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國學

中國歷史上不時受到蠻夷入侵,成立政權,但國人從不認為,華夏文化輸於蠻夷;直至晚清,知識分子面對西方軍事、宗教和文化入侵,才覺得事事不如西人。兩宋未能統一天下,南宋更只得半壁江山,遂特別強調華夷之辨。晚清、民國亦如是,特別重視中外之別。那個時代,產生了許多以「國」字為首的名詞,是古代未有者。

國家一詞,古已有之,但並非現代民族國家的意思。漢代儒生、士講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國」只及於華夏帝王管治疆域,降服四鄰的蠻夷為藩屬,才算平天下。古代士大夫有殉國者、為國犧牲者,史書只說他們「殺身成仁」,而非「為國捐軀」。換句話說,個人的道德完成──即死有重於泰山──比為國而死,意義更大。

十三經的學問稱為國學,是民國才出現的名詞,因傳統經學等受西方文化衝擊,故須特別標明,以免受新學取代。十三經是十三部儒家經書的合稱,是儒學的核心文獻,即《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附《春秋》)、《公羊傳》《穀梁傳》《孝經》《爾雅》《論語》和《孟子》。「十三經」的整體性概念成熟於明朝,以萬曆十二年(西元1584年)神宗頒佈詔令欽定《十三經註疏》為完全確立的標誌;是從漢武帝(前156-前87在位)確立五經博士開始,學術潮流與政治權力不斷調整儒家經書名目的共同成果,是儒家經書的最近一次結集。

十三經的內容龐雜,來源及時代不一,主要形成於先秦,既有孔子(前551-479,春秋末期)之前已經長期流傳的古代文獻,也有主要由戰國(前468-221)儒家學者編寫的著述。其中一部份與孔子、早期儒家思想和其他儒家典籍的關係存在爭議, 《春秋》《周禮》《左傳》。更強烈的爭議是所謂的「偽書」問題,如今本《尚書》的部份篇目。

儒家經書的整理、加工、流傳與結集是一個非常複雜且漫長的過程,從孔子用當時已經很古老的文獻教育學生開始,直至十三經完全確立,已經跨越了兩千多年。時至今日,整理工作仍然持續。其間的合稱先後有比較正式的六經、五經、九經和相對隨意的七經、十二經、十四經等,各自涵蓋名目不盡相同的典籍。

儒學是中國從漢武帝(前156-87)到清朝結束(1911)兩千年的官方意識形態、主流學術思想,其提倡的價值觀念、道德倫理是千百年來華人社會日常生活的普遍指導原則。儒學的核心是經學。經學即研究經書、闡發經義的學問。儒家經書既是經學研究的直接對象,也是不同時代各派儒學理論與相應的社會、人生主張及實踐得以成立的根基所在。十三經及其前身五經、九經等,是傳統中國社會和中華文化的基石,與基督宗教《新舊約全書》、伊斯蘭教《古蘭經》在其各自社會及文化傳統中的作用與地位非常類似。

可是國學僅指文史哲,考古、考據等人文學科,數學、天文學、醫學、農學等科學,並不包括在內;錢穆就說過,國學並無前科。晚清之前,學只有一種,何用特別標榜為國學呢?錢穆隨即慨嘆,國學以後未必存在。事實亦然,如今兩岸三地有中文科和中史科,國學課程並非必修。有國學,自然有相反意思的非國學,帶貶義的稱為虜學,包括西學和日本輸入的學問。
另一跟國學有密切關係的名詞是國故,故者,舊也。國故這名詞始於章太炎著《國故論衡》,1919年《新潮》雜誌提出「整理國故」,美國留學回國的胡適定義此為:以批判態度研究國學。由國故產生兩個相關名詞:其一為國粹,《說文解字》云:「粹,不雜也」,即沒帶雜質的米,最好的米謂之粹;與國粹相反的是國渣,即渣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