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

全球缺「芯」

 

綜合《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日本經濟新聞》報道:2021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國際晶片巨頭的產業戰略調整,全球電子行業深陷芯片短缺危機。《日本經濟新聞》指出,這場危機的開端,是美國政府去年對中國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科企華為等發起惡意制裁。中芯國際難以對外提供芯片,加上疫情期間手機電腦需求激增、汽車行業復產、日本和美國半導體工廠因自然災害關門等因素,形成了一場完美風暴,最終導致全球缺「芯」。

中國台灣的台積電是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業務佔全球份額約五成。中芯國際等中企將被華府制裁的消息傳出後,大量訂單湧向台積電,導致其罕見地自去年7月就進入繁忙期。隨後,由於中國汽車市場恢復繁榮,各大車企決定10月前後開始增產,車載半導體供應商只好匆忙向代工廠發去訂單,令產能更為緊張。

業內專家分析指,全球芯片短缺最快也要到今年6月底才能緩解,而徹底解決可能需等到年底。蘋果、三星、高通紛紛表示,旗下手機等產品交貨受到影響。大眾、豐田、通用等車企亦被迫停產或減產。

芯片危機爆發時,首當其衝的是汽車製造業。數據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表示,截至1月底,全球各大車企共計推遲28萬輛汽車生產,而今年一年車企恐因芯片荒減產130萬輛車。彭博社報道稱,汽車製造業將因此損失高達610億美元的營收。

雪上加霜的是,日本福島東部海域2月中旬發生地震,迫使信越化學、瑞薩電子等在當地的工廠暫時關門。瑞薩電子是車載芯片主要供應商之一,恐加劇供應短缺。與此同時,美國得州遭遇罕見暴風雪侵襲,電力供應告急。該州奧斯汀市是全球第二大芯片生產商韓國三星的製造中心,當地兩家三星工廠佔三星總產能的28%,但均因暴雪停產。主要生產車載芯片的荷蘭恩智浦公司,亦被迫縮減奧斯汀工廠的生產規模。

美國通用汽車已在堪薩斯城工廠裁員1500人。《金融時報》報道稱,缺「芯」已在美國國內引發政治危機。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地方分會主席布朗表示,即便在正常時期,被通用解僱的工人也會遭到嚴重經濟打擊,更何況是在疫情期間。226日,密歇根、俄亥俄等8個依賴汽車製造業州份的州長聯名致信美國總統拜登,要求聯邦政府向芯片供應商施壓,為汽車行業提供更多芯片。

然而,拜登政府拒絕承認他們制裁中企的行為損人害己、是引起全球芯片荒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圖謀進一步與中國「脫鈎」。224日,拜登簽署行政令,要求審查包括半導體在內的供應鏈,提高「美國製造」佔比。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聲稱,在國內生產芯片,可保障軍方等重要行業所需芯片供應,從而保衛「國家安全」,並藉機要求政府撥款。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稱,拜登政府計劃不顧國內眾多企業反對,於本月強行推動實施前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對抗中國科技威脅」法規。這項規定授權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涉及科技的商業交易,以保護美國國內供應鏈。商務部估計,新規將影響約450家美國企業。

美企擔憂去年微信、TikTok風波重演,他們將面臨更繁瑣的交易程序,甚至被迫替換已投入使用的設備。科技、電信、金融等各個領域的美國企業均指出,該規定恐將扼殺創新、削弱美企競爭力,並希望拜登政府延後實施新規,重審對華科技政策。由亞馬遜、沃爾瑪等巨企行政總裁組成的「商業圓桌」組織早先表示,新規根本行不通。

波及的行業

汽車製造業

去年早期,汽車行業在疫情衝擊下訂單大減,重新開張後卻發現忙於生產手機芯片的代工廠無法及時處理他們的需求。大眾在中國、北美和歐洲的工廠都因此減產或停產。通用2月在美國堪薩斯城工廠裁員約1500人,福特亦開始減產。

有危有機:隨着全球範圍內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進程的加快,國際知名汽車企業不斷加大對華投資合作,有效推動了中國配套產業鏈的完善提升,促進了技術進步,帶動了就業與經濟增長。中國企業也在與國際高手「過招」的競爭中,提升了技術水平、磨鍊了競爭本領,一些創新能力不足,適應能力較差的企業將會面臨「出局」的風險,兼併重組、優勝劣汰的進程可能加快。因此,在中國政府看來,只要中國把握住龐大的市場,在中低端市場不斷積累利潤,在高端市場不斷取得突破應用,在產業上不斷優化追趕,中國就一定會完成產業的轉型和升級,並且不會擔心個別中國企業在競爭中的失敗。對於中國來講,這只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而中國政府甚至在有意在加快這一過程。

手機、電腦、遊戲機

今年第一季,蘋果包括iPhone12系列、MaciPad等產品均遭遇芯片供應不足問題。三星1月警告,DRAMNAND記憶體芯片供應緊缺,恐影響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交付。

索尼新款遊戲機PS5和微軟最新的Xbox,亦因芯片緊缺而供不應求。

美造「芯」壯志難解車企近渴

綜合《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報道:汽車製造業受全球芯片荒影響最為嚴重,通用、福特等美國車企被迫裁員減產。美國總統拜登224日簽署行政令,要求審查國內半導體芯片供應鏈,並承諾將尋求撥款370億美元,解決美國缺「芯」問題。然而,有分析指出,華府採取的措施遠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內無法改善汽車業困境。

拜登政府將芯片與國家安全掛鈎,並宣稱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是加大對國內投資,在本土生產芯片。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等團體對此表示支持。但多名分析人士指出,此舉針對的是高端、應用於軍事的芯片,而汽車行業需要的芯片使用較陳舊技術,尺寸也不一樣。

新冠疫情剛開始蔓延時,全球經濟都受到打擊,汽車需求量也開始下降。去年二、三月份,很多汽車零件供應商取消芯片訂單。然而,隨着中國迅速控制住疫情,汽車市場比預料更早恢復。當車企再向芯片代工廠下單時,卻發現工廠正滿負荷運轉,製造利潤更高的手機、電腦用芯片。

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台積電1月表示,車載芯片僅佔其2020年第四季營收的3%,而智能手機和高性能電腦分別佔到51%31%。即便汽車行業再三呼籲政府重視芯片短缺問題,芯片工廠也並不願意將有限的產能分給不賺錢的車載芯片。據傳有意在美國設廠的台積電和三星,也傾向於生產手機、電腦用芯片,且至少等到2023年才能投產。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讀書有用嗎?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自幼受父母薰陶,「唔讀好D書聽乞食!」最終因怕做乞兒,入到大學讀書,冇令父母擔心;做教師要教學生讀書,有錢養妻活兒,不用乞食。但究竟讀書真的是有甚麼用?當年沒有深思。

       好像每個人或許問過自己同樣問題:讀書有甚麼用?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關鍵在於你如何定義「有用」。
  對這一代的「怪獸家長」而言,他們要求短期內達到看得見的效果。看得見,最直接就是成績、證書或獎項。不管是學音樂學美術,練游水練田徑,都是為了在比賽上超越對手,然後憑這些成績考入名校,就算考不上,起碼是寫得出來的履歷,這才叫「有用」。
  但當怪獸家長愈來愈多,都把孩子送去「增值」,這些「有用」的活動就失去了價值。就像五十年前大學畢業生很吃香,因為市場上沒幾個人讀過大學,現在大學畢業或鋼琴八級滿街都是,根本「拿不出手」。從前的精英,如今只是「無用」的陪跑者
  你以為有用的履歷,一張看得見的證書或獎狀,遠遠比不上看不見的智慧和領悟,這些量度不到的東西,才讓你的孩子更突出,更能活出自己的價值。
  學琴不是為了考級,而是陶冶性情和培養審美;練田徑不是為了獎牌,而是強身健體和鍛煉意志。
  回到原來的問題:讀書有用嗎?
  如果讀書之用只在書本上的知識,成績好的學生應該更「有用」,不及格的同學注定一生都失敗,但我們都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讀書學的應該是課文以外的東西,數理化是邏輯推理,文史哲是辨是非審美醜,這些東西才能區分開拿着同一張畢業證書的每個人。
  曾經,政府宣傳片有名言:「求學不是求分數」,卻沒告訴我們求甚麼。今天假如有記者問楊局長,你猜他會怎樣回應?

 早前寫過片言隻語,《一命、二連、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和《讀書》,其實都是有異曲同工之處。引述如下:

 …為善須得窮理,那便關乎讀書。古人談讀書,並非強調學歷,而是說要讀聖賢書。五讀書,便關乎通達明理。書是文字的盛器, 文字記錄發生了的事,或者是記載作者發見了的思想和言語,所以, 讀書其中一項重要的思想活動,便是以史為鑑。歷史上, 各行各業都有一些精英之士,能將他們的智慧, 出口成文,留給後世盈千累萬的金句箴言,讓我們不時咀嚼回味,仍覺齒頰留香。... 

 …讀書之可以增加我們思想之深度,這可以讀者與著者之心靈之鏡之光明,互相滲透,則光之強度增加,來作比喻。但最好是以不同凹凸之度的鏡子互相反映,則可看見我們原看不見之事物作比喻。我們都知道,顯微鏡與望遠鏡之所以能使人看見更細微更深遠之事物,乃由於利用凹凸鏡之互相重疊,乃能使光線深入事物內部,將事物內部之情形,清楚的反映出來,為我們所見。但是我們常不知讀書正是使我們心靈自身化為重疊凹凸鏡之一,而使我們之聰明智慧的光輝,能照察到更細微更深遠的自然宇宙人生社會之事物與真理者,由此才培養出我們思想之深度。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廣深港磁懸浮通道

 

  上日博文《高速磁懸浮列車》提到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通道,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大約3.6小時便可到達首都,這比高鐵的用時還要少上一半時間。時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兩周年,廣州市24日召開推進全球重要交通樞紐建設情況發布會。備受關注的廣深第二高鐵與廣深港磁懸浮預留通道的規劃線路首度亮相,分別經東莞、南沙,再經深圳連通香港九龍。相比目前穗港間高鐵最快約47分鐘,未來廣深港磁懸浮可望將行程壓縮至20分鐘左右。而且,這兩大新通道將穗莞深的中央商務區、自貿區、開發區及高新區等灣區經濟引擎區域串聯起來,直接打通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助建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

  「為推動廣州與灣區城市從『互聯互通』走向『直連直通』,《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從戰略層面系統謀劃大灣區交通一體化格局,打造灣區『306090』交通圈。」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姜莉在發布會上稱,規劃廣深第二高鐵等線路,加密珠江口過江通道,打造廣深30分鐘交通圈,即30分鐘可到達佛山、東莞、深圳中心城區,60分鐘可到達灣區其他城市中心城區,90分鐘可到達省內其他城市中心區;與深圳「雙城」聯動,實現「雙城」生活「說走就走」。

  據姜莉公布的規劃圖顯示,廣深港磁懸浮預留通道曝光,這也是該通道首度在官方規劃上亮相。該通道的線路跟之前外界熱傳的起於廣州白雲機場的多個備選方案不同,也跟最熱門的「廣州東站─東莞蛤地站─深圳香蜜湖站」方案不一樣。該通道從廣州東站引出,南向進入南沙區,在南沙樞紐站與廣中珠澳高鐵、深茂鐵路等線路交匯,再經南沙龍穴島跨越珠江口,途經深圳南山在西麗站旁經過,最終抵達香港九龍。

  「從廣深港磁懸浮的線路設計看,未來高速磁懸浮網絡將吸取以往高鐵新城的教訓,避免在偏遠的郊區設站點,而首選在中心城區或經濟引擎區。」廣東交通業界有關專家對傳媒報導,高速磁懸浮填補航空與高鐵客運之間的旅行速度空白,按照時速600公里計算,穗港的市中心之間通達僅需20分鐘左右;而且該通道規劃線路將廣州、深圳及香港的中央商務區連接起來,必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專業人士群體、資金及信息流更便捷地互聯互通。

  相比廣深港磁懸浮預留通道經南沙南下,廣深第二高鐵最新規劃線路圖經東莞松山湖,抵達深圳機場東站,而且設有高鐵線對接深圳北站、西麗站,連通廣深港高鐵到香港九龍。可見,兩者是各自的線路,而且廣深第二高鐵的沿線站點亦得到官方規劃首次明確。還值得關注的是,這兩條新通道將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開發區、南沙自貿區、東莞松山湖、深圳南山及前海自貿區等區域串聯起來,打通廣深港澳科創走廊,推動創新要素加速流動聯動,撐起大灣區的創新「脊樑」。

  此外,廣深港高鐵亦將加速延伸到廣州中心城區。廣州市發改委副主任周青峰表示,廣深港高鐵廣州南站至廣州站聯絡線的規劃線路已明確,將實現廣州與香港中心城區1小時快速通達。姜莉透露,廣深港高鐵廣州南站至廣州站聯絡線已列入《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未來廣州中心城區30分鐘可以到達佛山、東莞、深圳中心城區,60分鐘可以到達灣區其他城市中心城區。

春牛圖


  春光處處,春意盎然。新春到來,香港很多家庭掛起了《春牛圖》,寓意着豐收的希望,幸福的憧憬以及對風調雨順的祈求。

  《春牛圖》是中國民間最常見的吉祥圖案,也是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喜聞樂見、長盛不衰的繪畫內容:一頭牛和一個牽牛的牧童,是圖畫的主角;一首與春天有關的小詩,或是景致的白描,或者美好的祝願,抑或積極向上的人生啟迪,配在右上方,帶給人詩意的美好。

  從小到大,《春牛圖》除了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民間習俗更多的了解,更教會了我在詩詞中欣賞春天的意境、品味詩意的人生。我最喜歡的有兩首:

  一首是宰相張九齡的《立春日晨起對積雪》:「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裏梅。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立春到了,天氣就要轉暖,青竹、梅花長得更歡,開得更盛,播種五穀的日子就要來到。

  我尤其喜歡「今年迎氣始」,年少時每每吟誦,總有種生命的成長與春天的腳步踏在同一個節拍的感覺,內心升騰起氣衝雲霄的豪情,情不自禁地謀劃新學年的學業和各種興趣班,得意滿滿。

  到了中學,有一年春節,家中的《春牛圖》貼紙上,印的是杜甫的《立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我反覆吟誦,非常喜歡。

  詩人在立春之日回憶往昔兩京生活,悲傷之中有倦於羈旅的懷鄉之愁,也有對兩京繁華不再的家國之悲,亦包涵了個人身世之感,深沉曲折地表達出對故國的無限眷戀。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家國情懷的分量。

  牛年來到,春天開啟,想起與《春牛圖》有關的生命點滴,吟詠這些立春詩句,心頭蕩起的是暖暖春意,更有詩意人生的況味。

術數家如何看「春牛圖」

「春牛圖」暗藏密碼,不僅是天氣預測,還預示了當年及來年的經濟情況,諸如失業率、生產成本、銀根鬆緊等等。

牛年說牛,當然先說「春牛圖」,中國曆書《通勝》每年都會刊出「春牛圖」,圖中牧童穿鞋還是赤腳,即預示了當年的天氣,讓農民得知降雨量、穀物收成等情況。但術數家蔣匡文博士表示,其實「春牛圖」暗藏密碼,不僅是天氣預測,還預示了當年及來年的經濟情況,諸如失業率、生產成本、銀根鬆緊等等。

「中國古代由皇帝頒布的曆法,稱為《時憲曆》,乃對來年經濟、民生、人力生產成本的預測,當中就有以『春牛圖』作顯示形式。」蔣博士指出,他收藏「春牛圖」由1982年至今,閒時以當年經濟情況或所發生的事對照印證,發覺頗為準確,因此,他認為「春牛圖」對前瞻未來一年頗有用處。今年適逢牛年,故將自己歷年研究所得,寫成小書《春牛圖密碼解讀》,將當中牛身顏色預示的秘密、論斷一年經濟情況的字句,逐一臚列解讀,以作為中國民俗文化的一課通識。

春牛圖下的文字解說:「行纏鞋褲俱全,右行纏懸於腰」,即是全身衣褲和鞋都齊全,所以芒神有穿衫褲和鞋子。

今年211日(年三十)將會出現六星連珠現象,疫情會開始減退放緩,尤其2月至6月,經濟漸漸有復甦迹象,但6月至9月、11月有波折,大家宜小心提防。

2021年春牛圖預示

未說來年,先回顧過去一年。蔣博士表示,春牛的頭身腹,各顯示不同地勢的區域,而當中顏色之不同,亦顯示了所會發生的不同情況。「據2020年(庚子)的『春牛圖』所示,春牛是『頭白身黑腹黃』,身黑即顯示全中國平原地域有大雨,正好印證2020年四大河流平原大洪水的局面。」蔣博士再以2020年的牛頭是白色為例說明:「白色屬金,代表兵刃,牛頭代表高原、高地。2020年有中印邊境之爭、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大戰,都是位於高山地域,何其巧合抑或與此兆有關,極堪細味。」

然則,2021年(辛丑)「春牛圖」又顯示了甚麼情況呢?

「其實,早在2020年的『春牛圖』已顯示失業率颷升,當中一句『十一牛耕地』,同樣在2021年的『春牛圖』出現,換言之,今年的失業情況將會持續,所謂『十一牛耕地』,即出現爭食的情況。至於顯示2021年經濟環境的字句為『一日得辛』,辛是陰金,亦即指巿面流通的貨幣,預示銀根將會收緊,那麼做生意者就慘了:第一、借貸難;第二、做生意或收唔到錢。在國際方面,我比較擔心美國巿場。」蔣博士指,2020年是「五日得辛」,故可見股票巿場依然興旺,辛多即預示銀根較鬆。

69月或有波折

此外,預示2021年生產成本的字句為「蠶食一葉」,顯示生產成本下降,可能由於商舖結業、失業率高,業主願意減租,有利小商舖經營。

銀根緊絀、失業率颷升,那麼,2021年係咪無運行呢?

蔣博士搖搖頭說:「我等學術數的,又不是這樣看。中國人叫這些做『危機』,有危才有機,2003年置業的,有哪個單位不升值?正所謂『否極泰來』,只要有思維,在逆巿中也可以找到機會,正是有危,才可以上到位,能夠前瞻未來,就能積谷防飢。」


談到移民潮,蔣博士說,香港地薄唔留人,「香港耕土很淺,掘兩掘就是沙,接着是風化石,然後就花崗岩;北京不同,我看過掘咗三層單位咁深都還是土,這就是地厚。香港地薄,幾乎每20年一次大移民,但這也是一個機會,譬如有移民潮,你咪有機會執平樓,或者升上更高的職位,像我投身社會時,也剛好是移民潮,以及國家改革開放,很多人北上工作,我在職場上也得益於此。」

事實上,心態決定一切,蔣博士笑言,年年這麼多人算命,實際這是一道心靈雞湯,抗抑鬱藥,俾自己心靈一個吉利的希望。「2021年並不是這麼差的,要留意的是今年211日(年三十)將會出現六星連珠,包括太陽、月亮、水星、金星、木星及土星,疫情會開始減退放緩,尤其2月至6月,經濟漸漸有復甦迹象,但6月至9月、11月有波折,大家宜小心提防。」

2022年春牛圖解說

至於疫情何時可退?蔣博士表示,疫情初發時,他已私下跟友人說,此疫最少3年才可消退。「2022年將可復甦,預示壬寅年經濟情況的字句為:『七日得辛、五牛耕地、蠶食六葉』,即銀根開始放鬆、就業情況改善,經營成本也會隨之上漲,不過要提防或再有禽流感、豬流感等出現。」

2021年2月23日 星期二

“毅力”號捕捉到的景象和聲音

美國火星探測器「毅力號」上周成功登陸火星,美國太空總署(NASA222日首度公開它高速着陸一刻的高清片段,以及在火星首次收錄到的風聲微響,讓身在地球的人們能身臨其境般,感受毅力號登陸火星瞬間。

隕石坑收集樣本 尋生命迹象

毅力號原本配備6部高解像度攝影機,以從不同角度拍攝它進入火星軌道、降落及着陸過程。不過,毅力號降落耶澤羅隕石坑期間,只有5部攝影機正常運作。影片長325秒,由毅力號降至距離火星表面11公里的上空開始拍攝,可見紅白相間的降落傘打開,底部隔熱罩之後脫落,毅力號則脫離火箭,在塵土飛揚下慢慢降落耶澤羅隕石坑。

毅力號是首個可錄音的火星探測器,但着陸當日因唯一的收音麥克風故障,故未能收集有用資訊。着陸兩日後,即上周六成功錄下聲響,NASA科學家形容是人類首次聽見「火星之聲」。第一段錄音錄得火星上的微弱風聲,第二段錄到較清晰的颼颼風聲。

毅力號成功着陸

另外,毅力號還拍攝了耶澤羅隕石坑的360度全景圖,配合有史以來首段火星風聲錄音,NASA助理署長澤伯琴指是人類不用穿太空衣就能體驗登陸火星的最好機會。毅力號未來兩年將收集火星岩石樣本,尋找火星生命迹象。

毅力號將耶澤羅隕石坑表面的圖片傳回地球

以下視頻和音訊顯示出毅力號捕捉到在火星表面著陸時第一批的景象和聲音:

2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佈了上周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在火星表面著陸時拍攝的視頻和音訊。 一段大約三分鐘的視頻展示了毅力號進入、降落和著陸的最後幾分鐘,還有一段音訊檔描述了火星表面刮大風的聲音。 視頻中,毅力號降落在由火星表面強大的火箭發動機掀起的沙子和小岩石組成的漩渦中。根據NASA的說法,位於飛船三個不同元件上的五個攝像機收集圖像,兩個麥克風捕捉聲音。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將部分視頻和音訊分離出來,並放慢了速度,來解釋毅力號捕捉到的第一批景象和聲音。



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高速磁懸浮列車

29日,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發佈了《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公眾版,對未來十五年的國土空間安排進行瞭解讀和展示。

在這其中,一條有關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資訊頗為引人關注,那便是為提升城鄉居民出行品質,廣東首次明確提出將在省域空間內預留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和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這兩大通道。

如若成真,按照目前的估算,乘坐滬(深)廣高速磁懸浮大約2.5小時便可實現深滬兩市互通,而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大約3.6小時便可到達首都,這比高鐵的用時還要少上一半時間。

回顧磁懸浮技術被引入中國後的歷程,其中既有亮點,也有波折。不過,隨著中國近年來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飛速發展,進一步帶動了磁懸浮研究的進步。目前,設計時速600公里級的高速磁懸浮列車實車不僅已亮相,該車的研製和試驗工作也將正式展開。

未來,中國磁懸浮也有望同中國高鐵一樣,共同成為我國軌道交通中風馳電掣的“中國速度”。

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

廣東首提建設兩大磁懸浮高速通道

據報導,此次發佈的《規劃》中提到,按照廣東省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約115萬的增長速度,到2035年,這一人口數估計將達到1.3億。其中,珠三角地區人口屆時將從2018年的6301萬增至8440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90%。

為此,《規劃》提出了一系列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戰略,其中的“對流促進戰略”指出,要推動“一核一帶一區”跨區域要素流動,加強與周邊省份、國家重點城市群、“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迴圈。

而為了提升廣大城鄉居民出行品質,《規劃》還提出構建“12312”交通圈,即1小時通達粵港澳大灣區、汕潮揭(汕頭、潮州、揭陽)都市圈和湛茂(湛江、茂名)都市圈內部;2小時通達粵港澳大灣區至粵東西北地方;3小時通達全國、東南亞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全球主要城市。

因此,廣東省此番在《規劃》中預留了六大重要廊道,包括了京港澳高速磁懸浮、滬(深)廣高速磁懸浮、北部生態發展區快速鐵路、粵北至沿海經濟帶快速鐵路、瓊州海峽通道、粵東至粵西沿海高鐵。

《規劃》中預留六大廊道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廣東省首次明確提出預留建設京港澳和滬(深)廣兩大磁懸浮高速通道。如此一來,全國省際城際間的交通效率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像是深圳到上海的距離約1500公里,如磁懸浮列車的時速以每小時600公里計算,大約2.5小時就可以互通深滬兩市。而深圳至北京則約有2200公里,如果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大約3.6小時便可到達北京,比高鐵要節省超一半時間。

而作為兩條磁懸浮高速通道的的核心城市,廣州和深圳的磁懸浮建設也勢必將加快步伐。去年10月在深圳舉行的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上,兩座城市的相關部門就共同簽署了7項合作協定,其中已規劃建設廣深高速磁懸浮,時速達600公里,兩地機場不僅有望實現20多分鐘通達,還將連通廣莞深地區,未來更有望接入香港。

新世紀以來,中國與磁懸浮“深度結緣”

磁懸浮技術的研究雖起源於德國,但這一名詞對於中國人而言也並不陌生。20021231日,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舉行通車典禮,距今已有近20年的時間了。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靠磁力(即磁鐵的排斥力和吸引力)來推動的列車,由於其軌道的磁力使之懸浮在空中,行進時不需接觸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氣的阻力。磁懸浮列車的最高時速理論上可達600公里以上,比較輪軌高速列車的最高時速574.8公里更快。

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是全球第三條磁浮列車線路(2002年),同時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條商業營運的高速磁浮列車線路(通常指時速大於250公里),而其他處於營運中的線路則均是中低速磁浮列車。

值得一提的是,自上海首先建成磁浮列車線路後,磁懸浮技術也在中國的其他城市得到應用。在目前全球處於營運狀態的五條磁浮列車線路中,中國佔據了其中的三條,另外兩條分別是長沙磁浮快線和北京磁懸浮S1線。

在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於2006年投入商業運營時,同年,滬杭磁懸浮交通專案建議書也獲得國務院批准。然而,在專案規劃階段,由於國內有人提出了噪音、擾民等質疑,這一磁懸浮專案因爭議過大,旋即擱置。

直到20191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其中提到,要積極審慎開展滬杭等磁懸浮專案規劃研究,這也讓該專案重新回到眾人視野中。

2020417日,浙江省舉行全面推進高水準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會上提及了建設滬杭甬超級磁懸浮工程。同年9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何華武則在“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表示,當前中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已進行的選線方案研究共有兩條,正是滬杭磁浮與廣深磁浮這兩條線路。

何華武還表示,從科技發展、交通強國建設要求看,建設高速磁浮試驗驗證先行段十分必要;而從工程特徵看,滬杭磁浮將以明線為主,而廣深磁浮則將以地下線為主。

中國磁懸浮發展速度,很“磁懸浮”

事實上,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Hermann Kemper)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浮列車的專利權。

1970年代以後,隨著世界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加強,為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以適應其經濟發展的需要,德國、日本、美國、 加拿大、法國、英國、中國、前蘇聯等國家相繼開始籌畫進行磁浮運輸系統的開發。

此後,美國和前蘇聯相繼放棄了這項研究計畫,目前只有德國、日本和中國仍在繼續磁浮系統的研究,並均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進展。但實際上,中國在這項技術的研究中並非是一開始的“領頭羊”。

世界上首條商業營運的磁浮列車線路是1984年的英國伯明罕磁浮,但是列車速度並不快;第二條線路則是德國柏林的“M-Bahn高速磁懸浮”,但該線路當時更多的是作為體驗之用。

如今,上海磁浮之前的伯明罕磁浮和柏林磁浮都早已停駛。而從世界範圍來看,像是美國加州聖達戈機場和德國慕尼克機場等磁浮專案也因資金問題而取消,磁懸浮技術在全球的發展與應用並不順利。

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在磁懸浮技術方面的成果和進展則頗多。

作為中國第二個開通磁懸浮的城市,長沙的磁浮快線於20151226日開通試運行,這是首條完全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磁懸浮商業運營示範線,整個項目均由我國自主設計、自主製造、自主施工、自主管理。

由於長沙磁浮快線是自主研發建造的第一條線路,因此技術相對並不成熟,設計時速僅為100公里,速度還比不上高鐵。

不過此後,中國在高速磁懸浮列車上的研發速度,猶如這款列車的速度一般飛快。

201612月,中國中車宣佈啟動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鐵路專案研發,並計畫於2020年交付首台樣車。

20199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時任國家鐵路局副局長于春孝表示,我國將合理統籌安排時速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系統等技術儲備研發。

到了2019128日,新華社從第二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未來交通大會上獲悉,設計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列車實車已正式亮相,我國高速磁懸浮列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已具備了啟動高速試驗線建設和後續產業落地的基礎。

而在去年8月,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部制定了《指導意見》。其中更是明確提出,我國將開展時速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列車研製和試驗工作。

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內,磁懸浮技術在我國一定會有更長足的發展。正當中國穩居高鐵第一大國的同時,“磁浮時代”也已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