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因果


上日好友寄來一段片,內容關於美國一班學生,討論塔利班抑或美國中情局(CIA)是恐怖分子,要判斷誰是恐怖分子,且看一些歷史因由。

 


            塔利班“伊斯蘭國”

中東卡塔爾半島電視台是首間採訪“基地”組織頭子拉登,同時播放“基地”向世界發表宣言的電視台。半島曾因這些獨家新聞,被西方政府指責為“恐怖分子電視台”。最近,該台記者成功深入虎穴,冒險採訪到“伊斯蘭國”(半島堅持用它的全名“伊拉克及黎凡特(地區)伊斯蘭國”(ISIL)的中央領導層,瞭解該組織成功滲透阿富汗的第一手資料。“伊斯蘭國”採用古語中的“黎凡特”,是個地理名稱,泛指敘利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其周邊鄰近地區。

據報“伊斯蘭國”要建立“哈里發”(伊斯蘭國度)大計劃的下一步,是進入阿富汗,把塔利班和阿富汗加尼總統的政府連根拔起。最近幾個月,塔利班在阿富汗全國各省發動攻勢,攻城掠地,不少城市已落入他們手中。這是自從美國佔領阿富汗,扶植“民主自由”“現代化”政府以來首次出現的軍事上節節敗退狀況。然而,在戰場勝利的背後,塔利班受到“伊斯蘭國”的極大威脅。

半島報道說,“伊斯蘭國”(ISISIL)已經抵達阿富汗,正計劃取代塔利班的角色,成為反政府的主要武裝力量。但實質上它是否有這個能耐,仍須觀察,因為阿富汗的現實環境比想像的複雜,伊斯蘭教派問題之餘,還有部落及經濟利益問題。

IS
在阿富汗的組織,主要由對阿富汗現局“打抱不平”的巴基斯坦塔利班組成。巴基斯坦塔利班於去年開始首度由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在努里斯坦省先來個下馬威,吊死十幾個塔利班指揮官。出現這樣的事,原因是阿富汗塔利班的高層有變。

            歷史的糾纏
歷史總有一些糾纏關係:阿富汗第一代塔利班源自巴基斯坦的宗教學校學生;而巴基斯坦的宗教學校及大小清真寺,大部分是沙特阿拉伯人出資建立,用來傳播極端保守的瓦哈比教派思想的據點;發動9.11恐襲的“基地”,是由沙特阿拉伯商人拉登組織的。

再追溯上去,“基地”的前身是到阿富汗打蘇聯入侵軍的國際伊斯蘭戰士,美國中央情報局於八十年代曾出資資助七支反蘇游擊隊,當中大部分是有伊斯蘭背景的;沙特阿拉伯亦是主要資助者(應是應美國要求而出錢),且對本國人源源到阿富汗打聖戰,視而不見甚而默許。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有心結束戰爭,要與美國談判,如何讓蘇軍有體面地撤出,美蘇一起安排蘇軍離開後,阿富汗有一個可以日後運作的政府。但美國列根政府內部堅持要蘇聯在阿富汗“放血”的強硬派,壓倒贊成談判結束阿富汗戰爭的溫和派。結果,美國拒與蘇聯談撤軍,繼續出錢資助伊斯蘭游擊隊,當然也沒有為阿富汗安排一個能夠運作的政府。蘇軍由1987年至1989年全撤走,阿富汗馬上陷入內戰。到最後,西方國家支持的北方聯盟游擊隊,敗給極端伊斯蘭游擊隊塔利班。塔利班士兵進入首都喀布爾時一槍也沒有放過,人民夾道歡迎。飽受長年戰爭苦難的阿富汗人民,渴望有支強軍勝出,因為不用再混戰了。

拉登當年曾受美國中情局資助,在阿富汗實戰環境中久經磨練,才有日後恐襲美國的能力。

如果列一條代數式:9.11襲擊,豈非是美國前任政府種下的因,讓後來的美國人吃的苦果?誰是恐怖分子,誰人造就塔利班,繼而ISIL的出現,美國應負最大的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