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上文提到人生的際遇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直覺而言,可將人生際遇看成對我們的重要性。
人的生命中有不少變數。俗語有道:「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像是說冥冥之中,命運早已注定,大致上改不了,但小處中尚有機會可「微調」,正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然則生命中有一些重大的決定,可能真的會是「不能回頭」的?信宿命的人認為我們個人的努力頂多只可以讓生命總體往好的或壞的方向發展,但個人出身、具體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是"""",就不是我們的能耐可以扭轉了。
我卻認為:
「命」:不輕言「認命」
「命」雖然被主宰,但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日未到人生的終點,都不應該輕言「認命」。凡事努力做好,面對工作不順的時候,也要堅持到底,絕不放棄,只要盡了力,最後即使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也可以心安理得。
「運」:要把握機會
「運」:「運」可以由自己掌握,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你愈懂得把握,往後的機會也會愈多,就如連鎖反應,這全在於人的「心智努力」。
「風水」:可改變環境
「風水」:風水並不是要導人迷信,反而是指我們身處的客觀環境,事情只要處理得好,環境可以改變,前景也可以改變。
「陰德」:以品待人
「陰德」:積陰德是指做好事,套用在職埸上,最直接地積陰德,就是以良好品德待人。我們每天要接觸很多不同階層、不同層面的人士,顧客、上司、還有同事,待人處事的態度對我們的工作成效影響深遠,多做一些別人看不到的好事,學習與人建立關係,往往會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助力。
「讀書」:助改變命運
「讀書」: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除了書本上的知識,也要多點探索世間智慧,多向別人學習,以作借鏡,有效提升個人能力。
我偶然會問學生,究竟命運重要,抑或讀書重要;讀書、考試、入大學、打工,其實靠命運好,抑或靠讀書叻?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句古語,自小就聽老人家常說, 使我們耳熟能詳。
命與運或許不能由人全盤控制,但風水術數卻可以幫人改運,助人提昇掌控能力,所以,懂風水的人,會利用風水術數的力量助運,如果還未足夠,就要人心地好,慈眉善目,好運便自然來。最後能讀好書,便成功在望。
習術之人喜談《易》,說《易》是所有術數系統之源頭。善談〈易〉者,莫不知讀《易》的遊戲規則,除本卦外,還設綜卦、錯卦、互卦、卦中有卦等,談一命二運三風水,卻少見人能以易見觀之。譬如說,用綜卦思維來看看,便會得出一個讀書、積陰德、風水、運、命的序列來。本人未敢妄言《易》,不過,卻透過別的途徑,得出了逆思的次序,從而知道古人的智慧和含蓄。
我看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順讀便是一組人類演化過程的序列, 是一套文明演化過程的圖譜。達爾文如果也能早參透這一條,他的演化論便可能更耐久、耐磨,不致於被後來的生物科學理論圍攻,甚至有被踢出新世代科學殿堂之虞。
我大膽地試圖將這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的基因排序,重新寫一份解讀報告。
先說一命, 根據中學理科生要讀的生物學,一命是你父母經行房後啟動的,有如製作上了生產線,進入了流程,產品在生產線上完成工序之後,便會推離線上出廠,定型為基本出廠型號,你沒有任何形式的話事權。
二運關乎大環境、大生態的影響,如果世界好,國家好,香港好,公司好,老闆好,父母又好,那便大家好了; 如果以上所說的項目,有很多都不太好,那你的運氣相信也好不到那里。就算你懂風水,可以在叙利亞、阿富汗等地任由發揮地建一座旺財旺丁、到山到向的風水屋,最終最可能成為綁架對象。當人的運不好的時候,除了降罪己詔怪自己,承認自己可能有錯之外,最終便只能說,那是社會的錯了。所以, 二運也是相當身不由己的。
三風水是試圖擺脫命運嚴苛掌控的初步努力, 這種努力,說它是主動,其實是被動,說它完全被動,它又有一些主動的外觀,總之是既被動又主動,既主動又被動, 看你向那邊傾斜。為甚麼我要這樣說?
我們看我國的人類史,便知道我們的祖先,最初的時候, 是住在樹上的,因為樹居可以避開凶猛野獸的威脅,心理上和實際上都比較安全。經歷過有巢氏的樹棲階段之後,我們的祖先便懂得穴居了,上世紀初在北京近郊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頭骨和洞穴,大略上披露了這段時期的生活狀況。到了周人公劉先生帶領族人「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我們的祖先便由樹上和山洞,步進了農業社會雛型。
人從樹頂,從山洞上走下來耕種,便代表了自信心逐漸成形,在某種程度上, 有較好的把握,建立起安定的生活。安定的生活,需要靠秩序和規則去維持,而秩序和規則,則要倫理道德去指導,這成為了世界文明進展的必然過程。積陰德,便是不經不覺地積聚起優良的倫理道德。

我們談四積陰德, 自然想起明朝人袁了凡(1533-1606)寫給兒子的家訓書《了凡四訓》。
袁了凡是明朝人, 原名袁黃, 字坤儀,他考科舉之前找人算過命,當中很多項的結果都應驗了,他便認為命運是一條硬鞭子,半點不饒人。算命師又說他只有53 歲,無兒後繼香燈。袁了凡後來遇見了雲谷禪師, 雲谷禪師說命運是有商量的(可以改的) ,只要樂於助人,行善積德,命運便會改觀了。
了凡聽其言而實其行,不僅延壽,且得子嗣, 69 歲時,他寫成《了凡四訓》的來訓示兒子多行善積福,令自身命運優化。
為善須得窮理,那便關乎讀書。古人談讀書,並非強調學歷,而是說要讀聖賢書。五讀書,便關乎通達明理。
五讀書是四積陰德的進境。四積陰德比較容易,中人之資,只要接受道德系統的教化便可以做了,不論是感性地做,還是理性地行,都較易而為之。要通達明理,要求的層次便要進一境界。人類的文明,便是由一命、二運、三風水,一步步的走到這個階段來,以後還有沒有第六式,我們暫且不說。西方崇尚實用價值,他們的五讀書便演繹為「知識就是力量」, 我們的五讀書,主調便在於通達明理。
我常認為,術數之所以長期停留在江湖層次,被排擠於顯學殿堂之外,原因是它有兩大致命缺陷。一為自身欠缺獨特的、高俏的道德價值系統。術數的道德價值內容,經常只能夠依附於時代潮流的價值體系裡面,並且往往隨波於潮流中的俗面。譬如說,紫微斗數中有「祿在奴僕,縱有官也奔馳。」訣,意思是說,做官的人,如果祿在自己的宮位上,做官便要舒服好多,如果一顆而是跑到奴僕宮裡去,那就辛苦很多了。但在當今社會,我們便比較喜歡見到能奔馳的官,喜歡他們能夠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斗數又以太陽為官祿主,除了喜歡其關照仕途光明之外,最好還能輔以順風順水, 甚至不勞而獲,對於太陽落陷主辛勞,便抱其遺憾。這些都反映出術數依附於市俗價值,並且經常缺乏自我更新的提升意誠。
二是術數缺乏優美的美學系統。凡顯學,像儒、道家,除了有獨特的倫理觀和道德價值觀之外, 還有獨特的美學追求。儒家著重於人倫系統的秩序, 道家道法自然,都竭力於追求一種生活上的、思維上的「真、善、美」美學境界, 於此,術數便相對疲弱。所以,易學自漢以後分流,由孔子詮釋的倫理《易》,便輕易佔據了顯學的舞台,而占卜《易》,便常要在江湖行走。
故不論算命者,術士還是醫聖,除了習本科本位之外,還要兼經史,體態才可望魁宏,此為五讀書之要。本人祖師爺孔子,其教學內涵有「六藝」(或稱君子六藝)包括6個科目:禮、樂、射、御、書、數,反映的是一種全科式學習。
書是文字的盛器, 文字記錄發生了的事,或者是記載作者發見了的思想和言語,所以, 讀書其中一項重要的思想活動,便是以史為鑑。
近年來,人們常提出「趨吉避凶」,所謂「趨吉避凶」,就是謀求安吉,避開災難。不過如果我們懂得讀書,便能夠明辨是非,便能夠知命、知運;便能夠通達,便能夠超越命、運,而沒有所謂吉凶。
我看古人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乃取其含蓄。習術者多談《易》,知《易》有六十四卦, 每卦皆六爻, 古智慧以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序列,而止於五,便是以不言為要言。
習玄空、八宅風水者, 皆知九星順次有一白貪狼、二黑巨門、三碧祿存、四綠文曲、五黃廉貞、六白武曲等等。各星根據其賦性演繹,即一白貪狼主壽、主險;二黑巨門為坤, 像大地之包容;三碧祿存主食祿與是非爭奪;四綠文曲主風尚與才藝;五黃廉貞主精神文明及大磨煉。我們將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一一套入,或許便有豁然的感悟。三風水如果對應三碧祿存, 主貪祿與是非爭奪,那便是我們常說的「口腔文化」表現矣,所以, 習術數者最容易招是非口舌。
至於不言的六,便當為至剛的菩薩道。所以, 善《易》者不言卜,書讀得通達,占卜便屬多餘。
占卜、風水術數不是終極的學問,並且重重局限,古人一早便體察出來,並且懂得以情緒指數 (EQ) 超越,以求至於通達。
古人論命,分受命、遭命、隨命三種, 是為三命說。上古時代,人命脆弱,對「命」之存在,頗為敏感,並且設立官制,以監察命運的變化,有如我們設立儀器,去監測空氣污染情況一樣。成於戰國時期的《禮記》, 是儒家的禮法經典, 其中有「祭法」一章, 當中談及戰國時期「司命」的設立。
古人談理說命, 屢屢以聖人做標準,的確有點令人疲累,也叫聖人負擔太沉重,我試將古人的大智慧縮龍成寸, 歸納成幾個字,不外叫人在三命面前,靜坐放鬆 !
我認為,學懂算命, 最好用的範圍, 便是為自己略算,和為信任你的親友略算,協助他們將人生的資源好好地分配,從而找到較易行的道路。又或者以一些名人真實故事,印證其發跡的原因。
西方算命可以用水晶球,但有位英國工黨領袖安奈林﹒ 貝文(Aneurin Bevan)1919 年,於下議院力拒保守黨欲藉大選回朝時發表演說:
「如果能讀書, 為何還要看水晶球?
所說的書, 便是歷史和經驗的教訓。
歷史上, 各行各業都有一些精英之士,能將他們的智慧, 出口成文,留給後世盈千累萬的金句箴言,讓我們不時咀嚼回味,仍覺齒頰留香。唯獨習術數者,自古之來,便常交白卷。甚至對涉及本業的一句「一命、二連、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便也因為喜歡機會主義地自動對焦,而往往出現構圖錯誤,並且不能自圓其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