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謎底已解開

公元535–536,全球大部分地區,包括中國,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太陽從這一年開始變得昏暗,在盛夏的八九月份竟然下起了雪和冰雹。此後,全球範圍經歷了長達10年的嚴寒天氣。何以536年發生天氣巨變?為何嚴寒持續那麼多年?史家歷來說法是火山爆發,這是最有可能的原因,且並非一個,而是幾個火山大爆發。可惜,歷史學家遍查各地紀錄,始終無法找出536年有哪幾個火山爆發。況且,一般火山爆發,影響不會持續那麼久。

古氣候學家在北極冰川發現,六世紀的冰裏藏有比前後兩個世紀更大量的硫磺。在前工業社會,只有火山爆發才會噴出含有大量硫磺的氣體,將陽光反射出大氣層,造成天氣驟冷。表面上,這似乎證實傳統猜測,火山爆發導致了536年的大災難。可是,進一步研究發現,到543年,即536年大災難後7年,才發生第一宗火山大爆發。冰川的發現反而證明火山爆發並非災難成因。近幾十年,科學家才有足夠技術研究太陽周期性活動,例如太陽風暴和太陽閃焰。日本物理學家三宅芙沙,終於在2012年解開了536年大災難之謎。首先,她研究屋久島上有一至兩千年歷史的日本杉樹,從其年輪中可以找出太陽閃焰留下來的痕跡,準確到可知道哪一年出現這現象。

太陽閃焰發生時,大量宇宙射線製造了碳14以及其他同位素,在大氣層中被樹木吸收,見諸該年的年輪。現今稱其為「三宅事件」(Miyake event)。她其中一個大發現便是證實:維京人在1021年才到達加拿大的紐芬蘭,比史書記載的1001年遲20年。三宅芙沙繼而從格陵蘭和南極的冰川中發現,之前古氣候學家計算北極冰川裏的硫磺年份有錯誤。536年曾發生太陽閃焰,以致該年增加了大量碳14,在大氣層中遮蓋陽光,天氣嚴寒。她還證實,在540547年,發生過兩次太陽閃焰,形成「晚期古典時代的小冰河時期」。

歐洲最災難性一年

往昔,研究古代歷史,總先閱讀官方文獻、民間紀錄、詩歌等等,互相引證,琢磨出史實。可是,文獻經過悠長歲月,往往有散佚、缺失、錯漏、訛傳,難以洞悉全部真相。例如中國三皇五帝和夏朝曾否存在,是否如史籍記載,沒文物佐證,仍然無法肯定。

這百多年來,科學幫上了許多忙,考古學、古氣候學、物理學、瘟疫學、基因和DNA測序、蛋白質體學、光譜測定法等等,都極有助於找尋真相。

現任英國劍橋大學的地理系教授Ulf Büntgen及其團隊,分析阿爾卑斯山古樹年輪發現,西元536年夏天,是過去2000年來北半球最寒冷的夏天,秋收季也下雪。接着10年則是北半球最寒冷的10年,連中國農曆八月都下雪。通常歷史大變遷──即由一個時代進入另一個時代──都會是長時間、緩慢、漸進的。然而,西方史家普遍認為: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us I535年率軍入侵意大利,一舉結束了歐洲的晚期古典時代。

那年夏天究竟發生什麼事?首先,整個夏天沒和煦溫暖的陽光,正午太陽彷彿晚上的月亮。農作物如小麥和葡萄沒光合作用,大量枯萎,以致麵包短缺,引起饑荒。冬天是歷史性嚴寒,加上糧食不足,許多人凍死。過去也有氣候突然轉嚴寒的紀錄,但大多歷時12年便回復正常。不過,這次寒夏嚴冬年年如是,全無消失跡象。536560年的嚴寒,史家稱為「晚期古典時代的小冰河時期」。

恐怖瘟疫

536年的數年後,傳來地中海沿岸發生極其恐怖的瘟疫。一說來自埃及,一說來自印度或埃塞俄比亞。當時,沒人知道這是什麼瘟疫。留存下來的文字紀錄,只有少數人的見聞,後世史家只知道發生了什麼災難,對瘟疫成因、如何傳播等等所知甚少。

瘟疫一降臨,各地農民集體逃荒避疫,農田荒廢,赤地千里,讓饑荒更嚴重。約542年,瘟疫傳至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最嚴重時期,每天死一萬人。3年間,君士坦丁堡40%居民病死,整個帝國三分一人口死於瘟疫,人口由約4000萬跌至2600萬。547548年,牲畜爆發瘟疫。之後,瘟疫稍歇,但557558年、572574年、590年及599年,都發生瘟疫,且傳遍整個歐洲,使歐洲人口大量減少。雖然查士丁尼一世在565年已經病逝,但史家仍稱此為查士丁尼大瘟疫。

歷史學家懷疑這同是在十四世紀摧殘歐洲、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卻未有確切證據。後來,考古學家在歐洲各地──包括英國、德國、西班牙等等──發現六世紀的古墓。到2014年,古遺傳學家為古墓骸骨作基因測序,鑑定骸骨中有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

德國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拜占庭歷史學家Mischa Meier認為:536年是歐洲歷史最災難性的一年,亦是過渡至中世紀的一年。在幾次瘟疫中,許多農村變成空無一人的鬼域,城市癱瘓如死城。王侯貴族、百姓平民,大難當頭,各有各走,中央政府失去全權管治帝國的能力。

541600年,古典時代的社會結構幾乎徹底崩潰了,復常之後,已無法恢復舊制度。

踏入中世紀

在瘟疫期間,人力無法消災,只好求諸神靈。鄉村、城市受瘟疫蹂躪,逃荒的民眾都往寺院避難。醫護自身難保,唯有不怕死的神職人員和信眾,敢於照顧病者和死難者。在寺院,他們得到教會的庇護和救濟。

其次,年年春不暖、夏不熱,日日天昏地暗,死神隨時敲門,民眾飢寒交迫,恍如活在地獄,愈來愈多人相信《聖經》中《啟示錄》預言的世界末日將臨,天主教信眾大增,民眾向聖母瑪利亞求福,舉辦宗教式巡遊。帝王愈無力保護人民,愈無法維持社會秩序,盜賊橫行,強豪當道,人民愈加信任宗教領袖。歐洲踏入中世紀,神權高於皇權,羅馬天主教會取代帝王,成為民眾認受的政治領袖。君權需要神授。

有史學家認為,拜占庭帝國受嚴寒、饑荒、瘟疫和人口銳減的幾重打擊,雖未至於亡國,但國力已大大削弱,以致穆罕默德領導伊斯蘭崛起,建立了第一個穆斯林國家;亦有史學家不同意這個看法,至今未有定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