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3日 星期日

維摩詰 (續)

《讀維摩經有感》      北宋 王安石

身如泡沫亦如風,刀割香塗共一空。

宴坐世間觀此理,維摩雖病有神通。

***

上文《維摩詰》提到維摩詰為了方便引導世人,乃示範病重,躺在床上,痛苦呻吟。文殊奉佛陀之命,往維摩詰探病,現節錄維摩經和白話解讀如下: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詶對。深達實相,善說法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祕藏無不得入;降伏眾魔,遊戲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繞,入毗耶離大城。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慇勤,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又問:「以何為空?」答曰:「以空空。」又問:「空何用空?」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又問:「空可分別耶?」答曰:「分別亦空。」又問:「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為斷病本而教導之。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已所修治,為無慧利。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彼有疾菩薩,復應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在於生死,不為汙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雖行四念處,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白話解讀: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於是世尊對文殊師利說:「你去探望一下維摩詰的病情吧!

文殊師利回答佛說:「世尊,要面對他這樣上智之人,是很難應酬對話的。維摩詰深刻瞭解一切諸法實相,善於解說佛法的要領,辯論的口才暢談無滯,智慧通明無礙;菩薩應有的一切法則禮儀完全知悉,諸佛秘藏的深奧法理無不透徹了解;他善於降伏種種魔障,於神通變化玩弄自如,運用其智慧方便的技巧,所有困難皆可得以度過的。儘管如此,我仍願承當佛的聖旨,前去探望一下維摩詰的病情哩!

於是會眾中的大菩薩、聲聞弟子、帝釋、梵天和四天王等,心中都在想:「如今兩位德智超群的大士,文殊師利和維摩詰即將共同對談,必然論說奧妙的法理了。」一時間,八千位菩薩、五百位聲聞和成千上萬的天人,都要跟隨文殊師利前往。就這樣,文殊師利與諸菩薩、佛弟子以及諸眾天人等互相簇擁著,恭敬地圍繞作一團,進入毗耶離大城去了。

此時維摩詰大士獨自在想:「文殊師利現正與許多隨眾到我這裏來哩!」於是運用神力令室內騰出空間,把所有的陳設和侍者都移走,只留下一張床座,並做出生病的樣子躺在床上。

文殊師利來到維摩詰家中,見室內空無一物,只有維摩詰獨個兒躺在一床座上。此時維摩詰就對他說:「你好,文殊師利!雖無來之相而來到我這裏,雖以不見之相而見此一切哩。」

文殊師利回答說:「是的,維摩居士!如果已經來了便不再來,如果已經離去便不再去。為什麼呢?因為來的人並不知道從何處而來,去的人並不知道欲往何處去,一切可以見到的即時又已不可見了。我們暫且不討論這個吧,居士你的病況還能忍受嗎?經治療有所減輕嗎?不至於會更加嚴重吧?世尊極為關心你,向你致以無限的問候哩!居士此病是因什麼引起的呢?病了有多久呢? 當要如何才能治癒呢?

維摩詰說:「從癡迷而生貪愛,則我病亦由此而生。一切眾生皆病於貪愛,所以我便得病。如果一切眾生的病患得以消除,那麼我的病也就消失了。為什麼呢?因菩薩為度眾生故入於生死,既有生死則有病苦。如果眾生可得離病苦,則菩薩也就不會再有病了。譬如富翁的獨生子得了病,他的父母亦會隨之病倒;如果這兒子的病痊癒,他父母的病也就自然好了。菩薩也是如此,對於一切眾生,愛之如同子女,故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若病愈則菩薩亦病癒。又你問我此病是因什麼引起的,其實菩薩的病都是由大悲心所致的哩!」

文殊師利說:「居士,你室內何以空空的,竟無一人侍候呢?」

維摩詰說:「諸佛如來的國土不也是空的嗎?」

文殊又問:「空的含意為何呢?」

維摩詰答:「空的含意就是空。」

文殊又問:「既是空,則還可憑何以入空的作用呢?」

維摩詰答:「要以無分別心入空,故才明白空的作用。」

文殊又問:「空還可加以分別嗎?」

維摩詰答:「分別本身也是空啊」

文殊又問:「空應當往那裏去尋求呢?」

維摩詰答:「應當在六十二種邪見中去尋求。」

文殊又問:「那麼六十二種邪見,又應當往那裏去尋求呢?」

維摩詰答:「應當在諸佛如來的解脫中去尋求。」

文殊又問:「那麼諸佛如來的解脫,又應當往那裏去尋求呢?」

維摩詰答:「應當在一切眾生的心念流轉中去尋求。又仁者先前問我何以沒有侍候的人,其實—切魔眾和諸外道都是我的侍者啊。為什麼呢? 因所有魔眾是甘願耽於生死輪迴,而菩薩是已脫離生死輪迴卻而不捨;諸外道是甘願執於種種邪見,而菩薩是對於諸見而不為所動的。」

文殊又問:「居士,你的病有何徵狀呢?」

維摩詰答:「我的病並無徵狀,也不可見。」

文殊又問:「此病是關係到肉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呢?」

維摩詰答:「不關係是肉體上,因為肉體本身是不實的組合;也不關係是精神上,因為精神本質是虛擬的幻覺。」

文殊又問:「那麼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有的身體,到底是哪一大受到干擾呢?」

維摩詰答:「此病非關地大亦並非與地大無關,其餘水大、火大、風大也都如此。乃因眾生的四大受到干擾致病,所以我也有病了。」

這時,文殊師利便問維摩詰說:「那麼菩薩該如何去慰問另一位患病的菩薩呢?」

維摩詰答:「菩薩應告訴他肉身無常的道理,但這並不是說要厭離此身;菩薩應告訴他身心會有苦的感受,但這並不是說要執著於涅磐之樂;菩薩應告訴他肉身只是四大的假合實無自我,但這並不是說因知空而放棄教導眾生;菩薩應告訴他肉身是空寂非實有的,但這並不是說只致力於尋求畢竟不生死的寂滅;菩薩應告訴他應當懺悔從前的罪業,而並不是說要停留在過去;菩薩應以自己的小病,推己及人,憐憫眾生的生死大病,菩薩應認識到在過去世中,自己因未修行而受的無量苦難,今當愍念饒益一切眾生;菩薩應回憶珍惜長久以來所修福業,堅持正念以淨化宿命,免招憂傷苦惱,勤加努力不懈;菩薩應擔當作為良醫的使命,以治療眾生一切苦惱疾病;菩薩應如此的去加以安慰另一位患病的菩薩,使他心生歡喜啊。」

文殊師利說:「居士,那麼患病的菩薩,應該如何調伏自己的心智呢?」

維摩詰說:「患病的菩薩應作這樣的思考以調伏自己的心智:如今我患的病,皆因起自過去世的顛倒妄想及種種煩惱所致,身體既非實有的東西,那麼誰是病患者呢?何以見得? 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的假合,而四大並無“我”這個主子,故身體亦無“我”這個主子;再者,引起此病皆由執著“我”,所以對於“我”便不應堅持執著。既然已知病的根源,也就該消除“我”和“其他眾生”的分別想法;當真有這種想法時,乃應作這樣的思維:『這身體只是眾物質的聚合體,此身出生時,不過是眾物質的出生;此身死亡時,亦不過是眾物質的死亡。況且這些物與物,各各並不知道到彼此的存在;這些物質出生時,它們不會認為:我出生了;這些物質死亡時,它們亦不會認為:我死亡了。』

那患病的菩薩,為了滅除執著實有諸法的想法,心內應作這樣想:『這種執著實有諸法的觀念,同樣亦是顛倒迷執的誤解,而這種誤解也是大患的根源,我應該捨離這種迷執。怎樣才是捨離呢?就是捨離“自我”與“我所有”的執著。如何捨離“自我”與“我所有”的執著呢?就是捨離我執與法執。怎麼才是捨離我執與法執呢?就是不去思念那些內在六情的“我”和外在六塵的“法”,以致內外對立,從而生起許多差別相,若能內外諸法行於平等,則不但諸法本無差別,即我與十方諸佛也沒有什麼差別,是謂眾生與佛平等;亦即“我等涅槃等”。為何這樣說呢?因為自我與涅槃,這二者皆為空性。為什麼是空性呢?因為“我”是個假名,“涅槊”也是個假名,二者只是名字上的差別,但過程中的「聚散變化」,二者都是沒有自身的決定性,結局終歸是“空”,故而平等。瞭解“空”所得的平等性,知道疾病是「聚散變化」的過程,病本身是空無的,便不會有所謂病了。然而空不捨則空還成病,故仍唯有空病,當覺知“空病”亦是空無的,則這患病的菩薩雖在身體上忍受著諸種痛苦的折磨,但心裏卻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受苦的。那麼他縱然未具圓滿的佛法修行,亦無用滅除受想便能取得這種實證了!』

那患病的菩薩還該在身受病苦時,想到在惡道中的眾生其所受的苦遠比自己更甚,從而生起為他們拔苦救難的大悲心;想到我既有能力調伏自己的煩惱與病苦,也應當調伏一切眾生的煩惱與病苦哩!但菩薩首先只用消除眾生的煩惱(即對事物妄執的病),而不必刻意解釋去除眾生對諸法妄執的原因(即病因),待為眾生斷除煩惱的根源(即病本)時,菩薩才教導眾生煩惱的原因。什麼是煩惱的原因(即病本)呢?就是在於眾生有攀緣心。從心有了攀緣取相的對象起,便是妄想、分別的開始,也就成為煩惱的根源(即病本)了!所攀緣的對象是什麼呢?眾生所攀緣的對象就是三界(即欲界、色界與無色界)的境物。如何去斷掉這個攀緣呢?以無所得來斷,若知三界一切境物皆如夢幻,其本體乃空無可得的,如此則不會去攀緣了。那要如何做到無所得呢?就是遠離兩種執見。那兩種執見呢?就是執著於內見與外見。外見是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外有萬事萬物的見解;內見是意根對內自我的見解,能離一切外相及內心諸法的執見則便無所得了。

文殊師利呀,患病的菩薩便是應該這樣來調伏自己的心,才能為眾生斷除老、病、死等諸種苦惱,這就是菩薩的菩提覺悟之道了。若不是如此,那菩薩修行,則內無智慧外無利益,一切努力將歸徒勞。正如能戰勝所有敵人的勇者才被稱作英雄,能為眾生調伏老、病、死的人才堪稱為菩薩呀。

那患病的菩薩又應該作這樣的想法:『就正如我因見眾生有煩惱不得除,所患的煩惱病一樣,並不是真實也不是實有的,故眾生的病同樣亦不是真實也不是實有的。』若能作這種觀念時,就不應見諸眾生而生愛著,因愛著而起不淨的大悲心。這種悲心也會生出厭疲之想,所以應該捨離。為什麼呢?菩薩應有的大悲心,是以斷除外境事物的紛擾,斷除如客塵般的煩惱為前題的。若渡眾生時以“愛見悲”而不是大悲心,則菩薩在長遠生死的渡眾生途中,容易產生疲倦厭煩之心,甚至退轉。因為若用這種有限的愛心去渡眾生,便會有很多眾生不想渡或不去渡,甚至覺得眾生渡不盡,久而久之,對渡眾生工作就產生疲厭的心了。如果能遠離愛見,便不會有疲厭。無論生於何時何地,也不受愛見的蒙蔽了。菩薩自己的生命不受束縛,才能為眾生說佛法,解除眾生心中的執著束縛。正如佛所教導的:若自身被綁縛起來,而能為他人解縛,沒有這樣的事理啊!在自身無束縛的狀況下而能為他人解縛,這才符合事理嘛!故此菩薩不應造因使自心被縛。是什麼因做成束縛呢?又怎麼才為之解縛呢? 貪著於禪定時身心解脫束縛之樂,這便是做成菩薩受縛的一種因;隨緣方便,在三界中隨處自在受生的渡眾生,這便為之是菩薩解縛了。另外,菩薩智慧若不能因時因地因人方便施教,便是束縛;若能因時因地因人方便施教,便是解縛。菩薩若不能方便施教,其智慧便有障礙;若能方便施教,其智慧便得解放。為什麼不能行方便而智慧受縛呢?菩薩在渡眾生時,沒有起大悲心而以自私有限的愛著之心去莊嚴佛土與成就眾生離苦。雖於空、無相、無作等三解脫法門中去調伏自己,但因在空則捨有,涉有則捨空,尚未起平等心,如此菩薩在渡眾生時,乃不能得諸種方便法,行事皆有所縛,故就形成所謂“無方便慧縛”了。那怎麼才能行方便而智慧得解放呢? 菩薩在渡眾生時,生起大悲心不以自私有限的愛著之心去莊嚴佛土與成就眾生離苦。於空、無相、無作等三解脫法門中,努力去調伏自己,而不疲厭,這就形成所謂“有方便慧解”了。又什麼是無慧方便縛呢?菩薩在渡眾生時,仍有著貪欲,瞋恚及邪見等各種煩惱心去行事,以此培養功德福報的根本,則於未來必定沒有智慧可生作為方便法,渡眾生乃有所縛,這就是所謂“無慧方便縛”了。又什麼是有慧方便解呢?菩薩已遠離貪欲,瞋恚及邪見等各種煩惱心在渡眾生時,以此培養功德福報的根本,則於未來必定迴向成無上正等正覺,這就形成所謂“有慧方便解”了。文殊師利呀,   那患病的菩薩就是應該以這種有智慧方便解縛來觀照世間諸法哩!同時,菩薩又需反省肉身是無常、是苦、是空及無我的道理,這便是“慧”的意義。雖然肉身會有疾病煩惱,但此身能常在生生死死的輪迴中顯現,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而努力不倦,這就是“方便”。 此外,又需反省肉身是因業障而有的,有業障則會有肉身的出生,故而知道肉身不離病業,病業不離肉身的。病業乃過去無始以來的造業,早已存在並非新有,如今始出生的肉身亦非舊有,能悟達這道理的話即是有“慧”。假使對存在於肉身之業障不去完全滅除它,而保留一點渡眾生的煩惱,此則名為“方便”。

文殊師利呀,因渡眾生而有病的菩薩,還應該這樣來調伏自己的心:一方面,不能執著於調伏眾生之心,另一方面,也不能不執著於調伏眾生之心。為什麼呢?因為若執著於不調伏眾生之心,是愚人的所為;若執著於調伏眾生之心,是聲聞小乘法的所為。故此菩薩不應當執著於調伏眾生之心和不調伏眾生之心。能脫離這這兩種心態,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在於生死輪迴之中,卻不為三毒惡業污染淨行;雖住於涅槊境界卻願再出世間而不永遠滅度,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不作俗士凡夫的操行,也不作聖賢羅漢的操行,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不執著行於善法,也不執著行於不善法,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早有勝過魔的行力,而仍示現要降伏各種魔事,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追求成就一切佛智,但在福慧非圓滿之時,便不貪求得佛果,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洞悉諸法本寂,已能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空”之中,但卻常出世間而不入於正位,不願永住涅槃,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洞悉十二因緣法,了悟緣起性空之義,但仍深入邪見的環境中,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攝受護持一切眾生,但不會生愛眾生之貪著,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樂於遠離三界,但不採用身心滅盡不用的方法,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往來於三界生死,但不損本來空寂的法性,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住於空的狀態,而仍出世以培植各種功德善本,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已破執不迷於相,而仍為渡眾生而染上“眾生病菩薩亦病”之相,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無造作、作業的行為,而仍為渡眾生示現肉身於世間,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住於不起念的境界,而仍生起一切善行以渡眾生,這便是菩薩的修行。雖奉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而仍遍知眾生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心數,這便是菩薩的修行。雖能行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與漏盡通六種神通,而仍為渡眾生尚有少許煩惱存在,顯示有漏煩惱之相,這便是菩薩的修行。雖實施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但卻不貪戀因此而能投生於梵天處,這便是菩薩的修行。雖已修得四禪、四空定、八解脫和三種三昧之樂,而不願隨福報往生於四禪天或四空天,這便是菩薩的修行。雖行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等四念處觀法,但終歸不願永離身、受、心、法而取證涅槃,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除了要在念頭上是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的修持四正勤外,而仍要加上不捨身心的精進實行起善斷惡行動,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是修行念、欲、慧、精進四如意足,而仍要努力以得自在無礙的廣大神通力,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除了要修行信、精進、念、定、慧五種善根,以對治疑、懈怠、昏沈、散亂與愚痴五種不善行外,也要善知分別眾生之五根何者利何者鈍,以能加以教化改善,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得五根之力用,破除疑、怠、昏、亂、愚,而仍不以此為滿足,要更精進的修習佛之十力,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用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此七法調伏知覺心能入於空寂,而更進一步用以分別何者是偏空,何者是佛智慧,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除了要修行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正命等八正道外,而仍要精進實行無數量的渡眾生佛道行為,這便是菩薩的修行。雖修行止觀法可增加定力與慧觀之力,能作為入涅槃的助道法,但終歸不願落入偏空寂滅之境界,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住於諸法不生不滅的無相境界,而仍應眾生之需要,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身相,這便是菩薩的修行。雖外表示現出聲聞、緣覺的姿態威儀,而內心實不捨佛正法,是不著威儀之事的,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雖能隨順依從最根本的清淨法相,但為渡眾生,故隨眾生所願而應現身相,這便是菩薩的修行。雖觀諸佛國土之體性永遠空寂如虛空,但為渡眾生,故應眾生所願而示現各種不同的清淨佛土,這便是菩薩的修行。雖已得成佛之道,轉正法輪,進入涅磐境界,而仍不願捨離菩薩道,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啊!」

就在維摩詰這樣說法的時候,追隨文殊師利前來的大眾中,有八千位天人皆發心求無上正等正覺。

讀後感:

①這就是王安石所講的神通,萬多人圍著卧病在床的維摩詰,聽他說法。

為何維摩詰會病?皆因眾生的病患仍未消除,病患源於癡迷而生貪愛。

菩薩應如何去慰問另一位患病的菩薩?

患病的菩薩應如何調伏自己的心智?

菩薩首先要消除眾生的妄執的病,而不是刻意解釋眾生煩惱的病因。

待為眾生斷除病本時,菩薩才教導眾生煩惱的原因。

患病的菩薩應該作怎樣的想法?

是什麼因使菩薩自心束縛呢?又怎麼才為之解縛呢?

菩薩應如何修行?

菩薩應發心求無上正等正覺。

1 則留言:

  1. 文中提出:"在一切眾生的心念流轉中找到'空'"。我絕對認同!君不見當我們遇到挫折,心中出現不少妄念,一些或許成真,但大部份都不是現實,沒有條件發生,自己嚇自己。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