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建築詩人貝聿銘

  貝聿銘的作品回顧展將於六月下旬在香港開幕。這將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文化盛事。如果能用一種植物來比喻一個人的才華和品格,那麼貝聿銘在我心目中就是一株高節凌雲的常青竹。說到這位享譽國際的建築大師,香港人會立即想到位於中環的中銀大廈,而貝聿銘寄予它的寓意正是竹子 ——節節升高的凌雲竹。

中銀大廈

  古人用詩文詠竹,貝聿銘則以建築詠竹。他的建築語言像詩一樣精粹、優美,結構工整嚴謹,創意揮灑自如,既有行雲流水的韻律,又有抑揚頓挫的節奏。所以,貝聿銘是一位建築詩人。中銀大廈即是他送給香港的一首詩。

  竹文化自古就存在於在中華文明之中,存在於中國人的生活和精神之中。中銀大廈是竹子的象徵,這是現在人人都知道的事。但在貝聿銘講出來之前,人們會把這座現代的、幾何形的摩天樓與中國傳統的竹文化聯繫到一起嗎?

  一般的人很難能從抽象的建築外表上聯想到竹子。誠實地說,我作為一個有建築學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人,在第一次見到中銀大廈時也沒有看出竹文化的寓意。這是因為我有兩個盲點:第一、我把貝聿銘看作是一個美國建築師,忽視了他的中國文化背景;第二、我缺乏他那樣深厚的中國文化修養。其實,中國文化的背景和修養正是貝聿銘建築藝術大廈的兩塊基石。

  貝聿銘能如此嫻熟地把中國傳統元素融進西式現代建築,這並非偶然的靈光乍現,而是長期文化修養的厚積薄發。實際上,貝聿銘經常強調他的華人身份和文化背景。他說:「我是在中國文化中成長的」。「我不能否認我的中國背景對我下意識的影響」。「雖然我在美國住了六十多年,但我還是中國人。我的看法還是中國的看法」。

  因此,如果要深入認識貝聿銘的建築藝術,那就必須要了解他的文化背景。像大多數海外華人一樣,貝聿銘對中華文明和中國傳統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他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時,通過自學來提高中國文化的修養,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身份。他說:「我這一代的中國人都懷有強烈的愛國之心」。實際上,他的赤子之心和桑梓之情也是其建築藝術的一個特點。這在他為中國設計的建築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北京香山飯店和蘇州博物館。他取竹的意象作為中銀大廈的象徵亦是活用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精彩範例。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貝聿銘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和設計技巧。在他的大量作品中,如果要選出三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那麼我相信大多數的建築師和藝術評論家都會投票給三座建築: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一九七八年建成)、巴黎羅浮宮博物館金字塔(一九八九年建成)和香港中銀大廈(一九九○年建成)。這三座建築都曾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爭議。有幸的是,貝聿銘獲得委託方的充分信任和鼎力支持,完成了這三座地標性建築。歷史和事實證明,它們不僅是貝聿銘藝術的巔峰之作,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

  這三座建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採用了三角形的空間和結構。其實,不單這三座建築,在貝聿銘的其他作品中也能見到三角形。儘管他說自己並不偏愛某一種幾何形,但人們還是把三角形看作是他的一個設計特點。那麼,三角形有什麼特別的魅力讓貝聿銘一再採用呢?

  三角形建築空間的魅力在於它能加強透視效果,給人帶來生動活潑的視覺感受。我們熟悉的、常見的建築是四方形的,它在視覺上有兩個透視點。三角形的建築則不同,它有三個透視點,因此可以產生更豐富的、更戲劇性的空間藝術效果。

巴黎羅浮宮博物館金字塔

  除了視覺藝術方面的原因,科學技術方面的優點也是一個有力的理由:在工程力學上,三角形具有結構穩定、堅固和經濟的優點。例如在中銀大廈的設計中,由於採用了三角形結構,鋼材的用量比香港的同類建築降低了四成,同時還可以把樓建得更堅固、更高。

  三角形空間有利有弊,並非適合所有的建築,也並非每個建築師都可以用得好。在這方面,貝聿銘無疑是一位「武林高手」。他在分享中銀大廈的設計經驗時說:「建築師應着重關注建築的形和空間的互動。說到形和空間,就要把光影和人的活動考慮進來……把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便可使人在建築中得到美好的享受。」

  回顧展選擇在香港舉辦首展是再合適不過了。貝聿銘是一位中西文化合璧的華人建築師,而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薈萃的中國城市,兩者的結合是相得益彰,既能突出貝聿銘的跨文化視野,又能強調香港的國際化特色。

  貝聿銘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曾隨父母在香港生活,成名後多次回香港訪問及做設計。他在香港設計過三座建築,除了中銀大廈,還有位於銅鑼灣的新寧大廈和新寧閣。前者是三十層的辦公樓,後者是十六層的公寓樓,均於一九八一年建成。遺憾的是,地產發展商於二○一三年拆除了這兩座建築。如果在六月的回顧展中能看到這兩座建築的圖片和模型,那將是一件好事。

  貝聿銘希望人們如何來看他的建築回顧展?他的回答是:「建築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素,而不是為了觀賞……因此,建築要適應人的活動,使人有尊嚴。這即是我對建築的看法。我希望人們能在我的作品中確認這一點。」這句話雖然是他在二十年前說的,但在今日仍然發人深省。他提醒我們,建築應以人為本,建築師除了要關心藝術,更要關心人,關心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