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 星期三

鹽之有理

  鹽被稱為百味之祖,再好的廚師,如果沒有了鹽,也難以烹飪出美味的菜餚。早前英美網民曾因茶裏是否加鹽發生爭執,表明鹽的功用在喝茶時也不例外。

  對於茶裏加鹽,唐代,陸羽在《茶經.五之意》中記載,「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暖餘」,說明煮茶加鹽確是一種飲茶方式,至今內蒙古和青海等地仍有喝鹹茶的習慣。只不過英國人長時間往茶裏加糖和奶,形成了不能加鹽的思維定式,就像英國作家羅伊.莫克塞姆在《茶:嗜好、開拓與帝國》一書中所說,英國人喜歡往茶裏加入糖和奶,是為讓原本單調的食物增加一絲快意的味道,更重要的是,飲茶是一種健康的行為,能夠幫助消除寒冷和頭疼等毛病,其就像空氣一樣縈繞在英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地無聲潤物。

  羅伊雖然在書中沒有提及茶裏加鹽,卻在另一本書《印度長籬障》(The Great Hedge of India)中提到了茶和鹽,一方面印度作為英國佔領的殖民地,是被攫取巨額利潤的茶葉產地,另一方面英國殖民者向當地百姓徵收沉重的鹽稅,長籬障就是為防止鹽從其他鹽稅較低的地區走私而修建的。我看的這本書其實並非講飲食讀物,而是一部遊記。書裡記述的便是他花幾年時間尋找籬障遺跡和探索它歷史的經過。他查閱史料後首先發現,英國統治印度期間曾向百姓徵收沉重的鹽稅。其中在佔英屬印度國土約三分之一的孟加拉管轄區(Bengal Presidency,包括現在的孟加拉國和西孟加拉邦及週邊幾個邦),鹽賦尤為沉重,堪稱世界之最。

        長籬障就是為防止鹽從其他鹽稅較低的地區走私而建造的。 有人把它與中國長城相比擬。用各種灌木栽植而成的籬障高和寬都可達34公尺。 它從國家西北的旁遮普邦(Punjab)的萊亞(Leiah)開始,直到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布爾漢布(Burhanpur),全長上千英里,英國殖民者部署了上萬人把守,不交稅休想通過。高鹽稅的結果就是推高鹽價,貧苦百姓無力購鹽,身體健康因而受損,鹽稅某種程度加劇了幾次災荒的死難人數。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映的電影《甘地傳》中,用鏡頭還原了甘地率領民眾抵抗殖民統治者鹽稅的情景。

  巧合的是,英國佔領北美殖民地時,同樣因為鹽引起民眾反抗。美國作家馬克.科爾蘭斯基在《萬用之物:鹽的故事》一書中提到,當時新興商人階層對於北美工業和居民生活嚴重依賴於英國鹽十分不滿,尤其是被英國鹽商壟斷了貿易,他們認為北美大陸不能被一個島嶼所統治。這引發了後續一連串震動,最終導致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其間英國人攔截食鹽運輸,使美國軍隊無法保存食物,而美國政府沒錢發餉,則用鹽來支付士兵的酬勞。在美國獨立近一個世紀之後南北戰爭打響,擁護奴隸制的南方地區因北方封鎖導致嚴重缺鹽,書中考證了包括富人階層在內百姓想出的替代食鹽使用的食物烹製方法。

  縱觀歷史,英國和許多國家一樣,鹽在國計民生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早在羅馬征服時期,英國便在海岸和內陸建立了許多製鹽場,迄今仍是主要鹽業生產國。在文化上,鹽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比如中世紀,因鹽很珍貴,英國上層社會宴會時,餐桌上鹽瓶的擺放位置就在主人座位的上首,從而衍生出above the salt(坐上座、受尊重)的用法。鹽在《聖經》中更是「美德和廉潔」的象徵,被一些英國文學作品所傳承,把鹽作為意象或隱喻。

  被譽為「中世紀文學之父」的作家喬叟在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講到,那些口是心非的宗教人士,無視民間疾苦,只為私利募款,好像「鹽徹底失去了味」。莎士比亞則多次用鹽作喻來刻畫劇中人物,例如《李爾王》中,李爾問三個女兒有多麼愛自己,兩個善於奉承的姐姐用黃金和寶石比喻,而小女兒卻用鹽來作答,稱「我愛您就像愛鹽一樣,不多不少」。這句話刺激了李爾,他在盛怒之下將小女兒放逐。直至很久以後,他吃了一頓無鹽的宴席,才明白小女兒的愛有多麼真摯。再如《奧賽羅》中,主要人物之一的艾米利亞在描述婚姻和忠誠時形容,「你們的妻子是鹽,能保持守信的品質,無論是熟悉的人還是陌生人,都能保持忠誠」。她還使用了with a grain of salt俗語,字面意思是一粒鹽,實際上是指對某事半信半疑,持保留態度,也就是艾米利亞不完全相信丈夫的話。

  到了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在著名敘事詩《海盜》中,以鹽來謳歌古老的「賓客權利」的傳統,他寫道:「你為何不吃鹽?那神聖的誓言一旦實現,便能使爭鬥的雙方握手言和,能使宿敵看上去如同親兄弟一般。」該傳統在熱播美劇《權力的遊戲》中有具體描述:它是七大王國共同遵守的神聖法律,即無論平民還是貴族,當賓客來到主人的屋簷下做客,接受了主人提供的麵包和食鹽,賓客權利即生效,在此後的做客期間,雙方均不得加害對方。在文學意象上與此相近的,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瑟.蘭塞姆在小說《瓦雷希爾湖的朋友們》中,將鹽比作小孩子們遠行時的象徵,他們在航海冒險中經常使用鹽作為食物和保護。

  有趣的是,英國詩人約翰.米爾頓在史詩詩歌《失樂園》中,把鹽水用來描述魔鬼撒旦的淚水,「我們的島嶼將成為一片鹽淚沼澤」,象徵他的悲傷和絕望。而經典自傳體小說《走出非洲》的作者、女作家凱倫.布里克森,卻在短篇小說《諾德奈的洪水》中,把鹽水形容為治癒一切的解藥,因為它包含了汗水、淚水或是海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