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移民外國


早前撰文《變幻才是永恆》中關於落葉歸根一節,說明上世紀移民潮,部份「太空人」讓妻子兒女首先移民自己留流港抓銀,局勢轉好再考慮全家回流。但近來移民模式有變,多是因為家長憂港自由,擬讓子女盡快到海外讀書,故舉家移民當地。

從事移民顧問公司的朋友說:近來香港移民海外的增多,主要是中產家庭。他們多首先送子女出外,香港一些名校因此招生的情況沒有以前的踴躍。他言下之意,雖然生意多了,但多多少少為香港未來而憂。

其實,這不是甚麼新聞,香港是移民社會,去年動亂把香港素來平安、安穩的局面打破,也使不少人潛伏的反中仇中情緒爆發起來。在去年示威暴動之外,今天還是同情和支持港獨。對一國兩制,對中國的發展失去信心,更趨向於移民。

對我來說,卻是喜多於憂。當然,更多人留港建設,會是好事,但既已離心,倒不如離去,便少了在港心懷怨恨,伺機破壞的風險。對香港與中國沒有歸屬感的,就讓他們早早移民外國,去圓他們夢寐以求的外國夢罷了。

香港少了這批中產家庭,便騰出空間來。名校少人爭,更多學子,不論出身,便有機會進名校受教,不使一些上流及中產階級以世襲方法壟斷這些學校學位,也使這些名校少了近親繁衍,有機會重振聲譽。

大學方面,移民也騰出學位,讓不少中下階層的子女,有機會入學。國內外經驗顯示,家庭背景往往決定入學能力。有能力的中產家庭子女離港升學,中下階層子女便多出機會。加以中產移民,社會上的中上職位也多了空缺,二者都有助社會流動。

上一次大移民是中英談判之後,也正是社會流動加快的時候。由上一次至今次,差不多二三十年,由於去工業化和本地經濟增長緩慢,社會流動凝固,帶來不少問題。能有位居高位的中產和專業人士棄職移民,正好稍紓香港升遷和社會流動的結構難題,屬求之不得的好事。而且,這些移民他去的,對香港往往藕斷絲連,未必會把香港的資產賣掉,也會經常返港,在外也會消費香港的產品,實質是擴大了香港的市場,在海外多了與香港有關連的人脈。

移民外去的港人,在離鄉別井之後,特別是在今後中美矛盾加劇,但中國內地仍然發展飛快,正好給他們反思移民之意義。

近年,早年移民外國的港人,在退休之年,不少返珠三角(如中山)安度晚年。他們不回香港,但在中山退休,便與香港為鄰,實質回到大香港範圍,也一改他們早年恐共仇中移民的態度。

他們的子女也有不少回內地及香港發展,多了外國公民身份並不帶來優越,但香港及內地機會巨大,遠比歐美為勝,也有放棄外國國籍,安居內地。走了一遍外國,才會知道家鄉好處,政治恐懼不過是無知和缺乏智慧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