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陰陽理論與春季養生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經典,《易經》有「冠絕群經」之稱,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對中醫養生理念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自古就有「醫易相通」、「醫易同源」的說法。《易經》對中醫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順應天時」、「陰陽調和」、「未病先防」等方面。本文就從這幾個方面,詳述春季如何順應天時養生。

傳統認為,《易經》的成書,「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即《易經》經歷上古、中古和下古三個時代,經伏羲畫卦、文王演卦、孔子作十翼,這三個古聖先賢相繼完成的。《易經》以乾坤二卦為綱,說到底講的就是陰陽變化、陰陽順逆,揭示「一陰一陽謂之道,剛柔相濟而生變化。」最早受到《易經》影響的中醫典籍則是《黃帝內經》,貫穿《黄帝內經》始終的「陰陽學說」,即是直接來自於《易經》。而東漢時期的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則運用「八卦取象類」和「陰陽觀念」,總結了前人的用藥經驗,提出了「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理論,明確了中醫用藥原則。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則把「陰陽學說」和「太極含三才(天地人)為一」發展為「六經學說」,創立了「六經辯證」的原則,奠定了臨床醫學的基礎。可見《易經》的思想貫穿中醫的發展,故唐代名醫孫思邈曾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即充分說明《易經》與中醫的密切關係。

醫和論「六氣致病」

公元前541年,晉國國君晉平公患病,百治無效,便向鄰國秦國求醫。秦國便派醫和為晉平公治病。當時晉平公因貪戀女色,後宮美女如雲,醫和為晉平公診斷之後,即指出晉平公的疾病,是因為不分晝夜貪戀女色、淫逸過度、有違天時和陰陽平衡所致。為勸好色的晉平公節制女色,醫和便深入的給他講明醫理,指出正常的男女關係是為保持陰陽平和,與天地自然相應,故有節制而不亂性,則不會產生疾病。醫和根據《易經》的陰陽理論,進一步指出自然界有「陰、陽、風、雨、晦、明」,即「六氣」。這六氣過則致病,「陰淫(淫解過多)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晦淫」的「晦」解晚上,即暗指女色過度,會得內熱蠱惑之病。晉平公聽到此時,心服口服,從此以後,他便收斂了許多,果然身體好轉,其後又做了九年的國君。由此可知,運用《易經》的智慧,順應天時,調和陰陽,是一種大道至簡的養生方法。

「春陽初升」要養陽

據《易經》的陰陽理論,中醫提出是「春夏養陽」的養生理論。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記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陰陽,陰陽是一切事物變化的總綱。又《素問.金匱真言論》載:「夫言人之陰陽者,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體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體臟腑中陰陽,則臟為陰,腑為陽。」人體內部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它們之間的對立、平衡,構成人體內在的生命運動。中國傳統養生學認為:「人生有形,不離陰陽」、「成於天地,敗於陰陽」,名醫孫思邈也提出:「養生不可不查陰陽之宜。」故調和陰陽平衡是養生的重要法則。根據四時變化的規律,春季為陽長陰消,陽氣逐漸旺盛,陰氣消退,天地自然生機勃勃,此時,人體內的陽氣也順應自然向外抒發,故春季養生應當充養、扶助和保護體內的陽氣,以順應春天的養生之道,如違背此規律,就會傷及陽氣,損及肝臟,到了夏天,就會容易患虛寒性質的疾病。

「春季養陽」注意事項:

春季萬物更新,陽氣萌動,升發的陽氣對全年的養生活動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故春季養生,必須要掌握春季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保護體內的陽氣,使之充沛、旺盛,這一原則應貫穿到起居、性情、飲食、精慾等方面,具體如下:

(一)春捂:是指春季不要急於換掉冬裝,而是根據氣溫增減衣物,要使體表處於溫暖、微欲其汗的狀態,使腠理呈微開的狀態,利於陽氣外行,不可驟減衣物。

(二)避風邪:風為春季的主氣,「風邪」為百病之長,《素問.骨空論》載:「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風邪作為百病之長,侵襲人體,易致感冒、風疹、胃脘痛、腹脹、腸鳴、嘔吐、泄瀉等症。四季發病,相互影響,春季被風邪所傷,不及時治癒,夏季就易出現腹瀉等腸胃病。

(三)舒暢肝氣:《素問.六節臟象論》載:「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通於春氣」。百病生於氣,情志異常影響則氣機運行。春與肝相應,肝主疏泄,在志為怒,良好的情緒有助於肝氣疏泄,如果肝氣升發無力或鬱而不發,易導致抑鬱症。

(四)適度飲食:中醫認為,春季飲食應適量適度,不宜過度飲酒,吃米麵糰餅等傷脾胃難消化之物,不宜吃動物肝臟。另外,春季不能吃生冷寒涼、油膩、黏滯的食物,以免損害脾陽及初升之陽氣。

(五)省酸增甘:《壽親養老新書.春氣攝養》載:「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酸有收斂之性,與春陽生發之性相悖;肝木味酸,過多攝入酸味之物易使肝之功能亢盛,肝木克脾土,脾受病,故增甘以養脾。

(六)房事有節:中醫認為,精、氣、神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為人之「三寶」。《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以慾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房事有節,體內精氣充足,精神氣血有餘,則有益於健康長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