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春江花月夜》

   如果說:一首好詩要有境界,要有興寄,要有餘味,則唐代張若虛(約公元660720之間)的〈春江花月夜〉境界高、興寄深、餘味足,不單是一首好詩,更是一首“詩中之詩”(聞一多語)!

  張若虛,揚州人,以“文詞俊秀”著名。他的詩多散佚,《全唐詩》僅收錄二首。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舊題,張若虛以此舊題寫出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色與哲理探究,更在這景色氛圍中抒寫和渲染民間離別相思之苦,表現得有情有態,真實可感。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全詩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十六句,由描寫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始,而以融情入理結。開頭八句,寫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景色。“春江潮水連海平”兩句,寫長江下游水面寬闊,春潮高漲,江海不分和新月初升的景象;“灩灩隨波千萬裡”兩句,寫在波濤蕩漾下的月光景色,詩人想像,月光隨著流波,水到哪裏,月就到哪裏,一下子,千萬裡的春江,都灑滿月的光輝。“江流宛轉繞芳甸”四句,是春江月夜景色的特寫。“江流宛轉”的芳郊,月下花林的花朵瑩潔如雪珠,充滿奇幻之美;“空裏流霜不覺飛”,寫空中,是抬頭所見,月明的春夜怎會有“空裏流霜”?那是詩人的錯覺和感受,細看而知不是“霜”,自然不覺其飛了;“汀上白沙看不見”,寫地面,詩人這時看到的是一片月色的“白”,也就淆亂視覺上的“沙”了。

  由“江天一色無纖塵”以下八句,寫面對江水月色所產生的人生短暫的體悟。“江天一色無纖塵”兩句,寫月色水光的明淨景象,其中“孤”字下得精妙,勾畫出一種幽深孤獨的環境,引出對人生哲理的探求。“江畔何人初見月”兩句,詩人連發兩問,通過“人”見“月”,“月”照“人”,讓人隨詩人探索宇宙的起源、人類的初始。“人生代代無窮已”兩句,著眼於生命的有限與無限,大自然的永恆不變,詩人就從眼前的江月得到啟示,將人生易逝的感喟,暫時得以消解。“不知江月待何人”兩句,皎皎江月等待何人,詩人又怎會知道?他低頭凝思,只看見長江不斷的輸送流水。天上的月,地上的流水,中間有了詩人的連繫,而形成天地人並列為三的畫面,惹人深思。

  詩的第二部分由“白雲一片去悠悠”到尾,寫遊子、思婦的離愁別恨。“白雲一片去悠悠”兩句,詩人寫出了夫婦離別的情景;“誰家今夜扁舟子”兩句互文見義,遊子在江上扁舟,婦人在樓中望月,互相思念,這種情況,不只一家,不只一處,事實上,也不只一時。“可憐樓上月徘徊”以下四句專寫思婦。思婦對著明月照到的妝台,不能成眠,想要用簾卷去月光,但簾可卷而月光依然;思婦意欲擣衣,卻誤認砧上月光是霜,想要拂拭,結果是“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四句,一筆雙寫,是“思婦”,也是“遊子”,二人相思不能相見,相望不能相聞,只能寄讬月光遙寄相思之情;“鴻雁”、“魚龍”本可為信使,可是鴻雁卻穿越不過月光,魚龍只能在水底“潛躍”,暗示音信難通,則相思之苦,自然更加深重。“昨夜閑潭夢落花”四句,從春殘月落寫思婦對丈夫的懷念。妻子在夢中見到花落閑潭,忽然醒覺春已過半,可是丈夫仍未歸家;江水流,春欲盡,落月西斜,都增加了思婦的哀婉。詩的最後四句收結,斜月隱沒於海霧,而相隔天南地北的人不知凡幾;詩歌到此,讓讀者心情沉重,無以形容之際,詩人卻寫出遊子連夜回家,落月殘輝也為之搖情,灑滿江樹。詩人寫盡人間別離的苦痛後,為讀者留下了愛侶會合團聚的希望,並以明月有情,為千千萬萬離別者賦予同情和厚愛作結。

  本詩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而以“月”為主體,從月升起,以月落結,其間以眾多景物陪襯烘托,筆調清麗,理趣盎然;又將遊子、思婦種種細膩的感情,連綿不斷的組織起來,造成了柔和靜謐的詩境,並以綿邈深摯的情感貫穿起來,取得和諧統一的藝術高境界。

除唐代張若虛所作好詩外,《春江花月夜》也是古典民樂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獨奏曲,寫的是潯陽江上月夜。因其意境深遠,樂音悠長。此外它亦是中國古典音樂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國古典音樂經典中的經典。這是一首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西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讚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

以下是由香港中樂團合奏的《春江花月夜》:

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

快遞小哥

 

  在太空中漫遊約30天的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與“快遞小哥”天舟二號飛船完成太空“浪漫一吻”,為後續太空人進駐做生活物資準備。官方宣佈,529日晚2055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於530501分,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精準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後向埠,整個過程歷時約8小時。此次交會對接與以往不同,完全使用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系統完成追蹤定位天和核心艙。

  天舟二號飛船升空後,即刻進入“速遞”模式。據介紹,為更加精準對接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需要經歷6次變軌。這6次變軌的節點都由事先預製好,以減少地面操控人員的操作。30051分,天舟二號開始最後一次變軌,距離天和核心艙越來越近。227分,貨船正式進入5公里停泊點,貨船和核心艙上的所有資訊都開啟了互聯互通的模式,建立起空空連結。449分,貨船進入了此次行程的最後一個停泊點,19米,這是科研人員為交會對接測算出的最佳停泊點。454分,兩個飛行器的對接環正在接觸,實現對接機構捕獲。501分,對接鎖緊完成。天舟二號與天和終於完成太空中的“浪漫之吻”。

  據悉,以往飛船的交會對接需要2-3天時間,過程中還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而此次天舟二號與核心艙對接採用的是快速交會對接技術,而且無需地面干預。快速交會對接不僅可以縮短太空人在飛船狹小空間中滯留的時間,同時也可以保證一些“時鮮貨(比如生物製劑等)”儘快送達空間站。

  專家表示,與天舟一號時相比,天舟二號的技術更進一步。飛船增加了“全相位自主交會對接方案”和遠距離自主導引。以後天舟飛船對空間站的造訪,最短可以在約4個小時實現交會對接。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稱,天舟二號攜帶了太空人生活物資、艙外航太服及空間站平台設備、應用載荷和推進劑等。對接之後,即轉入組合體飛行階段,按計劃開展推進劑補加,空間應用專案設備測試等相關工作。天舟二號飛船密封艙攜帶的貨物重量約4.69噸,推進劑約1.95噸,物資總重近6.64噸。其中包括,能供33個月使用的消耗品、2套艙外航太服以及平台物資等。

Inborn Mantally Handicapped

之前寫過《另一角度睇子女宮》,移居花旗國老表想問問世姪女的情況,她將世姪女命盤電傳,問了三個問題:

其一,命盤中如何看出她患有智商缺陷?

其二,在判斷智商缺陷時,有哪一個或一些宮位特別重要?

其三,智商缺陷有沒有跟哪幾顆特定主星或星系有緊密關係?

這三點分開來問容易,獨立回答卻困難,因斗數推算不外乎以幾條精簡原則概括千變萬化的情況,所以以上三問重點雖異,所涉及的原則卻無甚不同。以下姑且稍作獨立分析,並以她的實例作為佐證。

先談談問題三,認識斗數的主星,我們由最基本去考慮,可以將星曜分為兩類:物質型和精神型。物質者較陽剛,精神者較陰柔,然世間萬物皆陰陽互為表裡,所以舉例說,貪狼是物質型,只是相對某些星曜言,而其本身雖多見酒色財氣等慾望,但物極必反,所以貪狼在條件配合的情況下,會發展成逃避現實,遁世出家等命造,套用師父的言詞,這便是所謂物質性星曜轉化為精神性的情況。

同理,原屬於精神型的星曜如天同,具體性格每多充滿感情色彩,遇上困難挫折,容易受打擊,乃多花前月下,傷春悲秋之慨嘆,其甚者,可發展成意志消沈,情緒困擾。可是如得恰當的激勵,其情緒便轉化為堅毅意志,軟弱變為剛強,所以說天同能白手興家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每顆主星都是剛柔兼備,分別只在於輕重,和會合的條件上。智商缺陷,自然屬於思想,情感方面的問題。理論上所有主星都有可能構成弱智人士的命造,但據以往案例,條件特別差的天梁,太陽,太陰,天同,七殺和破軍尤多見弱能弱智的命例。除此之外,文昌化忌亦常見於此等個案中。

世間上並沒有一組星系出現在命盤裏一定推斷其人弱智,實際推斷,是要依賴邏輯推理,這方面便牽涉到提問的第一和第二點。分別星系性質是顯示一般的疾病還是智商缺陷,並沒有固定的方法。於疾厄宮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者,主要星曜組合為天機、太陰、天同,亦可以說,[機月同梁]的組合,最易患神經系統疾病,如神經衰弱、神經痛、弱智之類。另外,疾厄宮有破軍:破軍屬陽水,然而由於其化為耗星的關系,所以多主消耗性疾病。故本命疾厄宮見破軍守垣,刑煞重重者,童年即須防先天性疾患,唯與天同、太陰所主之弱智有所不同。

星系組合有它的自我表達方式,不會被侷限於個別宮位的界限之中。所以有些命例,缺陷見於命宮,有的見於福德或疾厄,有的需要綜合考慮父母宮,兄弟宮和田宅宮才能作出結論,推斷時必須隨機應變。

未掌握好以上原則的,或會覺得無所適從,這實屬正常,情形就好比初學踏單車時,無論導師如何形容、示範平衡,學員都不會頃刻領悟。待練習多了,跌倒亦多了,就自然會明白這難以表述的平衡之法。以下用她的實例作為佐證。

命主生於1961329日,她的命宮天梁獨坐於未,天梁的消災解厄,含有災難先來,然後得化解的意味。所以必先經危難,有能耐的天梁才有平安解厄的結果。先有病患然後痊愈,先無憑借然後得人扶助,先覺精神空虛(意味人生有相當大的刺激)然後寄托於宗教,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由於天梁偏重精神而不偏生物質,所以天梁不甚喜太陽化權,化權即可能為弄權的傾向,見火星者尤然。更甚者會合的太陽太陰皆為落陷無光,在這種情況下,力量相當有限。反而對宮天機帶地空,火星沖照,命宮又見天馬,整體而言加大了本星系的動盪,所以可初步斷定此天梁缺乏化解的條件,是以孤剋刑忌之性甚重,人生中災難難免。

七殺於父母宮並非善曜,會孤辰主孤單。會文昌化忌,主刑傷;與鈴陀同宮,有拖延刑剋的意味。

疾厄宮紫微天府,兩顆屬土的主星同度,故主脾胃腸臟疾患。雖有文曲化科同宮,但受七殺帶重煞沖照,另外又有武曲挾擎羊天刑會合,所以雖會「財蔭夾印」的廉貞天相,卻又被對宮文昌化忌沖破,況且包括命宮的天梁在內,跟疾厄宮有關的所有星系皆不得祿,其凶可知。

再觀察一下主思想,天同守福德宮,主其人精神生活豐足,尤主性喜音樂。感情的福德宮,有祿存同宮,更會巨門化祿,所以其人性格一定比較樂天。可惜同時有地空地劫會合,又照見天機火星,總體來說,便令命主性格欠剛毅,表現軟弱。

走第一個大運時為乙未,命宮見太陰落陷化忌,此忌沖照福德宮,流陀羅入疾厄宮,沖照原局煞刑諸曜。因天梁有招災特性,所以命主於此運限時體弱多病,後更因其父母缺乏常識,對其疏忽照顧,延誤治療,終因併發症導致腦膜炎,變為弱智。1973年,天機與地空火星同度,會地劫天虛,其人思想出現缺陷,加上父母宮紫府會陀鈴,因父母的疏忽而延誤終身!

若細心追查,便會發現,乙未大運福德宮見太陰化忌,丙申大運福德宮見廉貞化忌,丁酉大運福德宮亦見巨門化忌沖化祿,甚至到戊戌大運福德宮中亦有文昌化忌。命主從小開始,連走幾個大運都是福德宮煞忌重重,可以推斷其精神面貌!


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人民幣--續

 人民幣升值,一些人反對是根據西方經濟學教科書的道理:人民幣升值會打擊出口,會引來熱錢。可世界從來不依西方教科書的假設,出口競爭並不是在完全自由的市場內運作,其中有不同程度的壟斷、政治的干擾。美國用政治理由加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禁制中國產品的進口,這可由市場供求成本解釋嗎?

人民幣升值與否,甚或貶值也改變不了美國的政治干擾貿易,為甚麼它們可放手對付中國,中國卻要受美國的教科書約束呢?熱錢入中國的問題更為奇怪。中國還有外匯管制,為甚麼不阻止熱錢的大進大出?為甚麼中國還要大開中門,方便熱錢進出?

正好關門打狗,有入無出,或按外匯法例,違法進出的充公。難道中國治國捧上美國經濟學的教科書,中央銀行、財政部、發改委的官員就如大學本科生那樣,苦唸美國教科書的基本原理,一字不漏,不敢違背?

中國現時出口大增,一是中國強大競爭力;二是大疫底下,國際缺乏可相比的競爭對手;三是美國等奢言再工業化,在長期去工業化之下,一、二十年不可以有成績,怎樣可與中國競爭?

美國現時能做的,是政治干擾貿易,妄加關稅,限制中國出口來減少來自中國的壓力。但是這一兩年打壓中國的結果,卻是中國出口大增,外貿順差擴大,美國更依賴中國的出口。中國正好在缺乏對手的條件下,對美出口加價。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正是在貿易中取用中國生產應有的回報,也使美國承受濫發貨幣的通脹後果。中國沒有責任供養美國,並且讓美國攻擊,誣衊中國。

美國可以另擇進口來源,但它可以找到與中國性價比相近的供應嗎?美國要與中國脫鈎,中國攔阻不了,現在就讓美國提早感受與中國脫鈎的代價。

人民幣升值首先是政治。美國一直用強美元來掠奪世界,中國逼美元轉弱來打擊美國的負債經濟,是禮尚往來,天經地義。除了一心親美,不惜賣國者以外,哪有中國人反對?

人民幣升值的同時中國可補貼窮國,以人民幣援助,亦打擊澳洲一類國家,讓它們體驗政治攻擊中國的代價。美國不仁,它的附庸不義,中國為甚麼不可反制?

至於熱錢,合法的限制,不合法的來者不拒,但全部充公。中國政府有的是權力,有權不用,有法不依,便是忘卻初心,也有違憲法黨章的要求。

中國應從國家和世界大利益出發,乘勝出擊,打個帝國主義落花流水,這才是人民的所望。

 以下是內地衛視對人民幣匯率漲跌之謎作出分析:

2021年5月28日 星期五

人民幣

 中美貿易談判527日再展開對話,人民幣滙價連日走強,更逢關破關,衝破6.4心理大關再創3年新高,逼近6.3新關。適逢美元轉弱,美滙指數在90關口爭持,間接亦令人民幣等非美貨幣被動升值,專家料人幣升浪未完,短線來看,在岸價兌美元先挑戰6.37。長線計,最牛更睇破六進五,試闖5.6的滙改後史上新高!😎

人民幣應否升值?這不是經濟學問題,而是當前世界資本主義美國霸權周期中,中國的戰略取向。

人民幣貶值,使中國的商品、資產價值下跌。在全球化底下,貶值帶來的價值變化,卻衝擊中國商品和資產的交易,使人民幣作價的一切都減少價值。或許出口價格下降,可擴大銷路,但以中國的世界工廠作用,邊際的增加的市場有限,而且進口成本上升,兩相比較,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是,匯率往往影響資金在國際市場的流向。一方面,進口國的貨幣相對人民幣升值,便是抑制該國的國內物價,遏止進口通脹。即使政府大量發行貨幣,亦不會產生通脹,就像美國,便享受着擴大貨幣帶來的擴大購買力低通脹的雙重經濟刺激。進口價格下降的代價與成本,悉由出口國負擔。作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中國便承擔着支撐美國等進口為主的國家的繁榮安定。

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即是美元升值,不單止購買中國生產的商品低價,也可以趁機收購中國資產。同時,人民幣資金也會拋棄人民幣來換取高購買力的美元等貨幣,產生資金外逃壓力。而在經濟以外,匯率高低會被視作國力指標,人民幣價低,便似中國不如長期見升美元的美國。中國人因而多移民美國等貨幣強勢國家,從更大的範圍來打擊中國的利益。

表面上,人民幣貶值,出口擴大。實際上,中國的資源資產是低價轉移美國等。外匯儲備也是用來支付它們的貿赤財赤。中國努力生產,卻變成美國資本主義繁榮的最大支柱。

人民幣升值是當前國際形勢裏的大好時機,升值不必太大,適度糾正人民幣購買力過低便可。但堅持逐步上升,形成市場長期的預期心理,便足以產生重大的市場效果。中國生產壟斷,稍為加價不會影響銷路,進口成本更降。借進口市場來左右國際商品價,與進口成本下降一起有利中國的國際定價權,且會是低成本操作,打擊跨國企業原來的壟斷。

人民幣升值在國內不會影響物價,且可稍為擴大貨幣供應,卻用進口價格下降來抵銷通脹壓力。進口購買力增加,會增強人民的經濟信心,不用搶購進口貨,也不會拋棄人民幣外逃。

人民幣升值最大的打擊是對美國經濟,一是進口通脹;二是人民幣資產不流入,美元資產反流出。美國還是印鈔票刺激經濟,通脹會衝擊整個經濟,也會在高度貧富懸殊底下激發社會政治矛盾。國內自顧不暇,怎可全力攻擊中國?

然而,財經專家預計,美國通脹威脅急降溫,且最快可能要明年底才加息,令美息難以升上,美滙指數偏弱,反觀人民幣在負面消息下仍相對處於高位,歐洲議會上周四以大比數否决中歐投資協訂等,但在岸價兑美元在亞洲收盤仍穩守6.4337,如今不足一周更衝破6.4,凸顯人民幣因息差優勢而力吸新興市場熱錢。美國的通脹步伐仍存在明顯不確定性,預計聯儲局最快於今年第4季縮减買債規模,明年底才恢復加息。

總體來看人民幣前景,預料未來3個月、半年至1年為6.35,長線目標5.6。估計人民幣年內高低位介乎6.36.6,但暫維持年底6.56.55目標,年尾目標6.45。😎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科學有幾「科學」

 

早前寫過《》,對觀雲著迷,不是冇雲不可,而是一旦見到天空上的雲影,便停下欣賞它們的幻變。最先對雲注意是因為祥哥,它提倡環保,也提出一些古靈精怪的冷知識,其中之一是念力;他認為人可以手牽手在雲底下,以眾人之念力,改變雲的形狀。近年,他在報章登了多篇文章 ,為動物傳心術辯護,大講量子力學如何可以造就靈性、念力、特異功能等等玄學方術。一下子,「量子」一詞一如以前的「磁場」和「納米」,好像成了武俠小說中的「內功真氣」的同義詞似的,只要用上它就甚麼也解得通了。當然受到一位陳博士批評,且看祥哥如何回應:

科學有幾「科學」

且由動物傳心開始研討

替動物傳心不道德?相信動物傳心不道德?擁護推廣動物傳心不道德?

一位陳博士發表鴻文,提出了這樣的主張

祥哥從未為他人做過動物傳心(更未從中賺過一塊錢),但卻光顧過傳心師替自己的寵物傳心,也支持這樣做。那,究竟有多不道德呢?

拜讀了這篇《無知害人害畜》,仔細了解再三思量其中的觀點,仍然覺得自己未算無知,未曾害人,更沒有害畜。相反,動物傳心術這門技藝令我更深入反思身心靈工作的本質和實踐許許多人的問題,它幫了我和朋友好多好多,幫了身邊許多動物好多好多。為甚麼陳博士和我的信念和親身經驗(未見文中提到他與傳心師交往的經驗)那麼不同呢?

先要表達個人對陳博士非常欣賞敬佩:一方面抱打不平為民除害見義勇為是絕對崇高的俠義風骨,這個世界挺身擁護發揚天地正氣的人才愈益稀少,(做這種工作無名無利,更無助於大學升遷與象牙塔前途)舉眼所見萬中無一,值得大力支持表揚;另一方文中表達豐富的專業識見與嚴謹學術研究精神造詣,提出了種種言之成理感染力不簡單的論據;示範真誠無私旳求真精神,也是搞學術的基本風範。

只是想起了幾點一向關注的大問題,有衝動執筆陳述,拋磚引玉,且向陳博士及各方高人請教。

(1) 何謂「真」「偽」?有多重要?

科學的精神據說是「求真」,分辨出「有根有據經得起考驗的」(稱為「真」)和江湖信口開河不學無術有乖「常理」的「騙術」(稱為「偽」)。憑這樣的心態去辦事,原則上這是冷靜可取的生活取向,一般情況大致上問題不大,究竟人生總有非常理性的一面,世事許多都可以憑客觀因素的邏輯思辨去認知。

不過,人生路上太多經驗令祥哥明白,人的腦袋始終不是設計來全面認識世間大部分的事物「真相」,而且日常生活中我們許多情根本不會先尋求100%無誤的真理証明甚至保証才去做,反而採用其他辦法去作為決定的根據,包括成效,相信權威、見証等。隨便舉例:

祈禱——目前確有「科學証據」証明祈禱是靈光的,但是全球億萬人天天在做,多少個先看過這些証據?他們可嘗等待有「真」(非「偽」)的保証才做?

哺乳——自古以來天下的慈母難道要要等到有確實可靠的証據証明母乳對母嬰有益,才去授乳?如果有人跑出來高調喊停,要全世界的媽媽必須研讀人乳的母乳有益論據才好哺乳,有多荒謬?我可以罵那些人被推廣祈禱或母乳者無知誤導,個個都無知又「不道德」嗎?

(2) 誰來判定真偽?用甚麼手段?

「就算動物傳心並不標榜科學……它的對錯必然是一個科學問題,亦必須要接受科學的檢驗。」是真的嗎?為甚麼?

由甚麼時候開始,科學成為了真理的唯一標準、最終極的判官?

人類文明今天的問題,我們這種社會幾乎所有問題,歸根究柢,從一個層面來看(還有其他層面的,祥哥講了不少),正是科學迷信的問題。

科學在最近兩三代人心目中,變成了最大最可怕(因為它雄霸主宰一切)的宗教,世人不管做甚麼都把它祭上來,要求全世界懾服——你不科學,就「証明」你是假的、無理的,不值得尊重、要批鬥打倒消滅的,你做什麼都是邪惡害人的騙局!

夠悲慘未?未。更悽慘的恐怕還是大眾往往運用它的名義來作為政治武器,排斥打壓異己:西醫和西方製藥工業正是這樣,例如澳洲美國意大利好快就會實行新法例,不打免疫針要坐牢了,只因為免疫針是「科學」,反對是不科學。

經過了好幾十年的殖民主義教育,本地市民普遍對科學盲目崇拜,對於科學的本質無知,只是人云亦云,奉為聖旨。(祥哥文科出身,中學大學時代集中鑽研人文(humanities)科目,擅長文學批評與創作之類。畢業後深感自己的學術世界需要文理兼顧,兩條腿走路,於是三十歲「高齡」投身科學,進入當年全球一個最著名的應用語言學學院苦讀5年,得到科學的博士學位[語言學是用絕對科學而非人文的方式研究語言],所以也敢認對科學略知一二;以下的論述會失諸粗淺,但個人確信方向是夠正路的了。)

(3) 為什麼一般人心目中的科學用途非常有限

科學只是一個工具。它在某些情況下非常管用,但既非萬能,更在生命中最重要的範疇往往完全不派用場。就如溫度計可以精確報告一個地點的溫度,卻無法量度噪音或輻射,更測不出人體的血壓,有人揮舞著溫度計,高嚷世上沒有噪音這回事,講輻射講血壓全是騙人的、害人的,有這樣的道理嗎?當今之世,處處以科學唬人打壓人者正是如此。

當今一般人所理解的科學,其實是一種實証 (positive) 的手法,凡事講求証據,例如傳統「西」醫自己定位為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按証據來辦事的醫學)。現時我們社會的主流文化處處採用這種態度,政府公共政策尤其如此,因為等到有了「足夠」據証肯定尼古丁害人(尤其是後來証明二手煙有害),才開始了禁煙;因為有了「足夠」客觀証據,肯定地球變暖氣候反常等等將會帶來普世生態災難(而不是由於人民崇敬大地),各地政府才攜手搞環保;因為有了「足夠」客觀証據,肯定食肉不利健康又對破壞地球生態(而主要非由於慈悲、倫理問題),世人近年才大量棄肉茹素。大家都是完全按「科學証據」來制訂、調整公眾政策和個人行為準則。

不過問題還是在於:這些「証據」有多可靠?是由誰根據甚麼準則搞出來的?答案是所謂「慣常 (conventional) 」的科學方法,這就是一般人普遍理解的科學。那麼它又是什麼?如何搞出來的呢?

其實這一套傢伙由二三百年前開始流行,因緣際會籠罩西方文明的東西,正名為 reductionist  science(還原式科學),是由四五百年前笛卡兒、牛頓那一輩的科學家提倡的。它主要用理性分析,重視簡單的因果關係,基信念在於認為現象可以通過將其化解為各部分之组合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無疑,這是一套強力好用的方法,現代的種種科技,由太空火箭到電腦,莫非按此研發出來。

不過二百年前開始,已經有科學界中人清楚看到:宇宙萬物運作,遠遠比這種科學的思想複雜,實在不可能單由此簡化的意念可以理解,於是有人提出另一套以量子物理學為本的新模式予以配合,果然漸漸成熟之後証明極為神奇好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由此開發出來的;現在種種以前一直被貶為怪力亂神反科學的學術及現象,例如所謂「特異功能」、「超自然現象」之類,一一可以運用量子理論去解釋清楚(詳見周兆祥《無非是有心》)。

可惜的是時下有大部分學術界的專家,看來包括陳博士在內,未曾隨時代進化進入量子紀元,仍然緊抱舊式的還原科學觀,以此為上方寶劍,對於鞭長莫及的范疇矢誓趕盡殺絕,目前社會的悲劇恰好正是在此:未有足夠用他們(還原式科學)方法理解到的,一於格殺勿論。眼前例子無數,直到「証明」吃肉不健康不環保,提倡吃素都是反學、迷信、導人入邪門的別有用心歪論;綠色人士歷來提倡靈性復興關愛大地恢復天人連結,在他們眼裡是痴人說夢(聯合國不會因此而倡議動手拯救地球生態。舊式科學未能理解卻又拒用量子科學去認知,所以順勢療法是「偽科學」。總之一切事物(包括動物傳心術)必須符合舊科學可以接受的條件拿出以他們訂的目標來解釋的証明,否則都是騙局,完全不道德。

(4) 動物傳心有何稀奇古怪?

回到眼前鬧得全城沸騰的動物傳心術,按這樣理解,道理明顯不過:明明近年有無數個案,証明人畜心念溝通確有其事(例如請聽祥哥講些個案),外地本地傳心師、案主、還有從來不碰動物傳心的「局外人」紛紛作了大量見証,我們自居最高判官的科學家還拿著舊一套去自以為「踢爆」人家的騙局,大罵眾人不道德,多令人遺憾痛心啊。

反而祥哥稱讚身心靈工作者企圖以科學的態度去解釋(向未有緣份進入量子世界的人講只是夏蟲語冰),耶穌佛陀從來懶得吃力不討好陪人作此類無謂之爭,不過那時社會還未有舊科學霸權主義橫行。要努力進入他們狹隘過時的範式去周旋,相信非常容易五癆七傷,其實誰只要肯看看能量紀元的入門著作(例如只閱 "The Field 一本),就甚麼都不用爭拗了。我們的科學家拒絕開放心靈,再爭辯下去只會傷和氣浪費生命。

*    *    *

話說回來,業界良莠不齊當然值得關注,消費者付出代價當然有權查明服務提供者的資歷能力,至今為止此類服務所依據的理論還有待發展出較為理想讓大眾容易理解接受的解釋(例如催眠術、靜心,也要經過幾十年才「依附」舊式科學搞出此類解釋),祥哥完全支持身心靈工作專業化、理論技藝精益求精。我們倒不宜基於從業員功力未夠或個別失誤而全盤否定一個新興行業的價值,傳媒用不正當的手法採訪報導歪曲事實更要不得,拿未追上時代的舊工具落伍思想範式去試圖否定新時代的文明發展,正是這個世代全人類幾許悲劇的本源。

這次動物傳心風波感謝有線掀起關注討論,原來涉及的不只是一個行業的問題,更是整個身心靈界受到社會理解認受的問題,更更是文明醒覺轉化的大問題。綠色運動無非是人類亙古以來最戲劇性的靈性復興 (Spiritual renaissance) ,我們能夠有機會集體活下去,全賴這個集體甦醒,恢復天人合一意識。

加油,互勉。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匠心古今連 傳統煥新生

 

今年3月,四川德陽廣漢市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掘成果公布,出土重要文物500餘件,其中包括一件三星堆遺址迄今發現最大的黃金面具殘片。為了還原整張黃金面具,內地知名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下稱:B站)UP主「才疏學淺的才淺」(下稱:才淺)以15天時間,耗資20萬元人民幣購買500克黃金,純手工將之還原,並上載視頻記錄全過程,引發輿論熱議。才淺並非個例,此前李子柒、雁鴻Aimee等業已成為備受追捧的傳統手工藝UP主,新一代富有匠人精神的年輕人,正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將傳統煥發新生。

為了還原整張黃金面具,線上線下各路人馬各顯神通。有用製圖軟件的,有通過剪紙形式的,而身為B站百大UP主之一的才淺選擇了最原始的方式,模擬還原當時工匠製作的全過程。根據專家預計,完整面具的總重量應該超過500克,於是才淺花費20萬元人民幣買了500克黃金,試圖實打實的還原這件黃金面具。

感受古代工匠心路歷程

「我想用純手工的方式,感受3000年前古代工匠的心路歷程。」才淺在視頻中這樣介紹自己的初衷。年僅25歲的才淺,此前以手工復原《鬼滅之刃》、《刺客伍六七》等漫畫中各種刀劍而在B站出名。

412日,他在B站上傳視頻《15天花20萬元用500克黃金敲數萬錘純手工復原三星堆黃金面具》,一塊看上去不太大的金條,經過上萬次捶打,變成了平均厚度為0.30.4毫米的金板,並塑形它的鼻子、眼睛、耳朵、眉毛,最後用瑪瑙刀拋光。幾經磨練而出的黃金面具輝煌璀璨、莊嚴肅穆,彷彿千年文明回響,收穫800多萬播放量和180萬點讚,引發各界討論,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更在朋友圈喊話:「來我們修復館上班吧。」

事實上,才淺並非個例。在由這條視頻引發的一系列連鎖效應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公眾看到了新一代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全新詮釋和熱愛,由此按圖索驥,會發現像才淺般的年輕手藝人並不少見。

傳統文化藉新媒體復興

其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數李子柒,長髮漢服,行走在山間與田野。從每一次播種,到每一次收割,從土地,到飯桌,李子柒以「傳統」、「中國風」、「純手工」為招牌,帶火了螺螄粉、藕粉、火鍋底料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點的中國傳統美食,並創造出自己的美食品牌。另外一位B站頗有名氣的UP主雁鴻Aimee,則經常分享看似用廉價的材料做出的各種華麗精美的民族頭飾、古代首飾、黃金盔甲等,頗令人驚嘆。

自先秦百工至今,新一代的年輕匠人,與解牛的庖丁、為鐻的梓慶、雕刻核舟的王叔遠等奇巧人繼續同一份文化共振。在他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內地年輕人,借助互聯網平台,將緙絲、絨花、漆藝、琺瑯、唐卡等民俗、非遺,以及各色美食、仿古的珍奇巧件等各個維度的傳統文化,借助新的、年輕化的傳播方式,不僅再度回到大眾的視野中,更繼承並發揚至海內外。而這無疑也可以對香港的非遺和傳統文化保護,提供借鑒與經驗。

才淺用以下六個步驟,將三星堆金面具還原:

500克黃金不斷捶打。


燒紅黃金,使其退火,讓捶打產生的應力 消失,使黃金變軟。


重複以上兩個步驟,直至黃金變成平均厚 度為0.30.4毫米的薄片。


通過複寫紙在黃金上畫出面具的眼睛、鼻 子、嘴巴、眉毛以及輪廓。


根據畫出的紋路通過軟錘、剪刀、火槍等工 具塑形。


最後通過瑪瑙刀進行拋光。


今晚月食

在《讖緯之象》談到月食:「自然界的異象(如天降磒石和血月等)為例,指出它們曾被視為上天向人們昭示未來的吉凶禍福」五月二十六日,香港將出現一次月全食,但由於它的全食中心是在太平洋夏威夷附近,加上日光的折射,所以香港看見的不是月亮被地球完全覆蓋變成黑色,而是出現一個偏紅的月亮,古人稱為血月。

從占星天文的角度分析,其實每年大概都會出現兩次日食及兩次月食。

只是它的出現在地球不同的方位,所以會對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影響。

占星上視太陽為國君,男人代表統治之政權及國家元首,而月亮代表女人,后妃,一般平民。 所以如果某地方出現日月食,則是代表社會上會出現各種問題,在古代,當欽天監計算到會出現日食,皇帝會退殿,不在殿上辦公舉行活動,而在卧殿家居工作。 而月食會是影響一般市民的生活,以今次月食而論,它是食於二十八宿的心宿附近。 而今次月食對澳洲,新西蘭及太平洋島國影響最大。

雖然月食之應驗比日食為輕,但月亮太陰主女人,所以對我們的特首及諸女高官不利,而一般市民凡有日食月食,都不要受那些天文學者影響去觀看,這會對自己的運程有不良影響,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月食當晚,會不會有雲霞遮蓋,最是關鍵,如果因雲霧而不見月食,反是香港之福。欲知事後如何?且看月食之後香港的發展。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永遠懷念中國農學家---袁隆平

  中學時特別對物理有興趣,但都要揀生物科,第一幅至今難忘的照片是大紅花各生殖部份:雄蕊、雌蕊、子房等等。對於稻米的生產,除明白農夫的角色外,袁隆平先生佔有重要的份量。

  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一個炎熱而平常的週六。中午一個消息傳來,起初不敢也不願相信。但不到兩小時後,國家級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都發佈了這個噩耗。“默哀!五月二十二日十三時零七分,袁隆平逝世”。這次不得不信了。香港連續數日反常地悶熱,這個晚上終於下了陣雨。天人合一,蒼天同悲!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袁隆平先生的研究讓他成了一名民族英雄和中國堅持科學追求的象徵。他的去世引發了全國各地的哀悼。袁隆平身材瘦小,曾經清秀的面容由於年老略顯乾癟,他在中國是名人,有數百人在停放他遺體的殯儀館前獻了鮮花。

位於菲律賓洛斯巴諾斯的國際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的雜交水稻育種資深科學家焦哈爾·阿里(Jahar Ali)說,袁隆平在雜交水稻種植方面有兩項重大發現。這些20世紀70年代初的發現,加上美國植物科學家諾曼·布勞格(Norman Borlaug) 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在小麥育種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帶來了一場使糧食產量大幅增長、結束了世界大部分地區饑荒的綠色革命。

布勞格已於2009年去世,他在1970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袁隆平的研究按理說至少有同樣廣泛的影響,因為水稻是世界上一半人口的主要糧食,而小麥是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的主要糧食。

1970年時,袁隆平對自己在提高水稻產量方面進展緩慢越來越感到懊惱。他突然有了一個改變策略的想法:去中國偏遠地區尋找野生品種,以獲得更有希望的遺傳物質。

在中國最南端的海南島,袁隆平的團隊在一條鐵路附近找到一片野生水稻,這是第一個突破。第二年,袁隆平在中國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描述了如何將野生水稻的遺傳物質轉移到商業品種中去的技術。

加入了野生稻遺傳物質後,世界上高度自交的商業水稻品種就可以容易地進行雜交,從而大幅提高作物產量。

當時,世界水稻科學家都在討論培育雜交品種的問題。1971年,國際水稻研究所、位於德里的印度農業研究所(Ind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以及加州的一個研究小組分別發表了三篇有關雜交水稻的類似論文。

但袁隆平的論文是這四篇論文中最實際、最詳細的。「袁隆平的論文在技術方面好很多,」阿里說。「在雜交水稻是是中國在領跑。」

印度、菲律賓和美國的研究小組在發表了論文後繼續做研究,而袁隆平第二年就馬上培育出了雜交水稻品種,並在雜交水稻育種中使用了來自海南的野生稻。

到了1978年,袁隆平已在湖南負責雜交水稻的大規模種植工作。他有生之年的大部研究工作都是在那裡進行的。他還負責了海南的研究工作,今年3月他也是在那裡摔倒的。

在使用同樣的插秧、施肥和灌溉技術下,雜交水稻品種的畝產量通常比非雜交品種的高出20%30%。隨著袁隆平及其不斷壯大的水稻專家團隊將雜交品種引進到亞洲和非洲各地,他們也向農民傳授了一系列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讓產量進一步提高。

在大多數種植水稻對國家,產量的大幅上升讓饑荒成了一個遙遠的記憶。「他挽救了很多很多生命,」佔地207萬平方米的上海辰山植物園園長鬍永紅說。

巧合的是,週六晚上,十幾名中國頂尖植物育種專家正在陰沉的天空下聚集在植物園,坐在一場室外交響音樂會的中排。在音樂家們調試樂器時,科學家們輪番談起了袁隆平。 

曾任北京大學校長、並一直在北大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許智宏說,袁隆平根本的才能一直都很明顯:他對水稻及其生長方式有細緻入微的觀察。

「他本人的興趣真的高度集中在水稻上,所以他把每年的很多時間花在田裡,」許智宏說。自1980年以來,許智宏和袁隆平曾一起為好幾個全國性的農業委員會工作。

這些植物學家一致認為,袁隆平對中國農業也有巨大影響,因為他既是一名好導師,也是團隊的有力領導者。這讓袁隆平最終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而不是只將工作局限於實驗室和寫論文上。

「我認識他在湖南的一些同事,他們在他的指導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從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職位上退下來的中科院教授陳曉亞說。

在沒沒無聞地工作了幾十年後,作為一名做出了世界級貢獻的中國科學家,袁隆平從20世紀80年代起聞名全國。他的發現成了值得中國驕傲的東西,中國領導人難堪地意識到其他國家已在科學上領先。

「那些東西成了科學創新的象徵,不只是農業,也對所有學科而言,」陳曉亞說。

袁隆平在20世紀70年的發現之後,一直強烈主張與世界共用他的突破性工作,而不是用這些突破來實現中國主導全球的水稻生產。

1980年,他主動向國際水稻研究所捐贈了關鍵的水稻品種,該研究所後來用這些品種開發出也可在熱帶國家生長的雜交品種。袁隆平及其團隊向印度、馬達加斯加、利比里亞和其他地方的農民教授了雜交水稻種植技術。

袁隆平193097日出生在北京(當時稱北平)一個對當時來說是受過異常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母親華靜是英文教師,父親袁興烈也是一名教師,後來當了鐵路官員。袁隆平經常提到母親為他樹立的榜樣。

「她是當時少有的知識女性,」袁隆平在2010年出版的回憶錄中寫道。「我從小就受到她良好的薰陶。」

袁隆平在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戰爭、日本侵略和經濟動盪迫使他的家庭輾轉於中國南方。但他說,他的父母堅持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1949年,他上了大學。在中共鞏固對國家控制的時候,他選擇了在西南的一所學校讀農業科學,儘管他沒有農村背景,父母對他學農也有所擔憂。他選擇農業科學的最初靈感部分來自一次學校組織的農場參觀,還有部分來自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的電影《摩登時代》(Modern Times)中小流浪漢在自家門前吃葡萄、喝鮮牛奶的田園詩般的情景。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渴望變得更加強烈,農業科學成了我一生的職業,」他在回憶錄中寫道。

袁隆平選擇專攻作物遺傳學時,該學科在中國是一個意識型態雷區。毛澤東拒絕了現代遺傳學,接受了蘇聯科學家的學說,後者堅持認為基因可以通過改變環境條件(比如溫度)直接得到改造。蘇聯科學家聲稱,這將為大幅提高作物產量開闢道路。

但在課外,袁隆平在管相桓教授的鼓舞下學習了格里格·孟德爾(Gregor Mendel)和其他遺傳學先驅的論著。管相桓因拒絕接受蘇聯的教條在1950年代被中共打成「右派」,於1966年自殺,那年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讓他再次成為受迫害的對象。

袁隆平1953年大學畢業後在湖南省一所農學院當了教師,繼續對作物遺傳學保持著興趣。20世紀50年代末,他獻身農業的決心有了更大的緊迫感,毛澤東搞的「大躍進」——迫不及待的農業集體化和大鍊鋼鐵的努力——讓中國陷入了一場現代史上最嚴重的饑荒,導致幾千萬人死亡。袁隆平說,他曾在路邊或田裡看到過至少五具死於飢餓者的屍體。

        「餓急了,有什麼東西就吃什麼東西,草根、樹皮都吃,」袁隆平在回憶錄中回憶道。「這時我更下了決心,一定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挨餓!」

袁隆平很快決定研究水稻,這是許多中國人的主食。他尋找可以提高產量的雜交品種,去北京鑽研他所在的小院校無法獲得的科學期刊。就連在讓中國陷入政治內訌的文化大革命期間,他仍堅持自己的研究。

近幾十年來,中共把袁隆平頌揚為科學家的榜樣:他愛國、致力於解決實際問題,即使到了老年也堅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他曾在77歲那年,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長沙附近傳遞過火炬。

然而,對一位如此傑出的人來說不同尋常的是,袁隆平從未加入中國共產黨。「我不懂政治,」他2013年對一家中國雜誌說。

儘管如此,國家通訊社新華社仍在週末的報導中將他稱為「同志」,他的逝世在中國引起了公眾的哀悼。他曾在2019年被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授予共和國勳章,這是中國最高的官方榮譽。據《湖南日報》報導,習近平在週日對袁隆平的家屬致以哀悼,肯定袁隆平「對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技創新、世界糧食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據新華社報導,袁隆平直到今年年初仍在研究水稻新品種。

「這不是什麼祕密,我的經歷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知識、汗水、靈感和機會,」袁隆平去年在一段鼓勵中國年輕人投身科學的影片中說。他還在英語引用了科學家路易士·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話:「機會青睞有準備的頭腦。」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向世界發出“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接連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超級水稻畝產七百公斤、八百公斤、九百公斤、一千公斤和一千一百公斤的五期目標相繼完成,一次次刷新世界紀錄,對這一世紀問題,給出了中國人自己的答案。如今,中國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已突破一千五百公斤大關。中國的水稻田裏,有百分之五十八是雜交水稻,在美國是百分之四十,在東南亞的幾個國家平均為百分之八。曾任美國總統農業顧問的唐.帕爾伯格認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是中國人戰勝饑餓的重要方法,“是和平探索對暴力衝突的勝利,也給那些持中央統一管理必將窒息地方創造觀點的人上了很好的一課。”

  網友以下的每句話,都像是我們想對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表達的話:

  “不知為何,看到有關他逝世的每一條資訊,我的眼淚就止不住流。原來,他不只是個名字;原來,他早就隨著我吃的一粒粒米走到了我的心裏。”

  “就覺得吧,他是一直活在課本裏的那個爺爺,但沒想過,我在長大的同時,爺爺也在變老……”

  “霍金去世了,但我不懂時空;金庸去世了,但我不看武俠;可是我知道,再笨的人,也要吃飯。”

  “他太偉大了,偉大到我們忘記了,他也會生老病死。”

  我還有一個特別的懊悔:二零零八年三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西門外,我與袁老偶遇。當時我在等人,他在吸煙,西門口除了站崗的武警戰士,只有我和老爺子兩人。由於羞怯,我只是輕聲打個招呼“袁老師好!”老爺子朗聲答“你好!”然後我就安靜地站在一邊了。其實我多想告訴老人:感謝您,把我們養大!我還想與老人拍照合影,可是當時手機功能沒那麼強大,也沒有自拍,更不可能麻煩執勤的武警戰士幫忙……一個錯過,懊悔多年,如今,成了終生的遺憾!

  為了減少碳水攝入,我已好久沒吃主食了。週一午飯,特意盛了些米飯,吃下一口突然眼淚撲簌而下……

  一稻濟世,萬家糧足!國士無雙,先生千古!

  先生,日後每一縷升起的炊煙,都是飄自人間對您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