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拙作《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用易經逆向思維:
『得出了逆思的次序,從而知道古人的智慧和含蓄……我大膽地試圖將這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的基因排序,重新寫一份解讀報告……為善須得窮理,那便關乎讀書。古人談讀書,並非強調學歷,而是說要讀聖賢書。五讀書,便關乎通達明理,明辨是非……』
提倡讀書風氣離不開香港每年舉行的書展,許多讀者喜歡讀的是「心靈雞湯」一類美式簡易書,對於國家大事,似乎乏味。唐君毅曾說:縱觀國際大事,必須有歷史知識。有歷史知識不夠,必須有歷史哲學修養,這樣繞一大圈回來,看身邊的人事,就會看得清楚。唐君毅對讀書有他的看法,引兩篇文章以說明:
說讀書之重要(唐君毅)
《青年與學問》
(一)
學問之道,本不限於讀書。德性的修養,內心的開悟是一種學問。這並不必須要讀書。所以,不識字的武訓,能成聖成賢,不識字的慧能,亦能悟道。藝術的創造、詩歌的寫作,亦是一種學問。然天才的藝術家與詩人,亦可不必讀許多書,識許多字。如八指頭陀作詩中有酒壺,寫不出壺字,即畫上一酒壺,仍不礙其為一絕代的詩人。此外,辦事才能的訓練,人情世務的洞達,亦並非必須多讀書。科學上的觀察實驗,為求科學真理之要道,此亦不是讀書。聽人演講,與人討論學術,亦是造學問,而非讀書。而且,我們還可說,一切對自然宇宙、對人生社會的知識,最初都是由人之仰觀俯察,思想反省而得。所謂”堯舜以前,更讀何書?”當初原只有自然宇宙人生社會一部大書。我們所謂書,乃人類思想文化已發展至某階段才有的後起之物。則”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呢?
(二)
但是,我們須知,我們不是堯舜以前。我們是生於已有書的時代之後。我們既生於有書的時代之後,我們就必須要由讀書以了解人類文化,通過人造的書之了解,去進一步求更了解自然宇宙人生社會那部大書。武訓、慧能、八指頭陀,固不識字或未讀多少書;但是我們今日仍只可由書上以知武訓、慧能與八指頭陀。已往的人,如何訓練其辦事才能,如何洞達人情世務,與科學的觀察,實驗之報告,哲學思想之紀錄,亦大多皆載在書中。如果你有特殊辦事才能,或對自然宇宙人生社會有特殊的觀察實驗及思想,你亦必將希望寫成文字,著成書,以行遠而垂久。由此便知,書籍雖是後於人類文化而有,然而卻是整個人類文化之鏡子。人必須要從此鏡子中,才能了解整個人類文化之大體,而由自然世界走入人文之世界。這不是很明白的嗎?
(三)
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我們不讀書,只憑我們之天賦的聰明智慧或思想能力,真可直接去讀自然宇宙人生社會這部大書,而自己讀出其深微廣大的意義來。這部大書,似易懂而實難。其所以似易懂,是因為我們自己心靈的聰明智慧思想能力,亦可說是一面鏡子,因而對此大書之內容,總能照見一些。其所以實難,是因這本大書,早經無數古往今來的有更高聰明智慧思想能力之人讀過了,經無數更好的心靈之鏡子照過了,還未照清楚而讀懂哩。
(四)
然而書籍之為一鏡子,卻是一大鏡子。從此大鏡子中,可以了解整個人類之文化之大體,亦即可以了解古往今來無數有聰明智慧思想能力的人,其心靈之鏡中,所照見的世界中之事物與真理。讀書,即是把我們的小鏡子,、面對書籍之大鏡子,而重去反映古往今來無數聰明智慧的心靈,所已照見之世界中之事物與真理,於我們之小鏡子中。
一個心靈之鏡子,照不見的事物與真理,另一心靈之鏡子,可以照見。如果我們能透過書籍,而將無數的心靈之鏡子,所照見者重加反映,我們不是更能了解自然宇宙人生社會這部大書,而把我們之小鏡子亦變成大鏡子一般大了嗎?這是從讀書以增加思想之廣度上說。但是更重要的是:只有讀書才可以增加我們思想之深度。
(五)
讀書之之可以增加我們思想之深度,這可以讀者與著者之心靈之鏡之光明,互相滲透,則光之強度增加,來作比喻。但最好是以不同凹凸之度的鏡子互相反映,則可看見我們原看不見之事物作比喻。我們都知道,顯微鏡與望遠鏡之所以能使人看見更細微更深遠之事物,乃由於利用凹凸鏡之互相重疊,乃能使光線深入事物內部,將事物內部之情形,清楚的反映出來,為我們所見。但是我們常不知讀書正是使我們心靈自身化為重疊凹凸鏡之一,而使我們之聰明智慧的光輝,能照察到更細微更深遠的自然宇宙人生社會之事物與真理者,由此才培養出我們思想之深度。
直接單純的一個思想,從來不會深的。只有對一個思想再加思想,才能使思想深。讀書即是在思想古往今來的他人的思想。人只有走過他人所已走過的,才走得遠。人亦只有思想過前人所思想的,才能思想得深。我思想前人的思想,而前人的思想,又是思想更前之人的思想來的。人類的文化史與思想史,是無盡的後代人,對於以前人之思想再加思想之成果。當人思想前人所思想時,其心靈是凹鏡。凹鏡聚合一切來的光線。當人表出其思想,留給後人交與他人時,其心靈是凸鏡,而分散出光線。重重疊疊的心靈之凹凸鏡之互相反映,形成人類之思想史與文化史,人乃對自然宇宙人生社會中之真理,一步一步,更能達微顯幽,而極深知遠。人不經顯微鏡與望遠鏡,只憑肉眼,莫有人能了解細胞之構造,亦莫有人能看清天上的星雲。人不多讀書,只憑自己一點聰明智慧,去判斷自然宇宙人生社會,又如何能達於細微深遠之事物與真理?所以不多讀人所著的書,而以直接讀大書自許,這是學人的懶惰,必將誤人誤已。
好多年來,因中國社會急遽變化,許多人主張讀書不是學問中最重要的。所謂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這誠然有毛病。但是不讀書,而只自恃聰明智慧以思想一切,判斷一切,亦恒不免膚淺。這樣雖未必死,但亦是不能真活的。必須要以自己之活的聰明智慧,與書中人聰明智慧合起來。書活了,我自己亦才真活了。
(一)書易讀,亦難讀。易則甘,難則苦。曆甘苦,能讀書。太平之世讀書,易;馬亂兵荒年,亦能讀書,難。靜穆的鄉村讀書,易;在城市鬧中取靜,亦能讀書,難。明窗淨几讀書,易;敗屋茅棚亦能讀書,難。于教室,圖書館讀書,易;于車上,船上,旅途中,亦能讀書背書,難。閒時讀書,易;忙時放下事立刻能讀書,難。
(二) 書易讀,亦難讀。淺嘗易,深入難。見文字平鋪紙上,易;見若干文字自紙面浮起凸出,難。見書中文字都是一般大小,易;見書中文字重要性有大小,而如變大或變小,難。順書之文句之次序讀書,易;因識其義理之貫通,見前面文句如跑到後面,後面文句如跑到前面,平面之紙變捲筒,難。於有字處見字而知其意義,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於字裡行間無字處見出字來,難。於無字處見字,易;將一刃文字之意義,綜合融化為我自己之思想,而不復見有書,因而不覺是我讀書,而似是書曾讀我,難。只覺書曾讀我,易;再能將書中之意,另用不同之文字寫出,橫說豎要,珠不離盤,難。
(三)書易讀,亦難讀。泛覽易,精讀難;取各書參考,易;讀一本書而專心致志,如天地間只此一書,難。讀一本書而專心致志,易;讀持論不必同之一類之書,而皆能分別如實瞭解之,難。分別如實瞭解持論不必同之書,易;再淩空的提出其同異之點何在,難。一一舉出同異之點,而排列之,易;知其所以有同異之關鍵,其差毫釐而距千里之所在,難。知其同異之關鍵猶易;評判其得失與是非難。以主觀之標準自己之成見,評判其得失是非,易;舉事實材料,以評判其是非得失,難。而指出書中思想本身之矛盾,或引出書中之思想之涵義,而見其自相矛盾,即以其本書之義,料正本書,則恒更難。評判一書之缺點易,知此書之缺點,如何以其它之書中所說,加以補足,難。左右採獲,兼取諸書之所說使相補足,猶易;而另創新說,以包涵各舊說之長,使各舊說之長,在新說中各得其所,難。
(四)書易讀,亦難讀,買書易,選書難。以一時代流行之標準選書易,以超流俗之標準選書難。選歷史上公認之名著而讀之,易。能選未經公認之有價值之書而讀之,難。治學而先有問題在心,見某書能答我之問題,而搔著我之癢處,即能有限光知何書真有價值,于我有益,而後選書,易;知其有價值,而深研之,不震懾於流俗之標準與傳統之標準。難。
(五)書易讀,亦難讀。想讀之好書,都在案頭,則讀書易;想讀之好書不在案頭,而只得讀第二流以下之書,則讀書難。讀第一流之書能得益,易;讀第二流以下之書亦能得益,難。讀第二流以下之書得益,易;讀三四流以下,以至讀壞書,亦覺開券有益,難。人讀壞書,而能知其所以壞,即反照出好的當如何,如見人之惡而知善的當如何,則讀壤書亦能得益,而難者不難。讀壤書而能得益,易;讀壤書而反照出好之當如何,而著出第一流第二流之好書,難。
(六) 書易讀,亦難讀。讀『易讀書』易,讀『難讀書』難。讀本市新聞易,讀國際大勢新聞難。讀國際大勢新聞易,讀歷史難。讀歷史易,讀瞻往而察來之歷史哲學難。讀歷史與歷史哲學易,於本市新聞知其歷史意義難。讀描述具體之事物,表達具體之情感之小說詩歌,易;讀充滿抽象之理論之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書,難。讀理論之書,循序漸進則難而易。讀理論之書,欲自恃聰明而跨大步,則難上難。讀明明是難之書,而以不畏難之精神讀之,則有心得猶易;讀似較易而實更難之書,能有心得還要難。如讀明白提出抽象之理論之書而有得,易;讀未提出抽象理論,而融理於事,待讀者自悟其理之書而有得,難。讀文字繁之好書有所得,易;讀文字簡之好書有所得,難。故論語似較孟子易而實更難,莊子似較荀子易而實更難,詩經較楚辭易而實更難,史記似較漢書易而實更難,禪宗似較大台法相易而實史難,新舊約似較多瑪氏奥古斯丁之著作易而實更難,讀似較易之文學詩歌而有心得,亦可較讀理論之書有心得更難。此皆如行於似較平坦廣闊疏朗之道路,而隨處有所得,比翻過崔嵬險峻之重巒迭嶂,隨處有所得更難。
(七)書易讀,亦難讀。知書之難讀,而先讀難讀書,則書亦易讀。以書為易讀,唯讀易讀書,則書愈讀愈難。如人能不畏難以登彼高山,則到了平地,自然健步如飛;如只喜求輕鬆流暢易讀之書而讀之,先習于順水行舟,不肯費力:則將來在平地上行長路,亦將如登山之難。然遇難讀書,不畏難而奮力以登山,猶易;既慣讀難書,乃身輕如燕,能登山如履平地,猶難。登山如履平地易,而再到平地讀易讀之書,仍如獅子之搏兔用全力,不以輕心遇之,難。
(八)書易讀,亦難讀。只讀書易,讀書而兼欲著書難。為著書而讀書,易;為讀書而著書,以著書求自己學問之進步,以便更能讀懂古今之好書,難。著書以成當世之名,易,成當世之名不自矜,難;成名不自矜,易;人不知而不慍,難。人不知而不慍,猶易。人不知仍自努力,以其所學貢獻於世,著書以求于世有益,難。著一時之于世有益書易,及其發生流弊,或覺心有所未安,理有未得,而能自改正錯誤,難。改正錯誤,易;自信從今不再錯,而能百世以俟聖人不惑,難。不敢有絕對之自信,乃好學不厭,易;好學不厭而知後生可畏,乃教人不倦以啟迪來學自任,望其能補己之所不足,難。
(九)亦難讀,亦難讀。讀書以成學者易,坐能言起能行以致用難。讀書以致用易,讀書而真能自己受用,真有讀書之樂難。有讀書之樂易;變化氣質難。變化氣質而有學者之書卷氣,易;化學者之書卷氣為聖賢之氣,漸漸胸中無一字,難。漸漸胸中無一字,易;臨終之際,對平生所著書所從事之事業,皆視如人間之公物,於我皆若浮雲過太虛,只還父母生我之本來面目之身心於天地,難。
(十)書易讀,亦難讀。說難說易都容易,各人甘苦各人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