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印度電影教精你 教育真諦在於品德培養

印度電影《人生起跑線》觸動不少深層次問題,但發行到香港,焦點都集中於「怪獸家長」。其實電影真正諷刺對象是印度沒落精英階層,為上升中的中層階層鳴冤。主角發現不用再向舊精英屈服,也有可能打破現代種姓制度,這才是電影最重要的訊息。種姓是一種社會階層制度,其特點是通過內婚制、繼承的方式傳承某一特定階層的生活方式(通常包括職業、階級、溝通交流習慣、禁忌等)。雖然說許多不同的宗教中都有種姓制度,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種姓將印度社會的人們嚴格地劃分成不同的組別,這一習俗從古時一直流傳至今。印度電影《人生起跑線》(Hindi Medium),開宗名義探討語言如何造成社會階級的人為分割。

沒落的婆羅門

婆羅門是印度教種姓制度的祭司,主要掌握神權和占卜禍福、壟斷文化教育、報道農時季節、主持王室儀典,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電影的諷刺對象就是沒落精英階層,只是為上升中的中層階層擊鼓鳴冤;從主角一家可見他們雖然在月光市場經營不大合法的A貨生意,但單論財力,其實和那些傳統權貴精英階層相去不遠,甚或有過之而無不及。把他們劃分的除了虛無飄渺的言談氣質,就是電影的主題語言。印度作為前英國殖民地,國民能否說出標準英語,確是研判一個人出生的最便捷方式,而不少世家大族雖然家道中落,但依然保留了一口標準牛津腔,就像電影那所排名第一的名校,硬件平平無奇,靠的正是世家大族的成員貴氣。

新興中產階級的挑戰

電影主角雖然是市集大亨,但他象徵的街層包括了整個新興中產階級,他們不少是印度IT新貴,並非傳統精英出生,因為難適應新時代而沒有傳統包袱,逐漸名成利就,乃是主宰社會命脈,由於他們依靠的是適者生存的才智、理工科的技術,以及能夠善用印度人口紅利的網絡經濟,對傳統精英靠「父幹」哪一套可說有先天的抗拒。他們普遍認為自己值得更多社會認同,更高的社會地位,但不是通過玩舊精英的遊戲去爭取他們接納;而是反其道而行,定義自己的時代規則,去證明舊精英的不合時宜。《人生起跑線》的一個最有趣的設定,就是主角最終發現,原來英語精英教育的門檻很低,只要捐幾個錢到公立學校,將校舍翻新,買一些英語教材,窮學生就能學習英語。

似曾相識的女校長

至於電影最具可塑性的,最立體的角色,並非主角夫婦,或臉譜性的代表真善美的貧民窟的窮人,而是哪位名校的女校長,可惜並沒有得到深度發揮,否則定能有更多討論空間。根據角色設定,女校長本身內置窮苦家庭,通過優惠窮人的配額,才得到名校畢業,讀書時備被受歧視。誰不知道自己成為校長,享受了精英階層的特權,卻將教育變成一門生意,參與權貴剝奪窮人學額的密謀、似乎還是 主謀者。

校長角色之所以值得閱讀,除了是反映有印度特色的貪腐文化,還引証了某種古今中外通用的潛規則,他撕毀總理推薦信,趕走買學位的家長,雖然電影沒有交代原因,但我們作為社會生活多年的人,不難明白背後脈絡;不是他不給面子總理,而是根據江湖潛規則,實在太多人找達官貴人、校董、舊生、社會賢達寫推薦信,這些人也不希望得罪人,表面上裝作內者不佢,累積大量人情,但真正希望推薦的會另有渠道私下聯絡校長,於是看見不懂門路的人,校長就可以大模大樣走。同一道理,校長不是不愛捐獻,而是極度需要捐獻,只是捐獻界的潛規則相當成熟,通過哪些中介人,弄那些名堂,都有一個既定程序,不懂規矩的人反正不會是大魚,也就落得奚落他們做自己清廉的宣傳工具。

官僚主義式貪腐

到了最後,即使有學生、家長、老師為人証,指正校長的貪符行為,她也無所畏懼,一來正如她說政客、媒體、警察的子女都是他的家長,大家早已是命運共同體;二來就是被揭發根據印度官僚主義查案、結案,可能需時十多年,往往通過和解不了了之,這更是印度精英階層的強項,《人生起跑線》的主角作為商人,自然知道箇中巧妙,導演才不會像哪些講求惡有惡報的樣板戲,安排一場官司,將女校長收監,製造不符現實的童話高潮。結局其實毫不勵志,卻總算寫實,在印度大受歡迎的原因也許存在於此。

怪獸家長

從香港觀眾角度,可以說幾乎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就讀名校,將來有所成就。影片中的母親米圖也不例外,早早開始催着老公拉吉實地考察當地前五所名校。學校間拼的是資源和地位,家長之間的博弈也不過如此。於是,子女間的教育也隨着影片的主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上升為「階層區化、貧富分化」的社會問題。

「學區房」在這問題上可謂「首當其衝」。想要闖進一片名校區,夠不夠格,先來看看硬指標:你在那裏買房了嗎?這道看似公平的招生硬杠,足以驅逐掉一大片買不起學區房的中下層。而影片中身為舊街區服裝店的老闆拉吉,雖然不明白妻子米圖為何要擠破腦袋送女兒進名校,但還是禁不住老婆將女兒未來有可能成為「吸毒犯」的假設與現在的擇校掛鉤。於是,他們選擇了最簡單、非暴力的方式,直接買房入住名校區。

不過,擁有「學區房」也只是拿到了在名校門口排隊的資格。這一點,直到拉吉淩晨排隊來拿入學報名表時才發現:他以為的早,遠遠及不了隊伍中熬夜守候着的那些家長。而這一點,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說,或許並不陌生,有的地方甚至從幼稚園開始,就面臨排隊搶名額的緊張。

但這只不過是參觀名校入場券的開始,接下來的戰役不只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更是考量父母經濟實力、學歷修養的階層之戰。就像影片裏說的,「你筆下的任何一個字和嘴上的任意一句話,都有可能毀了你孩子的前途」。所以「膽戰心驚」這四個字,不僅僅是螢幕上這對父母在學校筆試面試時所呈現出來的狀態,也是現實中許多家長面臨孩子入學考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可惜這般不辭勞苦,換來的卻是「學校不想錄用店舖老闆的孩子」這樣不予以尊重的拒絕理由。換而言之,「拉吉,你的孩子想讀名校,先看看你自己夠不夠格吧!」

可是父母的資歷和他們的孩子又有何相干?如果教育是信奉所謂的「出生論」,那還要教育又有何用?如果教育只是為了階層固化,誰還願意相信教育公平這四個大字?不過戲劇性的是,拉吉未能送自己的女兒皮雅入讀名校,反倒無意幫了他店裏那位下層階級的孩子。也就是那時,拉吉才知道:名校也必須遵從印度政府的教育公平計劃,留25%的入讀名額給貧困生。

政策顧及到下層階級,卻鮮有考慮到大多數的中層階級,而這部分人也成了教育兩級分化進程中最無奈也最不甘心的一批人。沒政策優惠也沒辦法,心累之餘唯有頭破血流地奔波甚至不惜付諸能力以外的代價。這是現在中國大陸、香港教育界都面臨着的棘手現狀,暫且叫它「被忽略的中產子女教育問題」。或許有一天,各地政府會意識到,一個真正公平的政策在兼顧兩頭的同時,必須穩住中間平衡兩端的重要勢力。

暫不深究這一隱患,回到劇情本身:拉吉夫婦為了女兒前途,不惜造假奪取那25%的名額,甚至將家搬進了貧民窟,做足戲份,騙前來家訪的校方代表。不過,扮窮似乎比裝富更難。像電影裏說的,「如何在貧困中生存是門藝術」。它像一種遺傳病,隨着下層階級的基因,幾世幾代都難有翻身的機會。唯有抓住那25%的機會,他們的孩子們才有可能有那麼點改變他們命運的希望。不過,這個希望也可能隨時破滅,畢竟學校這個小社會裏到處充斥着階層排斥,校園管理上也可能碰到個唯利是圖的生意人校長,還有鑽空子強佔窮人名額的那些偽窮者。

還好拉吉沒有忘記他的出生,亦沒有忘記他的原則。當貧民窟那位教他如何適應窮人生活的鄰居,選擇相信他,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撞車,為皮雅博得入讀名校的課外費用後,拉吉的心被救贖了。而當25%的結果裏有自己女兒卻沒有那位鄰居的兒子時,拉吉的自責心和愧疚感再也無法使他為自己女兒的入讀名校而有絲毫喜悅了。拉吉和米圖醒悟的時候已經晚了,他們的錯已經無法彌補,唯有通過幫助那位鄰居兒子所在的公立學校來獲得一絲救贖感。可是,他們自以為的救贖在那位鄰居登門拜訪後徹底破滅。對於一個有尊嚴的窮人來說,他們渴望的是公平,他們信任的是真誠,可是拉吉和米圖的一再欺騙與演戲,叫那位鄰居徹底失望。「你這不是做慈善。我們不需要施捨!」那位鄰居的話,我想也會刺進那些因做過虧心事而有目的行慈善者的心裏。畢竟這不叫救贖。真正的救贖是在受害者決定給你一條生路的時候,像拉吉那樣,毅然決然地堅持早該走的對的方向:走進校長辦公室,坦白一切,要求學校將名額還給本屬於他的人,而讓自己女兒退學回到本不屬於她的位置。

電影甚至更大膽些,就在校長撕下真面目,稱教育不過一筆生意,勸拉吉現實些的時候,拉吉依然堅守內心,最終選擇在舞臺上撕掉這位偽教育者的假崇高面目,並當眾承認自己過去犯下的錯誤,承擔過去的一切欺騙行為,同時道明了內心最真實的反思。教育,應該是學校的幸運,而不是孩子們的幸運。如果學校的人格教育只不過是口號式的喊喊,那還不如回到平民窟,最起碼學到的是生活裏真誠的「分享即是關愛」。最後,米圖也是迷途知返,她不但沒有埋怨她的丈夫,反而將女兒皮雅送去了她之前一直看不上的公立學校。這一點出乎拉吉意料,但米圖的回答也是意味深長:「因為我以你為傲,所以我希望女兒也像她爸爸那樣勇敢。」是的,公立學校培養出了像拉吉那樣有自我反省意識,並能挑戰權威,勇於承擔錯誤的學生,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塑造作為人的品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