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食」茶與「飲」茶

  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悠長的歷史底蘊,豐厚多彩的內涵,使其在當下依然熠熠生輝,散發着誘人的芬芳,也使茶成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最普遍喜歡的飲品。

  由於華夏幅員遼闊,各地喝茶習俗不同,連同叫法也大不相同。在以功夫茶聞名的潮汕地區,潮州人叫喝茶為「食茶」(潮州話,拼音ziah8 dê5 );而在講粵語的地方,如香港,則稱之為「飲茶」。一個「食」,一個「飲」,突顯了風俗的差異。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潮州人把喝茶稱為「食茶」,足見其重視程度,也難怪要下那麼多工夫來泡茶。從燒水、熱罐(茶壺)、燙杯,到茶葉入壺,滾水沖下,還得遵循口訣所講,「頭沖(第一次)猛猛來,二沖裝唔知」,意即第一次茶湯不要,所以要快手,第二次則要稍為一停,以便茶葉出味。更不要忘「高沖(水入壺)低篩(茶入杯)、刮沫淋蓋」的原則。然後是「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務求使每小杯的茶色分量相同,然後才入口細細品嘗,讓茶香在齒頰之間迴旋蕩漾。

  「飲茶」就不需那麼多工夫。大茶壺裏放入茶葉,開水一泡,大功告成。記得我上次在妹妹家裏小住。一早妹妹就招呼我們:「去飲茶。」我想,食功夫茶還要去外面?到酒樓一看,原來是飲茶吃餐。

  桌面上早擺好碗筷、碟子和厚實圓形的茶杯。服務員端來一壺茶,妹妹給大家斟好茶,輕聲向我介紹:「這家酒樓點心不錯。」接着,向走近身邊推點心車的阿嬸要兩小籠東西。不一會,桌面上差不多擺滿了。蝦餃、燒賣、腸粉、叉燒包……熱氣氤氳、琳琅滿目。大家邊談邊吃,各取所欲。原來,這另一番水土上所說的飲茶,意不在茶,而是一籠籠擺上桌面的「點心」。顧客越來越多,笑聲、問好之聲交織,像江波洶湧,樓面頓時熱鬧非凡。

  港人鍾意的「飲茶」,追求的是點心食品的味道、款式,還有親友聚會輕鬆暢快的歡樂。這確實與潮州人「食茶」的氛圍大相徑庭。功夫茶,名副其實是品茶,香氣、色澤,都須細細品嘗。兩三親友小聚,淺談輕說,似小溪流水,悠悠汩汩。紫砂壺在恬靜的客廳中,伴着主客愉悅地度過時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儘管「食茶」與「飲茶」的內涵有很大區別,但並不構成矛盾和衝突。華夏的茶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於它的包容。海納百川,相互借鑒。今年初,一位年輕文友給我寄來一張紅彤彤的新年賀卡。打開一看,右邊是印有兔年吉祥的圖案,左邊是她用彩筆畫的圖畫:一個小炭爐,爐火正旺,上面放着有把手的小水煲,水氣升騰,旁邊擺着紫砂茶壺和三個小杯。一看就知道是功夫茶具。她不是潮州人,恐怕也未喝過功夫茶。如此心思,表現了她對潮汕文化習俗的了解和欣賞,真讓我這個遠隔重洋的潮州人倍感親切。

  而如今華人移居異地,不管你來自何方,閒暇去酒樓飲茶也已成了華人的習慣。一家人溫馨圍坐,新知舊友聚會,喝茶吃點心,無拘無束談天說地,不亦樂乎。

  有位朋友問我,你現在喜歡潮州功夫茶還是粵式飲茶?我回說:「在家『食』茶,出門『飲』茶,都喜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