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五十後 Vs 九十後

《孟子˙公孫丑》: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人到中年,比較執著,以前身為人之患,故對新一代年輕人素來都有恨鐵不成鋼之嘆。過去,或溫言相勸,或嚴辭申斥,據理力爭,不同方法都試過,但收效不大。我亦曾經反躬自省,是否自己要求過於苛刻?年輕人是否真的一腔熱血,抑或人云亦云?回想中學時,葉老師也曾指出我們五十後有這般那般的不是,相較之下,今日年輕人的問題是否當真比我們昔日嚴重?
幾經思量,也找不到答案。以往的年輕一輩,犯錯程度不比今天的一輩為輕,但我們較有知恥之心,尤其自我執着會遠較今日的為輕。如今九十後的年輕人,不少都慣於我行我素、目中無人,每一個都視自己為小皇帝。看到網上一段短片:警察運輸糧食的車子到特首辦時,被年輕人截停,要上車檢查,而救護車要進去特首辦搶救一個受傷的警察時,也被他們刁難。另一段是關於政總外年輕人守在路邊,禁止公務員上班,一位阿婆話要入去番工,他問這樣大的年紀要返工?他就是不知道有年老的清潔阿嬸,晚年也要賺錢過活。婆婆一句:「你地唔使吃飯,阿婆要吃飯!」最終婆婆獲准進去。年輕人享受這種手執政總進出大權的亢奮,無論爭取什麼,整個過程,自我執着的感覺,非筆墨形容
如果我們夢想九十後的佔中同學,像我們五十後,有以下的承諾
以後不會再搞事鬧事,只專心做好一件事:做個乖學生,往後只會堅持為考試升學謀生而讀書,中學畢業後大學選科,不能在職場賺錢的科目,決不選讀,堅持學習做一個買得起住宅的成功人士。如果還是不能像過去絕大多數人一樣,過這樣一種正常生活,我們將奉特首籲,離棄我們成長的地方,北上發展,我們將堅持學習配合那裏的遊戲規則,融合成那裏的人。
這場佔領運動,我們終於認識到,政治是污穢的,我們將遠離政治,不但對政事不回應不行動,任何社會議題也絕口不提,這權利,就留給過去一直有權有勢的人,代你們爭取過去一直正常的福利吧。
我們曾經以為是不公平不公義的事,只要不關我們事,路見不平,既然徒勞無功,何必拔刀相助。若然影響到自身利益,便把目光放遠,不搞事,專心搞移民,最切實際。
這場運動,我們沒有輸,反而從未如此成功燦爛過,因為我們決定由天真變世故,立志由大學生變識時務的才俊;不能改變未來,不如改變自己,不能改變制度,就讓制度改變自己,這就是唯一原則。我們不要真普選了,也不問有梁智思、葉劉淑儀可選,是否真選擇,因為我們可以放棄選擇,這就是放下執着。
這段期間,在金錢與心靈蒙受損失的人,如果要興訟,以上承諾,是我們僅能作出的賠償。政府沒有贏,但也沒有失去我們這一代人,因為我們將妥協成大多數人想要的未來主人翁。廣大民意是大贏家,我們會還你們一個、以至五十年不變的天下太平,祝大家這個聖誕新年,過得歡歡喜喜。我們保證,永不歸來!We will never back!」
假如這是真的,香港必定政通人和,短期內社會恢復元氣,成為亞洲第一大城市。
朦朧中被老婆叫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