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作為製造業大省,充沛的勞動力仍是不可或缺的資源要素。「期待廣東能吸引到更多各類人才落戶,形成『人才紅利』助力製造業企業進一步轉型升級」。

人口流動促進經濟

內地改革開放以來,大批人從農村和周邊地區流入城市,促進了經濟增長。人口流動加強發展活力,內地多個大城市居民人口持續增加。像廣州市,本世紀初的常住人口大抵與香港相若,而經過20多年,已增至1800萬人,遠超本港。

廣州和北京、上海、深圳等都叫「超大城市」,不斷吸引人口流入,補充增長動力;但持續膨脹也加劇交通堵塞、空氣污染等「都市病」。香港因為是特別行政區,有管理人口往來的界線,不像內地城市放開接受流入安家。香港經歷暴亂和疫情後,不同行業面臨人力短缺;跨過界線,大灣區6000多萬人口,存在支撐發展的強大資源。

英國取消帝制呼聲漸高 查理斯三世是末代國王?

查理斯三世登基,但民意顯示僅六成英國人支持君主制,尤其年輕人的支持者只佔三成六。與70年前女王加冕典禮成為當時英國軟實力展示相比,今天王室廢存之爭成為熱議。

英國的君主制度運行了一千多年,該壽終正寢了嗎?如果成為一個共和國,英國會更好嗎?從二零二二年九月伊利沙伯女王駕崩至二零二三年五月查理斯三世加冕,很多英國人在激辯君主制在當下英國的作用,甚至升級為反對加冕的示威活動,五十多人因此被捕。

曾記否,當查理斯三世的母親加冕女王時,舉國歡騰,「天佑女王」的呼聲響徹雲霄。一九五三年,黑白電視剛進入英國家庭,加冕典禮在英國歷史上第一次由電視直播。加冕典禮前,只有一百多萬英國人擁有電視機。但只為一睹女王的榮耀,民眾開始搶購電視機。沒有電視機的人也設法擠入鄰居家的客廳,觀看長達十一小時的直播。那是王室的一個勝利日,女王贏得民眾的愛戴,幾十年如一日。這也是英國電視業的一個勝利日,因為直播加冕典禮,觀眾數量急遽增加,電視機擁有人數迅速翻倍,英國廣播公司(BBC)迅速擴大覆蓋範圍,電視也超過廣播,成為有影響力的媒體。

從天佑女王到非我國王

七十年後,君主制的認受性卻備受質疑。改帝制為共和國的鼓吹者在加冕現場高呼「非我國王」,反對查理斯王子加冕。民意調查顯示,今日只有百分之六十的英國人支持君主制,十年前,這個比例還高達百分之七十五。對君主制的支持度,有著明顯的代際分野。六十五歲以上的人中,百分之八十支持保留君主制,但只有百分之三十六的年輕人還持有此種態度。這種變化何以發生?是王室變了,年輕人變了,還是世界變了?查理斯三世會是最後一位英國國王嗎?

近年來,英國王室的存續持續處於輿論的風暴眼中,支持者與反對者各持己見。支持君主制的人認為,王室代表愛與和平,深受英國人喜愛,沒有廢除的民意基礎。確實,伊利沙伯女王在位七十年,大部分時間都備受英國人的敬愛。即使今日支持君主制的民意已經下降至百分之六十,仍高過很多首相的民意支持度。國際上,女王曾是英國的「軟實力」、一張屢試不爽的外交名片。她生前曾訪問多個國家,為英國帶來國家安全、全球影響力及貿易機會。在國內,君主代表英國的傳統,關乎國家認同,象徵英國的團結。君主超越政黨政治和派系利益,其對政府權力的順利交接,防止公權力的濫用,不無裨益。

查理斯加冕花逾一億美元

反對者卻堅稱,維持王室的費用昂貴,英國人因此不堪重負。伊利沙伯女王十一天的葬禮花費達七百五十萬美元,而查理斯的加冕典禮的花費估計高達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去年,英國王室從政府獲得的資金達一億二百多萬美元之巨。當很多英國人還生活在貧困線下,政府如何能用納稅人的錢,去支持王室成員的奢侈生活?王室自身就是一個經濟組織,有自己的財產,政府該用納稅人的錢去支持一個有極大盈利能力的王室嗎?王室成員養尊處優,並非因為他們能力出眾,亦非民眾所選,只因世襲制度。如果容忍世襲的王室存續,讓其擁有國家的政治、軍事和宗教最高權力,享有平民無法獲得的諸多特權,是否會讓英國社會的等級制度變得理所當然,社會平等永無實現之日?英國是民主國家,世襲的王室,不正是對民主的反諷嗎?如果王室表現不佳,英國人卻不能用選票讓其下台。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用一個民選的政府,替代這一不民主的君主制度,讓政府真正代表民意嗎?

猶抱琵琶半遮面

君主制在英國備受爭議,自然是因為社會環境變了。一九五三年,當伊利沙伯二世加冕時,英國從二戰中抽身才七年,食物配給制剛結束,物質條件開始改善,國家逐漸恢復正常。戰後,英國民眾希望重建大英帝國的榮耀,觀看加冕典禮,討論英國未來的方向,讓英國人重拾帝國的自信。如今,英國備受內憂外患的困擾。「脫歐」和疫情已重創經濟,再經俄烏戰爭衝擊,能源和食品成本持續上漲,通脹率高達百分之十點一,GDP預計將下降百分之零點六。英國人的生活已然不易,加冕典禮又將增加他們的稅收負擔,如何不怨聲載道?

君主制如今備受爭議,更是因為王室在急遽變化的媒體時代,逐漸失去建構自身敘述的能力,非常被動。今日,王室的合法性不再依靠神聖性或絕對權力,而是需要獲得民眾的認受性。認受性如何獲得呢?主要是通過日常的媒體事件,與觀眾協商,建立共識,形塑一個可親可敬的王室形象,讓民眾自願接受王室在英國社會的中心地位。英國學者Laura Clancy指出,王室要獲得認受性,就需要一定的媒體曝光度。伊利沙伯女王有一句名言:「我只有讓民眾看見,才能讓他們相信(I have to be seen to be believed)。」然而,王室又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性,給公眾留下想像的空間。如果一覽無餘,彷彿置魔法於陽光之下,魔力盡失,從而民心盡失。王室的存續必須維持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媒體狀態,欲迎還拒,欲說還休。然而,這一分寸該如何拿捏呢?在媒體科技急速發展變化的時代,英國的王室如何維持「可見度」(visibility)與「神秘性」(invisibility)、「傳統」(tradition)與「現代」(modernity)、「平民化」(ordinary)與「貴族特質」(extraordinary)之間的平衡呢?

王室是一個積極運作的家族企業(Family Firm),每個成員的媒體形象看似無心,實為精心製作的產品。在五十年代,電視業剛起步,電視頻道有限,王室可以較容易地操控自身形象。雖然首相邱吉爾最初並不同意電視直播加冕,擔心電視攝像機對王室的曝光會減少王室的神秘性,然而女王堅持直播,希望公眾可以實時觀看她在典禮上的一舉一動,從而建立一種彼此的親密感。她與邱吉爾雖有分歧,然亦有共識,即加冕的宗教部分避免公眾看到,增加神秘感,讓民眾保有君權神授的想像。當時的英國,一家人共享一台電視機。透過觀看加冕直播,女王與英國的家庭建立了連結,協商出了共識,相信出現在電視裏的是一位服務型的女王,從而甘心支持王室。

女王的「真人秀」紀錄片

六十年代後期,英國的電視業開始進入「真人秀」(reality Television)時代,女王的形象逐漸被年輕人看成有點老套,不夠時髦。為了賦予王室以現代形象,贏得年輕人的心,王室請人用當時最先進的攝像機,花長達一年的時間,拍攝了一部有女王及查理斯王子、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參與的真人秀紀錄片。該片展示了王室生活的多個方面,如一家人晚餐、野炊、女王抱剛出世的嬰兒愛德華王子上糖果店等。一九六九年,這一名為《王室》(Royal Family)的紀錄片在英國公映,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紀錄片。然而,這部真人秀紀錄片很快被王室叫停,並加以雪藏,因為片子暴露了太多王室生活的細節,降低了其神秘性 。

一九八七年,為慈善目的,王室為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了一檔名為「王室淘汰賽」(It's a Royal Knockout)的真人秀。安德魯王子及當時的妻子、愛德華王子、安妮公主穿上模仿多鐸王朝的衣服,做各種遊戲。真人秀在收視上大獲成功,然王室因此卻被批評為利用特權,用電視行銷自身形象。同時,這種惡作劇似的遊戲讓人聯想王室就是「騙人的把戲」,消解了其神聖性。

英國媒體進入小報與狗仔隊時代後,王室的媒體形象遭遇重創。小報追求突發、出其不意,意圖揭開上流社會的面具,挑戰王室刻意隱藏、密不示人的那部分。查理斯王子的第一任王妃戴安娜,從一開始就是小報與狗仔隊追逐的對象。一九九五年,戴安娜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全景》(Panorama)節目的採訪時,居然指責查理斯王子在婚內出軌,王室如何將其當成生兒育女的工具,卻對她的產後憂鬱症缺少關懷。戴安娜的口無遮攔,幾乎摧毀了王室多年苦心經營的形象。這一採訪為戴安娜贏得「人民的王妃」(the people's princess)的美譽,卻把女王母子置於國人的口誅筆伐之下。查理斯王子的形象一落千丈,王室更被批為冷血。失去了對於媒體論述的控制權後,王室遭遇空前的公關危機。一九九七年,戴安娜不幸因狗仔隊的追逐,殞命巴黎。她的死亡,改變了小報與王室之間的關係,卻給王室留下了永遠的瘡疤。

進入二十一世紀,社交媒體時代到來,多平台,強調與觀眾互動、隨時隨地直播的特色,既是王室形象營銷的機會,亦有失去社會中心地位之虞。二零一一年,威廉王子與凱特的婚禮是王室大型活動第一次通過社交媒體直播。此日,全球有二十億觀眾在多個平台、多個頻道上,包括王室開設的YouTube頻道觀看了直播。Facebook鼓勵觀眾直接參與互動,點擊留言,製造與王室的親密感。二零一八年哈里與梅根的婚禮更是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儘管電視仍是主要的渠道,因為梅根是美國人的緣故,吸引了二千多萬美國人在社交媒體上觀看了婚禮。然而,社交媒體因此也深刻地改變了王室與傳媒的關係。大量利用社交媒體營銷形象,固然使得王室活動亦能馬上成為全球事件,卻同時化解了王室的嚴肅及高貴,其原有的中心地位因此岌岌可危。

醜聞亦不斷來襲。二零一九年,安德魯王子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解釋他與美國富豪愛潑斯坦的關係,並回應一位少女對他性侵的指控,王室再次遭遇打擊,形象跌入谷底。二零二一年,梅根與哈里接受《歐普拉》獨家採訪,揭露王室因梅根膚色偏黑,出身卑微,曾有婚史,且從事演員這一對王妃而言不夠高尚的職業,遭遇王室的種族歧視。他們還談及和女王、查理斯王子、威廉王子、凱特王妃的關係及戴安娜的秘密。哈里站在妻子一邊,毅然脫離王室。

王室醜聞不斷、威嚴不再

之後,哈里拍攝紀錄片,出版自傳,講述在王室成長的煩惱。這顯然又是一次過度曝光王室於太陽之下的媒體事件。今次加冕典禮,哈里王子總算賞臉出席,卻去也匆匆,梅根則不曾現身。在社交媒體時代,王室就算使出渾身解數,也已經無法為自身撰寫媒體劇本,主導媒體形象。

可見,王室與日新月異的大眾媒體的互動關乎王室的形象,關乎認受性,並最終決定君主制在英國的存廢。然而,儘管王室經歷了多次的醜聞,仍屹立不倒,表現出了極大的韌性。這自然應歸功於王室的努力,盡力去適應媒體的進化及社會氛圍的改變,以重獲社會的接納。

新國王的「人民致敬」

查理斯三世的加冕典禮取消了世襲貴族觸摸王冠、親吻君主臉頰的「貴族致敬」(Homage of Peers),改為「人民致敬」(Homage of the People),努力建立與公眾的連結。他在接受加冕前禱告:「以耶穌之名和祂的榜樣,我來不是要受人服侍,乃是要服侍人。」還是查理斯王子的時候,他就一直喜歡評論政治,曾被有些人批評為干預政治。今天的民調卻顯示,更多的年輕人希望他今後能更積極地評論政治,他會聽從嗎?

威廉王子參加完父親的加冕典禮後,亦已開始準備自己的加冕典禮。他希望辦一個與父親的不同、更「現代」(modern)、與公眾更加「息息相關」(relevant)的加冕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