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香港政改意想不到的局面

 
香港政治發展正面對一個弔詭的局面:泛民的議員在激進派的綁架下, 堅持全力阻止政府的政改方案, 但最新的發展顯示, 他們發現這樣的策略不僅違背了我們沉默大多數的意願, 並且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失去了將他們最痛恨的敵人梁振英拉下馬的機會,這是我之前在《革命 Vs 》預料到的。
香港沉默大多數的核心價值, 就是法治的保障、經濟繁榮、機會平等和消除貧富懸殊, 反對港獨。他們支持香港走向民主的道路, 但卻不能以這些核心價值作為代價。他們認為當前的政改方案, 儘管被標籤為「袋住先」, 但其實是一項突破, 先拔頭籌, 先馳得點, 如果實現, 就會改變政治生態,煥發香港發展的正能量,而不是在現存的體制下不斷內耗。
在未來的選舉中, 泛民如果不改弦易轍, 勢將面對選民的懲罰, 流失現有的席位。事實上,曾參與佔領運動的泛民正面對兩難的困局。港府的政改方案如果在立法會被否決, 五百萬選民投票選特首成為泡影, 那麼現存的一千二百人「小圈子」投票的制度持續,梁振英肯定當選連任。
因而泛民有識之士發現, 如果讓政改方案通過, 泛民還可傾全力支持葉劉淑儀、梁錦松、陳智思或沈祖堯等可能出馬競逐的候選人, 擊敗梁振英。若泛民在「堅決反對」的心結下, 找不到下台階, 最後成為變相支持梁振英連任的功臣,成為巨大的歷史諷刺。
葉劉淑儀和梁錦松都是建制派的大將; 而沈祖堯則是名重士林、各派都可以接受的中大校長。他們現在都沒有公開表態要選特首, 但也被政壇視為熱門候選人。如果他們真的出馬, 肯定可以為香港政局帶來一泓活水, 打破兩極化的僵局。
而關鍵是誰可以掌握香港沉默大多數的意願? 這是研究香港政治必須面對的命題。在歷次民意調查中,反對佔領運動的市民群體都是香港民意的大多數,但由於某些媒體的操弄,這些沉默大多數似乎成為「沉默」的一羣,被標籤為邊緣化的力量。
但正如魯迅所說, 「不在沉默中發聲, 就在沉默中滅亡」。香港民意在佔領運動事件中全面逆轉, 最後不甘沉默的力量, 終於展現爆發力。他們對於長期佔領道路、影響民生的運動充滿厭惡, 因為這損害到市民的切身利益, 動搖了香港珍惜的法治。他們不僅支持警方清場, 並且當一些學生激進派走到基層社區去宣傳, 地方民眾都自發地反擊, 嚴加責斥。隨後佔領運動激進派的「鳩嗚購物行動」更是被路人責罵, 被視為「軟性恐怖主義」, 使得香港陷入無政府主義的邊緣。
當前的政改方案的命運如何, 也可能決定了泛民的命運。如果他們聆聽沉默大多數的聲音, 不再被激進派牽著鼻子走, 巧妙地讓這方案通過,特別是走中間溫和路線的泛民,有可能爭取讓其他候選人上台的機會,那麼泛民的政治生命,反而可以開拓第二個春天。
若政改通過,泛民可支持葉劉淑儀、梁錦松、陳智思或沈祖堯等擊敗梁振英;否則即變相支持梁連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